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阳
小五,在家排行第五,也是老幺。听大人说,小五出生前查了性别,医生说是女孩。母亲望了望父亲,已经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的父亲猛吸了口烟,说了个字——要。小五就来了,成为我最小的妹妹。
小五差一点没机会长大。母亲想起都还感到后怕,那时小五才三岁多,母亲在屋后整理晾晒的白菜。小五在身边绕来绕去。母亲烦了,喊小五一边去玩,小五就跑开了。不一会儿,小五那边传来“啊,啊……”的声音,母亲感觉不对,回头一看,小五的棉袄挂在井沿上,两只小腿晃动着。母亲扔下手里的白菜,风一样跑过去,抱住了两只小腿。母亲说,好几天她都没有缓过神来,一直在念叨:“万一小五就这么没了,咋办?”这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狠狠瞪了眼母亲。晚上,父亲悄悄抱了个树桩,“砰”的一声,盖在了井口上。第二天,母亲看到树桩后,很开心,之前她一直觉得,父亲期待上天再给他一个儿子,而小五的到来,让他失望了。从那以后,母亲再也没有这个心结了,而且似乎越来越感受到父亲对小五的不一样。有时像对儿子一样严厉呵斥,有时又像对女儿一般温柔,包容小五的任性。
尚未到上学的年纪,小五就背上了书包。母亲说,小四上学了,就没有人陪她玩了,不如一起做个伴。比小四小一岁的小五就做起了“尾巴”。但好景不长,小五实在淘气,上课不好好听课,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记不住。父亲、母亲、小四三人经过“商量”,一致同意小五留级。小五被“抛弃”后,虽依然淘气,但终归是又学一遍,成绩很稳定,虽不是每次都考第一,但是年年的尖子比赛,都少不了小五的荣誉。
初中的时候,小五的成绩有过起伏。初三那年,小五开始特别用功,一个月也不回家一趟,母亲想小五的时候,就登上自行车,买点小五爱吃的,给送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小五中考成绩出奇的好,全校前几名,她一时成了香饽饽,县里的几个私立高中都来家里,给各种优惠,免学费、给生活费、考上大学还有奖励,种种诱惑都没有打动小五。小五还是选择了公认的好学校县一中。
小五读高中的时候,我大学快要毕业了,一边忙着考研,一边也给自己找着退路,间隙里投着简历,忙着面试。隔三差五收到小五的短信,心里暖暖的。小五说:姐,别那么辛苦,吃点好吃的哈。我会好好学习的。
小五,15岁了。我突然感觉她是一个大孩子了。
我考上了研究生,圆了自己的梦。小五也考上了大学,但成绩不理想,分数只够进山东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姐姐,我想去海边。”小五说。我就帮小五选了一个海边的城市。
毕业后,小五留了下来。父亲也高兴,说终究还是小五疼他,没有离开山东,不像我们几个,一个个都跑那么远。
小五还有一个嗜好,爱哼唱。回家过年,和小五一起躺在床上,总能听到她的声音,虽听不清唱的是什么,但音色很美。
又快到了回家过年的时候了,我给小五打电话,告诉她要早点回家,哥哥结婚那天,你要在家呀。她说知道啦,知道啦,假都请好了。小五还说:“姐姐,我给你传首歌,你看好听不?”
“我们都曾有过一张天真而忧伤的脸,手握阳光我们望着遥远;轻轻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小五说,这个歌名叫“心愿”。“谁唱的,真好听呀!”我问。“姐姐,是我呀,我自弹自唱的。”小五发过来一只雀跃的猫咪头像。
我听着,一遍又一遍。小五,仿佛就在对面,盘坐着,手抱吉他。“小五,回家弹给我听啊!”打完这几个字,我泪水流了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