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到顶义述宾短语到极性义程度副词*
——以“之极、至极”和“之至、之致”为例

2015-02-12 06:44张谊生
语言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至极补语极性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 200234

从到顶义述宾短语到极性义程度副词*
——以“之极、至极”和“之至、之致”为例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 200234

述宾短语副词化发展的动因与机制,包括句法临界环境、双音韵律特征、互补语义基础和转喻引申机制。述宾短语副词化的进程,从先秦到近代,经历了由述宾短语凝固进而程度化的发展历程。从近代一直到现、当代,最终从固化短语逐渐虚化成了一系列极性程度副词。其副词化表达的方式与功用,涉及到构式化的四字构造、极性化的绝对程度、情态化的主观强调、和谐化的连用套叠等四个方面。

述宾短语 程度副词 词汇化 副词化

1 前言

长期以来,由于受“副词只能充当状语”的分类标准的影响,一部分只能后补强调程度的副词,比如“恨透了、忙坏了、想死了”的“透、坏、死”等,其副词身份一直没能得到普遍的承认。〔1〕参看张谊生(2000b)以及刘兰民(2003)、方芳(2006)、叶南(2007)、马超(2008)、蔡丽(2010)、唐贤清和陈丽(2010)的具体介绍和研究。其实,除了单音节谓词可以虚化为程度副词外,一部分含有极性义的述宾短语也能程度副词化,比如“荒唐透顶、无耻到顶”的“透顶、到顶”,发展到当代汉语,“透顶”已经完成了副词化,“到顶”也已基本上副词化了(参看张谊生2008,2013)。只是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开始,并没有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承认。从历时的角度看,纵观整个汉语史,其实除了“透顶、到顶”之外,述宾短语“之极、之至、之致、至极”等,也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补语化、程度化进而副词化了,而有关这方面的现象,迄今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本文将依次考察这四个述宾短语副词化的动因机制、发展历程及其表达功用。除了前言与结语,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考察这四个述宾短语发展演化的基本动因;然后描写述宾短语词汇化、副词化的历程;进而探讨此类极性副词的表达方式与功用。

本文用例大多引自北大语料库(简称为“北库”)和“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现、当代用例还引自网络上的新闻报道等。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例句,本文均标注出处。

2 副词化发展的动因与机制

述宾短语之所以会向极性程度副词转化,关键在于结构和语义上正好满足了一定的条件,大致包括:句法临界环境、双音韵律特征、互补语义基础、转喻引申机制。

2.1 句法临界环境

从句法环境看,核心谓词前后其实都是汉语词语副词化的临界环境,只是不同的位置对原词语的结构和语义要求不同。就述宾短语词汇化进而副词化的临界环境或者说紧邻语境(adjacent context)来看,关键是该述宾短语须经常出现在带有程度义的VP(动词短语)后面。大致有两种情况:或者充当指称化谓词的谓语中心,也就是指称性述宾短语。〔2〕需要指出的是,汉语史上确实存在大量“A之极”偏正短语,这类短语不在本文研究之列。本文研究的是述宾式“A之极”短语,也只有述宾式,才会最终演化为后补类极性程度副词。例如:

(1)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2)夫死,羸弱困劣之甚者也,何能害人?有鸡太之畜,为人所盗窃,虽怯无势之人,莫不忿怒,忿怒之极,至相贼灭。(东汉·王充《论衡》)

(3)帝后曰姑,帝尧曰祖,玉笄二八,金波三五。亦既观止,宜尔家人,移孝致极,推义而亲。(《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卷七)

(4)清溪秀竹,回开巨石,有趣之极。此中多诸浦涧,傍依茂林,迷不知所通,崎岖深沈,处处皆然,不但一处。(南朝·谢灵运《山居赋》)或者充当连谓短语之后项谓语,前面的主语可以出现,也可以省略。例如:

(5)皇太后既礼均至极,弥不应殊,谓并应同十二乘通关为允。(《宋书·礼志五》卷十八)

