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边境族群冲突事件原因特点及处置对策研究
潘伟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排除因族群纠纷的个案处理不当,部分群众在受境外“东伊运”“世维会”等敌对势力煽动、挑拨而引发边境族群冲突事件。边境族群冲突事件往往呈现出诱发原因复杂、人员成分多元、事态发展迅速、组织化趋势明显、易于反复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控制,极有可能加重双方对抗情绪,产生隔阂,进而演变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加强对边境族群冲突事件的预测分析和战法研究,消除隐患于萌芽状态,对公安边防部队控制事态发展,妥善处置边境族群冲突事件,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边境;族群冲突;原因;特点;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排除因族群纠纷的个案处理不当,部分群众在受境外“东伊运”“世维会”等敌对势力煽动、挑拨而引发边境族群冲突事件。族群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类别划分,如果冲突的双方沿着族裔界限展开,或者有一方可以用族群的类别加以界定并基于族群认同来动员其成员,那么这类冲突就属于族群冲突。边境族群冲突事件往往呈现出诱发原因复杂、人员成分多元、事态发展迅速、组织化趋势明显、易于反复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控制,极有可能加重双方对抗情绪,产生隔阂,进而演变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例如,西藏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云南孟连事件、新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等。加强对边境族群冲突事件的预测分析和战法研究,消除隐患于萌芽状态,对公安边防部队控制事态发展,妥善处置边境族群冲突事件,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边境族群冲突事件发生的原因
边境少数民族独特、复杂的人口分布形态、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容易诱发民族问题。因此,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如果边境民族之间的问题没有处理好,不仅会影响边境经济的发展,更容易产生族群冲突。发生边境族群冲突的原因有很多种,根据原因分类可分为经济上族群冲突、政治上族群冲突、社会上族群冲突和文化上族群冲突等;根据是否涉及国外分类,可分为国内族群冲突和涉外族群冲突。
目前,我国有56个民族,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占多数,在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政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下,边境族群冲突事件往往呈现出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交织、合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交织的复杂局面。而少数极端分子煽动边境民族群众的不满情绪,利用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心理和民族信仰,假言维护民族的利益,把民族、宗教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泛政治化,使得事件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进而达到扩大事态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边境民族群众的个人利益需求日益增强,利益的维护意识不断加强,加之不同民族独特的族群心理,一旦面对涉及经济利益的矛盾时,容易引起边境族群冲突。边境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一直是难题,虽然在国家的政策优惠和经济的带动发展下有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我国边境民族地区大多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脆弱,生存环境恶劣,某些偏远山区的民族依然非常贫困。并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往往使边境地区的各民族群众产生失落感、不平等感、危机感,由此带来民族心理失衡,并诱发许多难以预见的矛盾和问题,一旦发生某种经济利益冲突,如因土地、水源、山林、矿山的归属等,就有可能导致边境族群冲突。
民族之间在传统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因而具有较强的本民族文化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民族之间的认同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民族关系。例如,维汉矛盾大多源于文化差异,习惯不同,语言不通等,个体之间交往形成矛盾。例如,在维吾尔眼里,携带刀具是正常的,但在汉族眼里是管制刀具,导致形成偏见,甚至引起族群冲突的敌对心理。同时,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如族群冲突、隔阂而积怨已久,从而造成了较深的民族偏见和敌意。若没有正确地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民族的独特文化,在一定外在条件的刺激下,受到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或泛民族主义思潮以及相关的民族分裂主义逆流的影响,往往会进一步演化成族群冲突。
