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军
(铜仁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基于实践操作的《摄像技术》教学改革
安军
(铜仁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针对当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从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课时和课程评价方式分析了当前《摄像技术》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原因。教师应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摄像技术理论、摄像操作技能以及多方面艺术修养的培养综合加以考虑,巧妙地融入教学实践的各个阶段中去。教学应从基础实践到独立创作的实践,再到社会实践阶段,从而形成新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技能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高技能型摄影摄像专业人才。
摄像技术;实践操作;教学改革
《摄像技术》是一门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电视画面、构图、光线、声音、摄像设备和编辑软件的综合应用,需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然而在目前的《摄像技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呈现除了诸如教师的技术技能与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参差不齐,课时安排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实践教学环境的单一等诸多问题,使得很多摄像相关专业的学生无法拍摄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摄像作品。现今,电视已经进入到高清时代,摄影摄像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对于摄像作品的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摄像技术》课程对于影视传媒专业与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根据这门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专业摄像人才。
摄像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以画面为基础,培养合格的电视摄像师。电视摄像即是一门造型艺术[1]。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拍摄出优秀的摄像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各种摄像工具及其他们各自的用法,因为对于一名电视摄像师而言,摄像机就是那支描绘华丽篇章的“笔”[2]。如何使用这支“笔”,如何让这支“笔”更为有效地书写“华丽篇章”,就需要深度分析当前《摄像技术》教学的现状。
2.1.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理论,技术培养脱离实践
目前,在摄像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现象:即填鸭式的纯理论教学和抛开理论的纯技术能力培养。前者使学生空洞地掌握了一大堆摄像理论知识基础,但其实际操作能力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而后者则使得学生仅把摄像当作单纯地使用摄像机,缺乏系统的原理认知,学生的技能也仅仅是停留在技术性与工具性的实用层面上[3]。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都往往忽视这一点,仅仅某一单一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无法很好的让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偏向于“讲中学”而非“做中学”[2],甚至有的新晋教师可能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摄像经验都不足,这也就导致电视摄像课普遍存在着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难以适应社会要求的现象。
2.2.教学方式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
摄像技术教学通常实施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传统集中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操作为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出现讲授理论枯燥乏味,学生不易接受和理解;同时,理论学习滞后于实践操作,学生在操作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实践操作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主体和参与性不强,不能综合运用技能技巧,这不符合现今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2.3.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导致实践教学薄弱
《摄像技术》课程的学时,包含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两个部分,在传统课时安排中,理论课时通常占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二。然而在这三分之二的学时的理论部分教学,教师也只能对相关知识点做到点到为止,而不能完全展开,造成学生对理论部分的学习不完整;而对于另外三分之一的实践操作课时,则更是明显不够,这就导致了实践内容只能停留在一些较浅层次的操作练习上,更难有时间让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2.4.课程评价方式偏重理论
在评价方式方面,由于现在很多高校要求对于考生的考试内容存档,这导致很多教师在考虑课程评价方式的时候过多地考虑了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即平时成绩与理论知识测评相结合,从而忽略了相对于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实践操作技能的测评。而在平时成绩与理论知识测评的比例分配上,理论知识测评所占比重达到 70%,而题型也缺乏创新性,依旧是以记忆为主的主观题和客观题,这也就引导学生为了通过课程评价而忽略对摄像技术的实践联系,认为只需要考前死记硬背即可通过测试,这也必将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可能还不能熟练的使用摄像机,更别提创作出令社会满意的摄像作品。
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才能游刃有余地展开艺术性创作。技术体系是摄像技术的经验和技巧的积累,摄像艺术是运用摄像技术,运用符合大众视野的审美,将生活中的各种意识形态及意义集中概括,通过电视画面呈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娴熟地掌握摄像机及附件设备操作之后,再给予他们进行艺术上的熏陶,提升他们对于摄像作品艺术性的认知,从而独立创作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摄像艺术作品。
3.1.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引导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教学内容主要摄影摄像设备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构图方法。在这个阶段,学生首次使用摄像设备,对设备性能并不是很熟悉,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这些设备的所有关键组件及功能,让学生初步认知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的功能。作为新手,学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知道各个功能键的用途。 “要创作出好的影视作品就必须要打好扎实的技术基础[4]”,这是影视制作行业从业人员的一条真理。所以当教师在进行电视摄像教学的时候,需要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走入摄影艺术殿堂。首先引导学生掌握各技术环节的工作原理,对学生执机的稳定性、按键的力度与手感以及推拉准确性进行练习。在学生对这些基本功练习娴熟之后,在根据各种类别的影视提升训练;通过树立不同的景别来建立画面造型,锻炼学生对不同景别画面的表现力;随后运用拍摄角度来进行画面造型的讲解分析,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呈现电视画面的叙事能力,在这特定的屏幕时空内,完成故事的讲述、内在意义与情绪表达。