(6)奈番兵攻城紧急,使城中百姓慌乱,君臣朝暮不安致极。日不能食,夜不能寝,人不卸甲,马

不离鞍,人劳马乏,越虎城危于累卵,即日可破,军民旦夕不保。(无名氏《说唐全传》三十四回)就这两种分布的语法化环境来看,尽管单项主谓结构也可以转向述补——主谓关系只要发生语义重心偏移,就会转向述补,比如“VP甚”、“VP非常”、“VP万分”等本来都是主谓结构,后来都可以分析为述补结构(参看杨荣祥2005),这四个短语也一样;但连谓后项无疑是更为典型的副词化临界语境。

2.2 双音韵律特征

词汇化的韵律要求,就是述语和宾语本身都是一个单音节词,至于前面的谓词性主语或者连谓的前项谓语,大都也是双音节的,以便构成四字格式。例如:

(7)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周易杂说·黄中通理》)

(8)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汉书·文帝纪》)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古时期还有一些谓词性主语是单音节的,但发展到后来,随着语义重心的后移,乃至结构关系从主谓、连谓到述补的转变,几乎都是“双+双”的四字格形式了。

2.3互补语义基础

导致这四个述补短语副词化语义的基础是,述语与宾语在语义上互补:1)述语都具有[+达到]的语义特征,本文只研究“之、至”;2)宾语都具有[+极点]的语义特征,主要是“极、至、致”等。〔3〕此外,“极+至/致”也具有相似的语义基础,但由于副词化程度不够,本文暂不讨论。至于“透/到+顶”的双音节动宾短语,当然也符合述宾短语副词化的语义要求,相关论述请看张谊生(2008,2013)。例如:

(9)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牖,上下金碧。金虬伏于栋下,玉兽蹲于户旁。璧砌生光,琐窗射日。工巧之极,自古无有。(清·况周颐《眉庐丛话》)

(10)孔二爷一看,胜爷衣服尚湿,赤着足,头发蓬松,狼狈之极。(清·张杰鑫《三侠剑》)

(11)欢天喜地地请客,慷慨大方之至,不过免不得担心钱包起来了,于是悄悄地上了厕所,瞧了瞧钱包里头……然后蹒跚着步子哼着歌回家。(北库《读者》合订本)换句话说,述宾短语必须在语义上首先表达“达到顶点、极限”这样的语义,才能进一步在谓词后面引申出或者说虚化出表示“极端、极顶、无限”的程度义。

2.4 转喻引申机制

程度副词化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同一认知域中逐渐虚化的转喻,而语义表示具体的空间位移到达顶点、极限,引申出极性程度义,自然也是转喻。例如:

(12)据说每本订数最少也在数万册以上,实在难得,这使人在称羡之余,对贵州人民出版社的胆识和卓见也是佩服之至。(北库《读书》vol-110)

(13)由此可见,希腊人心目中的爱欲实在是一件伟大之至的事情。它创造宇宙,完满人生,解脱焦虑,安抚伤痛;它有翼,使人飞举,它沉着,叫人不离原始根基。(北库《读书》vol-110)

(14)莫泊桑由此一跃而为法国文坛的著名作家。连老师福楼拜都不胜感叹之至。此后短短10年,他以惊人的速度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北库《读者》合订本)

这一组述宾成分从短语到副词,其演化的过程是在相同的认知域中进行的,发展的过程是相邻语义的逐渐过渡的渐变,副词义是对转化结果的描写,所以,转喻机制起了决定作用(Hopper&Traugott 1993: 82-86)。

总之,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凡是由[+达到]语义特征的述语与[+极点]语义特征的宾语组成的述宾短语,只要经常出现在[+程度]AP(形容词短语)或VP(动词短语)后面充当谓语,就有可能逐渐虚化为程度补语;而结构、语义、韵律及用频,都是双音节述宾短语副词的基本要求。由述宾短语而补语化的“之极、至极、之至、之致”都是各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极性程度副词。这四个短语副词化的历程可以证明,短语的词汇意义在副词化历程中有时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 副词化历程的时代与特征