在我国,宗教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少数民族群众信仰宗教的比例比较大,程度比较深。而且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相互交织,如果宗教问题的处理不当,不仅会刺激信教群众的宗教情绪,也有可能伤害民族感情,进而引起民族纠纷,甚至诱发边境族群冲突。此外,一些恐怖主义组织以宗教名义成立。例如, 2003年公安部公布首批认定的4个“东突”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和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这些恐怖组织以暴力恐怖的手段,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活动,更是引发族群冲突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进行社会转型。伴随着组织、阶层和群体的不断分化,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维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族群的相互竞争和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另外,长久以来,民族地区一直存在因民族、宗教问题而超越国家法律,因社会习俗的固守而冲破各种制度和基本政策约束,因涉外因素而提出特殊要求的情况。这导致边境偏远地区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 没有社会法律和规范的敬畏感,往往采取激烈的族群冲突的方式。例如,云南墨江与红河两县交界的黑树林地区,因为水源、山林和土地等纠纷,族群之间群体性械斗历经200余年不断,当地很少有人主动采取法律手段解决。
边境族群冲突事件发生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民族间的因素,更有部分涉及国外的国家和恐怖组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因素:一是跨境民族问题。跨境民族具有跨国居住的特点,如果跨境民族问题处置不合理,容易引发邻国同源民族的声援和抗议,影响边境地区的稳定。例如,跨境而居的傣族。傣族和缅甸联邦共和国的掸族本是同一民族,但傣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境内,掸族却生活在缅甸境内的掸邦,他们彼此之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关系。有时一个偶然的事件,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可能诱发较大的边境族群冲突事件。二是涉外势力。如境外敌对组织、敌对势力蒙骗、煽动民族群众闹事,也会造成边境族群冲突。缅甸境外宗教组织,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组织遍布缅北地区,势力庞大,长期以来对我境的渗透活动从未间断。*陆云,当前中缅边境地区非传统安全突出问题与应对策略[J].学术探索,2012(12):77.三是邻国内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边境民族冲突。例如,2009年8月和2015年2月缅甸果敢地区发生战事,致大量边民涌入中国云南避难,如果没有妥善地安置,极易与当地的民族群众发生摩擦或矛盾,有可能演变成族群冲突。
二、边境族群冲突事件的特点
边境族群冲突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发生边境地区族群冲突事件既有国际方面的因素,又有国内方面的因素;既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又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既有宗教方面的因素,又有民族的因素;既有历史积怨,又有群众利益纠纷。近年来,境内外“三股势力”即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互相勾结,不断渗透和破坏民族团结,借机利用族群冲突事件,妄图通过煽动蛊惑、歪曲造谣以达到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目的。在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的煽动挑拨下,一个很小的诱因就可能诱发大的冲突事件。如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西藏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特别是近年来,土地或资源、环境保护、交通事故、治安事件等方面成为较明显的诱因。此外族群冲突双方有的具有较深的历史积怨,并且参与人员的成分复杂,有的闹事分子与不明真相的群众聚于一处,更加剧了诱因的复杂性。边境地区族群冲突事件的诱因很小,在诱发族群冲突事件之前会有明显的前兆,有一定的演变过程,需要细心地观察和关注,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才能夺得先机,真正做到预防。
边境地区族群冲突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一旦引发边境地区族群冲突事件,极易引起同民族的共鸣和同情,甚至参与闹事,使事态在短时间内发展迅猛。在事件演变、转化的过程中,有的边境地区族群冲突事件的诱因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扩散,潜在的族群冲突很容易由某一具体事件激化出来。不少参与族群冲突的群众并不涉及个人的直接利益,而是借机泄愤,增加了处置的难度。并且边境地区族群冲突事件具有侵犯国家法律、侵害公共利益的客观结果,事件的发展变化和结局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民心的稳定。若不及时处置,还会愈演愈烈,在国际国内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甚至会构成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
20世纪80年代后,边境民族地区的族群冲突事件由自发性、无组织性向组织化、暴力性转变。近年来,边境地区有相当数量的族群冲突事件在发生之前就成立了组织,事件受到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的直接控制和影响,具有较强的计划性、预谋性和目的性。有组织的族群冲突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破坏程度大,造成打、砸、抢、烧、杀人、爆炸等严重后果。如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已经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其中无辜死亡的各族群众156人,受损房屋719户,总面积在21353平方米,被砸烧的车辆共计1325辆。“7·5”事件成为新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成人员伤亡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张建立.群体性事件古今中外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196.
