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类学视野下气候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前景

2015-02-12 03:22
云南社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人类

尹 仑

气候变化在全球的日益加剧以及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尽管人类为减缓气候变化、治理气候环境已经从技术和政策层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要适应气候变化,就应该认识、理解和重视人类与气候在长期相互影响中所形成的气候文化,让这一文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在学科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特别是文化和生态人类学——开始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并开始针对气候进行专门的气候人类学学科构建,由于人类学的研究本质是文化,要研究气候就必须以气候文化为基础,因此气候文化是气候人类学研究的核心命题。

气候文化的研究需要专门的理论和方法支持,有鉴于此,本文将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评述国内外学界对气候与文化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思考,从内涵、性质、研究重点和方法等方面对气候文化进行探讨,目的是呈现气候文化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发掘气候文化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促进气候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构建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各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与气候相关的传统文化更是厚重,传统文化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为气候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气候时刻影响着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由于各民族分布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各不相同,产生了适应当地气候的生活和生计方式,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多元各异的。

中国汉民族对气候及其变化的关注由来已久,在长期以农耕为主的生活生产方式中,汉民族不断应对各种气候现象和气候灾害,形成了丰富和独特的传统气候文化,这些传统气候文化包含着汉民族先民对气候变化、人与气候之间关系的思索,并基于此产生了诸如“天”“天人合一”等思想观念。“天”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和独特的概念,对这一概念历来就有着纷繁复杂的解释和论述,笔者认为“天”有着两个层面的涵义:“天象”和“天道”。

首先,汉民族早期的文人和思想家认为,“天象”是“天”的自然表现形式和客观存在。在《荀子·天论》中曾记载:“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夫是之谓天。”这段话认为日月星辰、四季、昼夜和风雨的更替与变化都是天象,而风雨的变化就属于气候变化现象,因此“天象”的观念中就包含着气象。同时《荀子·天论》还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包括气象在内的天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其次,在“天象”的基础上,汉民族的文人和思想家进一步发展出了“天道”的概念。“道”的本义是道路,后更引申为方法、法则、规律和德行,因此“天道”是人们对天的主观认识及其发展出来的相关文化。《吕氏春秋·顺民》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大悦,雨乃大至。”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古代汉民族认为天是有意志的,降雨等气候的变化是天的意志的体现。《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记载:“春气爱,秋气严,夏气乐,冬气哀。爱气以生物,严气以成功,乐气以养生,哀气以丧终,天之志也”,明确提出了四季变化是天道意志转变的结果。*牛忠保,刘鸿玉等:《气象哲学概论》,北京: 气象出版社,2011年,第24-26页。