总体而言,从先秦到近代,“之/至极、之至/致”经历了由述宾短语凝固程度化的发展历程;从近代一直到现、当代,固化短语进一步虚化成了一系列极性程度副词。

3.1 上古的定型化与格式化

“之/至极”及“之至/致”由自由搭配发展为定型的短语,相对而言,“之极、至极”的使用频率相对要高一些,两个词的定型搭配也更常见。例如:

(15)楚隆曰:“三年之丧,亲昵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左传·哀公二十年》)

(16)老子明无为,无为之至也,即泥洹之极矣。而曾不称其神通成佛,岂孔老有所不尽。(《弘明集》卷十四)

(17)“至道之王”谓用心至极,行合于道。遭遇变异,改修德教,正其事而异自消。(《尚书·高宗肜日》孔颖达正义)

上面的“之极、之至、至极”都还是述宾短语,只是渐趋定型的格式化尚处在不同阶段而已。

3.2 中古的程度化与词汇化

中古时期,这些述宾短语的语义,开始由空间义转向程度义;这些固化短语在表程度过程中,逐渐地开始成为韵律词进而语法词。例如:

(18)周当二代之流,承凋伪之极,尽礼乐之致,穷制度之理,其文详备,仲尼因时宜而曰从周,非殊论也。臣闻圣王之化先礼乐,五霸之兴勤政刑。(《晋书·郤诜阮种华谭袁甫》列传二十二)

(19)君长者,故出见。三载勿言,富贵至极。(南朝·刘敬叔《异苑》卷五)总体而言,中古时期这些定型化的四字格表达形式,出现频率日益增高,凝固的短语也可以向双音节词演化,与此同时,在原有极性义的促发下,表极性程度的副词也开始萌芽了。

3.3 近代的词汇化与副词化

发展到近代,性质上韵律词进一步向语法词进而准副词演化,功用上逐渐由结构表程度转向单词表程度,也就是副词化发展,乃至逐渐成熟。例如:

(20)铁生酒后对胡生道:“你我各得美妻,又且两人相好至极,可谓难得。”(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

(21)子植书法,驾涤、澄、温而上,可爱之至!可爱之至!(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22)奉今年二月三日敕,宗庙所奉,尊敬之极,因以名署,情所未安,宜令礼官详择所宜奏闻者。

(清·陆心源辑《唐文拾遗》卷十九)

再进一步发展,“A(形容词)+VO(述宾)”就可以作为一个述程式短语,直接充当定语,“VO”式语法词能附在“A”后面参与修饰,表明“之至、至极”已更趋凝固、融合,基本上副词化了。例如:

(23)到那个时候,如果不是积善聚德、忠孝纯真之至的人,就不能免除祸害。岂不是百姓没福,要遭此生灵涂炭的灾难么?(明·瞿佑《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

(24)要知这金钟儿,是个最有性气、可恶至极的婊子。第一爱人才俊俏,第二才爱银钱。他若不愿意的人,虽杀他两刀,他也不要。(清·李百川《绿野仙踪》)

无论是尚在副词化的语法词,还是业已副词化的程度副词,演化中的“VO”都可以与“A”组成述程式短语充当定语。区别在于:词汇化、副词化程度越高,与前“A”构成述程式短语充当定语的比率也就越高。随着副词化基本完成,发展到现代这类用法已日趋成熟。例如:

(25)啪,于洋的脸上重重地挨了一记耳光,他的眼里喷射出燃烧的怒火,疯狂之极的造反派见他挨了耳光还不软,更是火冒三丈,啪,啪,啪,于洋一连挨了8个耳光,可他连眼都没眨一眨。(张骥良《假戏真做》)

(26)葡总理巴罗佐赛后说,这是一场精彩至极的比赛,国脚们克服了先失一球的心理压力,苦战到最后一刻,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北库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7)看来这趟冒险之旅果然是奇遇连连,见证了一段感人之致的爱情。《〈梦想世界〉灵异事件雨夜惊现女鬼哭泣》,2012-10-08人民网)

述程式程度定语的普及化,表明“之极、至极、之致”类副词化程度,都已经相当高了。

3.4 现、当代的副词化与典型化

发展到现、当代,这四个VO式的副词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大多数基本上已完成词汇词的副词化过程。尤其是这四个副词构成的“A+VO”短语,都可以充当定语,至此,这些“VO”式肯定是“A”的程度补语,表明副词化已经完成。例如:

