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玮 薛月红 刘长兰 天津市第三医院口腔科 300250
慢性根尖周炎发生瘘管主要继发于牙髓感染,是感染的细菌及代谢产物不断刺激根尖周组织导致其炎症性的骨吸收的结果[1]。杀灭感染根管内细菌使之成为无菌状态是根管治疗的目的。根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的低氧、营养缺乏及细菌间的相互作用使根管感染成为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感染[2],在很多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由于细菌毒力及其自身生物学特点,往往治疗后出现疼痛或再次出现根尖周脓肿,因此根充前的根管消毒与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
1.1 一般资料 依据临床症状和X线牙片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伴瘘管的患牙60颗,其中上颌牙24颗,下颌牙36颗;牙位分布:切牙9颗,尖牙3颗,双尖牙28颗,磨牙20颗。患者男27颗,女33颗,平均年龄41岁(19~60岁)。
1.2 药物配制 奥硝唑分散片0.125g(研磨呈粉末状)、碘仿0.05g、1ml∶5mg地塞米松注射液2滴 。
1.3 操作方法 常规开髓、拔髓后,用Protapter的SX挫扩开根管口后,用2.5%次氯酸钠冲洗根管,直到冲洗液无混浊为止;拭干根管,用螺旋输送器将调制好的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导入根管内直至根尖狭窄处,1周后复诊若瘘管消失或明显消退后,则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治疗前、后及复查时均对患牙进行常规摄片,了解病变情况,以便于疗效评价。1.4 疗效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随访1年。痊愈:无临床症状,咀嚼功能正常,X线片示根尖病变区阴影消失,根尖周骨质愈合。良好:临床症状消失,咀嚼功能良好,X线片示根尖病变区阴影缩小或静止。失败:有临床症状,肿痛,不能用患牙咀嚼,继发有瘘道,X线片示根尖病变区阴影无变化或扩大。
2.1 临床症状 经随访观察,56例患者在随后观察时间内并未有自发或咀嚼疼痛,症状消失,其中32例根尖病变区阴影消失,根尖周骨质愈合,24例根尖病变区阴影缩小或静止;3例患者治疗后或随访期间有轻中度咀嚼痛,1例出现瘘道,根尖病变区阴影无变化或扩大。
2.2 疗效评价结果(根据随访例数)根据评价标准,经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根管消毒后行根管充填,达到痊愈的有32颗牙齿(53.3%),效果良好有24颗牙齿(40.0%),失败有4颗牙齿(6.7%)。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在感染根管消毒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其适用于被诊断为牙髓或者根尖周病的患牙,需要摘除牙髓组织和清除根管系统感染,以保留整个患牙或牙根为目的,但是要求患牙具有足够的牙周组织和骨的支持。根管治疗术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根管感染为多菌落感染,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菌均存在,主要为专性厌氧菌。目前,根管感染细菌已检出的有类杆菌、梭杆菌、普氏菌、卟啉菌、密螺旋体、消化链球菌、真细菌、放线菌和链球菌。根管预备和冲洗后,根管基本清洁,绝大部分感染源被清除,根管充填后充填材料有持续消毒作用,加之机体防御能力的发挥,使得根尖周病变逐渐愈合,但根管治疗术仍因根管内或根尖周微生物的感染而存在20%~30%的失败率[3],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根管的细菌均以生物膜状态存在于根管中,在根管治疗过程中能抵抗根管冲洗液的冲洗作用,不容易被机械和化学预备清除[4]。
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可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都有抗炎作用,因此可以缓解疼痛、缩短疗程。奥硝唑是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幽门螺杆菌、梭杆菌、CO2噬纤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具有更好的抗厌氧菌疗效。奥硝唑进入易感的微生物细胞后,能在无氧或少氧的环境下抑制其DNA的合成,并使已合成的DNA降解,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或阻断其转录复制,从而使病原体细胞死亡,达到抗菌目的[5]。碘仿本身无杀菌作用,但通过醇、醚、脂肪和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能缓慢地分解并产生游离碘,使菌体产生氧化和卤化而呈现杀菌作用,实验表明碘仿抑菌是非特异性的,所以抗菌谱更加广泛,包括需氧菌、厌氧菌、革兰染色阴性球菌、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杆菌,同时还包括诸如芽孢、病毒、衣原体、真菌、原虫等[6]。碘仿中的碘元素是以络合的方式位于表面活性剂的胶粒中央而被运载,并随水的稀释逐渐解聚溶解,故杀菌作用持久[7]。但由于稀释溶液不稳定,需要在使用前配制,这样就能更好地去除生物膜,使根管达到更为理想的无菌状态,这也是保证根管治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
在评价根管治疗效果时,患牙的咀嚼痛或自发痛常作为一个指标。当死髓牙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为15.38%,而活髓牙仅为6.79%,表明感染根管的疼痛发生率较高,因为感染根管主要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在封闭环境厌氧菌的活性大增,在消毒药物效力不足的情况下会引起急性根尖周炎导致患牙疼痛[8]。通过使用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消毒后,几乎所有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说明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作为根管消毒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应注意治疗中根管制备的操作问题、根管充填的质量等问题,它们同样是理想治疗效果的保证。
[1]李欣,王霄,张成飞.慢性根尖周炎瘘管发生与根管内特殊细菌定植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0):1004-1007.
[2]Jacinto RC,Gomes BP,Ferraz CC,et al.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of infected root canals from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teeth with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and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some isolated anaerobic baciteria〔J〕.Oral Imicrobiol Imunol,2003,18(5):285-292.
[3]何金梅,边专,樊明文,等.根管残余细菌对根管治疗预后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22(3):198-200.
[4]郑颖,樊立洁,谷志远.根管生物膜的研究进展〔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21(6):252-254.
[5]Lamp KC,Freeman CD,Klutman NE,et al.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the nitroimidazole antimicicrobials〔J〕.Clin Pharmacokinet,1999,36(5):353-373.
[6]唐力军,高毅.碘仿在体内及体外的抑菌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11):1207-1210.
[7]罗启德,罗启雄.碘伏作为根管消毒剂疗效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15(1):99.
[8]姜淑群,谢晨.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07,21(3):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