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敬华
山东省肥城市中医医院,山东泰安 271600
62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
武敬华
山东省肥城市中医医院,山东泰安 271600
目的研究分析62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学表现,了解糖尿病早期骨质及血管改变,提示临床及早干预治疗情况。方法从2013年4月—2014年1月,选取该院的6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X线平片以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器对患有糖尿病足的62例患者进行检查与同时进行双下肢超声、螺旋CT检查的36例病患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大血管和小血管的病变程度以及足背、足底等远端末梢小血管壁的钙化均可通过单纯CT平扫显示,并且能够比多普勒更准确直观地显示足背、足底末梢血管的钙化。结论糖尿病临床Ⅰ期即可出现骨质及血管改变,X线平片检查是糖尿病足诊断主要检查手段,CT扫描可清晰显示下肢及足部血管壁钙化程度及早期骨质改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糖尿病足;X线及CT;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DF)的发生主要包括神经、血管、感染等因素,它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和下肢远端神经异常而继发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中既严重而又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其中慢性溃疡或坏疽是糖尿病足最常见的后果,截肢是其最严重的后果,该病也是是非外伤性截肢的主要因素[2]。因此,通过分析该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学表现,得出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62例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包括男36例,女36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为(65.5± 2.5)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为(12.5±2.5)岁。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平片和骨密度仪检查,同是对严重感染的36例患者行双下肢超声及螺旋CT检查,其中X线机和CT机型号分别为岛津线UD150~30500MA和PHILIPS Brilince16排全身CT扫描机,MYLa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双能X线骨密度仪DPX-nid+型,检查部位:腰椎、髋关节[3]。
1.3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件计数资料比较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DF平片和CT检查对比
X线平片可显示骨骼、软组织及血管钙化情况,属于DF基本影像学检查,但由于平片为投影成像,易受骨质重叠和软组织分辨率差等条件的影响,所以CT在对骨质破坏、骨质疏松、血管病变及软组织病变等方面的显示率明显由于X线平片。见表1。
2.2 DF下肢血管病变平片、CT和超声检查对比
使用造影剂做增强扫描在CT诊断中不但可以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差别,还可了解血管狭窄和病变程度,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尽可能避免使用造影剂对于糖尿病人、老年人、原有慢性肾病尤其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患者禁用。糖尿病足患者大血管和小血管的病变程度以及足背、足底等远端末梢小血管壁的钙化均可通过单纯CT平扫显示,并且能够比多普勒更准确直观地显示足背、足底末梢血管的钙化。见表2。
DF是中老年人长期患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特点包括:患者年龄大、病程时间长、轻度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局部感染。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血管症状(肢体麻木、感觉及温觉减退)。研究表明单从X线其实已反映出DF极为严重的骨坏死与感染的情况,但从表现上常给人以错觉,以致患者不得不通过截肢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提高对平片检查的重视程度,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综上所述,糖尿病临床Ⅰ期即可出现骨质及血管改变,X线平片检查是糖尿病足诊断主要检查手段,CT扫描可清晰显示下肢及足部血管壁钙化程度及早期骨质改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张学川,杨启明,王学清.82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140-143.
[2]张强,罗颖梅,曾乐飞,等.4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及CT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38-39.
R587.2;R814.41;R814.42
A
1672-4062(2015)03(a)-0088-01
2014-12-01)
武敬华(1977.9-),女,山东肥城人,本科,放射医师,研究方向:影像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