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
美国高校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观察与启示
——以美国波士顿大学为例
高军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笔者对美国波士顿大学英语写作系列课程为期一年的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师教学研讨,介绍该校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原则、教学内容、课堂模式和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并总结出一些启示,希望对国内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英语写作;读写结合;合作写作;过程教学;电子档案袋;学术规范
写作在美国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多数课程的评估都采用了撰写学期论文和报告的形式,因而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国际学生的英语写作课程,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也十分成熟。
反观国内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写作的重要性是最被低估了的,写作课是效果最不理想的课程,‘写’是学生英语技能中最薄弱的环节。”(黄源深,2006)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其莘教授在2012年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研讨会”也指出:“虽然我国高校在英语写作教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不乏众多成功的例子,但是通过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发现,中国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中,写作能力是最欠缺的。”张绍杰教授(2012:1)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今以互联网作为重要媒介的信息时代,新生代的英语学习者普遍发生了读写危机。”可见,提高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已迫在眉睫。
笔者利用2013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学的机会,通过与该校写作项目中心主任和授课教师的交流研讨以及对大学一、二年级英语写作系列课程一个学年的课堂教学观摩,对美国高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思考。本文将对该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尤其是针对国际学生的ESL英语写作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包括指导原则、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课堂模式和评价标准等进行重点介绍和分析,希望对国内高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波士顿大学非常重视英语写作教学,2001年专门成立了写作项目中心。中心设有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共有专兼职教师130多位,负责每学期3000名左右学生的英语写作系列课程教学任务。学校规定,每位一年级新生都要修读英语写作系列课程。写作系列课程分为四个级别,按照课程编号从低到高依次是:WR097、WR098、WR100和WR150(WR代表writing),每门课程四个学分,四门共计16个学分。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以下简称ESL学生)入学时需参加由写作项目中心统一组织的英语写作分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被编入到不同级别的英语写作课程班级学习,每个班级学生不超过15名。ESL学生因为英语是非母语的原因,一般只能考入WR097或WR098的班级。学校规定每位学生都必须由分级考试后被编入的写作课程班级的基础上依次修读高一级别的写作课程,直至在二年级结束前修读完WR150。
WR097和WR098的授课对象是ESL学生,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称之为ESL写作课程;WR100和WR150以研讨形式授课,称为写作研讨课程。我们将依次介绍ESL写作课程和写作研讨课程的指导原则、教学要求和知识要点等;然后,从教学重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学术诚信教育等几方面总结带给我们的启示。波士顿大学的ESL写作课程和国内高校的英语写作课程的授课对象都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大学生,写作研讨课程又是以讨论式教学和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发展为导向,因此对我国高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和学术英语写作教学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2.1 ESL写作课程
ESL写作课程,即WR097和WR098,旨在帮助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际学生达到和本族语学生水平相当的批判性阅读复杂文本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参加讨论和互动、使用正确的语法表达观点、完成与专业相关的学术写作任务;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修辞意识,指导学生使用恰当的文化策略进行课堂互动。为实现上述目标并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则,WR097和WR098的课程要求和核心技能及知识点各有侧重。
