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继强,马臻加(杭州图书馆,杭州310016)
《西陲要略》《伊犁总统事略》著录辨析
●冯继强,马臻加(杭州图书馆,杭州310016)
[关键词]《西陲要略》;《伊犁总统事略》;著录;讹误;辨析
[摘要]清乾嘉时期,祁韵士著有《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藩部要略》《伊犁总统事略》《万里行程记》《西域释地》和《西陲要略》等西北边疆史地著述。其中《西陲要略》和《伊犁总统事略》成为西北史地之学的奠基之作,其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目前,一些工具书和研究文章中对两著述的版本、刊刻时间和书名等常有误记和混淆的地方。本文通过爬梳,对相关需要商榷的问题予以澄清,以馈学界。
祁韵士(1751~1815),字鹤皋,清代乾嘉年间西北史地学的开创者,著有《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藩部要略》《伊犁总统事略》《万里行程记》《西域释地》和《西陲要略》等西北边疆史地著述,开启了清后期西北史地之学的先河。祁韵士的著述对研究西北历史地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目前在对祁韵士及其著作研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一些研究文章和学人常用的工具书中,对其著作的版本、刊刻时间、书名等多有误记和混淆的地方。文章通过对祁氏《西陲要略》和《伊犁总统事略》两书的相关著录进行爬梳,对其中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一一进行考证与澄清。
祁韵士纂,又名《新疆要略》,四卷,成书于嘉庆十二年(1807)。祁氏在编纂《伊犁总统事略》和参加续编《西域图志》时,“爰就要者考而录之”[1]6纂成此书,其大部分内容是《伊犁总统事略》的撮要。它在当时是一部影响广泛的著作,成书后不久即被俄国汉学奠基人比丘林译成俄文。由此,祁氏著述引起了俄国汉学界的重视。该书传本较多,详见《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2]239中的有关著录。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商榷。
1.1版本方面
(1)著录中的成书及刊刻时间值得商榷。《中国地方志综录》中著录编纂时间为“嘉庆十七年。[3]《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西陲要略》)清嘉庆十二年(1807)纂,十七年(1812)刻本又名《新疆要略》。[2]239《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齐清顺先生提要:“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后多次刊印,……。”[4]29-8以上三项著录有误,依次考述、纠正如。
据祁氏《西陲要略》自序和自订《鹤皋年谱》记载内容,以及其五子祁隽藻《观斋行年自记》云:“道光十七(1837)年,先大夫所辑《西陲要略》四卷刊成。”[5]由此可知,《中国地方志综录》中著录编纂时间应为“嘉庆十二年(1807)纂成”而非“嘉庆十七年。《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十七年(1812)刻本”应为“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而非“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中“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应为“嘉庆十二年(1807)纂成,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
(2)版本著录不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还缺少两版本的著录,一是国家书馆善本部《西陲要略》稿本,属于提存图书,笔者未能寓目。但据国家图书馆古籍书目的著录材料可以推断应为祁氏手稿;二是俄罗斯国立图书馆(莫斯科)馆藏俄文本。俄国汉学奠基人比丘林在嘉庆十三年(1808)一月抵达北京后,不久就注意到了祁韵士著作的重要性,他是最早把祁韵士《西陲要略》译为俄文的人。由此,目前有据可查的版本共有十八种。
1.2成书地点
《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有如下著录:“嘉庆十年,鹤皋以公罪戍伊犁,则于其间成《西陲总统事略》十二卷、《西域释地》二卷,归后又成《藩部要略》十六卷,《西陲要略》一卷”。[6]464《中国流人史》中“中国历代重要流人著述简表”也有如下记载“祁韵士:《万里行程记》《伊犁总统事略》《西域释地》《西域同文志》《西陲竹枝词》《西陲要略》《己庚编》,前五种写于戍所”。[7]梁启超和李兴盛均认为《西陲要略》是祁氏回籍后写成的。据祁氏《西陲要略》自序、《鹤皋年谱》以及其五子祁隽藻《观斋行年自记》可知:祁韵士遣戍于伊犁的时间是嘉庆十年七月(1805年7月)至嘉庆十三年十月(1808年10月),嘉庆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08年10月20日)由伊犁启行回籍,次年三月初八日(1809年3月8日)抵里。[8]成书时间应为“嘉庆丁卯夏五月(1807年5月)”即嘉庆十二年(1807)。[1]10
由以上内容可知两书中关于《西陲要略》成书地点的著录有误,其成书地点是在戍所中。
1.3其他
(1)籍贯著录有误。《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4]齐清顺先生的提要中有一处讹误:“韵士,字鹤皋,湖北寿阳人……”中“湖北”应为“山西”。[8]
(2)学术思想定位值得商榷。在对祁韵士学术思想定位上,光绪学人胡思敬“在不经意间把祁韵士归入道光学者的行列。”[9]高观如先生《万里行程记》提要中“道咸之间京士大夫好谈西北舆地之学,先生亦其一也”,[10]也沿袭胡思敬之说把祁韵士归入道光学者之列。郭丽萍《祁韵士与嘉道西北史地研究》一文中的有关论述,[9]把祁氏学术定位于嘉道时期,更具有说服力。