(28)对于宝儿这两个亲昵之极的称呼林宇还有些不适应,那么叫好像是叫宝贝一样,这安宝的父母还真会起名字。(《异世大陆》,2012-05-02逐浪小说阅读网)

(29)皇宫在普通人眼中是人间的天堂,是一个富贵至极的地方,实际上勾心斗角、险象环生,作为人世间地位最高等级的少数人,权欲、情欲在这里得到了无限放大。(《煮酒论史》,2012-01-07天涯社区)

(30)打桩拉网、装沙扛袋、搬石夯土、开挖沟渠,经过18个多小时艰苦的连续奋战,终于降服了滚滚洪流,疲劳致极的官兵们穿着满身泥浆的湿衣服,倒地就睡着了。(《天路飞歌》,2011-09-20人民网)

(31)迪斯尼的全面线衣,外贸原单棉袄外套,古灵精怪可爱之至的帽子手套组合,只怕挑花眼,不怕挑不到哦!(《快来抢啊》,2008-12-31团购网)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部分述宾式程度副词、准副词,也可以做状语表程度。例如:

(32)国中无老少,无贫富,无贵贱,俱有些刀。其刀俱是上等雪花镔铁打的,其柄或用金银,或用犀角,或用象牙,雕刻人形鬼形鬼脸之状,至极精巧。(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十四回)此类分布,恐怕不是后附类述宾式程度副词前移的结果,很可能是“至极”还没有副词化之前,作为名词性的述宾短语,发话人用来修饰定语或者直接做状语,以表示程度。

从副词化的句法环境来看,这四个述宾短语分别在述宾到补语的位置上逐渐凝固成为汉语极性程度副词,说明无论是短语还是单词,虽然它们都不能充当状语,与通行的副词定义不符,但就其句法分布、搭配关系来看,显然也不像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动词短语”。事实上,在一定临界语境中,这些成分都已程度不等地副词化了。所以,可以非常肯定地认为,“之极、至极、之至、之致”与“透顶、到顶”一样都是汉语中唯补式的程度副词。

4 副词化结果的表达与功用

同样都是表示程度,这一组极性程度副词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前加“非常、相当”等程度表达式的独特之处,而且,与“得+很”“极+了”等后附程度式相比,也有其个性特点。

4.1 构式化的四字构造

从结构上看,由于这一组准副词形成的临界语境及其韵律基础的制约,导致其即使语法化、副词化之后,在具体使用中,不管是构成单独的述补短语,还是连谓后项的述补短语,不管是充当谓语还是充当定语,基本上都是四字格形式的。例如:

(33)又谘:既生注仰,岂无应化?若无应化,注仰何益?令旨答:正由世尊至极,神妙特深。但令注仰,自然蒙。若应而後益,何谓至神?不应而益,故成穷美。(唐·《广弘明集》二十一)

(34)而这回胡适博士却“能够用英国话和他们会谈”,真是特别之极了。(鲁迅《花边文学》)

(35)演出中,乐团首席青年笛子演奏家唐俊乔献上了颇具民族特色的笛子协奏曲《愁空山》,笛声如泣如诉,美妙致极。(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在我们所统计的北京大学编制的古汉语语料库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编制的“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尽管四个词语内部略有差异,四字格式的总体性搭配模式,仍高达92%,至于现、当代的用例,四字格式的分布率,更是高达98%,尤其是在一些正式的文体中,几乎是100%。

4.2 极性化的绝对程度

这组述宾式程度副词语义,全都是表示极性程度的。例如:

(36)只见春秋房官礼部主事司家俊大声说道:“吴老先生不必狐疑了,严太师说他品行卑污,这人必定不堪至极。他一个宰相的品评,还有不公不明处么?”(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

(37)那大的道:“你为什么如此恨他?”那小的道:“我自有一件事,切合至极。”(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一百四十一回)

