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兆伟,付 裕,于 怡,李 英
(1.辽宁天士力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1;2.解放军210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传统中医养生观现实意义探讨
贺兆伟1,付 裕1,于 怡1,李 英2
(1.辽宁天士力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1;2.解放军210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养生文化、理论与实践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传统中医养生观影响着现代健康观念。通过介绍中医养生观,以期提高健康意识,遵守养生方法,提高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观;现实意义
养生,又叫“摄生”。养生观可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增强防病抗衰的能力,增值生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中医养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在维护健康生存和种族延续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1]。中医养生着重整体性和系统性,预防疾病。
养生贵在顺应自然。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互相协调统一的状态。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着独特见解,以整体观认识世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2]。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中医理论认为,“生气通天,天人相应”,故养生最重要原则为顺应自然。根据大自然的天气变化,人应该同自然界相协同,以此养生。故圣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也。”古人对于四时季节、气候特点加以概述,并基于此对诸多顺应自然防护措施方法加以总结:“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理虚元鉴·卷上·知防》)万物均不能违背这一自然规律,生活、饮食、精神情绪及养生活动应与四时环境相适应。随季节变化而增减衣物,否则会遭受不时之气侵袭,这也是季节变化时易患感冒的原因。中医还有“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之说,根据季节调整饮食、调整作息做法,体现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具有提高生命质量的现实意义。
养生以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也是中医学的中心思想,《黄帝内经》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其中, “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在疾病形成之初积极祛除致病因素,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掌握对疾病的主动权[3]。
名医在未病之前通过分析出致病的各方面因素,改善身体健康状况,防止疾病的发生,重点在于防未病。中医预防主要通过养生来增强健康,改善体质状况,《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助正气以抵抗外邪,养生不仅在于防病,还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民众对治未病不重视,而对治已病却成为关注的重点,该现象古已有之。张介宾在《类经》中分析认为:“古人的预防之道,在于防治,在疾病未形成之前,所以用很少的力气就能解决大问题。”由此可见,正确的养生观对于防治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目前,对于养生持有“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止”两种观点。若偏信一法,易误入歧途。人的生命活动源于动,有动才有生机,运动能气血通调,骨骼强健,肌肉结实,脏腑功能强健[5]。但运动量要适度,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要超强度锻炼,老人锻炼尤不宜过力。同时,也要做到张驰有度,过度的动或静,均会影响身体健康。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记载:“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推而广之,体力活动、脑力活动、情志活动等要适度,饮食要有规律,性生活要有节制。《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关系密切,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的情感活动能使气血调和、脏腑和谐,从而增强抗病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反之,不良精神情志活动会消弱人体抵抗力,干扰脏腑气血的机能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发疾病,加速疾病的发展[6]。养生的目的是为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稳定的情绪,以避免因情绪波动影响人体气机,甚至伤及内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说明精神保健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机体适应环境及抵抗疾病的能力会增强,从而可起到防病的作用。因此,调养精神乃养生的关键一环。永远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内分泌等新陈代谢才能旺盛,身体抵抗力增强,自然不生疾病而得以健康长寿。
《皇帝内经》中有“生之本,本于阴阳” ,可见阴阳是人体的根本。因此,保养生命,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必须重视阴阳,特别是阴阳的平衡关系,阴和阳通过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取得动态平衡,人即处于健康的生理状态,中医养生观也强调这一点。阴阳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较为关键,若阴阳失去平衡就会造成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紊乱;阴阳失调就会导致阴和阳的偏盛、偏衰而发生疾病, 如“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体现出病理状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均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使机体阴阳消长失去相对平衡而造成[7]。由此可见,养生离不开阴阳平衡的状态,通过精神、饮食、起居的调摄,自我保健或使用药物,使阴阳保持相对平衡。养生贵在调和阴阳,取得阴阳之间相对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必须保持阴阳相对稳定和协调,才能维持“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重视养生,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目前医学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现代研究资料和调查数据颇多,在不同程度上印证了中医学养生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 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9.
[2] 陈立典.中医养生[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6.
[3] 沈庆法.治未病源流概说[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6.
[4] 张其成.一本书学会中医养生[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
[5] 何裕民.中医学导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132.
[6] 丁宇.阴阳五行汇中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6.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1-18
贺兆伟(1972-),男,辽宁天士力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制剂。
R212
A
1673-2197(2015)10-0003-02
10.11954/ytctyy.2015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