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天津科技大学杰出教授陈国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2015-02-11 14:10黄坤
天津造纸 2015年1期
关键词:陈先生化学

黄坤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

造纸人物

纪念天津科技大学杰出教授陈国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黄坤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

今逢我校杰出教授陈国符先生诞辰百年,全体师生同仁均怀思不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教诲多年,尤期望能属文以寄托怀念。因以累年整理乃集成之材料付我,望能尽发先生之治学精神和学术成就,激励后学继承先生衣钵,赓续探索科学真理。我才疏学浅,本不敢当此重任,然辞不获已,只得忝为执笔。遂以先生众弟子提供之材料为主体,参校中国社科院胡孚琛研究员、陈先生后嗣陈启新先生所撰之纪念宏文,谨举先生一生志事与学术行状,梳理以成此文。

出生书香世家 留德学业竟成(1914-1942)

1914年10月14日,陈国符先生出生于自古名人显宦辈出的江苏省常熟市一户书香门第、教育世家,其父陈熙成是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老学者,终身从事教育工作。陈先生少时秉承家教,初就读于颇负盛名的南菁中学,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功底。后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1937年,先生从浙大毕业后,远赴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留学五年,师从以要求严格细致准确著称的植物纤维化学国际权威耶姆 (G. Jayme)教授,主修植物纤维化学及造纸学,于1942年初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先生留德时期接受严格学术训练所掌握的科学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及其早年深受乾嘉学派考据学传统之浸润所内化生成的治学思维,为其日后终能于文理两界均发生举世瞩目之大成就,开立一代宗师之大气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归国耕耘杏坛 始开学脉两支(1942-1952)

1942年3月,陈先生获得博士学位后,随即辗转回国并受聘于西南联大担任副教授,次年晋升为教授,时年29岁。直至1946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回迁平津,陈先生一直在西南联大讲授植物纤维化学和造纸课程,将作为造纸术基础理论的植物纤维化学引入中国,填补了国内这门学科的空白。作为我国植物纤维化学的开创者和造纸学科的开创者之一,陈先生影响和培养了一批在新中国造纸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学者。据1993年天津轻工业学院隆言泉先生主持编印的造纸专业《联合同学录》披露,陈先生担任西南联大化工系教授时,曾是1944届隆言泉、钟香驹、钱任、杨桂田、郑地英、张焕相等先生学习制浆造纸技术的业师。隆言泉先生后来回忆说:“我是听了陈国符先生讲的造纸课程才认识并热爱上造纸技术的,陈先生是我进入造纸专业的启蒙老师。”

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后,南京国民政府委任陈先生为资源委员会纸业组副组长兼技正,主管全国造纸行业的技术工作。1947年,应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马大猷教授之邀,先生辞去南京职务,赴北京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首任系主任。随后六年内(1947-1952),陈先生继续从事植物纤维化学和造纸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讲授工业化学等课程,编写《工业化学讲义》,与化工部部长侯德榜先生合作成功研制出生产无烟火药(硝酸纤维素)所必需的合成硝酸,并合著《合成硝酸制造通论》,为我国军事工业建设做出贡献。北平解放后,陈先生作为知识界代表人士受到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并应邀出席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几乎同一时期(1942-1952),陈先生在昆明龙泉镇西南联大文科研究所得见卷帙浩繁之 《道藏》,认为“《道藏》实为未开垦之广大的学术新园地”。基于自幼及长博览经史子集诸书所沉淀的深厚国学功底与学术兴味,先生即决心研究《道藏》,从通读全部《正统道藏》开始,收集资料投入道教文化研究。其时,先生半周时间在西南联大工学院授造纸课,半周时间在西南联大文科研究所阅读《道藏》。先生倾力研读,用功甚勤,历时年余,终于通读全藏,整理出《道藏》分类与编纂之脉络,钩沉出三洞四辅之传授关系及历代道书之修撰历程。1943年,《道藏源流考》初稿完成,先生又花数年时间续加补苴,是正其讹舛而汰存其精粹。1949年,《道藏源流考》经罗常培先生推荐由中华书局出版,在海内外学界引起轰动。罗先生在序言中称赞该书“究源根本,括举无遗,其功力之勤,搜讨之富,实前者所未睹也”,《道藏》之研究遂得一入门钥匙。(《道藏源流考》1963年又出增订版,在海内外赢得很高的学术声誉。饶宗颐先生1983年为《道藏源流续考》作序时称陈国符先生“曩撰宝藏源流之篇,极天人道术之变,久已流誉艺林,沾溉乙部”,赞叹之意溢于言表。)

半世结缘津门 文理皆称大师(1952-2000)

