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倪娜,戴剑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部,安徽 马鞍山 243011)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 厘清了高校“新常态”体育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人文化、多元化、创新化的发展方向,阐释了新发展方向的路径选择,为现代高校体育文化实现内涵式发展和创新型发展开辟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体育文化;“新常态”;高校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0.038
收稿日期:2015-05-06
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省体育局社会科学重点委托项目“基于全球一体化语境下的中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ASS2015128);2015年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新常态高校体育文化构建路径研究”( 2015xjkyxm03)
作者简介:倪娜,女,安徽马鞍山人,讲师.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志码:A
班克斯提出学校是一个拥有自己文化的社会系统.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中表述的文化,是“一种源自行为的抽象概念”.[1]从以上3位学者的观点来看,中国高校文化系统应是经过一定的时间,由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在长期的历史背景和组织事件中塑造的,是在特定的环境和人群环境中形成的,它代表了学校对不同行为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正如加里·菲利普斯(Gary Phillips)所认为的,学校文化就是表征一个学校的信仰、态度和行为.[2]进入21世纪,高校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高校体育文化内涵和外延方向得到了提升和丰富,在推动国家体育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中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同质化”问题十分突出,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更多是“模仿化”和“人造化”,不能主动适应“新常态”的要求,缺乏创新性地发展高校体育文化.
1中国高校“新常态”的内涵与意义
“新常态”是经济学领域重要的术语之一,最早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El-Erian)提出.[3]从语义学解释,“常”者,长也,“态”者,形势局面也[4];从逻辑学解释,“新常态”的 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一种状态,因此“新常态”的语义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无论如何理解其含义,该词在近期世界众多领域被频繁使用,高校文化建设领域也不例外.本文是基于认为“新常态”有别于过去,同时由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即不完全依赖外界因素的刺激,也不完全依赖内部因素的自然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打破旧平衡,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趋势性的发展状态为研究基础的.在高校的文化语境中,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质量化和内涵化发展是中国高校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正所谓“上下欲同者胜”,“新常态”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完成从上至下“新常态”思想,只有深刻认识高校“新常态”的内涵,将其转变为全民意识,告别“旧常态”的思维惯性,突破旧的思维和心态,才能实现顺序的渐进.
2“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2.1“新常态”下人文化价值观发展方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之一,高校体育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创新和发展,是对践行科学发展观最好的诠释.21世纪,高校政治体育离我们已渐行渐远,体育承载民族复兴重任的历史意蕴,已离开了我们的视野,满足师生体育需求,尊重师生体育权利成为高校体育文化形态的最高价值目标,体现人文本质、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归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人文主义价值观已成为“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2.2“新常态”下多元化发展方向
从理论上看,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地域特点,决定了高校体育文化特征多元化的必然,然而,我国在计划体制的影响下,政校一体的情况十分普遍,学校体育工作从来就是自上而下,由外及里的政策驱动模式,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是行政教育部门的“规定动作”,“同质化”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多元化内外动力明显不足.目前,高校在传统和时代的双重语境中,大学文化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决定了大学体育文化具有变化的“内源性”动力;同时社会体育体制和世界体育文化一体化潮流,会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外发性”压力.因此,在“内源性”动力推动和“外发性”压力挤压的作用下,必然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人文化、科学化、国际化和民族化将成为“新常态”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2.3“新常态”下创新化发展方向
“新常态”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创新,是高校体育文化保持体育文化领域先进的前提.高校是社会文化的先驱,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具有超出任何社会组织接受和整合新文化的能力,更具备批判和更新文化内容的能力,敢于挑战未知的文化领域,对文化发展方向的预见性是敏锐和睿智的.因此,其文化在高度稳定性的基础上,创新能力是任何文化组织不能比拟的,高校体育文化自我发展的要求和挖掘学校文化精神的自觉会被激发出来,必然推动体育文化体系的“创新化”选择和重构,形成独具魅力和底蕴深厚的体育文化成为逻辑必然.
