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龙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 影像科,河南安阳455000)
CT增强扫描技术要点分析
王绍龙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 影像科,河南安阳455000)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技术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CT增强扫描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增强扫描需要注意造影剂的正确注射方法以及碘过敏试验,同时还要做好患者心理工作,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等技术要点。结论:临床方面应对CT增强扫描技术要点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操作过程中的相应要求,以此提高诊断效率。
技术要点;CT增强扫描;诊断效率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CT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其不仅可以定位病变部位,还能显著提升定性诊断精准效率,临床医师可根据CT诊断结果对患者病情作出判断。在进行CT扫描的过程中,倘若病变组织或器官接近正常组织的密度时,X线吸收差就会相应的减小,获得的CT图像的自然对比度也会随之降低,难以显示病变组织。通过CT增强扫描的方式可及时发现平扫过程中漏检的病灶,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准确率,这对定性病变和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十分有利,还可对血管和非血管性病变进行鉴别[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行CT增强扫描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T增强扫描的技术要点,现作如下报道。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CT增强扫描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6例,女24例,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2.6±2.5)岁。
2.1 增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缓解其不良心理:大部分患者对CT增强扫描技术了解程度有限,对CT增强扫描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造影剂导致的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过度担忧和紧张,而情绪变化会引起特异质反应,这已经得到临床证实。因此,增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安抚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查开始之前,护理人员可向患者普及一些CT增强扫描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这项技术的了解,给予患者安全感,耐心听取患者的内心倾诉,运用语言技巧舒缓患者不良情绪;稳定患者家属的情绪,做好其思想工作,针对病情严重或者不治之症的患者,要支持和鼓舞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精神安慰;针对心态不稳定的高龄患者,因其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医护人员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创造安全舒适的检查氛围,客观讲述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敏现象,耐心询问患者并发症等,指导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但心力衰竭比较严重的患者不可进行CT增强扫描[2]。
2.2 医护人员要做好碘过敏试验工作:进行碘过敏试验之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的曾有药物过敏史,判断是否属于过敏体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高危因素。进行碘过敏试验过程中,静脉注射1ml 30%泛影葡胺,观察20min左右,若患者无任何不适为阴性,选择非离子型或离子型造影剂;若患者出现轻度头痛、发痒、恶心、发热、呕吐等反应时可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等;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四肢青紫、血压骤降、过敏性休克等重度反应时,要立即停止增强扫描并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倘若使用进口造影剂,可不比进行碘过敏试验[3]。
2.3 造影剂的具体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单次大量快速注射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注射方法。在进行增强扫描之前,要对造影剂进行加热,直至其达到正常体温位置,对造影剂用量进行严格控制,计算方法为1kg给药剂量为1~2ml,将60~100ml 60%的碘水造影剂以2~5ml/s的速度快速大量注射,严格掌握注射速度,以此实现强化水平的标准。注射过程中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注射和扫描必须立即停止,采用针对性处理措施。轻度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处理,患者可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或者给氧的方式自行缓解;中度和重度不良反应要遵照医嘱及时给予急救药物,并由相关临床科室实施抢救[4]。
CT增强扫描技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应用这项技术时必须综合考虑造影剂使用方法、碘过敏试验、患者心理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因素,严格执行操作过程中的相应要求,以此为基层医院CT技术人员提供操作便利,更好的提高诊断效率[5]。
[1]邢古生,王爽,欧阳汉,等.CT与MRI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1-4.
[2]杨培红,于咏梅.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肺动脉栓塞28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5):450-451.
[3]陈蓉,赵辉,尹志勇,等.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急诊胸部创伤中的初步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20):3882-3885.
[4]靳炳琢.对比用CT增强扫描与MRI增强扫描诊断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8):60-60.
[5]吴朋,吕国士.64排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恶性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354-356.
R445.3
B
1002-2376(2015)10-0008-01
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