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影
黑龙江省青冈县人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青冈 151600
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影响
李春影
黑龙江省青冈县人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青冈 15160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在治疗小儿糖尿病中的不同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小儿糖尿病患儿,共2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患儿有17例,该组患儿采用口服二甲双胍药物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儿10例,该组患儿采用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2个月后的体重、血脂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2个月后的体重、血脂变化,可以得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其患儿的体重及血脂均有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中的患儿其下降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在治疗小儿糖尿病中,有其显著疗效,它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脂水平,减轻患儿体重,并且,其患儿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二甲双胍;胰岛素;小儿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学龄年儿童的肥胖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随着肥胖率的增加,其小儿糖尿病的发生率也相应的有所增多。据相关临床医学调查显示[1],目前,我国学龄年儿童患有小儿糖尿病的发生率正逐年呈上升的趋势。而对于小儿糖尿病患儿而言,只要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则可以有效的根治其主要临床症状。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仍是以静脉注射胰岛素为主,这种治疗方式虽然已十分成熟,但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治疗后,带给患儿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等[2]。因此,寻找出治疗小儿糖尿病的最佳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文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小儿糖尿病患儿,共27例作为研究对象,意在探讨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在治疗小儿糖尿病中的不同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糖尿病患儿,共2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治疗组,患儿共有17例,其中男患儿有10例,女患儿有7例,年龄在9~13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11.81±1.11)岁,该组患儿采用口服二甲双胍药物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儿共有10例,其中男患儿有6例,女患儿有4例,年龄在9~14岁之间,平均年龄(10.97±1.31)岁,该组患儿采用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入选的27例患儿均在医院的体检结果中,确诊为小儿糖尿病患儿,且排除了心、肝、肾等器官有严重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治疗组)患儿采用口服二甲双胍药物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其中,治疗组的具体治疗方法:每日给患儿口服二甲双胍药物3次,分为早、中、晚三餐后各服用1次,服用的剂量为0.25 g/次,疗程定为2个月[3]。
1.3 观察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2个月后的体重、血脂变化,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
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2个月后的体重、血脂变化,可以得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其患儿的体重及血脂均有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中的患儿其下降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中的患儿在治疗前的平均体重为(26.78±2.23)kg,平均血脂含量为(2.14±1.07)mmol/L,在经过二甲双胍药物的治疗后,其患儿的平均体重为(23.76±1.37)kg,平均血脂含量为(1.39± 0.36)mmol/L;对照组中的患儿在治疗前的平均体重为(26.93± 2.27)kg,平均血脂含量为(2.13±1.06)mmol/L,在经过胰岛素药物的治疗后,其患儿的平均体重为(25.66±1.32)kg,平均血脂含量为(1.56±0.37)mmol/L。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据相关临床医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龄年儿童患有小儿糖尿病的发生率正逐年呈上升的趋势。而对于小儿糖尿病患儿而言,只要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则可以有效的根治其主要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仍是以静脉注射胰岛素为主,而这种治疗方式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寻找出治疗小儿糖尿病的最佳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二甲双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降血糖药物。其具有多种的作用机制,如延缓葡萄糖在机体肠胃中的摄取量等。据临床医学研究证明[4],该药物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还能够将机体内部的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有效的降低,进而使得外周葡萄糖代谢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并且,根据该文的研究显示,虽然治疗组(二甲双胍)和对照组(胰岛素)在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其患儿的体重及血脂含量均有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中的患儿其下降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这也由此证明了,二甲双胍在治疗小儿糖尿病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且治疗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在治疗小儿糖尿病中,有其显著疗效,它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脂水平,减轻患儿体重,并且,其患儿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1]顾俊菲.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相关肿瘤的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49(4):557-560.
[2]于占彪,黄煜湘,崔娜,等.限制性补充碳酸氢钠对二甲双胍相关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的救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58-2460.
[3]侯沃霖,张丹丹,陆蔚,等.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CA125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8):1380-1383.
[4]胡朝谦,于珮,李春君,等.西格列汀或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山东医药,2014, (21):61-63.
R473.6
A
1672-4062(2015)02(a)-0059-01
2014-11-05)
李春影(1974.4-),女,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常见儿科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