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怀密 岳秋明 徐勤弼
工程施工存在的惯性问题一般是指不影响工程当前基本功能的质量缺陷和问题。由于其量大面广,且预防或治理要花费一定时间和费用,因此,在传统施工中往往不被重视却经常发生。惯性问题轻则影响工程的外观质量,重则给使用带来许多不便和麻烦,增加维修费用,甚至缩短工程寿命。为此,需专题探讨铁路信号施工中存在的惯性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目前挖电缆沟仍以人力挖掘为主,随着铁路的发展建设,车站信号经过多年的新建、大修改造,站内地下各种电缆如蜘蛛网一般,无法分清是否在用,因此施工难度加大,电缆很容易被挖断,影响行车和人身安全。预防及治理措施如下。
1.施工单位在组织挖沟前,应由工程技术人员到信号工区、通信、电力等单位分别进行现场实际调查,掌握各种设备的分布情况,将调查结果绘制“车站既有地下电缆径路图”及新工程的电缆径路图,进行现场技术交底,特别是与地下电缆邻近的有关设备尺寸,应在图上详细注明横向开挖的位置,确定纵向电缆的走向。在径路上用石灰水划出直线,以确保电缆沟成直线开挖。
2.电缆沟开挖时,派驻站联络员到行车室值班,加强与室外防护员的通讯联系,有效沟通室内、外的行车、施工信息,防患于未然。
3.施工单位应按预防措施进行施工,特别应预备齿耙。土质电缆沟一般深为800 mm,刨去表层土100 mm,用铁锨铲三、四层即可满足深度要求;特殊地带或难挖及怀疑地下有电缆时,应用齿耙渐进地浅挖300 mm,并铺设水泥槽进行防护。
4.开挖岔群电缆沟时,不能直接用镐刨,也要先用齿耙后用铁锨,循序渐进施工。
5.打过道钢管时,土质过道采用先两头挖再通过道管的顺序,减少对线路影响。
6.区间过道应采用钢管顶进方式,因为区间均为正线线路,不能开挖。特殊地段可与工务另行商定。
7.开挖电缆过道时,必须当天恢复不能过夜,防止因塌方影响行车安全。
8.提前制定应急措施,备好充足的抢修材料和工具,并且要有得力的抢修人员。
施工者安装高柱信号机时,怕立起机柱后深度不够,常常有意多挖 50~100 mm,即 2050~2100 mm,这样造成机柱下放过程中周围石渣下滑,不易取出,影响安装平稳。根据规定应在挖好坑口时,用木板等进行围挡。预防及治理措施如下。
1.挖坑时应挖成长方形,挖深0.5 m,进入坑内站在“马槽”位置的末端,继续向下挖至2 m深。此时已形成一个台阶,坑口不要挖得过大,马槽也不要挖得过宽。待清理干净后用木板做围栏,防止石渣下落。放好“挡板”即可立信号机柱。
2.立柱后要先调整好方向、垂度、限界,再进行层层埋土,捣固、夯实。
3.下卡盘应在柱子底距卡盘中心1.5 m处进行卡盘施工。
4.区间信号机柱高度应为2900 mm,不能超过3000 mm,因为超高后,供电臂柱子会挡信号显示,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施工。
1.在道岔转辙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前,要先检查工务组装的道岔符合标准。要对道岔的尺寸、方正、垂直进行复核,确认没有问题再进行作业。
2.在转辙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中,如发现道岔定、反位的密贴或表示用纯电务方法无法调好,就要及时找工务人员配合,问题一般就能得以解决。
1.配线前,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把图纸审核仔细,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确保配线图纸准确无误。
2.变压器箱内电缆芯线配线前,应按照电缆芯线编号重新对芯线进行“叫号”核对,保证电缆芯线的编号完全正确。
3.变压器箱内的配套线,一般提前预配。配线时,一定要按照配线图纸的要求,不能凭自己的老办法或经验而不看图纸。
4.在变压器底板上固定变压器时,一定要按照图纸确定变压器型号。箱内两侧的变压器在摆放、固定时不要左右弄反,尤其当送电和受电2个变压器在同一个箱内时。
1.工程技术人员要给具体作业的信号人员讲明电缆A、B端对接的意义:可以减小芯线间的分布电容,提高电缆的电气特性,有利于信号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使职工从思想上切实重视起来。
2.要求职工全面熟悉辨认电缆A、B端,且能对电缆芯线按照规定顺序编号。
3.不论是电缆盒、变压器箱,还是地下电缆接续盒,在电缆芯线接续时,一定要按照A、B端对接作业 (A端为顺时针方向、B端为逆时针方向)。
4.在电缆敷设完毕,电缆沟回填之前,要请施工监理单位、设备维管单位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拉网式核对。
1.信号箱盒等设备未开通前,不能与既有设备提前换位,新旧设备严格分开,不能混淆。