195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大规模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将民国时期的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在调整过程中,陈先生随北京大学化工系师生一起被调任至天津大学化工系,担任造纸教研室教授,继续开设植物纤维化学课程,编写了《植物纤维化学》、《造纸化学讲义》等教材。其中《植物纤维化学》作为高等学校全国通用教材于1961年出版,并多次再版。为培养植物纤维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人才,陈先生与三名得力助手郑延龄、邬义明、朱良宏在天津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植物纤维化学教学与科研组,开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并为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土壤植物研究所、华南工学院、南京林学院、东北林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林学院等著名院校的进修教师开展实验操作技术培训。1958年,陈先生在国内实验室首次成功制成特种人造丝 (纤维素黄原酸酯),为我国轻纺工业的发展和植物纤维化学学科的形成做出贡献。

1956年,任教于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造纸教研室的隆言泉、谭龙、张明善先生调整到天津大学陈先生工作的化工系造纸专业,成立了继陈国符教授科研组之后的第二个科研组,并向陈先生学习科研方法和实验技术,自此与陈先生结下一世师生情缘。三位先生后来回忆:“二十多年后,我们敢于承担200多大气压的黑液湿裂化科学试验,经历从小试、中试、国家攻关到工业性试验的过程,并带领黑液研究室全体青年教师、实验人员和十多名研究生做高压试验,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都与陈先生的严格训练密不可分。”

1971年1月,按照国家高校学科调整要求,陈先生在天津大学任教授19年后,与原天津大学化工系造纸专业全体教师和实验人员整体调整到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前身)化工系。其时,陈先生已是享誉国内外的学术大家,天津轻工业学院对他的到来高度重视。校领导赵国祥立即决定由学校派专车接送陈国符先生上下班,并长期坚持下来。文革结束后国家增补院士,天津轻工业学院只申报了陈国符先生一人作为候选人。后虽因名额有限未被批准,但陈先生作为贡献突出的造纸领域泰斗,被收录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化学卷中,并后续相继被收入中国科协编纂的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和常熟名人纪念堂。

陈国符先生在天津科技大学任教授十余年,正值其学术创造的黄金年龄时期。先生继续开展植物纤维化学和造纸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发表了众多影响深远的学术论著。曾向先生请益并聆听其教诲的弟子中,多人长期在天津科技大学工作并成长为造纸领域专家,对提高天津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

此外,在天津科技大学工作的第3年(1973年),陈国符先生接受《化学通报》编辑部委托,开始研究中国外丹黄白术。经过艰苦卓越的文献考据研究,先生在几年间依次撰成《中国外丹黄白术词谊考录》、《中国外丹黄白术经诀出世朝代考》、《石药尔雅补与注》、《中国外丹黄白术所用草木药录》四篇宏文,共400多页,一扫炼丹术中的迷雾和障碍,取得突破性成果。1977年,陈先生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化学史审稿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原定半小时的发言应听众强烈要求延长为半天。经北京大学赵匡华教授和山西工业大学孟乃昌教授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陈先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被充分证实。

陈先生在天津科技大学工作的第9年(1979年)9月,适逢由瑞士苏黎世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主办的第三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在苏黎世召开,主题定为“道教与中国科学的相互关系”。陈国符先生作为轮值主席参与会议主持工作,并以《道教与中国的自然科学之相互关系》为总题目,将上述4篇关于中国外丹黄白术的论文在会议上发表,引起巨大轰动。会后,法国著名汉学家施博尔(K.M.Schipper)教授邀请陈先生到巴黎大学指导他领衔编制的 《道藏索引和提要》,并郑重行跪拜大礼拜先生为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院、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海外研究机构也先后聘请先生前往讲学并指导研究,海内外道藏学领域的互动交流日益走向繁荣。

其后,陈先生将其自1973年至1979年完成的4篇有关中国外丹黄白术的研究论文补漏订讹,从新编次,于1983年经吴其昱先生介绍,由台湾文明书局作为论文集《道藏源流续考》出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为之作序,称“常熟陈国符先生,学究化工,志通玄邈,栖神鹿洞,启迹龙泉(镇)。…,近复致力泰壹黄冶之术,为书四种。…,言化学史者,必资之以为津梁,考炼丹术者,舍此又安窥潭奥?得非博关群言,沈研钻极者乎!”《道藏源流续考》的出版,不仅证明中国利用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实践比西方早一千五百多年,也奠定了先生“道教炼丹术与早期化学的阐明者”的学术地位,将道教研究推向新阶段。

魂归道家仙境 后学永其纪念

2000年8月20日,陈国符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6岁。先生逝世后,新华社发表题为《陈国符研究道藏称誉海内外》的专题报道,介绍先生道藏研究成果和贡献,香港《文汇报》等各大报纸纷纷登载。香港《大公报》发表《道藏大师陈国符仙逝》等报道,对先生离世表示沉痛悼念。《光明日报》、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群言》杂志以及日本等国媒体也发表悼念文章寄托哀思。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发布讣告,称先生是我国纤维素化学的奠基人。

2004年10月,陈国符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陈国符道藏研究论文集》,由新华书店面向全国发行,以此纪念先生为道藏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

