校企合作对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研究——以机电专业液态包装方向为例

2015-02-13 06:07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克朗职业院校校企

尹 久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学校和企业合作,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整合双方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学校里的理论教学和企业中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培养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良好职业道德,服务于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德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世界职业教育中影响甚广,被誉为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中的一元指的是职业院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指的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双元制”实质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元制”教育形式下的学生1/4以上时间在企业,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与企业员工进行的生产性劳动基本一致。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始终都是围绕职业实践活动由浅入深而开展的。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与高职院校扮演了同样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了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全程参与到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人才培养过程中,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为德国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满足了德国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德国经济腾飞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近年来,校企合作在我国的高职院校纷纷展开,并且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校企合作,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者素质,应对当前劳动力紧缺的有效途径,是国家、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共同需要。

2014年国务院召开的职教工作会议中首次明确提出:企业要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将以政府购买服务或税收优惠等方式给予支持。我们旧有的观念是:办教育是学校的事,而这一次国家明确指出,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企业的事。企业办学不应狭义地理解为出资兴办学校,还应包括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如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接受学生实习、派遣技术人员讲实训课等,也就是企业要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决定还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要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些都为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了政策性的规定。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员工,员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建立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才能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在劳动力日益紧张的今天,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能否生存不仅取决于你有没有雄厚的资本,不仅取决于你有没有领先的技术,以后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没有合格的劳动者。这些合格的劳动者从哪里来呢?如果你只是在人才市场或学校门口等着招人,等着招收毕业生,那毕业生可能未必会选择到你的企业里来,即使来了,他们也未必是你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企业必须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工作中来,越早参与,就越有可能获得高度认同企业的、合格的劳动者。

从高职院校角度来看,高质量的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与企业深度合作,才能进一步激发高职院办学活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成功对接产业,在生源紧俏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只有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比如校企共同招收学徒,共同完成企业员工培训,才能使校企合作走向更加深入的层面,真正实现校企双赢。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与企业合作,高职院校才能贴近市场,办出活力。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校企合作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纷纷展开。但是,由于各方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同,参与的水平不高,导致校企合作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层面较浅,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合作以学校为主导,企业起辅助作用。比如冠名班、定向班,由企业冠名,设立企业奖学金,宣传企业文化,双方合作限于比较表浅的层面。大多数企业没有职业培训方面的经验,鲜有涉足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较深的合作层面,更没有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因此,由学校单方面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教学内容、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目标没有贴近企业生产实践,这直接导致了学校培养的人才非企业所需的人才,学校花大量精力培训的技能非企业所需要的,学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是企业生产所必备的。学生毕业后到相应的岗位工作,要经过企业较长时间的二次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因此,没有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容易偏离社会需求,针对性较差,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校企合作涉及范围较窄,限制了专业培训内容。学校制订的专业培训内容,以促进教学为出发点,为教学服务,培训内容从课本中来。而企业制订的专业培训,是为生产一线服务,培训内容从生产实践中来,实施的是与生产岗位的零对接培训,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符合企业发展要求。以机电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为例,学校的培训目标是让学生能识图、会画图,能根据平面图想象出图形的空间结构,并在电脑上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而企业以服务生产为第一要务,他们制订的制图培训目标是,能看懂图,能读懂图纸要求,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将图纸上的工件加工出来,并达到图纸的精度要求。在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校企业合作中,由于合作深度不够,企业没有参与到相关专业培训内容的制订中来,专业培训内容仅限于学校的视角,与生产实践要求有相当距离,也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校企合作的形式单一,导致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单一,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对企业的生产不够了解,而企业有大量优秀的培训师来自生产一线,实践经验丰富,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不能全部由学校教师完成,部分内容必须由企业的培训师来完成。而如今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没有将企业的培训师引入到学校日常教学中来,学校的师资队伍基本由专任教师组成,师资结构太过单一,不仅不利于学校的师资队伍的成长,也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校企合作理念落后,不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以专业为导向,比较注重专业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培训。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专业可以不断学习,职业素养才是伴随其一生的。因此有必要引入企业培训的环节,企业培训是按员工的管理模式来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事半功倍的。

三、我院通过校企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湖北轻工职院自2010年开始进行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学校几年来先后与浙江晶科、广东美滋、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德国克朗斯等公司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比如,与农夫山泉共同招生办班,与浙江晶科开展订单班合作,从合作的层次、深度来看,与德国克朗斯的合作比较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得到了学校、企业、学生家庭三方的认可。双方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专业建设方向。校企双方通过多次探讨、沟通,确定了该专业建设方向,并共同制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学习内容、实训内容、实习安排,并定期对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商讨,进行适度调整和修改,从而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更贴近企业生产实践。

(二)通过校企合作改变单一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质量。德国克朗斯公司是液态包装巨头,与我院合作的克朗斯(太仓)公司,分管克朗斯亚太地区的业务,公司实力雄厚,不仅拥有全球顶级的工程师,并且有自己的员工培训中心,拥有一批全球一流的培训师。双方合作以来,德国克朗斯公司分批次、有计划地派遣培训师到湖北轻工职院对机电系的老师们就电气、机械以及各种生产软件的使用进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克朗斯公司还多次组织我校教师赴德国职业院校和培训中心学习、考察,同时每年组织我校教师赴企业参加培训学习和调研。可以说,克朗斯公司的支持是我校师资培训的坚强后盾,不仅帮助我们完成了知识更新,也提高了专业实力。同时,克朗斯还定期安排培训师到学校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实训基地共建,实现校企双羸。从2012年开始,双方共同出资兴建了湖北轻工职院机电工程实训中心(克朗斯全球培训中心)。中心的建设突出“规范化”,确保学生实训环境与从业环境的高度一致(包括实习所用的设备与耗材),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在真实的企业氛围中成长,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技能与关键能力融合生长。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学生实训基地的一部分教学仪器设备由克朗斯公司捐赠,每台设备都有明显的公司LOGO,有些设备直接来自于公司生产线。学生长期在这种浓厚的企业氛围中学习,对企业认同感更强,职业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

[1]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81-84.

[2]范婵娟,孟娜.德国职教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8):8-11.

[3]赵建保,李向阳,彭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14-17.

[4]常青,张立.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J].职教论坛,2012(17):81-82.

猜你喜欢
克朗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可持续发展奖项:克朗斯荣获EcoVadis金牌
邮票藏哪儿了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一身便装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