2.无论是矮型还是高柱信号机,一旦坐上或挂上机构后,一定要打上“无效标”,或把高柱信号机的机构扭向线路的外侧,并紧固好。
3.在信号点灯单独试验或室内外联调、联试前,要在“信号灯室”内灯泡的前方进行有效遮挡,不得有漏光、跑光现象。
1.施工前要有2名或2名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对图、核对,这样才能发现设计的漏配线及其他问题,对全站的联锁试验有很大的帮助。图纸未核,不准放线施工。
2.室内施工放线完毕后,应对各个组合的侧面线 (串线板)进行根数的核对 (01-06-18端子),然后用万用表电阻挡或电铃逐条进行对线。
3.室内联锁关系试验正确后,务必要拆除所有封线、临时线以及设备模拟条件。直至室内、外联调达到与实际使用的完全一致,才能确保行车指挥中心的设备正确、安全。
1.在敷设信号电缆时,要提前算好 (实地测量)电缆在进入信号楼前的准确长度。实际施工中大多是干线电缆的B端留在室内,在上分线盘前的电缆都预留在楼下的地面上。
2.电缆井 (间)预留电缆的长度不要太长,以免造成室内电缆的浪费,或导致室外干线电缆不够长 (一般干线电缆的长度是参照图纸的长度而定长采购、出厂的)。
3.整理好信号电缆井和电缆间内的电缆。一股电缆的混乱都是由于全站的干线电缆都在一起,为了便于找认,除了每根电缆上有明确的标签外,还要求上、下行咽喉的电缆分开放置。
4.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每根电缆的备用量盘好挂在支架上,一般情况是把电缆备用量逐根按照O型或8字型盘好平放在地面上。
1.对分线盘图纸上的设备对接进行严格审核,发现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达成一致。事先做到心中有数。
2.布局方式:要么先按上、下行咽喉分,再按用途分;要么先按用途分,再按上、下行咽喉分。设计、施工时根据站场设备的多少和分线盘的大小选择即可,同时还要考虑到现场维修人员的维护和测试,越方便越好。
3.分线盘软线焊接或夹接要分配给技术熟练的职工。电缆芯线配线要认真、仔细,防止芯线外皮造成接触不良、芯线在剥线时受伤。
1.组合架放线前,要先核对配线图 (表),防止图纸不准造成放错线。
2.电源线要单独先放,全部电源线布放完成后,再统一布放其他到分线盘的线。对放过的线一定要在配线图 (表)上做好标记,以防重放。
3.对于需要现场加工的零散组合,加工时,同时对照原理图和配线表,焊完后再用万用表核对无误,方可安装到组合架上。
4.现场增加信号隔离变压器等需要组合改配线时,方法、要求同上。
5.在放线后,焊 (配)线前,要对所有已放的线进行一遍核对。
1.在厂家试验联锁关系时,信号技术人员一定要依据联锁图表逐条进行试验。
2.如果站场有了变化或进行了变更设计,要提早通知厂家进行程序修改,并与厂家一起按设计提供的新联锁图表重新进行联锁试验。
3.在室内、外设备安装和单独调试完成后的联调联试中,绝不能错试、漏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和厂家沟通、核对,在开通前,把所有联锁问题处理彻底,保证要点开通的顺利。
接口柜焊线前,要准备好25W及以下功率的电烙铁,不要使用扁平头的烙铁头,最好使用尖锥形的。按照7大色系 (红、绿、白、蓝、黄、橙、褐)和5小色系 (红、绿、白、蓝、黄)打印配线电缆色系编号表,如:1号为大红带小红,2号为大红带小绿,3号为大红带小白等,以此类推。焊线时按照表上大小色系对应逐一焊接即可。
1.首先要看懂厂家提供的图纸及说明书,分清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在电源屏中摆放的位置。
2.查看各模块的插头是否不同,相同的一定要严格按照其功能、型号、名称对照图纸与说明书摆放,确认无误后方可插接模块,在送电前还要重新核对。
3.掌握各种电源的来龙去脉,再严格按电源线的线径或独股、多股的要求放线、配线。
4.两路电源 (三相四线制)的火线、零线、地线 (保护地线)一定要先在图纸上捋清楚了再行放线、配线。
5.各功能模块所需要的逻辑零线,一定要独立埋设,接地电阻满足具体设备的要求。
6.“智能模块化电源屏”安装、配线、模块插接完毕后,要按照图纸和说明彻底核对。送电要先送一路,没问题再送另一路。两路电源的人工和自动转换无误后,再向外输出电源。输出电源时千万不可一次性把全部电源都供出,这样很容易造成跳闸、烧熔断器、断路器等。
随着铁路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推广,信号人员的业务知识也需不断更新。熟悉了解在铁路信号施工中存在的惯性问题,探讨预防治理的方法措施,希望对现场的信号施工人员能有所帮助。
[1] 陈国清.铁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信号工程质量验收标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