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摆脱贫困》两本书在台举行销售首发式。这标志着大陆图书在台湾的春天已经到来。
曾几何时,两岸被人为地隔绝,但两岸人民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会改变。正因为如此,两岸图书交流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于1987年底就已经或明或暗地开始了,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陆每年入台图书超过100万册,虽然民进党执政后人为地一度使入台图书跌到约50万册左右,但从2004年开始,因应台湾读者需要,两岸图书出版交流全面回升,当年大陆入台图书就达到100多万册。2005年度,随着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举行,更是有了新的增长。据台湾书商估计,当年台湾进口大陆图书约有9000万元人民币,如按30元一本合算,那么就达到了300万册左右。
如今,两岸图书交流越发深入人心,受到了两岸人民的喜爱和欢迎,两岸图书产业商家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两岸的图书交流合作,大陆图书在台湾日渐渐行渐暖。
对于推动两岸图书交流,大陆方面立场十分明确,法律上提供保障,政策上积极配合,程序上方便交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先后制订14个法规法令为台湾作者及版权所有者的著作权利提供法律保障的同时,积极为推动两岸图书交流合作。1989年在厦门专门成立了对外图书交流中心,成为两岸图书交易的重要基地。2003年8月,北京也相继成立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
在两岸图书出版业交流中,除了相应的书展和展销会成为求促进两岸图书贸易、共创利益的有效途径以外,发展顺利有一个群体的功劳不能忘却,那就是台湾书商界。他们在积极进军大陆图书市场的同时,积极推动大陆图书进入台湾市场,为两岸人民增进了解、削除隔阂做出了努力。
1988年以后,台湾出版界人士打破封锁,开展大陆之旅,除了参加大陆举办的各种图书博览会、海峡西岸图书展、全国书市,更多的就是积极推动大陆图书入台交流。特别是2006年9月20日至24日,在台北隆重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拉开了台湾首次举行大规模的两岸图书展、大规模地开放大陆图书的序幕。为期5天的交流活动中,两岸出版业者在专业议题探讨、实务经验交流的同时,也共同展现丰硕的出版成果。这些成果吸引了许多台湾民众前往参观选购,这样零距离地同大陆简版图书接触,令台湾读者备感鲜鲜,他们在大开眼界的同时表示非常喜爱。
进入台湾书店销售的大陆简体图书
由此,通过书展、展销会、交易会等各种方式、形式,进行两岸图书交流,已经日渐成为两岸图书出版业进入发展期和推动交流深入发展的重要选择。
尽管台湾当局给大陆图书设置多个关口,但仍阻挡不住台湾读者日渐喜爱的潮流。这是大陆图书入台的动力之一,这说明大陆图书在台湾的受欢迎度正在不断提升。据台湾书商介绍,这种受欢迎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源于大陆图书在选题广度、结构严谨、内容充实、研究深度、价格适中、装帧印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
当然,对于大陆图书,广大台湾读者关注的重点、方向各不相同。根据台湾媒体2005年6月的调查,大陆图书在台受欢迎的文史哲类约占50%,社科、法政、军事类图书约占10%,中医、艺术类约占10%,教育、财经、理工类约占10%。此外则是旅游、软性图书和其它类图书。从购买群体看,大陆图书的消费群体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个人购买占70%,学术团体及大学图书馆购买占30%。从个人购买者看,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的25岁至30岁年龄段和以退休公教人士为主的50岁以上年龄段的各占20%;以博士生、讲师、助理教授为主的30岁至40岁年龄段和以副教授、教授、专案研究员为主的40岁至50年龄段各占30%。
台湾出版界业者认为,未来5年到10年,大陆简体字图书在台湾的销量将有高达10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大陆的简体字图书应该可以达到台湾图书年销售码洋的20%以上。与不断增长的台湾对大陆图书的需求量相配合,大陆图书对台销售网络基本形成。台湾约有40家大陆图书进口商,销售网点超过200家,台北地区占到70%以上,中南部地区约为30%。
为了实现大陆图书在台湾销售正常化,适应台湾市场的需求,双方业界认为有必要在台湾建立大陆简体字图书物流中心,向台湾中小型书店开展批发业务,以缩短图书交易的配货时间。
“若水堂”是台湾一家专售大陆简体书的连锁店,董事长宋东文说,进入台湾的大陆简体字书的册数,由2004年的约60万册,逐年增加至2009年的近200万册(台湾“陆委会”统计数字)。宋东文说,过去在台湾卖大陆书,处处陷阱、步步地雷,因为有台当局的限制,又涉及版权等问题。如今好多了,一是两岸交流越来越热络,台湾需要更多大陆的信息;其二是台湾人对大陆的恐惧感日见淡化;其三是大陆经济发展,出版市场成熟,好书越来越多。
大陆简体字图书之所以在台湾能够热销,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其一,图书内容丰富。由于大陆图书多以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尤其在文、史、中医方面更是融合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深和渊博以及先贤圣哲智慧的结晶,加上后来学者精心阐述与发扬,成为一系列学术经典。其二,大陆的出版社吸纳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在国家支持下,在资金上没有后顾之忧,很多古籍资料因此得以整理,并以极高的印刷质量保持经典古籍的原貌。其三,大陆的专家学者做学问比较专注、认真负责、注重名誉,加之掌握详实的资料,因此其著作比较受欢迎。其四,大陆留学生回国,凭深厚之国学基础,加上优秀的外文水平,对于社会科学、科普类译著的编辑加工可做到速度与质量并重,既快速又精炼。其五,大量港台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提升了大陆出版的印刷质量,使其在视觉上更加精美。其六,大陆出版成本较低,图书定价仅是台湾的三分之一,这也直接影响了读者的购买意愿。
大陆图书在台湾销售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与机会。台湾的许多大专院校都指定简体字图书为教科书,比如在台大的校园里,竟然有高达三分之一的教科书是大陆的简体字图书。校园就是大陆简体书本的大本营。
岛内普遍认为,大陆简体字图书的进入并不会给台湾的出版业带来大的冲击,只会丰富台湾出版物市场的品种,对台湾的读者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对台湾出版市场而言,利大于弊,对整个市场的培育,将会起到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