WR097定位为初级写作课程,教师在授课中着重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进行学术写作,以指定的阅读资料为学术范本,帮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流程和结构,主要技能和知识点包括:
a.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阅读大学水平的文本,掌握学术论文方面的新词汇;
b.学会在简短的作文中建立逻辑分析式推理;
c.识别并实践各种写作风格和格式;
d.能够流利地进行课堂交流;
e.使用一定的句式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
f.了解美国学术课堂的文化;
g.获得基本语法和元语言的知识;
h.学会运用元认知思维模式并对论文进行自我修改。
WR098以阅读为基础,教师的授课重点是批评性文本分析、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逻辑性、受众和语气;语言的准确性和文章结构。主要技能和知识点包括:
a.阅读不同主题的学术文章,正确理解文本涵义,培养文本识别能力;
b.掌握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规范;
c.发现并阐释问题,结合背景知识做出书面和口头的回答;
d.学会评论学术文章,识别和评论文章的主题和修辞结构;
e.使用恰当的词汇,写出语法正确的文章;
f.撰写结构合理的论文,注意文章的主题和论据;
g.使用准确、流利、适合大学语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h.使用恰当的结构、清晰、连贯和特定文体特征的书面英语计划、写作和修改学术文章;
i.了解美国学术写作惯例;
j.学会使用有效的方法发现并修改自己文章中的错误。
由此可以看出:ESL写作课程教学重点围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以指定阅读资料为学术范本帮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流程和结构,学习如何在学术写作中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词汇,为后续的写作研讨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奠定语言基础。
2.2写作研讨课程
写作研讨课程,即WR100和WR150,旨在为学生大学阶段的学术阅读和写作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授课教师以主题研讨形式组织教学,主题涉及文学、历史、文化、科学等,包括大波士顿地区的环境污染等热点话题以及东方英雄文化(武侠)等有趣话题。学生可在课堂上讨论发表观点,并通过系列写作任务发展下述各方面能力:
a.进行充分、有力、合理的学术争论;
b.写出清楚、正确而连贯的文章;
c.充分理解阅读材料并积极思考;
d.有效率并有效力地计划、拟稿和修改;
e.评估并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f.对他人的作品提出建设性意见;
g.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他人进行交谈。
WR 150在继续帮助学生提高上述能力的同时还指导学生研究文章风格,学习如何进行大学水平的研究。
由此可见,写作研讨课程重点提高学生的学术文献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教学要求也相对较高,每门课程学生需完成至少三篇论文。此外,WR100要求学生提交一篇15-20页的论文终稿,WR150要求提交一篇20-25页的论文终稿。
3.1 强调读写结合,培养合作写作能力
优秀的写作建立在良好的阅读之上。我国知名的英语教育家黄源深教授一直告诫学生要多读,多写:“我认为要真正学好外语,就要大量地读,大量地写,大量地听,大量地讲。而前两者尤为重要。”(黄源深,2002)董亚芬也强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读写对于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性,教学中应以‘读写为本’。”(董亚芬,2005:29)波士顿大学的写作系列课程也是优秀的阅读课程,尤其强调读写结合。教师一开始就提醒学生,撰写优秀的大学水平论文,就须首先理解并总结所阅读的材料,学会用自己有理有据的观点对阅读中碰到的观点做出回应。理解促进思考,思考以理解为基础。
写作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写作练习和写作作业都基于要求学生阅读指定教材和期刊的基础上,或总结阅读材料的主旨并做出释义性的评论,或围绕所读文章的某一论点撰写论文;或比较分析两个作品;或分析一系列作品中的某一个主题等等。与国内通常情况下的一门课一本教材不同,写作系列课程基本上都是一本以上的教材。例如,两门ESL写作课程各有四本指定教材,其中一本写作规范手册贯穿两门ESL写作课程使用。WR097的教材是语法、小说、写作短文集各一本;WR098的教材是小说、学术写作和以写作修辞为导向的阅读教材各一本。不仅如此,学生每周都需阅读指定的期刊文章并归纳总结文章内容,课上就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两门写作研讨课程虽然只有一本指定的大学论文写作指导教材,因为是主题式研讨,学生必须就某一主题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才能积极参与小组和班级课堂讨论并合作完成相关写作任务。近年来,合作写作(collaborative writing tasks),即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整个写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合作写作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语言使用情况,同时合作解决与语言相关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水平。