(38)毛某矛盾至极,最终为了孩子,同意二女共侍一夫。于是,荒唐的三方协议产生了。(《第

三者插足妻子签下荒唐协议两女“共侍一夫”》,2008-08-01《东方今报》)

前面已经指出,正是因为原述宾短语的语义具有这一语义基础,所以,副词化之后自然都会转向表示绝对程度义。如果我们将观察的视角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可以充当补语的程度副词就会发现,其实汉语在补语位置上表程度,本来就是基本上只能表示极性程度,不管是单音节的“透、极、死、坏”,还是双音节的“透顶、绝顶、到顶、极顶”,所表示的几乎都是绝对化的极性程度义。甚至当代汉语中正在不断产生和形成中的述补程度表达式,像“X呆了、X毙了、X大了、X翻天”等,也都是表示极性程度的(蔡丽2010)。

4.3 情态化的主观强调

从语用的角度看,这组程度副词,几乎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情态,甚至可以说,大多数都是一种小夸张,而且有些一开始其实就是夸张表达式。例如:

(39)这种话在我们这些饱受殖民主义之苦的人民听来,简直荒唐至极!(北库《读者》合订本)

(40)而只要他留得青山在,何愁无大乳女可享!不过,他焉能爽快答应这些逆贼,不免故作暴怒状道:“悖逆之极!元妃何罪?你等索她何意戎兵相见,祸及弱女,尔等真狗彘不如!”(刘心武《贾元春之死》)

从语义基础看,正因为是极性程度,所以会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情态;从句法位置看,汉语句子谓语后面的宾位或补位,往往是语言表达的焦点所在,所以自然是强调的重点。再比如:

(41)偶落一字,义奏曰:“敬畏之极,辙复有此!”(明·严从简《异域周咨录》)

(42)以熊氏比之扫除汉代经学烦琐之风阐发周易哲学的王弼和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宗的创立者龙树菩萨,而把道生、僧肇、玄奘、窥基等著名的佛学理论家置于不在话下的地步,真可谓推崇至极! (《读书》vol-082)

(43)那个金发小子胡作妾为不说,竟还如此冒渎权威和传统!实是大逆不道之至!(《银河英雄传说》第六章)

从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来看,正因为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所以,发话人频频使用感叹号,甚至还在前面插入语气副词,后面附加语气词。下面诸例都是附加了近代、现代语气词的。例如:

(44)不知所为,其有犬马之决者,仰药而伏刃,虽加夷灭之诛,何益祸败之至哉!(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

(45)褒崇名器所以尊德也。光昭典礼所以饰终也。况天伦之爱亲亲之至乎!(《唐大诏令集》卷三十二《岐王赠惠文太子制》)

(46)他们是假法真修。气功不能了生死,是假法。他们却很认真地修炼,拼命地在那里用功。“一天能卖十个假,十天难卖一个真。”末法的众生,真是愚痴之极啊!(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

(47)当他讲到但丁对贝亚特丽奇的那段恋情时,大呼“Beatrice!”更是动了感情,这门“欧洲文学史”经他一讲,那可真是生动至极啊!(杨苡《也谈吴宓先生》)

总之,述宾短语演化而来的这些极性副词,在句法结构、语义基础、语用表达的多重作用下,具体使用中,或多或少都会显示出一定的主观情态,这也正是这组副词的特色之一。

4.4 和谐化的连用套叠

这四个述宾式副词,为了表达的需要,在古代、近代就可以连用、套用或者排比、叠加,总之,四个副词自身或相互之间,都可以配合起来使用。例如:

(48)“丧礼,哀戚之至也”者,言人或有祸灾,虽或悲哀,未是哀之至极。唯居父母丧礼,是哀戚之至极也。既为至极,若无节文,恐其伤性,故辟踊有节筭,裁节其哀也。(《礼记·檀弓下第四》卷十)

(49)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庄子云: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宇则心也,天光则慧也。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唐·司马承祯《坐忘论》)

