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薇
(山西省忻州市中医医院,山西 忻州 034000)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对患者和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临床诊断中,我们为了提高诊断率,一般采取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本研究为了探讨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超声诊断体会,随机选取到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对其临床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检出率较高,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研究中,选取2008年3月~2013年5月到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其中男81例,女69例,患者年龄范围25~65岁,平均年龄60.9±4.3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如下:患者食欲不佳,且上腹部和背部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部分患者同时伴随体温升高、腹痛、黄疸等。
本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其探头频率保持在3.0~3.5MHz。在患者进行检查前,需要向患者讲解清楚检查时的注意事项,要求提前保持空腹。在检查时,一般要求患者采取仰卧位或者左侧卧位,对于在检查中胆总管及其周围组织显示模糊的患者则可以要求其适量饮水,保持胃部充盈,便于对胆总管及其周围组织的观察。在进行检查时,通常对患者的右上腹进行横向、纵向和斜向探查。同时对可能存在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可以采取背高头低位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当找到肝外胆管后,要用探头沿胆总管行走方向找到胰头部,然后在胰头部后方对胆总管横断面内径进行测量。检查结束后,要对患者的胆总管内径、胆管结石数量及大小、胆囊大小等情况进行记录,确保检查结果的有效性。
研究结束后,在本组150例患者中,其中129例患者经B超检查后,被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其余21例检查结果显示胆总管扩张,但未发现胆总管结石,本次检查其超声检出率为86.0%。另外,在确诊的患者中,其中胆总管上段结石23例,胆总管中段结石78例,胆总管下段结石28例;单发性结石81例,多发性结石48例,患者结石的大小范围为:3mm×2mm~11mm×5mm。胆总管内径情况如下:54例患者胆总管内径为0.6~1.1 cm,36例为1.1~1.5cm,39例为大于1.5cm。本研究中,患者结石范围为0.5 cm×0.3cm~1.2 cm×0.6 cm。患者采取超声检查显示结石多呈现为强回声光团,且形态稳定,与胆囊壁分界清楚。
目前临床中将胆总管结石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结石。原发性结石主要指患者的结石多呈现为棕色胆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其引发因素主要为患者出现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力学改变、乙型肝炎病毒等情况。而继发性结石在临床治疗中多指患者的胆囊结石排进胆管并保留,一般呈现为胆固醇结石或黑色单色素结石[2]。当患者患有胆总管结石时,其临床一般会表现出发热、寒战、黄疸,上腹部疼痛等,而且患者的这种临床表现,一般与结石的大小、多少、胆总管堵塞程度、是否合并感染、感染程度严重与否、患者年龄和发病急缓有关联。
有研究显示,胆总管内径约为0.6~0.8 cm,长约4~8 cm,由于肝内胆管的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其弯曲度较大,所以极易导致由肝细胞生成的胆汁在这里的流动速度减慢,影响排出速度,长期下去极易淤积在肝内胆管内,最终发展为结石[14]。在临床诊断中,我们多采取超声诊断对患者进行检查,因为胆中的结石与周围组织及胆汁的声阻抗区别较大,极易形成强回声,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极易被发现,所以检查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因此在临床检查中采取超声检查对胆总管结石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有研究显示,采取超声检查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可以高达95%[16]。
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前,需要对患者普及超声检查的基本知识,要求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之前,保持禁食8h以上,以保证腹部排空,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肠道气体较多不易于检查进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后再行超声检查,提高检查的正确率。另外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还需要保持正确的体位,并根据检查中的超声像图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同时我们发现,在检查中对于结石的位置也可随患者的体位改变而移动,因此保持正确的体位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一般进行检查时,我们需要先将患者保持仰卧位,也可以在检查过程中调节为左侧卧位,并同时要求患者抬起右前臂,将肝胆向左侧稍移位以方便检查。而且在临床实际的检查中,我们对于胰头后方对胆总管横断面内径进行正确测量,通常可以正确显示胆总管内径大小,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出现漏诊。研究显示,对于正常人而言,其胆总管长度范围一般在7~9 cm,直径范围为0.4~0.8 cm,管壁厚度范围在0.2~0.3cm,其一般具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在胆总管结石超声图像中,其胆管大多呈现为扩张,而且胆管壁呈现增厚的趋势,回声增强。一般在胆管腔内可见稳定的强回团,而且可以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断面中发现,形状多为球形,极少数显示为新月形或者泥沙样。这种强回声团,通常与胆管壁之间界限较为清楚。
另外,我们发现,其影响超声检查诊断率的因素有如下几点:患者的肥胖、腹腔粘连或腹壁有瘢痕、患者胆囊管汇入胆总管的位置出现变化,患者检查时体位错误,或者超声产生的容积效应,或者超声诊断仪的分辨率较低等都可以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在这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检查医生的技术水平。因此,为了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我们在诊断中首先要求检查医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其次,患者在接受检查时要保证正确体位,保证腹部排空,在检查时体位的变动一定要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深呼吸、屏气等,不能擅自进行深呼吸和屏气,以免干扰结果的准确性。尽可能地采取分辨效率较高的超声诊断仪,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其诊断准确率高达86.0%,诊断率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郑媛.B超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35.
[2]刘金莹.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J].中国医药指南,2010,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