“天”的概念包含有气候及其变化的涵义,是汉民族传统文化对气候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天”包含了“天象”和“天道”两个层面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汉民族先民对气候的认识经历了从自然到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气候也有着丰富的认识和理解,他们传统的生活生产与气候环境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气候变迁不仅改变着生计方式与策略,还影响着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诸多方面。比如藏民族认为气候并不仅是纯粹自然的现象,而是包含了许多社会因素在内,这种观念基于一个和自然相关的特定知识和信仰体系。同时,藏民族对气候的“地方”观念首先是基于对众多神灵的尊重。*Toni Huber and Poul Pedersen,“Meteorological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Ideas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Societies: The Case of Tibet”,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Vol.3,No.3( 1997),p.577-597.生活在云南西北部的藏族,其传统的气候观念建立在神山信仰的基础上,他们认为气候是神山精神力量的表现方式。当地藏族以视觉、嗅觉和听觉等感觉为基础,通过对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直接观察,举行相应的信仰仪式,实现人与神山的沟通。*尹仑,薛达元:《藏族神山信仰与全球气候变化——以云南省德钦县红坡村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哈萨克族早在原始宗教信仰时期,其先民就有了萨满巫卜、观察天象预测天气阴晴的民间传统,关于天气预测的哈萨克民间谚语就有“日晕备铲,月晕备鞍” “新旧月间,月面上仰将进冬天,月面下俯将进夏天”“十月雷鸣,冬天像鞭炮一样短”“云风逆向行,阴天即降临”等。哈萨克族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大量与气候有关的内容,在其有关节气由来的传说故事中,描述了一个个突如其来的天气灾变。如哈萨克人关于春天节气的传说故事,说明如果春季灾前偏暖,人们对灾害性天气的时间与量级估计不足,就会造成危害。*房若愚:《哈萨克族节气的牧业特点及比较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对于以农耕为主的白族,雨水与一年四季的节气是生产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在其传统信仰和文化中有着对气候的认识,最为典型的就是“龙崇拜”。大理白族把太阳、刮风和下雨等气候现象都看作是龙的作用,因此对这些气候现象的利用就必须祈求龙的护佑,当地产生了很多诸如“早吹南,晚吹北”“早雨不过巳时”等和龙崇拜有关的气候谚语。*杨文辉:《气候、资源与信仰——白族的传统知识与气候变迁》,尹绍亭编:《中国文化与环境论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99-206页。蒙古族的“长生天”信仰中也包含着对气候的认识,蒙语把长生天称为腾格里,在自然界中,日、月、星辰、风、雷、雾、闪电和乌云都各有其腾格里神,例如乌云中的闪电,被理解为是腾格王愤怒的表现;暴风雨中的雷鸣,是天神腾格里胡奥代依·梅尔盖向地上不法势力进行射击;云遮雾罩、雨降雪落、风吹风息,是由古尔班· 博罗恩·腾格里即三天神在操纵。*南文渊:《长生天信仰》,《柴达木开发研究》,2004年第1期。

二、气候与文化研究的述评

人类关注气候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历史由来已久,有着大量的思考、解释和阐述,例如早在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等一批学者就开始研究气候在社会的形成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季节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举动。*M.Harris,Rise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y: A history of theories of culture,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68,p.41-42.但是,真正从人文视角——特别是人类学的视角进行的气候与文化的研究,则是近30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日益明显和加剧才开始的。

1.西方学界对气候与文化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在二氧化碳减排与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部分学者开始了针对气候的跨学科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与气候变化——跨学科的评论》这本论文集中,首次提出了文化是引导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选择条件之一。*Richard A.Warrick and William E.Riebsame,“Societal Response to CO2-Induced Climate Change: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 In R.Chen,E.Boulding and S.Schneider,eds.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Climate Change,1983.p.20-60.21世纪初期,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日益关注,西方人类学界对气候与文化的研究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天气、气候、文化》这本论文集的出版标志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正式开始,这本书第一次以世界各地的13个民族志田野案例为基础,从人类学的视角阐述了人类文化的各个层面与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Sarah Strauss and Benjamin S.Orlove,eds.Weather,Climate,Culture,Oxford,New York,NY: Berg Publishers.2003,p.3-11.近十年来,部分西方人类学者和民族生态学者通过个案开展气候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人类学者Neeraj Vedwan以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地区为例,通过对当地族群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地方知识和观念的研究,探讨文化、气候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Neeraj Vedwan,“Culture,Climate and the Environment: Local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Climate Change among Apple Growers in Northwestern India,”Journal of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Vol.10,(2006),p.4-18.Jennifer Couzin研究北极地区土著民族与气候相关的传统知识,以及这种知识在应对当地气候变化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Jennifer Couzin,“Opening Doors to Native Knowledge”,Science,Vol.315,No.5818,(2007),p.1518-1519.民族生态学者Anja Byg和Jan Salick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东喜马拉雅地区研究当地藏民族对气候变化的地方认知。*Anja Byg,Jan Salick.,“Local Perspectives on a global phenomenon-Climate change in Eastern Tibetan village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Vol.9,(2009),pp.156-166.2009年,人类学者Susan A.Crate和Mark Nuttall出版了论文集《人类学与气候变化——从遭遇到行动》,在第一章“气候与文化”中通过四篇文章分别从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灾害研究等角度探讨了人类文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从人类学的理论层面进行气候变化的研究的方法,第二和第三章则以20个民族志田野个案为例,从具体的案例中研究不同民族和地区气候变化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影响。*Susan A.Crate,Mark Nuttall.Eds.,Anthropology and climate change,From Encounters to Actions,California: Left Coast Press,2009,p.9-34.2012年,著名的民族生态学家Fikret Berkes在其第三版的《Sacred Ecology》专著中,用一章的篇幅专门从传统知识的视角探讨气候变化与土著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用以社区为基础的研究方式。*Fikret Berkes,Sacred Ecology (Third Edition),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12,p.171-192.