(50)侍女歉意道:“此处简陋之极,蒙公子大驾垂临,仓泞不及准备,屈尊在此稍坐,乞恕简慢!”源氏公子心中不安,便说道:“本想常来问候,只因屡蒙见拒,不敢贸然前来相扰。师姑玉体欠安,我未能及时探视,抱歉之至。(《源氏物语》译文)

(51)小弟本拟竭诚奉拜,实因此间寸步难离,所以早间请令郎再三上复老英雄,请安致意,不恭之至,惭愧之极!”(清·《施公案》四二九回)

而且,这些几个副词还可以与其他述宾式程度副词套叠使用。比如后加“到顶”,例如:

(52)金兵行伍拥有大量奴隶,缺乏军粮时,仆众居然也和骡、马一样被杀戮作食,真是残酷之极到顶。《〈金史〉中与岳飞相关宋金战事描述》,2010-09-17宜人日语学习网)

(53)更可气的是他的懦弱和犹豫不决,更与第三者结伴出国寻欢,自私至极到顶,正是他和不知廉耻的第三者把积极乐观的姜岩渐渐推向了万丈深渊。(《北飞的候鸟一去不返》,2009-01-10新浪博客)

无论是古代的短语,还是现代的述宾式副词,都可以连续使用,构成排比的篇章。例如:

(54)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

(55)第一位客人说:“我是坐小汽车来的。”某甲立即用感叹加赞美的语调说:“啊,华贵之至!”第二位客人听了,一皱眉头打趣道:“我是坐飞机来的!”某甲赞曰:“高超之至!”第三位客人眼珠一转:“我是坐火箭来的!”某甲大喜日“勇敢之至!”第四位客人坦白地说:“我是骑自行车来的。”某甲脱口而出:“朴素之至!”第五位客人羞怯地说:“我是徒步走着来的。”某甲合掌打揖:“太好啦,走路可以锻炼身体,健康之至!”第六位客人故意出难题:“我是爬着来的!”某甲真是词汇丰富,立刻恭维:“稳当之至!”第七位客人讥讽地说:“我是滚着来的!”某甲并不脸红,哈哈大笑“啊,周到之至啊!”(北库《读者》合订本)

由此可见,与一般的后置类极性程度副词不同,此类述宾式程度副词具有强调主观情态、突出表达重点的独特作用,所以,有时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常常可以互相配合使用。

5 结语与余论

综上所述,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副词化发展的动因与机制包括句法临界环境、双音韵律特征、互补语义基础和转喻引申机制;2)副词化的进程,从先秦到近代,经历了由述宾短语凝固程度化的发展历程,从近代到现、当代,则进一步从固化短语虚化成了一系列极性程度副词;3)副词化表达的方式与功用,涉及到构式化的四字构造、极性化的绝对程度、情态化的主观强调及和谐化的连用套叠等四个方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述宾短语只要具有一定的语义基础,处在相应的句法位置,加上高频反复运用,其中的一大部分就可以逐渐词汇化,进而程度副词化。毫无疑问,从语言类型和语序位置来看,充当状语表示程度无疑是汉语程度副词的常态,但也不能忽视有相当一部分副词可以甚至必须在补语位置上强调极性程度,尽管这类表达方式要受到一些限制并且范围相对有限。但不管怎么讲,研究语言既不能无视例外的存在而一刀切,也不能因例外的出现而推翻既有的普遍规律。科学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正视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趋势,修正、补充以往的一些认识和结论,进而总结出更加切合客观语言事实的规律。以往的研究之所以不愿承认这些表示极性意义的VO式词是程度副词,关键就是因为充当了补语,与副词的基本定义不符。〔4〕以往的语法研究,认为汉语的副词是“只能充当状语的单一功能前加虚词”,显然是过于简单化了。其实,这种副词必须唯状的观点,显然是囿于汉语补语自身的语法体系。从类型学角度看,状语的位置本来就是可前可后的,既然都是强调程度的修饰语,那么,只能后置的“死、坏”、“透顶、到顶”以及“之极、至极、之至、之致”,在性质上与那些既能前置又能后置的“很、极、绝顶、极顶、非常、万分、异常”应是一样的,都是程度副词,只是典型化的程度不同而已;其演化的过程、条件和机制自然各不相同;而且,在补语位置上副词化的成分所受的限制和制约,要比状语位置上更为复杂、更加严格。

