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无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无锡214023)
1例色素失禁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周敏
(无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无锡214023)
报告1例色素失禁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高热护理,控制惊厥,积极降低颅内压,给予保护性隔离,采取暴露疗法促进创面愈合,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新生儿;色素失禁症;化脓性脑膜炎;护理
色素失禁症(IP)又名Bloch—Sulzberger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多系统,以皮肤损害为主,伴有眼、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改变的较为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遗传性疾病。患者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中的黑色素异常转移至真皮层。常于新生儿期发病,偶见延至幼儿期乃至成人期就诊者[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eonatal purulent meningitis)系指出生后4周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一般新生儿败血症中25%会并发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在新生儿不同于其他年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又常缺乏脑膜刺激征,故早期诊断困难[2]。我科2014年3月4日收治了1例由外院转入的色素失禁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儿于3月21日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患儿,女,12天,生后即发现躯干及四肢有红斑、水疱,诊断“新生儿皮肤感染”于当地医院住院,使用“头孢他啶、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抗感染治疗,住院期间患儿皮疹反复成批出现。近2天患儿出现发热,嗜睡,进奶差,躯干及四肢红斑、水疱加重,于急诊转入我院NICU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9.1℃(R),心率:165次/分,呼吸:52次/分,反应差,刺激后哭声少,前囟稍饱满,四肢肌张力高,有阵发性双目凝视、眨眼、撅嘴动作,躯干部、四肢可见红斑、丘疹及部分水疱,呈线状排列,部分结痂,有色素沉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22.0×109/L,中性粒细胞为0.65,嗜酸性粒细胞0.3,CRP56mg/dl。测血糖3.5mmol/L,脑脊液检查外观浑浊,白细胞:3600 ×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增加,糖含量降低。请皮肤科会诊行下肢皮疹处皮肤活检结果回报示:表皮内见多房性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水疱,真皮层毛细血管周围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及少量淋巴组织浸润。该患儿母亲刚出生时也存在与患儿相似症状,于出生2月后渐自愈,患儿诊断为“色素失禁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后遵医嘱予苯巴比妥钠止痉,3min后缓解,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鼻导管吸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地塞米松抑制炎症因子、减轻脑水肿,人免疫球蛋白支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理上采取暴露疗法,保护了皮肤创面,锌氧油、莫匹罗星软膏混合外用皮疹处,创面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后外用碘伏、阿米卡星喷剂。创面分泌物及血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根据药敏结果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患儿体温4d后恢复正常,反应好,哭声渐多,进奶好,躯干部、四肢原有皮疹一周后结痂,可见色素沉着,入院14d后新出现的皮疹未出现继发感染,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儿21d后好转出院。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该患儿入院时有抽搐症状,表现为双眼凝视,有眨眼、撅嘴动作,立即予苯巴比妥钠粉针加生理盐水稀释后35mg静推,3min后症状缓解。患儿在入院第2天又出现上述抽搐症状,按医嘱及时给予苯巴比妥钠应用后能缓解。护士在反复应用苯巴比妥钠的过程中应注意计算其总量,避免过量。用药后应密切观察,以惊厥停止、患儿安静入睡、呼吸心率平稳、掌指弯曲有一定张力为度,防止用药过量抑制呼吸、循环。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镇静剂发挥作用时进行,并减少声光刺激[3]。发生抽搐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病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脑性尖叫、进行性颅骨缝增宽等颅内高压表现。观察有无抽搐以及肌张力变化。每日评估头围、前囟、骨缝及眼球活动,及早发现有无脑积水。保持患儿安静,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若患儿出现面色发绀,呼吸不规则,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应做好气管插管准备。
2.2 皮肤护理。
(1)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探视制度,进入病房工作人员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进行各项操作前均需洗手,戴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将患儿置于单间病室内,病室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55%~65%,病室每日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消毒三次,每次1h。病室桌面、地面每日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接触患儿的各项物品均需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患儿使用的物品需做到专人专用,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暖箱每日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水箱每日浸泡消毒一次。患儿所用的布类物品均应经过严格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
