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宏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56例患者治愈51例,好转3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眶内损害、鼻腔粘连、鼻中隔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前41例患儿存在嗅觉丧失,术后大部分患者嗅觉恢复,仅1例出现嗅觉丧失,治疗前后嗅觉丧失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具有治愈率高、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好的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童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32-02
儿童鼻窦炎在临床耳鼻咽喉科疾病类型中并不少见,以往多采用药物等保守方案治疗,临床疗效不甚理想,往往发展成为慢性炎症。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其逐步被应用于反复药物治疗后无效或临床症状及体征严重的成年鼻窦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1]。而鼻内镜手术在儿童鼻窦炎的治疗应用经验较少。本研究采用鼻内镜治疗儿童鼻窦炎5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5~15岁,平均年龄(134±12)岁,平均病程(65±26)年。所有患儿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关于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分型:Ⅰ型者34例,Ⅱ型者15例,Ⅲ型者7例;存在严重的鼻中隔弯曲和骨嵴者11例,中鼻甲息肉样变、过度肥大者8例,下鼻甲肥大者7例。所有患儿均为应用系统药物治疗无效或经辅助手术治疗无效者,并排除具有明确鼻息肉阻塞鼻腔通气或严重的解剖结构异常者。
12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并根据鼻窦炎部位选择手术部位及操作过程。若为单纯上颌窦炎时,需切除钩突后下部,自然口需做开放处理;若为筛窦炎,只需开放前筛;若为蝶窦炎时无需开放蝶窦,但需将蝶筛隐窝处分泌物等阻塞物彻底清除;患儿若出现全鼻窦炎,则需开放前筛并切除钩突,充分暴露额隐窝并将额窦口周围病变清除干净,但无需扩大额窦口;若存在中鼻甲息肉样变则需行微创处理以保留鼻甲的完整性;若为下鼻甲肥大则需运用电动切割器将鼻甲粘膜肥厚部分切除。手术结束后,止血海绵填塞鼻腔止血, 48h后取出鼻腔填塞物,常规冲洗鼻腔,并给予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注意术后随访,对于存在术腔肉芽组织及痂皮或息肉样变的粘膜应及时予以清除。
13疗效评价[1]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内窥镜检查示窦腔内粘膜上皮化,开放良好,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窦腔粘膜部分区域可见肥厚、水肿或肉芽组织形成,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术腔粘连,窦口出现闭合或狭窄,可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息肉形成,临床症状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51例,好转3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眶内损害、鼻腔粘连、鼻中隔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4个月,术前41例患儿存在嗅觉丧失,术后大部分患者嗅觉恢复,仅1例出现嗅觉丧失,治疗前后嗅觉丧失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鼻窦炎是发生于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其可分为急、慢性炎症。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往往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导致慢性鼻窦炎,引起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2]。该病在少儿中亦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由于传统手术可能影响患儿颅面骨的发育而限制了临床应用,而药物治疗则因疗程长,易反复发作使患儿无法坚持治疗,因此,亟需寻找有效治疗该病的方法。随着鼻内镜技术的逐渐成熟,由于其可精确去除鼻窦病变部位组织和骨质,进一步开放窦口,并使其充分扩大,在不影响鼻腔生理和解剖功能情况下尽可能恢复鼻腔正常生理结构,而逐步应用于鼻窦炎的治疗中[3]。
本研究采用鼻内镜治疗儿童鼻窦炎56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5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眶内损害、鼻腔粘连、鼻中隔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大部分患者嗅觉恢复正常,仅1例出现嗅觉丧失,说明鼻内镜治疗儿童鼻窦炎具有治愈率高、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好的特点。笔者总结鼻内镜治疗鼻窦炎经验,认为其操作需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手术过程中依从性不佳,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②由于鼻粘膜对于维持正常生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故手术中应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及器械,准确评估需切除的病变粘膜,尽可能切除病变组织;③在处理中鼻甲时应尽可能将泡状发育的中鼻甲前端或肥大的中鼻甲切除,尽量修复鼻甲的大致形态,以保护鼻腔生理功能,防止术后鼻腔与窦口的粘连;④术中应尽可能将鼻窦的分泌物与鼻腔结痂清除干净,并切除早期复发的息肉、水肿的粘膜等,以更有利于控制感染;⑤做好患者术后随访工作,当患者病变复发应及时处理,以提高治愈率。
综上所述,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具有治愈率高、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裂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 [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4.
[2]侯春红.老年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0例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20(1):179 -180.
[3]符牧,李春林.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 (24):100-101.
(收稿日期: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