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万成
(韶关学院 医学院 , 广东 韶关 512026)
人体阴阳五脏模型探秘
邹万成
(韶关学院 医学院 , 广东 韶关 512026)
通过正本清源的文献学考察、贯通医理的考据,以符合常识、便于后学研习的《临证指南医案》等临床巨著、指导临床实践为原则,探讨人体阴阳五脏模型。认为阴阳异名同类,“阳”为“人体已摄入并贮存的物质和能量释放从而推动各种功能活动而呈现的向外、运动、功能、气化无形、明亮等表现”;“阴”为“人体摄入的物质和能量并贮存起来,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呈现的向内、静止、物质、凝聚成形、晦暗等表现”;五脏是阴阳盛衰消长、循环交替的具体实施者。
阴阳模型;五脏模型;人体;阴阳盛衰
中医学发源于中国,根植于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殖和卫生保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诸如阴阳、五脏的阴阳属性等仍是众说纷纭、难成一统,影响中医学术的交流和发展。因此,从中医经典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结合临床实践,梳理出一个思路清晰、便于后学研习的《临证指南医案》等临床巨著、能指导临床实践的人体阴阳五脏模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阴阳模型:阴阳异名同类,俱为物质和能量的统一,只是贮藏与释放的状态或者说是出与入之不同。从字源上看,阴阳二字都有一个“阝”偏旁,也就是“阜”部旁,而“阜”就是高起的土山的象形字(“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 《说文》)。创字之初,朝阳面为阳,背阳面而为阴。“所谓阴阳者,去者(散热)为阴,至者(太阳的入射)为阳”(《素问·阴阳别论》);阳注于阴,阴满之外(《调经论》,阳光之热向内流注于地球属阳,地球热量充满而流出于外属阴)。刘宝义[1]在其博士论文中说:“天为阳,地为阴,天气来入者为阳,地气外出者为阴。”实为见道之言。然地球无时无刻都在吸热和散热,故更深刻的认识当以朝阳面太阳入射量大于散热量、以入为主、温度上升而为阳;背阳面太阳入射量小于散热量、以出为主、温度下降而为阴。
人体与地球有别,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能量吸收和释放者,而是复杂的主动的物质、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者。古人通过“法天象地”“人亦应之”的类比方法认识人体阴阳。“至者为阳”“阳注于阴”,是指人体摄入天地之物质、能量并贮存起来,与阳光太阳入射地球相类,故为阳;“去者为阴”“阴满之外”,是指消耗自身的物质、释放能量并排泄废物,与地球散热同理,故为阴。
但现在通行的阴阳观,以向外、运动、功能、气化无形、明亮等为阳,以向内、静止、物质、凝聚成形、晦暗等为阴。对人体而言,前者是指人体摄入并贮存的物质和能量释放而推动各种功能活动,同时将废物排出体外;后者是指人体摄入的物质和能量并贮存起来,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与前述之阴阳观刚好相反。其实,这只是观察层次不同,均涵蕴至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传》),前述《内经》的阴阳观,是重形而下的机制,而目前通行的阴阳观更强调形而上的表象。由于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向“重道轻器”“以象定藏”,故形而上的阴阳观较形而下者更易为群众所接受。为便于学术交流,更为发煌人体阴阳的精义,笔者认为,当“道”“器”结合,定人体阴阳之“阳”为“人体已摄入并贮存的物质和能量释放从而推动各种功能活动而呈现的向外、运动、功能、气化无形、明亮等表现”;“阴”为“人体摄入的物质和能量并贮存起来,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呈现的向内、静止、物质、凝聚成形、晦暗等表现”。
洞悉了人体阴阳的精义,也就理解了人体生命过程。“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灵枢·五味》),说明人体不断通过饮食摄入物质和能量并贮存之,同时又不断消耗已贮存的物质和能量,有出也有入,入少则出不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平旦至日中,人之消耗量大于贮存量,且差值与时俱增,故为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人之消耗量大于贮存量,但差值随时而减,故为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人之贮存量大于消耗量,且差值与时俱增,故为阴中之阴;鸡鸣至平旦,人之贮存量大于消耗量,但差值随时而减,故为阴中之阳也。人体生命过程就是一个阴阳盛衰消长、循环交替的有序过程。
五脏模型:阴阳盛衰消长、循环交替的具体实施者。恽树珏说:“《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脏,乃四时之五脏”(《群经见智录》。脏和时相应体现了人体脏腑工作方式的一定规律,即“时”为外在的激发源,“脏”为内在的接收靶点[2],两者的相应性活动是有序又有外在的各种现象见于其上而在外,内在的阴阳出入寓于形下的器中,故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管子·四时篇》)道出了“时脏”的深层内涵是“出入”,即内经所言之阳入阴出。但影响“出入”外在的激发源众多,诸如情志、劳作、饮食、药物、酒等。因此,从“四时”研究五脏,只是突破口,以“出入”作为着眼点,才能揭示其形而下的本质。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人体的升降出入是如何实现的?中医是以“气”为本的唯物观、以“升降出入”为基础的恒动观的思想指导下,以四时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取类比象,巧妙地构架出了人体的脾、肺、肾、肝、心五脏升降出入模型。
