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庆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水瘀证治初探
杨子庆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水与瘀为中医两个不同概念,其一源而二歧,在疾病过程中往往互结为患。试从其生理、病理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联系探讨“水瘀证”。深入认识水与瘀血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发挥中医对不同疾病的认知,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水瘀证;血液;水瘀病理
水是人体水液代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疾病发生的病理因素,在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瘀血是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所形成的有形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中医暂未明确提出“水瘀证”的概念,但临床诸多医家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运用水瘀相关性,采取活血化瘀利水法治疗疾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1-3]。本文从《金匮要略》中论述水与瘀的关系,探讨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应用。
水与血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基本物质,均来源于水谷精微,依赖后天脾胃化生充养。生理之“水”,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为津液的主体部分,附着于津液以周流全身而发挥作用,故可泛指体内津液,《素问·逆调论》云:“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医门法律·虚痨论》云:“盖饮食多则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表明饮食是血液的重要来源。《灵枢·营卫生会》也指出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乃化而为血。”意即人体中焦脾胃运化水谷,吸收其中最精专的部分,生成营气;营气有与津液相合,上输心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以成为血[4]。故《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血行脉中,奉行周身,不能出脉外而行。水津主要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且能深入血脉,无处不到。津血可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水津可不断渗入脉中,与营气相合,化为血液;脉内血液,其液态成分释出脉外则化为津液,二者共同完成对人体的滋养和濡润功能。
水与血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并行不悖,而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均可导致瘀血,因此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中以妇人经闭为例,提出病变在水分与血分的区别,“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指出先见闭经而后病水气,因经血闭阻不通,影响水液运行,即瘀血阻滞水道而病水,即“经不利则为水”。
津液代谢障碍,则可导致瘀血。《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湿气不行,凝血蕴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明确揭示水停可致瘀。仲景先师亦言“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盖因水饮停聚,则可累及血分,致血行不畅、瘀血内停。
血病累水,水病及血,两者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常互相交结为患。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论瘀血中记载:“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说明瘀血可致体内阴津不布,津液不能上承而口燥,影响水分。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云:“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表明血瘀能导致水停,水停亦可酿瘀。水滞日久,必致血瘀;瘀血内阻,久必生水[5]。水、瘀两者相互为用,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相互关联,常相互为患。
水与血相伴而行,周流全身,两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金匮要略》中多见于妇人病如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等。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记载:“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并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论述水与血并结血室,形成水瘀证,用大黄破血攻瘀,甘遂逐水,以奏破血逐瘀之功。方后言明“顿服之,当下其血”,通过下其瘀血而达到利水的目的。在治疗瘀血内结产后病腹痛中记载“此为服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方中大黄荡逐瘀血,桃仁润燥活血化瘀,蛰虫破结逐瘀,其破血之力峻猛。以上案例为“血不利则为水”的具体运用,为后世治疗水瘀互结证提供思路。
除妇人病外,在其他篇中亦有其证治。水瘀停聚于肺则可形成肺痈。停于下焦,《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中记载:“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散主之、茯苓戎盐汤并主之。”方中多用血分药,提示治疗小便不利可从化气行水与活血化瘀求之。在治疗癥瘕所致疟母疾病过程中,亦可用活血化瘀、消癥利水之法。
水瘀证临床见证多而复杂,根据其水瘀停聚部位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水与瘀的病证特点,其典型表现当为舌质多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观其舌下脉络可见粗大迂曲,脉象表现为沉、涩、濡、滑、短、迟、尺部沉取无力等[6]。水瘀证兼有水与瘀的特性,故临床较单纯瘀血或湿阻证更难治疗,水湿之邪性黏腻而重滞,瘀血亦胶着而凝滞,两者互结则更为胶固,单祛湿则瘀血不化,但化瘀则湿邪不去[7]。故必须权衡水湿、瘀血之轻重,根据《内经》中“去菀陈莝”的原则而分别采用适宜的活血化瘀利水药物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水与血周流全身,无处不到,在临床上水瘀证可见于全身各处。水瘀证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在脑部疾病、水肿、心衰、消渴等疾病中均有应用。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8-9]依据《金匮要略》中“血不利则为水”的观点,根据水与血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其数十年的临床体会提出了“颅脑水瘀证”,根据其瘀血水浊互结于脑内的病理机制,治疗时运用醒脑通窍、活血利水之法可取得较好疗效。采用脑康灵胶囊治疗水瘀互结型小儿脑积水研究发现,活血逐瘀、利水通络法能有效改善脑积水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脑积水的产生,控制脑积水的发展[10]。通过活血化瘀利水法来治疗颅内疾病,均取得满意疗效。
焦安贵[11]采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脾肾阳虚、水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结果表明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保护肾功能。临床治疗肺心病心衰属水瘀互结证,根据不同证型采用适宜药物,结果表明其能改善心衰通气,降低血黏度,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衰纠正[12]。临床亦有从水瘀论治老年性下肢静脉水肿的文献报道[13]。
水瘀互结证临床较为常见,疗法均不外于化瘀利水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水瘀证现并未有明确的证型及治则,在临床中往往易受忽视,因此临床治疗要注重灵活运用瘀水同治、血水分消的治法,可达到更好疗效。深入研究水瘀证,确立水瘀的证治,可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1] 杨宏勇.脑出血脑水肿病案[J].中医杂志,2003,44(2):127-128.
[2] 王春苹,张铁忠.张铁忠教授从水瘀论治水肿的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63(11):79-80.
[3] 李军.张学文教授论颅脑水瘀证治[J].中国中医急症,1993,2(5):209-211.
[4] 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0-81.
[5] 陈长春,余德文,聂曦. 聂天义水血相关论治急症的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71.
[6] 杨文.水瘀互结证治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1,43(8):7-8.
[7] 张铁忠,万迎新,刘惠文.“水瘀”证的论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6):60-61.
[8] 闫咏梅,周海哲.张学文教授辨治中风颅脑水瘀证经验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9(4):9-10.
[9] 申锦林,张学文.“颅脑水瘀”理论初探[J].湖南中医杂志,1994,10(5):32-33.
[10] 雷春燕,宋虎杰.脑康灵胶囊治疗水瘀互结型小儿脑积水60例[J].现代中医药,2008,28(1):25-26.
[11] 焦安贵.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8):102-103.
[12] 黄冬度.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263例[J].四川中医,2003,21(3):50.
[13] 李求兵,张铁忠,赵东.从水瘀相关论治老年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4):323-324.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1-07
杨子庆(1988-),男,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仲景诊治杂病理法方药。
R249
A
1673-2197(2015)10-0057-02
10.11954/ytctyy.2015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