3“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3.1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无声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在新常态下,保留体育物质文化人文精神的延续显得迫在眉睫.因为,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高校进入了扩张式发展的时期,全国各省市无不大建新的高校园区,各高等院校无不动则几百上千亩建设新校区,在新校区的物质文化的建设中,大建人造风景、雕塑等人文景观,高标准的体育馆、运动场和健身设施等硬件设施,力图最大限度地赋予新校园人文文化信息.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物质的丰富,只是大学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物质构建,这些物质构件本身并不是文化,不能突出本身的文化定位和文化个性,更不可能彰显大学核心竞争力.只有在师生共同长期活动中赋予它思想因素,将体育精神饱含其中,它才可能成为大学所特有的体育物质文化,并不是高大上的、或别出心裁的建筑和环境设计就可以成为大学的体育物质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只有见证大学不同时期发展、见证重大事件、见证传统精神的物质构件,才是真正的体育物质文化.如北大的红楼,曾是蔡元培先生的办公室,李大钊曾在此担任图书馆馆长,毛泽东也曾经在此工作.这种历史的见证,包含在物质本身的文化精神会油然而生.
3.2高校体育文化的积累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汉代思想家王充曾把文化的积累发展的过程喻为:“庐宅始成,桑麻才有,居之历岁,子孙相续,桃李梅杏,庵丘蔽野,根茎众多,则华叶繁茂”.文化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积累,蓄之于时代,如流水蓄于土壤,水土滋润,才能人才辈出,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没有体育文化的积累,就没有体育文化的发展,或者可以说,体育文化的积累愈多、愈厚,其发展也就愈繁、愈富,高校体育文化的积累水平和发展速度是成正比的.正如教育学家顾明远2003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一所大学没有文化的底蕴,是创造不出新的文化来的”,[5]所谓底蕴就是积累与传承,文化建设离不开历史的挖掘,如果试图仅仅通过LOGO式文化的策划,运动式或快餐式文化运作,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必将是虚化的和泛化的,对师生体育理念的形成和体育行为的践行都是有害的.清华大学的正反事例就是很好的例证.第一个是,清华跳水队1997年开始打造清华跳水文化品牌,到2008年对簿公堂,名存实亡的结局,说明没有良好的跳水文化体系和群众基础,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作祟下,妄图通过几名高水平教练员和运动员引进的短期行为,策划出高校体育文化品牌是不可取的.第二个是,清华20世纪50年代末蒋南翔校长为祝贺马约翰为清华工作52年,赞扬他年逾80岁还在孜孜不倦的工作,以及他对清华体育事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马约翰在体育态度、价值、精神等领域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因此,清华大学提出了“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体育哲学思想,该哲学思想已经经历了50年的积累和沉淀,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虽历经近60年的传承,仍然被清华广大师生所认同和传承,同时还被众多高校所接受和传播,其哲学意义在传承和积累中,在不同时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体现了该校园体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清华的例子虽是个案,但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审视又具有显著的共性特征.
3.3高校体育文化软环境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建设不可或缺
美国沙因(Schein,1985)的文化层次模式理论把组织文化分为“人造物” “价值观”和“基本假定”三个层次.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将高校体育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内层和中层同属于体育文化软环境,体育文化软环境我们也可以认为是体育文化生态环境,是体育文化体系内外层各种物质、能量相互作用,对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从生态学透视高校体育文化的变迁发现,高校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不可能离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高校特定的文化环境,在高校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人的精神系统始终和环境系统发生着同化和异化,在交流互动中进行能量的转化.内层体育文化是指体育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体育文化氛围,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外层文化是内层文化的载体;中层体现在宏观上,指健康保健理论、体育课程制度、体育竞赛制度、文化宣传制度、服务社会制度、管理奖励制度等,它往往是大学变革的肇始,是实现体育文化内层的保证,影响着内层文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价值观”,还是“基本假定”都应从生命的价值,健康的意义,生活方式的优化出发.纵观国内外高校,北京大学“培养精神,丰富校园文化”,清华大学“锻炼身体,爱国主义”,耶鲁大学“运动属于所有人”,哈佛大学“人人参与,赢得荣誉,创造历史,提倡体学兼优”.无不把人文精神作为高校体育文化的最高价值目标,同时又具有强烈的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形象识别,高校体育软环境的完善,良好的体育文化生态环境,必将能引领高校形成先进体育文化的精神氛围,让师生在这种精神氛围中被激励,品质得到升华和塑造.