(Swain,2001)以作者观摩的WR100主题研讨为例,其中一个主题覆盖五次课10个学时,要求学生围绕波士顿大学投入使用的“国家新兴传染病研究实验室”的安全性及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完成相关写作任务(注: 2013年该实验室的获准建立引起了美国社会民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国家卫生院和联邦法院为此进行了鉴定和裁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专门对实验室及周围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参观,然后,学生以3-4人一个小组为单位在课后搜集阅读相关资料,包括但不局限于学术论文、政府报告、新闻报道、网上资源,还需要检索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进行现场采访等。小组成员经过热烈讨论后还需在课上展示本组的观点,通过师生互动互评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每组学生还要在学校的校园网上自建一个该主题的博客,包括前言、课题背景、观点、论据、结论、思考和引用文献等栏目,不但用文字表述,还配以图片、采访录音、录像视频等多媒体辅助说明。最后,教师和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点评,并就各小组的博客内容互评打分。学生如果不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思考根本无法完成信息量如此丰富的博客。
通过教学观摩我们发现:写作教师从要求学生阅读原始文献和二手文献着手,提高学生阅读长篇议论性文章的能力;通过主题式研讨和写作,帮助学生学会总结他人的论点,分析他人的长处和独到的见解,并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锻炼了学术论证和学术写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学术界知识交流的基础。
3.2 鼓励课堂讨论锻炼公共演讲能力
互动交流中聆听他人的观点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样重要。写作系列课堂上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参与课堂讨论和演示自己的项目,教师也鼓励学生随时提出疑问和发表见解,同时教授学生演示和演讲的重要技能。
我们注意到:部分ESL学生由于受课堂文化、语言能力和心理状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WR097课堂初期倾向于被动听课,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展示和演讲的能力也较弱。然而,随着教师的不断鼓励和指导以及课堂上的反复操练,学生的进步非常快,逐步适应了美国的课堂文化。大部分ESL学生经过两门ESL写作课的学习,在写作研讨课上能够积极地互动交流和自如地发表课堂演讲。
以WR097的一次课堂口语报告为例:两名学生以课前指定的阅读材料为主,根据老师下发的讲义模板设计课堂讲义,进行口头报告,包括词汇、句法特点、修辞技巧和论点等内容,引导整个课堂对文章主题进行分析讨论。随后,老师给出反馈,也和全班同学一起对两名同学演讲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点进行点评。教师偶尔会在学生口头演讲后布置课堂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就课堂讨论的某一主题撰写一篇小作文。
通过经常性的课堂口头演讲练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在演讲的过程中关注听众的反馈,注意自己的报告目的和传递信息的方式,运用正确的语言结构和标准的语言习惯,而且还提高了口语的流利度和自信心,熟悉了口语陈述的流程并将此项技能运用到学术英语交流中。
3.3 运用过程教学,侧重形成性评估
学生的每一次小论文和大论文写作都是基于教师指定的主题或阅读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初稿、互评、修改、二稿和终稿等几个阶段。以WR098的一次大论文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从指定的阅读教材中选择两篇文章,从中找出共同的主题,然后进行分析论述,写成一篇4-5页的论文(页面格式、字体大小、段落间距等都有统一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互评讨论各自的主题,教师也会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适时给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其中一位学生决定撰写的主题是“女性的社会地位”,但是不知道应该从哪几个角度、用哪些材料进行佐证比较合理。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后,该同学的思路就清晰了。课后每位学生根据教师和同伴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并完成初稿带到下一次课堂供同伴互评。第二次修改和二稿步骤与前面类似,最后完成终稿。之后学生把此次大论文的电子档案袋上传到课程主页,包括此次大论文的要求介绍、初稿、一稿、二稿、终稿、同伴反馈、修改计划、反思性回顾等具体内容,教师以此为依据对大论文进行评价。
就学期成绩测评而言,写作系列课程无一例外地重视形成性评估,没有期末考试。以WR098为例,学生的总评成绩由以下几个部分和比例构成:第一篇论文(含同伴反馈、初稿、终稿)10%、第二篇论文(含同伴反馈、初稿、终稿)15%、第三篇论文(修改工作坊、初稿、终稿)15%、电子档案袋10%、三次课堂小测验15%、作业和课堂写作15%、口头报告10%和课堂表现10%。写作研讨课WR100则重点考察评价学生在各个主题项目研讨中的表现和写作情况,其中课堂练习5%、档案袋10%、项目一(论文)15%、项目二(PPT演示)30%和项目三(博客)40%。
形成性评估要求学生自始至终都要积极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口头报告和每一次论文写作,从而避免学生期末临时突击抱佛脚。
3.4 课内外互动助教提供一对一辅导
每一门写作系列课程都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两次一对一的师生讨论会,一次在开学初,交流讨论学生开学初的测试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给出具体建议;另一次在学期中间,讨论大论文的主要结构。此外,教师每周都有两次固定的办公室答疑时间,学生可以在答疑时间段内请老师答疑解惑,也可以和老师另外预约答疑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写作项目中心还有30多位经过专门系统培训的ESL助教(包括中心专任教师、ESL专家或学校在读研究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支架式教学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直接预约或任课教师推荐的方式获得每周至多一次的助教一对一指导。助教将帮助学生完善论文的整体框架,针对学生较容易出错的部分进行指导或者根据任课教师的需求提供相应帮助,但是不会直接修改学生的论文。
