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干扰电抽吸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2-11 11:11:52刘定芬
医疗装备 2015年16期
关键词:腰部局部动态

刘定芬

(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贵阳550007)

动态干扰电抽吸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定芬

(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贵阳550007)

目的:探讨动态干扰电抽吸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按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动态干扰电抽吸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干扰电抽吸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动态干扰电;按摩;腰部软组织损伤;临床效果

腰部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患者主要为青壮年。传统上采用按摩治疗,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近年来有研究人员使用动态干扰电抽吸法进行腰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临床效果改善显著[1]。我院在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在按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动态干扰电抽吸法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其中腰扭伤患者34例,腰肌劳损患者46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10.1±1.2)岁,病程1个月~19年,平均病程(8.2±1.3)年。所有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局部压痛点以及腰痛,同时伴有腰活动受限以及腰肌紧张。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按摩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并且掌心向上,医护人员站立在患者的身侧,先进行轻推摩,从患者的腰部起推到肩胛的下部,之后向外侧展开并转向腋窝,力度由轻到重[2]。在轻推摩之后,在患者腰背部作大面积揉动,棘突两侧使用拇指指腹向上揉,或者私用手掌贴于患者的皮肤,进行螺旋形或者圆形揉动。在患者的肋间进行推摩以及指肤摩擦,在摩擦肩胛下角以及内侧的时候,医护人员要用手托住患者的肩部,另一手从内侧进行摩擦[3]。两骶棘肌则使用双手按压,脊柱用双手按压,并叩打脊柱两侧肌肉。每次按摩的时间为20min,1次/天,6次/周,持续治疗2周。

1.2.2 研究组:研究组在按摩后进行立体动态干扰电的治疗,使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仪,治疗参数方面,中频频率为(4500±300)Hz,差频频率为0~300Hz,动态节律为(10±1)s。其中电流输出的强度要以患者的感觉阈为上限,同时逐渐调节电流到患者出现电感。电极使用星形电极,两个电极板置于患者腰椎的两侧或者是上下端[4]。在治疗过程当中,应当选择定额100Hz,并且扫频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设定,如果患者的腰痛显著,扫频为90~120Hz;患者的腰肌紧张,扫频为30~60 Hz,各15min,电流量以患者的耐受为宜,抽吸频率为20次/分,1次/天,持续治疗2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患者的疗效判断标准为痊愈:治疗之后患者的体征消失并且症状缓解,腰部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治疗之后患者的体征基本消失并且症状显著减轻,腰部功能基本正常。好转:治疗之后患者的体征减轻并且症状好转,腰部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治疗之后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无明显变化。以痊愈、显效以及好转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6例,好转16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7.5%,研究组患者痊愈9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5%,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体腰椎活动主要集中在腰骶间。腰部韧带、肌肉、筋膜以及骶髂关节如果遭到过度的牵扯,就会出现肌肉起止点的韧带撕裂或者是局部出血问题。急性的腰部软组织损伤病因往往就是韧带、筋膜或者肌肉损伤之后出现的局部渗液以及出血,如果治疗不够及时,局部组织纤维性变,会导致患者的韧带、肌肉或者关节内部出现粘连,从而发展成为慢性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出现炎症,通常是非化脓性炎症,往往继发于风湿性关节炎、外伤以及痛风。病变发生在患者肌肉起止端或者是肌束附近的纤维鞘。传统上治疗该病首选按摩,主要作用于患者的皮肤,清除患者的局部衰亡细胞,开放肌肉毛细血管,增强局部的血液供应并改善营养状况,最终解除患者的软组织疼痛,恢复期腰部功能。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通过将三路中频电流分成两组,交叉输入患者,从而得到不同形式的多位置干扰振幅,发挥低频刺激作用。因为作用方式呈现出立体形态,干扰电止痛的效果明细。作用机制推测同干扰电流激活患者体内的多肽镇痛物释放相关。立体动态干扰电能通过患者的轴突反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患者缺血导致的肌痉挛以及酸中毒,加速清除钾离子以及激肽等致痛的物质。此外抽吸电极能为局部组织提供负压抽吸作用,同步输入叠加可以发挥镇痛以及刺激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提高缓解患者肌肉紧张的效果。

综上所述,动态干扰电抽吸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1]郭万学,陈子元,缪鸿石,等.理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35-236.

[2]楼惠军,张济兰,黄逸萍,等.干扰电向量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J].现代康复,2013,4(11):112-115.

[3]周光辉.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慢性腰肌劳损80例[J].中华理疗杂志,2014,2(24):81-82.

[4]杨俊平,胡宝琪.动态干扰电流超短波治疗坐骨神经痛265例疗效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2014,12(10):123-125.

R681.5

B

1002-2376(2015)11-0112-02

2015-09-25

猜你喜欢
腰部局部动态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7期)2022-09-05 02:36:02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3期)2022-05-23 13:44:30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1期)2022-03-09 06:22:20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动态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6:24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局部遮光器
吴观真漆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