3.4新媒体的宣传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者何轶所完成的调研数据表明,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前四位的因素是:体育兴趣71.25%,列第一,媒体48.58%,列第二,同学39.66%,列第三,家庭成员10.48%,列第四,[6]可见媒体平台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校园群体在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中频繁穿梭已是一种常态,运用物联网技术、无线平台技术等IT 信息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校园网络系统相结合,使用实时动态数据建模,将高校体育文化活动静态数据转换为动态数据,对于高校体育文化模型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体育网站的建立是高校体育文化告别传统宣传媒体,建立信息化体育文化宣传的重要基础和标志,高校没有体育网站平台,其他的IT 信息技术手段将无从谈起.因此,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媒工具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和广泛性的优势,搭建大学特色的体育文化交流平台,是关系到“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对安徽省20所本科院校和30所高职高专院校网站的访问,统计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文化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契和度还不够,其中在被调查高校网站有体育板块的学校,本科院校100%、高职高专院校有73.4%,体育板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体育组织人员构成、规章制度、赛事通知、报道等,但对体育精神的宣传,师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讨论,学校体育社团的推广等少之又少,学生普遍对学校的体育精神、体育传统、体育符号等人文信息不了解,对于构建有自身学校特色的体育文化显然是贡献不够的.高校应利用现代传媒使用高度普及化的优势,为积极建设包括体育标志、体育颜色、体育口号、体育人物、体育精神、体育传统等体育文化推波助澜,为师生对学校特色体育文化的讨论、认同和接受提供平台,共同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
3.5多种体育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有利于高校体育文化的特色发展
封海清博士认为:从文化的意义说, 大学与社会进行着相互的文化选择.社会需要与社会主流文化影响着大学文化选择的方向, 而大学也根据文化的要求和大学对文化的创造及对社会文化的批判去丰富社会文化内涵, 定向社会价值系统, 进而发展社会文化.[7]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已逐渐进入深水区,高校体育文化的“象牙塔”式和“封闭”式的建设与发展,已不适应高校资源整合与重组的发展新常态,高校的“围墙”即不能阻止高校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需求,也不能削弱社会体育文化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冲击,高校体育文化绝不再局限于校园,高校体育文化与不同的国内外高校及各种文化体系的融合也势在必行,校园已不能表达体育文化的宽度和广度,我们可以认为冲突和融合是必然的“新常态”,“宽容性”将成为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特质和发展方向.原因在于:首先,高校体育文化在特定的人群、特定文化丛和文化圈发展起来的,属于特定的一个文化区,决定了它区别于任何文化圈,同时也必定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文化系统的体育文化特质,因此,必然造成高校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的冲突.其次,高校体育文化又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内,其必然受到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影响,在不断地演化过程中虽形成特有的文化特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带有民族、地域、传统等特有的文化特质.因此,高校和高校间,高校和社会各系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成为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步伐的重要动力源泉,不同的高校间的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进行着相互的文化选择,在理性与价值、科学与人文方面相互吸收异质文化因子,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式发展.没有精心而且广泛的相互选择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创新,并且随“新常态”背景的日趋成熟和深入,体育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也会成为常态化.
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新常态”背景,才可能建立高校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观,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实现创新式发展,以“求真、求美”的精神,而不是止于实用之短见,构建具有品牌效应的高校体育文化,为高校文化和谐体系的构建,为引领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方向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红生.文化概念的考证与辨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77-82.
[2]Phillips,G.The school-classroom audit[M].Vancouver:british Columbia school Trustees Publishing,1993.
[3]若英.“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J].红旗文稿,2014(19):39.
[4]王松奇.“新常态”源流考[EB/OL].http://money.163.com/14/0916/12/A68UI8 NT0025335L.html?frp091
[5]顾明远.铸造大学的灵魂[G].教育:传统与变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何轶.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7]封海清,张应强.大学文化选择论略[J].江苏高教,2004(4):39-42.
(责任编辑: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