除了上面分析的各种述宾结构之外,还有“之透、至透”这类的用法。例如:

(56)杨益对余静书,已经没有了最初的美好想象,一些浪漫的想象在杨益结婚后七年里的每一夜梦境中出现,对象却并不是枕边的这个人,醒过来之后的生活日日如一,简直乏味之透。(《天亮就走人》,2009-08-03人民网)

(57)戴笠对蒋介石的心理、性格的研究,也可谓精细入微,揣摩至透。比如,蒋介石发号施令,一概用“手令”传达公布,其数量平均每年在10只公文箱左右,可见其数量之多之滥。(《戴笠与蒋介石》,2012-04-04新华网)

不过,由于用频过低,这些组合至今都还是动宾式固化短语,都没有词汇化,也没有副词化。此外,汉语“极至、极致”以及“致极”等也具有相似的句法语义特征,只是因为“极”既具有动词性又具有名词性,其词汇化、副词化的临界语境不够典型,上古、中古用例也不是很多,所以,本文没有展开讨论。由此可见,即使有相近的句法、语义基础,即使也具有相应的双音节韵律基础,但缺少了高频的促发机制,也是难以词汇化的,更谈不上副词化了。

Cai,Li(蔡丽).2010.Chengdu Fanchou jiqi zai Buyu Xitong Zhong de Jufa Shixian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Degree Category and Its Syntactic Realization in the Complement System in Modern Chinese].Ji’nan Daxue Boshi Xuewei Lunwen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Ph.D.dissertation,Ji’nan University].

Fang,Fang(方芳).2006.Xiandai Hanyu Jixianxing Chengdu Buyu de Duowei Kaocha现代汉语极限性程度补语的多维考察[An Analysis of Extreme Complement of Degre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Sichuan Daxue Shuoshi Xuewei Lunwen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Sichuan University].

Heine,Bernd,Ulrike Claudi,&Fruederike Hünnemeyer.1991.Grammaticalization:AConceptual Framework.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pper,Paul J.,&Elizabeth C.Traugott.1993.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i,Wei(季薇).2011.Xiandai Hanyu Chengdu Fuci Yanjiu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The Research on Adverbs of Degree in Modern Chinese].Beijing:Guangming Ribao Chubanshe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Beijing:Guangming Daily Press].

Li,Charles N.2000.Beyond borrowing and interface:Contacted-induced morpho-syntactic changein Chinese.Presented at the 9thInternational Chinese Linguistic Conferenc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Liu,Danqing(刘丹青).2005.Cong suowei“buyu”tan gudai hanyu yufaxue tixi de canzhaoxi从所谓“补语”谈古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参照系[On background of framework for Old Chinese grammatical study:A case of so-called BUYU].Hanyushi Xuebao汉语史学报[The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2005.5:37-49.Shanghai:Shanghai Jiaoyu Chubanshe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ress].

Liu,Lanmin(刘兰民).2003.Xiandai hanyu jixing chengdu buyu chutan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An analysis of extreme complement of degre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Bejing Shifan Daxue Xuebao北京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2003.6:115-120.

Ma,Chao(马超).2008.Jiyu Duiwai Hanyu Jiaoxue de Jixianxing Chengdu Buyu Yanjiu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极限性程度补语研究[The Study of Extreme Complement of Degree Based o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Shandong Daxue Shuoshi Xuewei Lunwen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Shandong University].

Peng,Rui(彭睿).2011.Linjie pinlüyu fei linjie pinlü:Pinlüyu yufahua guanxi de chongxin shenshi临界频率与非临界频率——频率与语法化关系的重新审视[Critical frequency and non-critical frequency:The frequency-grammaticalization relationship rivisited].Zhongguo Yuwen中国语文[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2011.1:3-18.

Tang,Xianqing(唐贤清),&Li Chen(陈丽).2010.“Ji”zuo chengdu buyu de lishi fazhan ji kuayuyan diaocha“极”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调查[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and cross-linguistical investigation of“ji”as degree complement].Gu Hanyu Yanjiu古汉语研究[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2010.4:11-19.