2.中国学界对气候与文化的研究

在中国学术界,对气候与文化的研究同时开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界。

在自然科学界,气象学较早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从“气象哲学”和“气象文化”的角度开展了气候与文化的研究。罗生洲探讨了气象文化的概念,并以青海为例,阐述了建设青海气象文化的意义和目的。*罗生洲:《关于青海气象文化的认识和思考》,《青海气象》,2006年专刊。牛忠保等人在《气象哲学概论》中讨论了中国古代哲学对气象的认识和论述,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气候的内容。*牛忠保,刘鸿玉等:《气象哲学概论》,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年,第24-52页。王万瑞以陕西为例,对中国传统气象文化及其发源地进行了研究。*王万瑞:《中国气象文化发源地研究》,《陕西气象》2012年第5期。

在社会科学界,人类学率先从“传统知识”与“气候人类学”的领域进行了气候与文化的研究探索。在尹绍亭编著的《中国文化与环境》论文集一书中,通过专门的“气候与传统知识”的章节和12个民族志个案,研究了土家族、侗族、壮族、白族、傣族、德昂族和蒙古族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尹绍亭:《中国文化与环境论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0-236页。尹仑从气候人类学的角度,以云南省德钦县藏族神山信仰为田野个案,研究了藏族传统文化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理解和应对。*尹仑,薛达元:《藏族神山信仰与全球气候变化——以云南省德钦县红坡村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3期。刘春晖、薛达元论述了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及其应对以及少数民族及地方社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理解及应对。*刘春晖等:《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关联的研究进展》,《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学界已经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和角度开始关注气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提出气候文化的概念,而且相关研究的观点多局限于单一学科,缺乏跨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因此有必要系统地构建气候文化的概念、理论与方法。

三、气候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气候文化的概念

气候是影响人类自身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剧烈的气候变化往往在人类文明兴起、发展、衰落和毁灭的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气候塑造了人类历史。今天,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及其对全球环境、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等问题的深远影响,气候变化问题早已不仅仅是个环境问题,已然成为了一个影响人类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复杂问题。因此,人类要面对这一问题,仅依靠某一学科的研究、某一技术的发展、某一政策的制定、某一条约的签订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而更应该从文化的视角与高度去理解和思索气候,建设和发展气候文化。

笔者认为,气候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对气候的认识、利用与治理的相关文化,是人类对气候问题的理解与思索。气候文化既包括人类对气候的观念与信仰,也包括人类治理气候的知识与技术。气候文化体现在人类的宗教崇拜、文学艺术、制度法律、行为物质等诸多领域。

气候文化是人与气候互动的产物,它存在于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地区国家的民族和族群之中,丰富而多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气候对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人类观察到了这些影响并且产生了对气候的认识、观念和信仰;其次,人类对气候开展利用和治理,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相关的传统知识、科学技术和制度规范。气候文化是人类对气候的思索、对人与气候之间关系的反思,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