该书是祁韵士奉伊犁将军松筠之命,在汪廷楷原辑未成稿的基础上,按照“信今而证古”的宗旨和“体裁近史,贵乎简要”的原则汇集成帙,后来的版刻中更名为《西陲总统事略》。全书十二卷,45个子目,内容记载丰富,涉及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军事部署、民族、风俗产物等诸多方面。此书内容质切可信,史料价值很高,是研究清代西北史地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后徐松遣戍伊犁时又受命于松筠对此进行增纂,成书十二卷。道光元年(1821)由松筠上呈,被赐名《新疆识略》。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商榷。
2.1成书时间及松筠序的时间著录有误
《中国地方志综录》中著录编纂时期为“嘉庆十六年”。[3]据《鹤皋年谱》“(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五十七岁。创纂《伊犁总统事略》十二卷”,又据该书松筠嘉庆十三年序、晋昌嘉庆十四年序以及程振甲嘉庆十六年校刊序可知此著录有误,嘉庆十六年(1811)为程振甲校刊再版时间而不是编纂时间。
朱维铮先生校注的《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关于祁韵士条目注释云:“祁韵士……,释还后撰《伊犁总统事略》《西域释地》《皇朝藩部要略》附表等。又著《万里行程记》等。”[6]414
此注释中的“释还后撰《伊犁总统事略》”有误。据《鹤皋年谱》“(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五十七岁。创纂《伊犁总统事略》十二卷。”又“(嘉庆)十三年戊辰,五十八岁。七月期满,蒙恩释令回籍。十月二十日,由伊犁启行,次年三月初八日抵里。”由此可知朱维铮先生此处注释有误,应是遣戍期间编纂《伊犁总统事略》和《西域释地》而非“释还后”。
吴燕绍先生提要中也间有讹误之处:“考首有嘉庆十四年宗室晋昌及松筠序。”[11]据松筠《西陲总统事略》序“嘉庆戊辰长夏松筠湘浦谨识”可知其序作于嘉庆十三年(1808),而不是嘉庆十四年(1809)。
2.2版本著录值得商榷之处尤多
(1)抄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著录“清乾隆抄本”,[2]238馆藏于辽宁省图书馆。有误。
在辽宁省图书馆古籍部诸位老师的帮助下遍阅其馆藏中与之有关的普通古籍和善本古籍,包括《西陲总统事略》(笔者按:即《伊犁总统事略》)三刻本和《西陲要略》两抄本,又查阅了辽宁省图书馆历次对古籍鉴定的原始材料,经过审慎对照、查证,发现“清乾隆抄本”著录有误,推断可能是五、六十年代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最初鉴定时因《西陲总统事略》和《西域图志》的渊源关系及两书名字的相似性而导致相混淆,也有可能与乾隆时期开始编纂的《西域图志》相混淆,后来均沿袭前误,未及纠正。又据祁韵士自订《鹤皋年谱》记载该书成书于嘉庆十二年(1807),根本不会有乾隆年间抄本,故《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的著录有误。
(2)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著录“清嘉庆十四年(1809)程振甲刻本”有误。
振甲在《校刻西陲总统事略序》中云:“振甲与先生(笔者按:松筠)雅故在枢垣。先生之督两江也,遣次子洪溥往谒,出此书寄示,即为校刊,且序其后。”可知程振甲校刊的是《伊犁总统事略》原刊本,也即所寄示的“此书”应为初刻板。又,“先生之督两江”的时间是嘉庆十四年十二月至嘉庆十六年一月,[12]嘉庆十四年版本不会有程振甲嘉庆十六年序,所以上述著录有误。
类似的讹误在孙殿起《贩书偶记》[13]和《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14]中也存在。朱玉麒先生在《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15]一文中未对此作出明确考证。
2.3“伊犁”和“西陲”二字使用的时间和变换原因值得商榷
榎一雄先生(日本)《关于徐松的西域调查》[16]和朱玉麒先生《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等文章中对此均有考证,但观点相反。笔者认同朱玉麒的观点,认为“伊犁”使用在前而“西陲”使用在后,但是在改名时间和原因上与朱玉麒观点稍异。简述如下:一是伊犁在当时有两个概念,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明瑞为第一任伊犁将军,总理新疆南北事务,此时伊犁是一个大概念。同时伊犁还有一个小概念,指属于伊犁将军和参赞大臣的直辖区。而松筠组织编纂此书的目的是“纂办通志”,[17]27故书成后考虑以“伊犁”命名似觉含混,所以在重版之时遂改名为“西陲”,时间大概是在嘉庆十六年前后。从程振甲《校刻西陲总统事略序》中相关信息也可以推断出松筠寄示的本子已经是改名后的刻本了。与朱玉麒先生推断的松筠第三次任伊犁将军(嘉庆十八年至嘉庆二十年)时改名时间相比较提前了2 至3年。
2.4松筠任伊犁将军的次数问题有讹误
《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4]29-2中有松筠出任伊犁将军两次的著录,笔者以为值得商榷。
《清代职官年表》和《清代新疆开发研究》[18]中的“伊犁将军年表”把历任伊犁将军的姓名和任期归纳十分详细、明了。松筠任伊犁将军的次数是三次,时间分别是:嘉庆五年一月到五月(1800年1月至5月,但未到任);嘉庆七年一月(1802年1月)到嘉庆十四年三月(1809年3月)和嘉庆十八年(1813)至嘉庆二十年十月(1815年10月)。
朱玉麒先生《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一文也对松筠任伊犁将军先后共三次进行了明确的论述。[15]故笔者以为松筠任伊犁将军虽然第一次没有到任,也应视为三次,应该说是三任更为确切。
2.5《西域同文志》和《西域图志》名称在《伊犁总统事略》和《西陲要略》中相混淆的问题
《西域同文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奉敕撰。它是一部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托忒蒙古文等6种文字的人名、地名对译词典。全书按地区编排,依次为新疆地区、青海地区、西藏地区。内容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的地名、山水名及准噶尔部、回部等各部上层人物名的解释。