(2)该患儿入院时存在Ⅰ期皮损,全身大面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部分皮肤出现水疱,为防止皮肤与床单粘连而致皮肤撕脱及增加感染机会,采取暴露疗法,暴露期间将患儿置于暖箱中,体温正常后调节箱温至30℃。使用消毒布类巾单垫于患儿床垫上,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3)该疾病出生时即有皮肤改变,少数在出生后一周左右起病,皮肤损害分3期,Ⅰ期为红斑水疱期,可见红斑、丘疹和水疱,可见呈线状排列的清澈大疱,见于四肢,成批出现,每批持续数天或数月,随后演变成为疣状皮疹。Ⅱ期为疣状增生期,可见疣状皮疹呈线性排列于手和足背,持续数周或数月,随后出现色素沉着。Ⅲ期为色素沉着期,可见蓝灰色或大理石色素沉着,呈线条状或漩涡状分布,不沿皮纹或神经分布,消退后不留瘢痕,或仅有淡脱色斑[4]。3期皮损表现可交替出现[4]。在护理中要密切观察皮疹分期,随时通知医生,根据不同的皮疹特点及时准确地调整药物。该患儿入院时躯干部、四肢可见红斑、丘疹及部分水疱,呈线状排列,部分结痂,有色素沉着,正常皮肤处每日使用一次性消毒湿纸巾擦拭二次,保持皮肤皱褶处的清洁。皮疹处外涂锌氧油混合莫匹罗星软膏,每6h一次,无破损的疱疹先使用0.5%碘伏外涂,待干30s后再外涂莫匹罗星软膏,厚度约1mm,范围超过皮损处1cm,每天3~4次。护理时尽量保持疱疹的完整性,避免破损增加感染机会。对于破损的疱疹,用药前应先清洁皮肤:用无菌生理盐水将皮损上的痂皮和以前涂用的药物清除,以促进新药物的吸收。冲洗后用无菌纱布吸干,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5]。清洁后外涂0.5%碘伏,30s待干后再外喷阿米卡星喷剂,每6h一次。皮疹结痂时注意保护痂面,各种操作轻柔,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痂皮撕脱引起皮肤损伤。经过上述的皮肤护理后,该患儿1周后大部分原有水疱结痂,皮疹大部分消退,入院14d后又有新的皮疹出现,出院时新出现的皮疹未发生继发感染。
(4)每2h为患儿更换体位一次,防止局部皮肤及组织受压过久,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皮肤破损严重处应用消毒纱布垫高,防止局部受压,保持血运良好[6]。静脉穿刺时避开皮损部位,尽量减小胶布固定范围,使用低敏胶布降低对皮肤的刺激。为患儿修剪指甲,戴婴儿手套,避免患儿抓破水疱或正常皮肤,增加感染的几率。
2.3 高热的护理。该患儿入院时体温达到39.1℃(R),予头部冷敷,暂时关闭暖箱,打开箱门散热,每30min监测体温一次,1h后患儿体温下降至38.3℃(R),予打开暖箱,调节箱温至28.0℃,2h后体温恢复正常。入院第二天患儿体温又上升至38.6℃,予调节箱温后恢复正常。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及物理降温,3d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箱温维持在30℃。体温恢复至正常后每4 h给患儿测体温1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2.4 营养支持。由于疾病原因患儿进奶差,采取鼻胃管喂养,3h鼻饲牛奶一次,每次60mL,每次鼻饲奶前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奶后向胃管内注入适量温开水,鼻饲后床头抬高15°~30°,减少胃食管反流。5d后经口试喂奶顺利,拔除胃管,由口进食。遵医嘱予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补液等支持治疗,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供给。
2.5 心理护理。护士应耐心地向家长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和预后等,家属在患儿住院期间如提出任何的疑问,护士应耐心地解答,及时将积极的信息反馈给家属,并适时地指导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有利于患儿出院后能得到延续的全面护理。
2.6 出院指导。该病预后取决于是否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眼部异常、指甲发育不良、脱发等,因此患儿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尤为重要,要让家属明白、重视[7]。出院时应向家属做好详细的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出院后的家庭护理的宣教,着重向家属介绍皮肤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喂养方面等,并予现场示范讲解。向家属交待定期门诊随访眼睛及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等,详细讲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不良反应,详细告诉家长此病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新生儿色素失禁症需做好长期随访,由于患儿皮疹反复出现,需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患儿恢复良好,住院期间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出院后仍应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及早发现有无智能障碍等,以便及时进行干预。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20.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47.
[3]樊小燕,程晓英,朱海虹.42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3,(11):282.
[4]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71.
[5]马蕾.1例早期新生儿色素失禁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2,10(2):575.
[6]胡静,汤超美.循证护理在新生儿色素失禁症伴感染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3):156.
[7]骆媚芬,王亚珍,谢玉才.1例新生儿色素失禁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7(24):1784.
R473.72
C
1002-2376(2015)01-0137-03
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