2.气候文化的构成

气候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面:(1)思想意识层面。长期以来,人类在与气候的互动过程中,逐步有了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体现在宗教信仰与文学艺术等领域,指导着人类与气候相关的行为方式。(2)行为方式层面。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模式,但人类并不是被动地受制于气候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对于局部气候环境,人类形成和掌握了部分治理和改善气候的知识与技术。(3)制度层面。人类在利用和治理气候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关的习俗、规范、约定和法律。为了维护良好的气候环境就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与约束人类与气候相关的行为方式。(4)物质层面。人类在利用、治理和改善气候过程中,通过思想意识的指导、行为的实施与制度的规范,建设了相关的物质基础,发展了产业,并形成了具有文化内涵和象征的文化遗产。

3.气候文化的特点

气候文化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理论构成,又具有如下特点:(1)人类共性与民族性。气候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属于全人类,因此具有人类的共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传统文化中,气候都有着共同或者相似的象征,并被赋予了类似的文化涵义。同时,不同民族居住的地方气候条件各异,他们对气候的观察、认知、理解以及赋予的意义是不同的,利用与治理的方式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气候文化又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2)自然性与社会性。气候文化是关于自然性的气候与社会性的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文化,它与传统社会科学的人文文化和学科不同,是一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叉的文化,因此同时具有自然性与文化性。不同的自然环境是产生不同气候文化的客观基础,不同的社会会孕育出有着各自特征的气候文化,在不同的文化、信仰和宗教背景下,气候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3)全球性与地域性。气候影响着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因此气候文化具有全球性。同时,由于不同地域环境下气候条件的不同,也必然形成气候文化的地域性,平原、高原、海岛、绿洲和沙漠等不同气候的地域,那里人们所产生的气候文化就会有较大的差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与乡村所面对的气候及其变化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所产生的气候文化也会有较大的差异。(4)时代性与延续性。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自然环境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变迁,人们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人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人类对气候的利用与治理方式等是不同的,所产生的气候文化也是不同的,因此气候文化具有时代性。但尽管不同时期的气候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气候文化也有着不可割裂的延续性,当今人类的现代气候文化必然是历史上不同时期、文化和民族等的传统气候文化的汇集与融合。

4.气候文化的研究方法

气候文化的研究方法包含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两个层面。

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是气候文化研究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论。由于气候文化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属性,决定了其一方面应该以具体观察和客观事实为基础,对文化现象进行定量研究与分析,从而得出经验性结论;另一方面强调以写文化的方式描述气候的文化呈现,进而理解和建构气候文化的经验世界。气候文化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相互补充并有一致性,都要求对气候文化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取的均是主位同客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气候文化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田野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田野研究是指研究者要深入调研地区的具体村寨或社区,通过问卷调查、结构和半结构访谈、参与观察等调查方式,对生活中的气候文化进行收集、记录和整理;实验研究是指建立和运用气候与文化的模型来计算和分析气候文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文献研究主要针对已有的古籍档案、资料数据,对文献记载的气候文化现象进行归纳与研究;行动研究是指在田野、实验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调研社区为载体,恢复、传承和发展当地的气候文化,使气候文化不仅存在于学术论文、文献记载、研究机构或博物馆中,而是以活态的形式继续在当地得到延续与发扬。

四、气候文化的研究领域

基于气候文化的理论结构和属性,气候文化的研究大致有7个领域:

1.气候的非物质与物质文化

世界诸多古代文明中都有着丰富而多彩的关于气候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人类有关气候的深邃的哲学思想、传统知识和技术、宗教信仰与崇拜、文学艺术等非物质文化,也产生了与气候相关的工程建筑、工具设施和仪器设备等物质文化。进行气候的非物质与物质文化研究,能够使人类对气候的认知、理解和观念进行自我反思与文化自觉,以协助人类应对与治理当前和未来的气候环境。

2.文化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形成了人类对气候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气候的观念和行为是不一样的,所形成的人与气候的关系也是不同的:例如古代传统文化形成了人们对气候的敬畏与崇拜,促使人们通过宗教与信仰的行为来处理与气候的关系;现代工业文化使得人们有信心对气候进行征服与驾驭,人们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手段改变与治理气候。研究不同的文化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并把这些观念吸收到今天人们对气候的理解中,可以在人类与气候之间建立更为和谐的关系。

