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山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 300350)
对西藏班学生管理方法的探讨
张清山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 300350)
从生活教师在对藏族学生的日常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对藏族学生管理的认识和管理的方法等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如何做好藏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西藏学生管理;“双师型”人才;双语教育
作为承担为社会培养、输送中高级蓝领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天津机电工艺在西藏班学生的教育特殊性上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如何做好西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这项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做好生活管理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本文结合日常生活管理教师在西藏学生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西藏班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作了探讨。
首先是对自我的认识——“老兵新传”。接收西藏学生组班来内地学习的院校均经过岁月长河的历练,是职业教育的排头兵。教师达到中高级职称且多数是“双师型”人才。简单地说,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一般来说,对初中、高中及社会人员,都能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而面对“混搭”、“穿越”、“双语教育”集一身的西藏地区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则需要有一个认识、摸索、适应的过程。任何人都有一个成长过程。西藏学生沿海求学也必经历一个不平凡的成长历程,伴随他们的教育者肯定也是一路曲折、漫长地修炼。
其次是对这些特殊教育对象的认识——识破假象。对于从事内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而言,经过长期的积累使我们掌握了一套管理学生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和理念移花接木地放在西藏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并不适用。西藏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存在综合习性差异大,期望值高;对新的师生关系疑虑大,渴望关爱;不善表达,信心不足等特点。通过接触发现,西藏学生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是:天真、脆弱。西藏学生表现出来的天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西藏学生表现出来的脆弱,也是常人不可理解的。一个不起眼儿的事儿,他会不断地问个为什么,一句不经意的话(事),他会晕死过去。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都是瞬间出现极端的反应。如果将内地学生表现出来的举止归纳起来是严谨的话,对比而言藏区来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举止归纳起来是悠闲。
第三是对做好西藏学生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的认识。生活教师的工作时间特性是昼夜陪伴,特别是八小时正课之外的时间。西藏学生刚到校的一段时间,生活教师不仅进行日常生活的照看、文化课的辅导,还要帮助学生适应这里的人文环境,将心静下来,逐步融入职业化学习。天津市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传承了一种严谨有序的快节拍生活习性。来自雪域高原的西藏学生,除要面对温度、湿度、压力、氧气等常规环境的巨大反差外,更要面临生活习性的改善。因此,生活教师的教育管理是做好藏生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描述了一位会种树的人,因为他的手法高妙,种的树成活率高且长得茂盛无比,然而“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原因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1.沉底浮出法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初识西藏学生,就是会讲些中文的“老外”,对内地他们知之甚少。所以,对于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想当然不行,必须“沉底”,经过观察、了解、梳理,总结适宜的方法,丰富我们以往的经验,再应用到对西藏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沉底浮出法,首先是结合生活教师的特殊工作及工作时间提出的一种方法,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沉与浮”的关系,为宏观决策提供条件,沉底只是一个过程,浮出才是目的。其次是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做工作。西藏学生远离家人,来到陌生的汉族聚集环境中生活、学习,从如何打招呼开始学,到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得青睐,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等等,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均是从头学起。他们需要学着独立面对新的同学关系,新的师生关系,一点一滴悟出经验,这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更需要教师持续不断的帮助和指导。第三是习性差异大的特点决定了非“沉底”不可。在日常汉语的交流中他能听清楚,也点头示意,但是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衣食住行均有差异,这些都需要通过生活教师利用工作时间长这种便利条件,真正走进西藏学生心灵,促进其健康成长。例如:了解到西藏学生本身也互不相识,且用藏语言口语交流时同样存在差异。为了尽快熟悉、了解他们,以便于管理,我建立了快档——联络网。全体同学填写入住登记,尤其重要的是用汉字将自己的名字写清楚,包括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等。随后建立干部队伍,指定一名学生为西藏学生的总负责人。并按宿舍设立分负责人;同时建立工作制度,每天有一名学生负责人参与生活教师教育管理工作,每天晚点名前生活教师召开学生干部会议,这样充分扩大了教育管理队伍,同时有利于西藏学生充分理解和消化生活教师的要求。为了方便生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了解,每天晚点名时,全体同学都集中在一起,做到每天一课,这样增加了西藏学生与汉族生活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时间,也便于统一学生思想和行动,规范学生的举止。