边境地区族群冲突事件的处置结束后,如果没有从族群冲突双方的诱因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事件依然可能反复发作。特别是由宗教问题引发的族群冲突事件,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做好善后工作,一旦受到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煽动,我们将由主动地位变成被动地位,引起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交织,造成事件的反复。边境地区族群冲突事件的原因有民事纠纷、治安事件或者刑事案件等,在后期的善后处置工作中就会涉及族群冲突双方、警察、公安边防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处置周期的延长。并且族群冲突双方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复杂性和广泛性,这种长期存在的原因导致了边境族群冲突事件性质的复杂性和处置的艰巨性,因此在后期的善后处置过程中,周期会相对长。
三、边境族群冲突事件的处置对策
1.广泛收集情报,做好预警工作
边境族群冲突事件的预警是指对已经或即将可能酿成社会问题、妨碍政治稳定及社会发展的偏离现象和秩序状态的预先警告。*刘婷婷.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模式与治理机制[J].西藏大学学报,2013(2):37.预警机制应主要以公安边防局指挥中心为预警中心,积极与边境地区的社会“联网”,展开辐射功能,广泛收集民族矛盾信息,建立灵敏、有效的民族矛盾信息收集网络。同时,公安边防部队还应与宣传、信访、政府信息中心、媒体等部门和单位,共建民族矛盾信息通报共享机制和维稳工作联动机制等。根据边境地区可能出现族群冲突事件的苗头和隐患,及时组织政工骨干力量,做好群众法制宣传工作和纠纷调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沟通、早解决,将苗头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备的预警机制是有效处置族群冲突事件的第一道防线,不仅能够为族群冲突事件现场指挥、保障等机制提供准确信息,也有助于分析事件的原因和特点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以防止和控制边境族群冲突事件的形成和发展。
2.加强边境民族文化宣传,提高国家认同感
公安边防部队应充分发挥爱民固边战略的平台作用,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不仅要积极倡导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也要为边境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一个平台。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上,不断生成各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要素,并使这些因素在人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积淀中实现固化。让不同民族信仰、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尊重,促进边境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增加国家认同感,减少民族纠纷的解决难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冲突事件的发生。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特别是在边境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及全社会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加强宣传。并发挥民族宗教界爱国人士的作用,在国外宣传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之间的认同感,提高国家认同感,促进边境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努力使民族宗教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适应,共同抵制和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3.重视网络的重要性,控制舆论导向
我国信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信息控制和舆论引导愈发复杂,必须重视网络在边境维稳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俗话说:边境无小事,事事连大局。边境地区发生的任何事件,会在网络上飞速传播,并受到极大的关注。一是对网络的重要性提高重视。当地政府和公安边防部队要时刻关注网络舆情,正面舆论导向,决不能放任扩散,丧失处置主动权。二是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公安边防部队对边境民族纠纷或者社会矛盾的报道要正确引导和调控,防止事件发酵,避免激发民族情绪。三是在政府官网及时发布和回应冲突事件信息。对边境发生的事件,要及时在政府网上工作平台及时发布权威报道,还原事件真相,避免因为互联网碎片化传播而形成舆论混乱,并防范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文化渗透和煽动闹事。
4.建立军警民联防联治机制,加强边境管控
我国共有56个民族,与14个国家接壤,有陆地边界线2.2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全国有34个民族跨境而居。可以说在陆路边境地区,几乎到处都居住着跨境民族。跨境民族群众熟悉边境地形,同时又与境外跨境民族有同源骨肉的亲情关系。因此,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不仅要依靠军队、公安和公安边防部队等国家强制力量,更要发挥跨境民族群众的巨大作用。公安边防部队应动员和组织边境地区广大跨境民族群众参与联防联治,建立边境军警民联防联治机制,并形成长效机制,互通情报,加强边境管控,共同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敌对分子,促进跨境民族的和平跨居,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
5.深化边防国际执法合作,共同维护边境稳定
