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嫣苹
廉内助悄悄话
好妻胜珍宝
文/ 赵嫣苹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张伯行是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可以参照的言行故事。他曾任福建和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他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他清正廉洁,从不收受下属的礼品,在当地的老百姓中有口皆碑,康熙称其为“天下第一清官”。
江苏六合县的王知县业绩平平,但是他总想升官发财。他认真地琢磨了升迁之道,认为除了要有才能和机遇之外,还要有人提携。当时,张伯行任江苏巡抚。王知县心想:若要升官,离不开他。一天,王知县去拜访张伯行,适逢张伯行不在家,他便将随身带去的一幅画放在桌子上。张夫人一看,便摇头。她深知丈夫的脾气,说什么也不肯收。她说:“您快拿走吧,这可不能收。我如果收下您的礼物,他回来是要发火的,不能因为你的礼物让家里不得安宁。”王知县说:“这不是什么礼物,只是我画的一幅画儿,请巡抚大人指导一下。”张夫人虽然觉得不妥,但又觉得,“指导”画作应该算是人之常情不为过吧。王知县看见她犹豫,就趁机解释说:“改日我再来交谈,听听巡抚大人的高见。”说完扭头就走。张夫人思来想去,虽觉不妥,但又觉得收下一幅“求教”的画儿,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傍晚,张伯行回到家里,夫人赶忙叙述一番,催他看看王知县的绘画究竟如何。他思忖着,从桌子上拿起了画儿,展开画幅一看,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掂量一番,似乎比一般的画儿重。画轴大多是梨木做的,不可能这么重,里面是否藏有什么东西?夫人不解地问:“你不看画,看画轴干什么?”张伯行不说话,只在桌子的边上轻轻地磕打画轴,只见一根金条沉重地落到地上。张夫人当即就明白了。她问:“这件事怎么办?”张伯行故意反问她:“你说呢?”“这是别人变相的送礼,千万要退回去。”张伯行满意地点点头。
张伯行的妻子与丈夫相伴多年,总是随时提醒丈夫不收他人贿赂,清廉做官。她觉得,人生在世,能安稳睡觉、踏实吃饭,就是幸福。是自己的,明白接受,不是自己的,决不能糊涂行事。那么这件事如何处理呢?张夫人左思右想。
一个月后,王知县又来拜访张伯行。张伯行说:“你的画儿画得不错,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收下了。”王知县一听,满心欢喜,说:“巡抚大人过奖了,请今后多多指导、提携!”他把“提携”两字咬得很重。张伯行说:“你的画儿,我是不能白收的。我赠你一幅字吧。”王知县受宠若惊,激动不已,连声道谢。张伯行打开书柜,让夫人从里面取出一幅早已准备好的字。王知县接到手里,觉得字儿不轻,掂了掂,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张伯行肯定把金条放进了画轴。他的心立刻“咚咚”地跳起来,脸上的笑容倏然消逝。
王知县打开字卷一看,是张伯行用隶书写的“一”字诗:“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至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事,廉耻实伤;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王知县羞愧不已,匆匆忙忙地卷起了张伯行回赠的字,羞赧而去。张伯行转身与妻子互相一望,默契地笑了。
(资料支持:张南芬,《廉内助贪内助》,中国方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