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临床治疗观察

2015-02-11 11:11:52王安亮
医疗装备 2015年16期
关键词:汉密尔顿认知障碍帕金森病

王安亮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人民医院,辽宁本溪117200)

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临床治疗观察

王安亮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人民医院,辽宁本溪117200)

目的:对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临床治疗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对研究组患者使用西酞普兰治疗和心理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7.03±2.36、18.10±1.2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实施西酞普兰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效果较好。

帕金森病;抑郁;认知障碍;临床治疗

帕金森病是一种脑变性的临床疾病,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抑郁及认知障碍,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恢复和预后[1,2]。本文对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临床治疗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有23例,女性有7例,患者的年龄为61~77岁,平均年龄为(63.3±1.7)岁;研究组中,男性有24例,女性有6例,患者的年龄为60~78岁,平均年龄为(63.4±1.6)岁。研究组和对照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在性别比、文化程度、年龄、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多个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相关数据可以给予比较与分析。

1.2 方法:对照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积极调整和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并按照患者的诊断结果和实际病情使用抗胆碱能的药物、左旋多巴或者DA受体的激动剂和一些抗自由基、有效改善脑循环及代谢的药物,比如盐酸多奈哌齐、石杉碱等。研究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西酞普兰和心理治疗,嘱患者每天早晨服用1次西酞普兰,起始剂量为每天10 mg,最大的剂量为每天40 mg,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主要有对患者的疾病认识干预、情绪和行为干预等。

分析两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结果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0.21±6.23、29.04±3.28,研究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0.24±6.26、29.06±3.25,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7.35±5.14、24.24± 3.15,研究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7.03±2.36、18.10 ±1.2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帕金森病患者常存在抑郁的情况,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及时恢复和预后情况均具有不良影响,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明显下降、独立的思维活动能力明显降低等,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对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和关键[3]。

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的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的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再摄取,明显提高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的含量,进而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其对于内源性的抑郁和躯体疾病所引起的抑郁情况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效果更佳,可通过对患者实施认知疗法等干预积极调节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潜能,有效唤醒患者的机体适应机制,使患者存在的抑郁情绪得以消除,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4-5]。

本研究中,研究组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7.03± 2.36、18.10±1.24,要比对照组患者的27.35±5.14、24.24± 3.15明显更低(P<0.05),可以看出,对帕金森病抑郁及认知障碍患者实施西酞普兰治疗和心理治疗等临床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韩英,刘楠,黄慧玲,等.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对认知障碍和运动障碍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3,12(4):232-235.

[2]尤志珺,刘丹荣.老年P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抑郁、认知障碍的关系[J].中国康复,2012,27(4):271-273.

[3]蒋倩雯,扎圣宇,王刚,等.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及运动并发症现况调查[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15(6):471-474.

[4]龚艳,熊康平,毛成洁,等.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及其对睡眠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3):2637-2641.

[5]付伦姣,罗成宏,冯泉,等.帕金森病患者情感淡漠及出现抑郁、认知障碍的联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45-246.

R742.5

B

1002-2376(2015)11-0129-02

2015-09-27

猜你喜欢
汉密尔顿认知障碍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28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36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4:06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4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4
帕金森病的治疗
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3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
一类特殊三正则图汉密尔顿回路存在性的证明
梦境追踪
故事会(2007年1期)2007-03-07 0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