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植物去找矿

2015-02-11 03:48张汉武
红领巾·探索 2015年1期
关键词:矿藏罂粟花探矿

张汉武

矿藏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你肯定看到过,地质科考队员为了寻找矿藏,常年拿着各种勘探仪器在野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这儿测测,那儿量量,然后在实验室里分析样本。这是人们常用的探矿方法。

不过,你也别把探矿看成一件十分神秘的事情。这不,小小的植物就可以给人类帮上大忙呢。那些把根扎在泥土中的植物会“吃下”不同的矿藏,人类只需要找到这些植物,“顺藤摸瓜”就能找到矿藏啦。

“有去无回谷”的启示

200多年前,美洲大陆有一个神秘的山谷,那里土壤肥沃、风调雨顺,很多人都想把家搬到山谷来。但奇怪的是,到那里居住的人都不能长寿,因此,当地的印第安人称它为“有去无回谷”。后来,来自欧洲的移民到了这个山谷,耕耘播种,种出了庄稼,获得了丰收。可好景不长,一种莫名其妙的怪病开始蔓延开来,使他们惊恐不安。患了这种病的人,眼睛慢慢失明,毛发逐渐脱落,最后因体力衰竭而死。这个山谷从此又荒芜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地质人员到这个山谷探矿,才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山谷里的土壤含有大量的硒(xī),但缺少硫,植物为了能正常生长,就拼命地从土壤中吸收化学性质与硫相近的硒,以补充硫的不足。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摄入过多也会损害健康。人们吃了这些富集了大量硒的庄稼之后,就患上了这种怪病。

地质学家弄清了“有去无回谷“的真相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原来植物可以帮助人们找矿。

神奇的找矿“向导”

上世纪30年代,欧洲的两位化学家对一块地里的玉米进行研究。他们将玉米粒烧成灰,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成分,结果在灰里面意外地发现了黄金。玉米粒为何会含有黄金呢?他们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玉米地里的土壤和石块中也含有微量黄金,肯定是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土壤中的黄金,并在体内聚集。事情的结局就是,人们果真在那里发现了一座金矿。

现在,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有许多植物都会从土壤中吸收金属元素,从而可以通过研究这些植物来寻找地下矿藏。例如,探矿人员发现了含铜量极高的海州香薷(rú),从而发现了铜矿;根据桉树长势繁茂的特点,找到了铀矿;在车前草和三色堇(jǐn)生长特别旺盛的地方找到了锌矿……更为称奇的是,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一位植物学家乘飞机飞越一个大铜矿时,想拍摄矿区的植物,结果发现遍地都是盛开的罂粟花。植物学家发现这里的罂粟花中含铜量很高,将拍摄的罂粟花分布图与矿区的构造图进行对比,结果两者完全吻合。

其实,我国古代的书籍上早就记载着“山上有薤(xiè),其下有金”的论述,意思就是说,如果某处长有大量的薤,这里的地下很可能就有金矿。这个结论可比国外的植物探矿理论早了几百年呢。

植物为何能指示矿藏?

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有些植物能够指示矿藏的存在呢?

要揭开这个谜底,就要从植物的根系说起。部分植物的根系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生长必需的养分外,还会大量吸收某种元素,富集于体内,表现出特有的“偏食”现象。比如海州香薷,它对金属铜具有一定依赖性,非常喜欢生长在富含铜的土壤上,这种依存关系便是人们寻找铜矿的重要依据。

尽管人类利用植物寻找矿产资源的历史很悠久,但仅仅依靠植物“指路”,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人类还需要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发挥各种找矿方法的优势,才能更准确地探寻深埋在地下的宝藏。

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植物“吃”了大量土壤中的金属元素,有时候也会给人类造成灾难。贵州省兴仁县的“铊(tā)中毒”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58年,这个县里的一个村庄中大批村民出现头发迅速脱落的现象,有数十名病人相继死亡。后来,调查发现,原因是在开采矿山的过程中,铊矿石暴露于地表,庄稼吸收了铊,而金属铊是一种有毒物质,人吃了富含铊的粮食、蔬菜,便出现了中毒症状。endprint

猜你喜欢
矿藏罂粟花探矿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哲理漫画
潜艇的由来
罂粟花的窃喜
海洋星探组(五)
罂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