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鲶鱼效应”

2015-02-10 05:40郭守科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鲶鱼效应鲶鱼德育课

郭守科

(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大田 366100)

鲶鱼效应原指的是鲶鱼在搅动沙丁鱼生存环境的同时,激活了沙丁鱼的求生能力。鲶鱼效应的实质是通过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部分群体活跃起来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和带动另一部分群体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科学运用好“鲶鱼效应”,给中职德育课堂放一只“鲶鱼”,营造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鲶鱼效应”,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课堂,唤醒或者刺激学生对“活”的感觉,使学生在充满“鲶鱼效应”的教学氛围中变厌学、畏学、苦学为想学、爱学、乐学,从而强化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

一、独具匠心的教学情境

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收”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独立品格逐渐退化,独立性逐渐丧失。教师要唤醒这种沉睡已久的潜能,就要找到一个激发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大胆说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而这个激发点,就是教学情境。托尔斯泰说:“一个用视觉或听觉接受他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现在的学生特别在意通过“视觉”或“听觉”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现德育课蕴涵的意境,其中多媒体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具有形、声、情、境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和营造气氛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形象、直观。如,在教学《生活消费》时,笔者选取了2015年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在日本疯狂抢购马桶盖以致断货,商家打出广告卖日货,国货不甘认输掀起价格大战的视频,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情境中去领悟和思考视频中存在的现象,在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碰撞中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但乐于接受,愿意学习,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本身蕴涵的情境因素,营造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喜爱的学习氛围,将教材知识用多变的、恰当的手法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愉悦地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去认识,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会不断增强。

教师还可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情境,运用真实物品演示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知识。

二、大胆创新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者口干舌燥,学者昏昏欲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一味输出一些陈旧的、过时的信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挖掘教学内容的新奇点,实现教学内容的大胆创新。如,在教学《杜绝不良行为》时,教材通过列举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寓意学生要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这些知识浅显易懂,教师对此不必过多讲解。但是对学生时有发生甚至屡禁不止的一些不良行为教材只是蜻蜓点水,没有指出其危害作用。因此,教学中可以把重点转向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反省中不断地矫正自己,最后告知学生:小错不断,并非大错不犯,知错必改,善莫大焉。杜绝不良行为,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既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深化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大胆创新还要注重职业化教育,使德育课与各专业的知识技能相衔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如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拥有更强的应变能力。为此,教师要拓宽德育课知识的外延,不断搜集新知识、新信息,渗透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保持新鲜感,而且有利于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当然,德育教学还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可将当前的时政热点引入课堂,丰富和升华德育课的内涵,充分体现德育教学的时代感。

三、独辟蹊径的教学方法

教有教法,但无定法。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教学方法,只能令学生疲惫、生厌。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改进教法,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于漪说:“教学应克服亦步亦趋的心理,准确而深入的教学应根据所制定的目的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就是对教学方法的独辟蹊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陌生的眼光审视熟悉的事物,在平凡中寻找新意,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渗透教学目的。如,在教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时,依据课本内容,把学生分成用人单位和就业者,模拟签订劳动合同场景,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在如此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很自然地掌握了签订劳动合同的知识,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感到无聊,无事可做,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辨別劳动合同真伪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时,举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手抄报比赛。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指定各组组长为策划人,组织本组成员设计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在此过程中,他们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在不断优化方案中顺利完成任务。接着,班级代表讨论发言,教师归纳点评。最后,评出最优的手抄报。这样的活动,学生既升华了所学知识又增强了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四、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风趣幽默的语言是连接学生心灵的“润滑剂”,教师上课如果语评呆板,就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疲沓厌倦。而同样的内容,如果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就能使原本沉闷乏味的课堂变得引人入胜,使学生的灵感伴随的智慧的火花产生顿悟,获得真知,教与学的效果自然大相径庭。如,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时,针对餐饮铺张浪费的现象,笔者是这样解读的:“我阔?那是‘舌尖上的浪费’!必须实施‘光盘行动’。”在讲解《价值规律》中影响价格的因素时,针对近年来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上涨的现象,笔者是这样有感而说的:“‘苹什么’价格这么高?‘蒜你狠’,谁叫我们生活在‘油你涨’的年代。”这些内容笔者明显活用了网络流行语,这样的语言多了一份幽默,少了一份木讷,多了一份鲜嫩,少了一份陈腐,学生听了都会心地一笑,师生在心有灵犀中自然地生成了较强的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教师可以根据时间和空间的需要,恰当运用语言陌生化的手段为德育教学服务,如通过比喻、夸张、谐音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新鲜、生动、幽默。偶尔用方言讲课,也可以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效果。

五、发展性和人文性的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测作用。当前的德育教学评价依然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在这种评价体制下,许多中职生认为自己是考试的失败者,而影响了学习积极性。为此,要实施发展性和人文性的教学评价,即实施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如在学生成绩评价上,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减少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采用“学分制”。这个“学分制”不同于大学的“学分制”,是指学生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如听课的态度、问题的回答、知识的掌握、作业的完成等,均可依据其表现给予相应的学分,这样学期累计的学分即可作为该学生的平时成绩。当然,学期累计学分还应包括该生平时的纪律表现、出勤情况等。另外,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而获奖的也可列入其中作为参照,一起计入学期累计学分。这种综合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与所谓单纯考试的评价方式相比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

六、多元化的教学环境

当今社会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师必须把握当代教育的脉搏,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将课本理论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及时把认知能力转化为行为体验,促使学生知行相融、学用结合。为此,德育教学要重视课外活动,举行如时政沙龙、道德讲堂、法律在线等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不仅读“圣贤书”,更要闻“天下事”,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如认知实习、顶岗见习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反思践行,在合乎“最近发展区”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成为一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在讲授《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中“投资理财方式”时,笔者课前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当前存在的投资理财方式,有的学生发现储蓄存款是投资理财的常见形式,有的学生通过到股票和证券交易所取证,发现投资股票、债券、保险也是赚钱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中,依据学生课前的不同的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投资方式不同旳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学生不仅懂得了投资理财时“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而且要量力而行、理性投资。在课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书本所学的投资理财的知识,尝试做个家庭理财专家,为父母的投资理财拟订方案和提出建议。由于将行为体验与认知应用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意接受,热情参与,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达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1]默耕.经典教学方法荟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2]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鲶鱼效应鲶鱼德育课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鲶鱼效应”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什么
关于“鲶鱼效应”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运用与反思
让鲶鱼慌起来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