2012年,香港一湾圣坛基于对陈国符先生师道精神和学术贡献的崇敬,出资在先生家乡常熟为其塑立铜像。其年8月,《陈国符与中国道教研究》研讨会暨陈国符铜像揭幕仪式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道教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社科院、中国道协、江苏省与上海市道协、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单位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和高道大德参加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先生,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林舟、张凤林先生,香港一湾圣坛刘绚强先生以及陈先生后人参加开幕式。会议肯定了陈先生在道藏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确认了先生在该领域的开拓者与权威地位。

2014年11月,陈国符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先生在植物纤维化学与造纸研究领域之部分后学弟子撰写纪念文章,深切缅怀先生的卓越学术成就和高尚师德精神。先生在海峡两岸道藏研究领域之后学胡孚琛、李显光先生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将《道藏源流考》(繁体新修订版)整理完毕,并在陈国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上举行首发式。

人格辉如星月教泽百世流芳

伴随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变换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变革,先生一生历经从西南联大到北京大学、到天津大学,再到天津科技大学的曲折变迁。先生终身从事教学育人和学术研究事业,桃李满天下,硕果享高名。而今总结先生人格与成就,约有四端:

一曰高风亮节,正气长存。先生留德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底,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战,而其时,纳粹德国政府却已承认汪精卫的南京傀儡政权。为保持民族气节,抗议纳粹德国与汪伪政权建交,先生博士毕业后婉拒导师挽留,甘冒战火危险毅然回国,受聘于西南联大担任教职。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正值国共联合抗日,先生大量阅读毛主席著作,支持学生民主运动。闻一多教授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后,先生和少数爱国教授一起参加抗议游行。抗战胜利后,先生对国民政府腐败深为不满,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毅然辞去资源委员会职务北上任教。先生性格爽直,为人正派,秉持气节,坚持正义,后学钦佩至极。

二曰学高为师,诲人不倦。先生终身奉献于教学育人事业,其于国内发端的两支学脉(植物纤维化学与道藏学)均有传人。在植物纤维化学与造纸领域,陈先生终其一生呕心沥血培养该学科的科技人才,毫无保留地向后学传授留德所学之学科前沿知识和科学实验方法。先生高度重视实验基本功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重视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启迪,影响和培养了以天津科技大学隆言泉、谭龙、张明善、周燕钟、郑延龄、邬义明、李友森、刘佩如、刘澂、谭国民、杨淑蕙、苏求凤等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在新中国造纸和化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军人才。在道藏学领域,先生曾直接指导现任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胡孚琛研究员和法国汉学权威施博尔教授从事道藏研究,并深刻影响了台湾学者李显光先生,而海内外道教研究领域的学者几乎都曾从先生的开创性成果中得到教益。先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其终身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曾由光明日报刊发《严师》专文进行报道。先生平易近人,奖掖后学,对青年教师倾心教导,倍加爱护。先生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严师品格深受师生赞誉并广为传颂,堪称当之无愧的师德楷模。

三曰植物纤维化学奠基人,造纸泰斗。先生认为“研究者即发现新事物或创造新学说之谓也”,“人生的价值在于做创造性的工作”,遂矢志探新,勤勉治学,终身从事科学研究事业,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学术创新躬耕不辍,死而后已。先生留德时师从耶姆教授,主攻植物纤维化学和造纸研究,回国后将植物纤维化学学科引进中国,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个科研规划(1956年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成为我国该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并先后担任天津市人大代表、中国林业化学化工学会和天津造纸学会理事和顾问、《化工学报》编委。先生的研究不仅将我国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的制浆造纸技术提升到科学理论高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造纸工业的进步;还在无烟火药(硝酸纤维素)、胶片(醋酸纤维素)、人造丝或玻璃纸(纤维素黄原酸酯)等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推进了我国军火工业、胶片工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

四曰《道藏》权威,黄白巨擘。先生用科学考据方法对《道藏》进行系统研究,集一生心血凝结而成的《道藏源流考》和《道藏源流续考》,久已成为道藏和中国化学史研究的权威著作,享誉海内外学林。先生在道藏、道教史、外丹黄白术、道教音乐与斋醮仪式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将道藏和外丹黄白术的研究推进到全新阶段,在国际汉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称为“道教文献与炼丹史的权威”。

回顾先生光辉而传奇的一生,闻者无不油然升腾起无限敬意。先生之铜像铭有言:“考道藏之源流,索黄白之幽隐,扬洞天之仙音。率真其性,恬淡其德,精醇其学,方正其行。巍乎高峰,沛乎时雨,引领后进,滋润学林”,是诚有以致之也,此论不亦宜乎!先生无愧为我国杰出的师德楷模和学术大师,是教育史和学术史上永载汗青的璀璨明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辈后学唯有心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坚定意志砥砺前行,庶几不负先生之谆谆教诲与殷殷嘱托。笔者虽不才不敏,崇敬之心却未敢须臾有离,承陈先生后学诸先生谬托,谨撰此文以为陈国符先生诞辰百年之纪念。

2014-12-4

猜你喜欢
陈先生化学
永远的怀念
陈思和先生的“善”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奇妙的化学
在朋友家跳楼朋友被判赔八万
逃逸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