Yang,Rongxiang(杨荣祥).2005.Jindai Hanyu Fuci Yanjiu近代汉语副词研究[The Adverbs in Modern Chinese]. Be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Be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Ye,Nan(叶南).2007.Chengdu fuci zuo zhuangyu he buyu de buduichen xing程度副词作状语和补语的不对称性[Adverbs of degree as the asymmetry of adverbial and complement].Xi’nan Minzu Daxue Xuebao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007.5:11-19.

Zhang,Xiusong(张秀松).2011.Duanyu“daodi”xiang shijian fuci de cihuihua短语“到底”向时间副词的词汇化[Lexicalization of the phrase“Daodi(到底)”to temporal adverb meaning“in the End”].Yuyan Jiaoxue Yu Yanjiu语言教学与研究[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2011.5:95-103.

Zhang,Yisheng(张谊生).2000a.Lun yu hanyu fuci xiangguan de xuhua jizhi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Ongrammaticalization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adverbs].Zhongguo Yuwen中国语文[Studiesof the Chinese Language]2000.1:3-15.

Zhang,Yisheng(张谊生).2000b.Chengdu fuci chongdang buyu de duowei kaocha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A multi-dimensional survey of degree adverbs as complement].Shijie Hanyu Jiaoxue世界汉语教学[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2000.2:3-12.

Zhang,Yisheng(张谊生).2008.“Touding”yu“jueding”de jufa gongneng he dapei xuanze“透顶”与“绝顶”的句法功能和搭配选择[The syntactic functions and collocation choices of“touding”and“jueding”].Yuwen Yanjiu语文研究[Linguistic Research]2008.4:6-13.

Zhang,Yisheng(张谊生).2013.Chengdu fuci“daoding”yu“jiding”de gongneng、peihe yu chengyin:Jianlun cong shubin duanyu dao chengdu fuci de jiegou yu yuyi zhiyue程度副词“到顶”与“极顶”的功能、配合与成因——兼论从述宾短语到程度副词的结构与语义制约[Functions,co-ordinations and evolutions of degree adverbs Dàodǐng and Jídǐng:A discussion on the structure from V-O phrase to degree adverb in its semantic constraints].Shijie Hanyu Jiaoxue世界汉语教学[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2013.1:27-40.

张谊生,1952年生,上海市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点负责人。

From Verb-Object Phrases of Maximality to Degree Adverbs of Extremity:A Case Study on“zhiji1”,“zhiji2”,“zhizhi1”and“zhizhi2”

Zhang Yishe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

The causality and mechanism of the adverbialization of verb-object phrases consist of syntactic critical environments,disyllabic prosodic features,complementary semantic basis and metonymical extension mechanisms.The process of adverbialization of the verb-object phrase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modern times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from solidification of the verb-object phrase to the meaning of degree.Since the early modern times,the fossilized verb-object phrases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to a series of adverbs denoting extremity.Th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adverbs cover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four-word structures,degree of absoluteness of extremity,modality of the subjective emphasis,harmony of intussusceptions.

verb-object phrase;adverbs of degree;lexicalization;adverbialization

H136.1

A

1671-9484(2015)04-0353-10

2014年4月18日 [定稿日期]2014年11月19日

10.7509/j.linsci.201411.029455

*本文曾经在第十五届近代汉语学术讨论会(2012年10月,芜湖)上报告。根据与会学者与匿名审稿专家的意见,本稿作了全面的修改与精简。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程度副词的生成、演化及其当代功能扩展的新趋势研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3YJA740079)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2BYY002)的专题性成果之一,并获得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118-0501)的资助。《语言科学》编辑部也提出了修改建议。对于各项帮助与资助,笔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猜你喜欢
至极补语极性
手机
乔·拜登的“民主峰会”虚伪至极
跟踪导练(四)
博采众长,灵活至极 TDG AUDIO|SKYBAR系列
朝鲜语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
红葱不同极性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汉语中的补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神仙小虎
双极性压缩观测光谱成像技术研究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