《西域图志》,乾隆二十一年(1756)始修,二十七年(1762)初稿编纂告成,后又增纂,于四十七年(1782)五月告成,送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该书收集了正史、其它相关书籍、清代西域军营奏章、地方官吏文告等各种资料,还进行了实地测量和调查,《西域图志》内容周详,文章质实,是清代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新疆方志学著述,也是研究中国汉代至清代前期新疆地区的一部很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史料价值与学术史地位很高。
《西陲总统事略》和《西陲要略》的序中都有“续辑《(西域)同文志》”的记载。朱玉麒先生在《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15]一文中根据《仁宗实录》“嘉庆十一年十二月丁亥”的记载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论证,认为二书中的《西域同文志》名称应为《西域图志》。
另外,冯承钧先生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中对《新疆要略》(笔者按:《西陲要略》)的著录:“……《新疆要略》叙录简明,足补《西域图志》之阙,不比《西域释地》之谨叙疆域山川而已也”,[19]也可以佐证朱玉麒的考证。
笔者在各图书馆查阅材料过程中发现,目前学界常用的古籍著录工具书中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先贤奠基之功尤大,因当时条件所限,不可能遍阅相关史料,故有疏漏之处在所难免,不当求全责备。笔者在此基础上,利用所查阅到的大量史料对《西陲要略》和《伊犁总统事略》两书的版本、成书时间、地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浅显的补证,因才识浅陋,定会挂漏殊多,敬请批评指正为盼。
[1](清)祁韵士.《西陲要略》序[M]//.清道光十七年(1837)寿阳祁氏筠渌山房刻本.
[2]朱士嘉,等.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239.
[3]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新疆部”[M].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75:74.
[4]金恩辉.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下册[M].台北·纽约·洛杉矶: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6.
[5](清)祁隽藻.观斋(祁隽藻)行年自记(1793—1866)[M].清同治刻本:16.
[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朱维铮校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7]李兴盛.中国流人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157.
[8](清)祁韵士.鹤皋年谱(影印本)[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18.
[9]郭丽萍.祁韵士与嘉道西北史地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79-82.
[10]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M].济南:齐鲁书社,1996(8):662.
[11]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M].济南:齐鲁书社,1996(24):291.
[12]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45,1447.
[13]孙殿起.贩书偶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84.
[14]王荣国,等.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一)[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911.
[15]朱玉麒.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历史系,2002:54-58.
[16](日)榎一雄.徐松の西域调查にっぃて[M]//近代中国[J].东京:岩南书店,1981-1983.
[17](清)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M].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18]邹礼洪.清代新疆开发研究[M].成都:巴蜀出版社,2002:16-17.
[19]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M].济南:齐鲁书社,1996(3):15
[收稿日期]2015-04-21[责任编辑]李金瓯
[作者简介]冯继强(1971-),杭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文献学硕士研究生,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篇;马臻加(1981-),杭州图书馆馆员,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俄罗斯语言学学士学位,发表文章10篇。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12-0058-03
[文献标志码]E
[中图分类号]G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