3.气候对文化的影响

气候影响着人类文化的类型特征与发展进程,不同的气候环境下,人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例如严寒的极地和高原、干燥的温带与荒漠、湿润的热带与湖泊等不同气候地带促使人类产生了多元的文化;气候条件的改变和气候环境的恶劣,也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例如中美洲古代玛雅文化的消失与干旱有着直接的关系*Larry C.Peterson and Gerald H.Haug,“Climate and the Collapse of Maya Civilization- A series of multi-year droughts helped to doom an ancient culture,”American Scientist,Vol.93,(2005),p.322-329.;气候环境的不稳定性既促进了南美洲的古代安第斯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也是这一文化最终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Michael W.Binford,Alan L.Kolata,Mark Brenner etc.,“Climate Variation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Andean Civilization,” Quaternary Research,Vol.47,(1997),p.235-248.;中国新疆古楼兰文化的衰亡则与气候灾害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玉山,桑琰云等:《楼兰的兴衰与环境变迁和环境灾害》,《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程也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研究气候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可以对人类未来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避免或应对人为因素引发的气候灾害与突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与气候相关的传统知识

与气候相关的传统知识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们世代对当地气候和物候现象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现象的知识,这一知识分为气候和物候两个部分:传统气候知识是人们通过对气象、自然和生活环境等现象及其变化的观察、理解和实践而直接形成和传承的有关气候的知识;传统物候知识是人们通过农作物和牲畜、农田和牧场环境等生计条件的变化及其与气候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有关气候的知识。物候知识与气候知识相似,都是有关气候的传统知识,所不同的是气候知识是人们对当地冷暖晴雨、风云变化的感知和观测而形成的知识,而物候知识则是在生计活动中,通过感知和观测一年中农作物的生长枯荣、牲畜的来往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气候知识是观测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知识则不仅反映当时的天气,而且反映了过去较长时段内气候知识的积累。研究与气候相关的传统知识对于那些仍然依赖于生物多样性资源和传统生计方式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了解气候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他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挑战,从而可以协助他们应对气候带来的风险和危机。

5.气候文化与气候变化

当前,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涉及到了科学、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气候变化早已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气象问题,而是一个人类无法回避的生存与发展命题,因此需要人类从文化的角度来思索。气候文化与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体现出了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在今天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人类发展模式面临诸如气候变化等环境和社会危机的时候,有必要重视气候文化,反思人类与包括气候在内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从新的视角和价值观审视人类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气候文化与气候变化的研究,可以从文化的视角看待气候变化,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最终避免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

6.气候文化与生态文明

人类日益意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工业文明正在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危机和隐患,人类的发展与文明模式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转型与变革,追求人与包括气候在内的自然环境因素建立和谐关系的命题提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议程,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气候影响着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气候变化及其灾害则直接改变了地球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生态文明无法回避气候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求人类必须有应对与治理气候及其变化的智慧和能力。气候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气候文化与生态文明的研究可以协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建设生态文明。

五、结 语

目前,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的学术界,气候文化的研究都是一个前沿的学术问题。尽管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经显现出其潜在的价值和重要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行大量基于田野社区的实践和行动研究,为气候文化及其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学术地位。未来,气候文化将成为一个包含生态、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领域在内的综合文化体系,会涉及到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内的不同学科和领域,形成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对话和研究的局面,有待学术界进行进一步的思索与研究。

气候文化蕴含着多元的价值观、丰富的知识体系、友好的行为方式以及完善的制度和规范,这些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治理气候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进而建立人与气候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气候文化建立在人类与气候长期形成的相互关系中,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类型的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气候文化不仅是人类认识、理解和维护气候环境的重要基础,也是应对与治理气候变化的核心。气候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进行传承和发展,也可以是一个学科,更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运用到治理气候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去,因此有必要彰显气候文化的价值,推动文化研究、学科建设和成果运用。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气候人类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