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事务管理对策探究
谢丹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学生事务管理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着眼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事务管理对策,即:尊重学生天性,树立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正确对待学生间差异“因材施管”;唤醒学生自我管理意愿,促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打造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依托学生综合服务大厅,提升服务水平;整合现代网络资源,搭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等。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服务
学生事务管理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管理者应根据时代需要和高职学生新特征,重新定位学生事务管理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努力寻找高职院校传统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服务为本、学生至上的管理理念,积极研究以服务为主导的学生事务管理对策。
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对学生事务的计划、组织和领导,即用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条例来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人性化的服务保障学生的权益,达到管理的效果,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学习和个人成长等目标。
学生成长成才是学校一切工作存在的意义,学校的管理、服务、建设发展都应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的联系是最密切和最直接的,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和学习体验进行评价的最直接对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学生事务管理过程牵连着学校事务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建立高效有序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是高校事务管理首要考虑的问题。
高职院校管理者、普通教师,特别是负责班级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都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特点有鲜明的评价。首先,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中学阶段普遍偏中下,因此在习得知识方面缺乏信心。其次,高职学生从小到大鲜得他人评价的经历使其更不在乎他人的评价,显现出鲜明的“厚脸皮”现象。再次,相比于知识的学习高职学生更乐于课外活动的拓展。最后,高职学生往往更在乎自我感受,集体意识较差。近几年更具鲜明特点的“90后学生”的入校使学生群体的差异化更加显现,随性、自我、张扬、自卑、不诚实、懒惰这些都是他们的标签。为了学生事务管理的顺利进行,了解新时期高职学生的新特点更有助于学生事务管理对策研究。
由于生源类型的不同,其普通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是不完全适用于高职类院校的。高职院校应当依据高职学生特点,依据国家人才结构需求变化和职业教育思维转变来量身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以往以管理和说教为前提,以服从和听话为落脚点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思想上只重视学校和社会需求,而忽视学生发展需求
现阶段,由于本科院校招生的不断扩张和总体生源的减少,造成高职院校生源的紧张,大多高职院校会以营造社会效应和考虑学校的近期目标来建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而不是以满足学生发展和学校长期发展为首要考虑。如盲目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各种竞赛就是最显著的体现。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并对学生提出期望是无可厚非的,但要真正为学生着想,就应当把学校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事务管理上都存在无视学生个体特长发展的现象,这样学校管理与学生需求就会站在对立面,不仅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还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安排,大多院校都只愿遵从“学校名声效应”和“社会评价效应”来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却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学生管理模式过于标准化,忽视管理应具有人性化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会过分强调“听老师的话”,在管理过程中会制订各种硬性的规章制度来管束学生,试图用规章制度来让学生达到“听话”的目的,忽视了客观存在的学生的主观意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举办学生活动时首先想到和重视的是活动效果,而不是活动过程对于学生的启发;管理过于程序化,一切都依赖于制度、条例,缺少人情味儿,只是达到让学生服从命令的目的;另外“保姆式”行政管理在各个高职院校更是屡见不鲜。这种管理模式大大束缚学生的发展空间,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的锻炼,更加不利于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地位不平等,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师生间应当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统一关系,因为教育管理主体和教育管理客体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的,对于公益性单位的学校来说以人为本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在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中,管理者往往高高在上,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中为了校园的安定性和管理的权威性,对学生的管理要求更多的是服从,更多是用管控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工作效果难以实现。
(一)尊重学生天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任何组织形式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人,黑格尔说:“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发展,解放学生天性,从而激励自身创新管理方式。在各个方面都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加学生参加学校事务管理的机会,这样才能将高职院校学生原有的积极性、创造性都激发出来,给学生全新的发展动力。例如在学校设立校长助理、辅导员助理的职位,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给学生事务管理带来正面影响。
(二)正确对待学生间差异,“因材施管”
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也是不同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更加明显。再者学生的身心特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进入大学后也是提前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这时学校环境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服务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至于出现“批量式生产”的现象。所谓的“因材施管”就是把服务理念放在首位,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更有利学生个性发展。
(三)唤醒学生自我管理意愿,促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是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所应具有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主观能动性弱、自我约束力差是其显著特点。管理者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主动运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点带面,让学生从自身感兴趣的事务出发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而实现自身能力和认识的全面提高。管理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管理和能力提高的平台,学生返还管理者一个有序健康的校园秩序。
(四)打造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在校学生有归属感和亲切感,消除学生中学时期对教师的恐惧感,和谐的校园环境也会使在校学生有身心舒畅的从容感,这些校园文化内涵都会形成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校园管理和教学工作的运行都是一个整体,校园里所有的管理者和教师的思想、言行、态度都会对学生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感最直接的工具,良好的沟通不仅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工具,也是洞察学生事务管理缺陷,提高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五)依托学生综合服务大厅,提升服务水平
高职院校的职能部门大多是分散的、不集中的,并且执行的是行政上班时间,这样就会出现学生上课部门上班,学生下课部门下班的现象,学生要办理一件事情往往会跑完几栋楼和花上几天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会对学校产生怨言、心存不满,日积月累最终造成学生消极处事的现象。进而对学生事务管理产生巨大的阻碍,表现出来就是:不按时上课、不积极参加活动、不配合班级管理等。因此建立学生综合服务大厅,将服务理念贯穿管理始终十分必要。学生综合服务大厅可以集政策咨询、证件办理、开具证明、学生请销假、后勤服务、学生投诉处理等于一体,不仅提高办事效率,也会使学生身心愉快。特别是这种高效率、规范化的服务流程会使整个学生事务管理更加和谐有效。
(六)整合现代网络资源,搭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学生事务管理的网络信息化早已在高职院校普及,但是各个管理系统都还处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状态。学生就业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学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公寓管理系统、学生奖惩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等,系统繁多而复杂,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一个学生的有效信息往往要经过好几个部门和系统的查询才能完全了解。打造信息共享的网络服务平台,能够实现从学籍管理到心理发展跟踪、从后勤服务到资助管理、从社团活动到党团发展的全方位一体化管理。然后根据管理层面设定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各个层级信息的高度整合,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全面信息和动态信息做到及时掌握,大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仅如此,以学生管理网络服务平台为基础还可以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监管系统,以此平台为基础,学生的各项发展指标都会适时显现,有利于及时调整学生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1]郑岚,刘才刚.构建和谐校园学生工作新模式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8(27):146-149.
[2](美)彼得·德鲁克.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M].李维安,王世权,刘金岩,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G645
A
1673-0046(2015)2-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