此外,写作项目中心每年定期出版写作电子杂志和举办写作大赛。杂志编委由项目中心教师担任,学生可以把写作系列课程中完成的自认为比较不错的论文投稿给电子杂志,经编委评审后择优录用。写作大赛评委从投稿的论文中评选出4篇获奖论文,每年7月颁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5 重视学术规范,培养学术诚信意识
“相比较美国而言,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还未引起我国高校的足够重视。”(李文凯,2003)我们发现: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教育贯穿波士顿大学的整个写作系列课程。学生在第一堂课就被告知学术行为准则和学校对抄袭等违反学术诚信行为的处理措施及相关网址。这些具体要求在发给学生的课程大纲里也有明确的表述。
此外,写作规范手册是两门ESL写作课程的指定教材之一。教师课堂上结合指定阅读材料中的具体例子说明何为释义、抄袭、引用并讲解APA格式、引文规范等内容。例如一位教师从指定阅读材料中抽取10句话,每句话下面给出4-5句句子,打印好发给学生。教师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判断这4-5句句子是否是释义,抄袭或者引用。也有教师上课过程中从教材中随机抽取一个段落,要求同学们对这个段落进行引用或者释义;同时也请同学们说出一段自认为是抄袭该段落的话,帮助学生判断抄袭和引用的区别,教师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的指导。
总体而言,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安排等比较合理完善,学生的期中和期末教学反馈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经过两年的写作系列课程学习,学生的写作水平进步显著,尤其是学术思辨和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电子档案袋的前后对比,以及写作电子杂志登载的论文就是很好的证明。如何结合我国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国内高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值得广大英语写作教师的深入探讨和实践。
[1]Swain,M.&Lapkin,S.Focus on Form Through Collaborative Dialogue:Exploring Task Effects[M]//M.Bygate,P.Skehan&M.Swain.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eaching,and Testing.New York:Longman,2001.
[2]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M]//束定芳.外语教育往事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黄源深.好的作文是“写”出来的——英语教学谈之二[J].外语界,2006(5):13-16.
[4]黄源深.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J].外国语,2002(6):13-17.
[5]李文凯.美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及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3-12-20.
[6]张绍杰.读写危机:当今英语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1-5.
责任编辑:赵小刚
Observation of English Writing Clas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ESL Writing in China: Taking Bosto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AO Jun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developing students’English writing skill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goal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writing research in China.Based on the English writ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faculty seminar at Boston University in the U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uiding principles,teaching focus,classroom format and evaluation of its writing courses and explores how they help improve students’writing skill.It may hopefully be of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China.
English writing;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collaborative writing;process-based teaching;e-portfolio;academic norms
高军,女,上海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英汉对比与翻译、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