脾:“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 “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之运化,将从外界摄入的食物化作精微输布于五脏,故“脾为阴中之至(到达)阴(内部)”(灵枢·《阴阳系日月》)。春“脏真散于肝”、夏“脏真通于心”、长夏“脏真濡于脾”、秋“脏真高于肺”、冬“脏真下于肾”(《素问·平人气象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明至(到达)阴(内部)的具体部位随季节、五味等外在的“激发源”不同而不同。
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天气通于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能接受脾运化而来之精微、摄取自然界之清气。脾之精经肺之宣发而“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输精于脏腑”(《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黄帝素问病能论》),供给脏腑肢体的“即时消耗”,但未被消耗而剩余的精微经肺之肃降“下归于肾”(《存存斋医话稿》)而藏之,即“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清气与水谷之精结合为宗气,“其下者,注于气街”(《灵枢·刺节真邪》),即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肾精。秋天白露寒霜,西风劲扫,万物之精微藏于果、根,故肢叶凋残,人应之而以“下归于肾”“注于气街”为主而潜藏,故“腠理闭塞,皮肤引急”(《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通过肺的肃降作用,人体贮藏之精越来越多,但不是最多,故肺为阴中之少阴(《灵枢·阴阳系日月》)。
肾:“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是指经肺之肃降“下归于肾”、宗气“下注丹田”而贮藏。“冬三月,此为闭藏”(《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指冬季寒风凛冽,大地冰雪封裹,动植物之精藏而少用,种子不发芽,动物少活动,人应之而当“君子固密”。故肾之主时所藏之精最多,肾为“阴中之太阴” (《灵枢·阴阳系日月》)。
肝:“春三月,此谓发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发生之纪,是为启陈”(《素问·五常政大论》)。“发”者升发,“启”为启动,“陈”指陈旧,即已藏之肾精,肝具有触发肾所藏之精化为元阳(物质和能量由贮藏状态变为释放状态),通过三焦上升而推动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故有“十一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行肾气”(《医学衷中参西录》)之说。正是因为春阳的“发陈”植物之精,其才能发芽、生枝、开花;正是因为肝的“发陈”肾精化为阳气上升,从而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肺因肝左升而能右降,脾得火暖而健运,心得“奉”而“长”。但肝之主时阳气始生,初盛而未旺,故肝为“阳中之少阳”《素问·六节脏象论》。
心:“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素问·宣明五气论》;肾“本水之宅也,而阳根于阴,则火生焉”,心“则火之宅也,至其宅而后旺,故从其旺而属于心也”(《医碥》)。说明肾精经肝的触发而上升于心,经心的作用而化生阳气。所以人身之阳气根于先天,源出于肾之精;阳虽根于下,必上至于心而后旺[3],并且“凡血脉所及,脏腑百骸皆得君火之温养”。故心的阳气最旺,“为阳中之太阳”(《灵枢·阴阳系日月》)。
肺、脾、肾不断从外界摄取并贮藏物质和能量,故为阴;已贮藏物质和能量是人体阳气之来源,故阴中藏阳。肝之“发陈”心之“生火”,均是肾精由贮藏转为“施用”以释放能量产生阳气的过程,故属阳,而得到心火温养的肺、脾,不断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经肺之肃降“下归于肾”而贮藏,故阳中有阴。所以中医五脏模型的内涵就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具体实施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阴阳异名同类,“阳”为“人体已摄入并贮存的物质和能量释放从而推动各种功能活动而呈现的向外、运动、功能、气化无形、明亮等表现”;“阴”为“人体摄入的物质和能量并贮存起来,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呈现的向内、静止、物质、凝聚成形、晦暗等表现”;五脏是阴阳盛衰消长、循环交替的具体实施者。
[1] 刘宝义.阴阳五行原理与藏象经络实质初探[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
[2] 王彤 , 郭霞珍, 王偲 , 等 .中医时脏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6): 22-24.
[3] 李高申,郭梅珍.论“心为阳中之太阳”[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1(1):10.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5-22
广东省韶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2013CX/K82)
邹万成(1967-),男,博士,韶关学院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理论。E-mail:zuowancheng@sina.com
R22
A
1673-2197(2015)19-0005-02
10.11954/ytctyy.20151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