沉底浮出法还要适应、服务西藏班学生的需求。西藏学生由于来到新环境,随着角色转变表现出不适,如见到领导、老师和来访者害羞、不敢打招呼;日常接触中不敢大胆讲话,以及在宿舍生活中不主动表达自我。生活教师将养成教育编成口诀“见面行三礼、寝室做三净、节能比三勤”。这样生活化的口诀便于启迪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比如见面行三礼:问候礼,见到领导、老师要行问候礼,主动打招呼说您好、再见等,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注目礼,与人交流时要双目注视对方,不能低头、斜视,以示尊重。站立礼,当有领导、老师来到宿舍时,同学们应主动起立,表示对领导老师的尊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加上教师做表率,学生模仿做,西藏学生在校园内的问好声四处飞扬,受到学院广大师生赞扬,使其增加了自信。制度和方法是相似的,选准切入点是最重要的。
2.因势利导法
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与建构而形成的结果。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传说西藏学生认为人的头部比较神圣,不许外人摸,于是采取因势利导法。入乡随俗在理论上叫“同化”,落后的要学习先进的、进步的,才能与时俱进。新生到学校都要理发,会给人一种精气神儿,而且在学生行为规范中也有这样的规定。发现某个学生的兴趣及专长,并有力地促进他这一方面知识、能力、专长的发展,是因势利导的切入点。了解到某学生学习过绘画,有审美取向,人长得也比较靓,于是说服该学生先从他开始理发,并且让大家围拢过来,一边理发,一边递给他一个镜子让他看着,听取他的意见。同时,给围拢的藏族学生讲述发型的设计:先清理发髻,再对整体打薄,前额头刘海不动……最终,本人满意,也得到周围藏族学生的认可。遇上比较活跃的学生,当众主动要求理一个个性发型,而且有他的一套理论时,为了争取好的效果,则以时间不够用为由,推迟为其理发。事后将其叫到办公室,单独与他交流,并且根据他的特点为其设计发型方案:“脑后发髻高一点,头发薄一点使人感到上进,前额稍留刘海有动感、漂亮,双耳露出显精神……”经他同意,一边给他理发,一边给他讲解,虽然最终未采取他设计的发型,但是当他看到同学对他的新发型作出正面的反应时,欣然接受。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人的管理是相通的,信任是基础。
3.直白教育法
人在自然、自发状态下发展的结果并不能满足人发展自身的理想追求,因而需要一种有意识地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
考虑西藏学生初到内地的不适应,对于他们百般呵护的多,使得有些学生渐渐地习惯了接受别人的恩惠,甚至有些学生将其视为理所应当。致使有时候未必是他们受到伤害,却心怀不满,一个有这样心态的人,一定是抱怨多。比如,学院对西藏学生免费提供上网,这是学院其他学生羡慕的待遇。但当网络偶尔出现故障时,其他学生选择的是等待、离开或在桌面学习,西藏学生则首先反应是质问、怀疑、抱怨。运用直白教育法可以训练其改变其理所应当接受恩惠的习惯,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回报社会。
直白教育法的特点是简便。前面对西藏班学生表现出来“天真、脆弱”的特点进行了概述。日常开展教育活动中,我们会感觉到按教育目的所选定的这种或那种发展可能性,在通常情况下的实现几率也许很小,但由教育目的所制约的教育活动,却可以创设各种条件和因素来提高教育的功效,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过来谢我。”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生硬,却非常直白。这是老师利用自己休息时间替学生交电话费后的交流。“老师为学生服务是应该的,但老师是利用休息时间为你交电话费,这样节省了你的时间,为你提供了方便,你要主动过来谢谢老师。”再比如老师义务为其理发后的交流。“老师为学生服务是应该的,但老师这样做节省了你的时间,为你提供了方便,你要主动过来谢谢老师。你要主动清扫为你理发后地面卫生、将理发工具收好归位。”通过“过来谢我”的直白教育,改变其在自然状态下自发的发展过程,以期形成教育目的所规定的理想品质,让其懂得尊重、礼让和担当。
直白教育的突出点是坚持重复,坚持重复并不简单。首先,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过程,要遵循“从生动地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其次,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授课是学习的重要环节,生活中的具体指导是学习的更重要环节。生活管理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宿舍这个大课堂和与学生接触时间长的优势,坚持知行合一的学风,能够提高西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 of the Tibetan Class Management
ZHANG Qing-shan
(TianjinInstitut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TechnologyCollege,Tianjin, 300350)
From the problems of daily teaching of Tibetan students that life teachers came across, combining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concep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method of Tibetan students management and explains how to manage and educate Tibetan students well.
Tibetan students management;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bilingual education
2015-03-08
张清山(1960-),男,山东沂水人,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
G717
A
1673-582X(2015)04-00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