为预防民族冲突事件的发生,不仅仅依靠我国公安边防部队的维稳力量,还得充分发挥地区安全机制的作用,与周边国家开展警务合作,积极建立边防执法合作机制,成立联合作战指挥所,联合防范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稳定。例如,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是非常好的借鉴。公安边防部队可以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积极商讨并建立多边安全执法合作的新机制,将安全和警务合作拓展至边境族群冲突事件的领域,共同打击民族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跨境渗透和破坏民族团结活动。
1.重兵压境,扬威造势
当发现边境族群冲突事件苗头时,应迅速调集公安边防部队,以强大的兵力快速赶赴事发地区,以强大的威慑效应慑止双方意志和行为,谨慎使用武力和非致命性武器,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具体战法是:一是就近用兵,快速机动。处置行动开始时,要采取强大的兵力压境部署,增强首次突击力量,调集最近的公安边防部队,选择最近路线,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发地域,占领控制有利地形。公安边防部队按上级指示和要求迅速到位,是成功处置的关键。开进中必须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人障、车障等,灵活果断地采取集团强行开进、多路迂回开进等方法,保证部队迅速到达。二是集中突进,制造声势。以密集队形开进,以警车开道的方法,以威武不可阻挡的气势向事发地域集结,形成强大的声势,震慑闹事人员,使族群冲突群体心理畏惧,信心动摇,不敢贸然行事,促其主动离散,力求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2.重点设防,封控隔离
当族群冲突初发,公安边防部队到达事发地域时,对族群冲突双方的外围分别围控,防止双方的部分接触。并对主要通道、桥梁等设障控制,阻止双方增援,防止事态升级。具体的战法是:一是排兵布阵,保护目标。对族群冲突事发地域进行封控时,要加强重点目标控制,防止边境族群冲突事件变为冲击重要目标事件,力求做到重点部署,梯次配置,保证封控线弹性和力度。增派公安边防部队兵力,加强各重要目标和要害部位的警戒,设置警戒、拦阻线,依托大门、围墙等设置复合障碍,实施坚强防守,坚决抗击族群冲突人群的冲击和突入,实现以点控面的目的。二是封控隔离,截断外援。对事发地核心区域、主要通道等划定标明警戒线,设哨巡逻,使族群冲突双方不敢轻举妄动。在重要目标周围重要路口、路段派出兵力,设置阻截点和拦阻线,阻止无关人员或族群支援人员进入族群冲突区域,截断外来增援,遏止事态规模扩大。
3.攻心疏导,分化瓦解
当族群冲突人群开始聚集,冲突双方未接触,对抗情绪尚不强烈时,公安边防部队保护、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对族群冲突双方进行宣传、教育、规劝工作,充分认识边境族群冲突是人民内部矛盾,定位准确,缓和冲突双方矛盾,化解双方积怨,缓解冲突双方的民族对立情绪。具体战法是:一是宣传法理,解除积怨。公安边防部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事情脉络之后,采用宣传车、喊话器、横幅等多种形式,应用法律和现行政策,宣传说服,使族群冲突人员明辨是非,自觉自行撤离现场。应重点讲清违法犯罪后果和对组织煽动破坏社会秩序的处罚力度,使族群冲突双方明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后果,以求达到宣传软杀伤最大值。二是文武结合,瓦解劝降。以有力的军事威慑为后盾,加强对封控区域的管制,增加岗哨,加强巡逻,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对族群冲突双方组织者的心理弱点展开强制性政治攻势,及时揭露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企图和阴谋,讲清族群冲突事件的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会危害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分化瓦解借机泄愤的闹事者,孤立劝降带头闹事的骨干分子。
4.抓捕首恶,斩断乱源
当族群闹事骨干牵头煽动、挑唆,人员开始聚集,事态可能进一步扩大,还未形成规模之时,捣毁双方的“指挥部”,抓捕组织者及骨干分子,斩断冲突根源。行动前要周密计划,预想多种情况,制定处置预案,明确协同动作,灵活应对处置行动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隐蔽迅速捕歼闹事头目。具体战法是:一是分层布控,定人定位。可以伪装打扮混进族群人群中,对抓捕对象进行监控;在其附近制高点派出观察哨,实施中距离多方位立体监控;采用录像、照相等手段实施高技术监控,有效掌握抓捕对象的特征和位置。二是里应外合,协同抓捕。确定抓捕对象后,根据现场情况确定若干个战斗小组,隐蔽接敌,与监控人员内外策应,利用有利地形、态势或闹事分子疏于防范的有利时机和地段,突然袭击,一举抓捕首要分子后迅速撤离。三是穿插楔入,强行抓捕。组织穿插分队,配合非致命性武器和车队突入等手段,强行插入族群组织策划者所在地实施抓捕。当组织策划者分散多点活动时,宜采取多路同时行动、分别抓捕的方法,抓捕首要分子。四是定点固守,伺机抓捕。对一些已逃离族群冲突现场的组织者和族群骨干,加强对其逃跑路线的固守查控,寻找时机抓捕。
5.武装镇守,防止反弹
在边境族群冲突事件被制止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安边防部队不急于撤回,划区警戒,继续保持大兵压境态势。组织警戒分队进行巡逻,开展为民助民活动,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宣传政策、法律、法规,讲清道理,缓和对立情绪,化解积怨,解除其对政府和公安边防部队的抵触情绪,维护社会秩序,防止族群重新聚集,卷土重来。具体战法是:一是恢复秩序,划区警戒。边境族群冲突事件平息后,及时派出警戒力量,对现场进行保护。同时,协助公安机关对族群冲突区域进行搜索和清查,并疏导交通,恢复处置现场正常的交通秩序。二是清查登记,收缴移交。完成处置任务后,及时收拢公安边防部队官兵,清点人数;同时,迅速组织对伤员的救护工作;对携带的装备、器材等物资进行清查登记。将抓捕的人员和所缴获的武器或物品,移交公安机关。
(责任编辑蒋凌燕)
作者简介:潘伟峰,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13级联合战术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兵种战术学。
收稿日期:2015-03-09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57(2015)02-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