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设计专门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画面艺术感:首先带领学生观摩影视画面,通过分析对比影视画面的构图,培养学生的画面构图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可能的构图情况下找到最佳的画面结构方式。其次是培养学生通过巧妙利用主观镜头与可观镜头的合理切换,烘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然后是通过固定画面的拍摄,培养学生捕捉画面内部的动感因素来凝练集中画面信息的能力,营造画面的空间感和美感。再是通过运动画面的拍摄,培养学生创造出更具立体感、变化感和视觉感的生动画面。在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中,培养学生塑造更丰富多彩的画面。最后是通过联系多人反切镜头拍摄,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三角形原理拍摄影视画面,在影视作品中能更好地处理好人物访谈的画面调度。
3.2.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独立创作阶段
在熟练掌握摄像设备的操作与画面构图的基本技能之后,就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创作阶段了。“电视摄像它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4],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根据个人对该门课的理解以及自身偏好与优势,或是教学大纲因为教学资源不足造成的不合理安排,对摄像艺术与摄像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一些不合理分配,从而造成摄像技术和摄像艺术在讲解上的失衡;所以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将学到的本领应用到实际摄像作品创作中,才能进一步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学生的目的是把自己的作品拍摄得更好,而教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作品拍摄得更好,在实践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每一次实践教学中制订一个摄像任务目标,让每次的实践练习都能让学生解决几个问题或者熟练掌握某些方面的知识。
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拍摄技巧,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观摩与学习讨论,把同学们拍摄的素材放到一起,让同学们一起观看、讨论和对比,相互点评,发现各自的优点与缺点,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对拍摄较好的镜头画面给予分析和表扬,对于拍摄存在问题的地方给出修正意见。对立意或拍摄较好的作品要进行推荐,对存在问题的作品,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补拍与完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学生对作品不断的修正与品评,让其在拍摄完善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创作热情,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作为自己的追求。
3.3.走向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阶段
要让作品满足社会需要,就需要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比如安排学生到中小学教育技术中心、地方电视台或各种影视制作单位进行摄像实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术,并了解社会对于自身技能的实际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电视新闻节目拍摄、电视专题节目拍摄、电视广告拍摄等具体活动,或是参加一些社会各单位主办的摄像专业技能竞赛,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从这些学生自身发现的问题着手,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拍摄经验与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拍摄技能和寻找艺术创作灵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摄像技术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对于摄像技术至关重要的摄像经验与技巧。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基地。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媒体、各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中心、影楼等社会团体合作,建立长期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机会从这些实训基地的实践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社会化拍摄工作,并向那些长期工作在影视拍摄制作一线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请教学习,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应对不同题材电视节目的能力,真正了解社会需要,并努力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满足社会需要。
《摄像技术》课程是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但是现阶段的《摄像技术》的教学实际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尤为感到《摄像技术》课程改革的势在必行与迫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该课程的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勇于突破与创新,不断摸索适应社会需要的摄像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真正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较高的审美追求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影视艺术人才。
[1]汪流.中外影视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杨琪.对高校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2):71-73.
[3]罗建光..影视摄像教学研究[J].电影评价,2013,(19):82-84.
[4]杨欣..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J].今日传媒,2009,(7):87-89.
Teaching Reform of Camera Technology Based on Practical Operation
AN Jun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Guizhou 554300,China )
Aiming at actual conditions of Photography and Video Technology,the reason why the theory of Camera Technology is emphasized while the practice is neglected was analyzed in terms of teaching processe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period and course evaluation mode. Teachers shall elaborately make teaching design,consider the cultivation of camera techn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skills as well as various artistic accomplishment,and skillfully integrate these considerations into various stages of teaching practice. From basic practice to independent creation practice,and to social practice,new practice teaching operation mechanism will be established to provide better practical skills cultivation mode to students and cultivate a batch of qualified high-skill photography and video recording talents.
camera technology,practical operation,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673-9639 (2015) 04-0129-03
(责任编辑 徐松金)(责任校对 毛志)(英文编辑 田兴斌)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5-01-21
本文系铜仁学院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摄像技术”(JG201353)研究成果。
安军(1974-),男,贵州德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