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白城市卫生急救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的方法内容和自我护理
李艳
白城市卫生急救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是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的对象,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和负性心理健康教育为非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护理的内容,口服药物、胰岛素正确使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的内容,足部护理、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是自我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长期有效的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帮助和监督病人积极做好自我护理活动,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
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扩大化和年轻化的倾向越来越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3.2%。该病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等代谢异常,久之可造成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或器官衰竭的发生。因此,健康教育护理和自我护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长期有效控制,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应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和自我护理。
1.1 健康教育护理的对象
应将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均作为健康教育护理的对象,不仅使病人和家属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更使家属帮助和监督病人积极做好自我护理活动,很好地控制病人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1.2 健康教育护理的内容
对病人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护理的内容包括:①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应坚持终身治疗和护理,不断提高治疗效果。②饮食和运动治疗属于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应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掌握体育活动在治疗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行为生活方式,避免因饮食和运动原因所致高血糖或低血糖反应以及其他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③使病人及其家属掌握降糖药物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学会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识别药物应用中出现的副作用并能正确处置。④使病人及其家属掌握糖尿病治疗控制的标准和要求,定期不定期到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治疗、运动疗法以及心理治疗和护理等措施。
2.1 饮食治疗的健康教育护理
饮食治疗应严格和长期执行,属于基础治疗的范畴。应强调低热量、低糖和低胆固醇饮食,适当增加摄入膳食纤维和相关微量元素,应多元化选择食物品种。
应将低血糖指数的谷类食品作为主食,根据患者实际适当加入调节糖代谢、保肝护肾、对胰岛有滋养作用的食品,不应食用精细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亦可加入多种粗杂粮,有利于血糖控制。主食应高于副食量,最优副食是水产品,其次为禽类,牛、羊肉等也较为适宜;每日应摄入50~100 g肉类,以瘦肉和筋腱较为适宜。豆类及其制品可与健康人正常食用,患有重度肾病者应限量食用。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应控制蛋类中蛋黄的食用量。要多食用色拉油,普通植物油每日用量应在25 g以下。
蔬菜类不可取代主食,应与主食搭配食用。患者应根据季节和疾病的情况,选择食用芹菜、白菜、菠菜、紫菜、西红柿、洋葱、嫩黄瓜、黄瓜、苦瓜、冬瓜、豆芽、海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可增加肠蠕动,延缓食物消化吸收,防治便秘,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2.2 运动疗法的健康教育护理
和饮食疗法相同,运动疗法也属于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规律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具有降低体质量,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和降低血糖,促进血循环和改善心肺功能,降血脂和降低轻中度高血压,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活动应在餐后1~2 h进行。运动形式以步行、骑自行车、慢跑、跳舞、健身操、太极拳和游泳等中等度有氧运动为主,活动频率为1~2次/d。为提高降糖效果,应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者应养成定时活动的习惯,肥胖者的活动频率可适当增加。活动时间为20~40min/d,每周活动在5 d以上。
2.3 负性心理的健康教育护理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好,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造成相应靶器官的损害并出现急慢性并发症。疾病终身治疗所需较高的费用和对病人的折磨,患者及家属可出现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负性心态,这可使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提高。因此,护士应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人及其家属的异常心理反应,根据评估结果开展心理护理活动,说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可促进疾病的康复。要教育病人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所患的疾病,与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制定心理护理措施,灵活选用倾听音乐、催眠暗示、放松疗法、兴趣培养等针对性措施和方法,强化患者自我修养,积极参加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活动,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避免接触护理评估中得到的可造成负性心理的因素,维持机体内环境处于稳态,自觉接受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两类,健康教育护理的目的在于正确选择和应用治疗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3.1 口服降糖药物的健康教育护理
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和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口服磺脲类应在餐前30 min进行。服用时应注意剂量适宜,饮食合理,否则可造成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应予避免。出现胃肠道反应和体重增加的患者约占5%,肥胖者应尽量不用该类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可联合应用双胍类降糖药。
双胍类药物中,降糖灵应在进餐时服用,饭后服用二甲双胍。口干苦金属味、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常见的副作用,应从小剂量用起,根据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合理增加或调整用药剂量。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与第1口饭同时嚼服。可致的副作用包括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消化不良表现,所以溃疡病、
胃炎病人应禁用此类药物。
3.2 胰岛素应用的健康教育护理
上臂三角肌、前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为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用1 mL注射器抽取药液以保证准确剂量,用75%酒精消毒欲注射部位,干燥后开始皮下注射:使针尖与皮肤呈45° 角,药液推完后停留10 s,之后用干棉签按压片刻即完成注射过程。
应用胰岛素过程中应注意:①胰岛素的适宜保存温度在2℃~28℃之间,并避光保存。②用前不得剧烈晃动,应轻轻摇匀以备使用。③注射时机和剂量要严格掌握,注射后20~30 min应进食,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④短效和长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为避免长效混入短效胰岛素后发生反应,抽取药液时应先短后长,保证药物发挥相应疗效。⑤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避免注射部位硬结造成的吸收不良,充分发挥药物疗效,避免不应有的副作用的产生。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胰岛素用量不当、饮食失调或运动过量等因素均可引起。护士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识别和鉴别低血糖反应,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必要时通过血糖检测予以确诊。确诊后患者食用含糖类食物即可缓解,必要时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静脉推注40~60 mL葡萄糖或静脉滴注5%~10%葡萄糖,以纠正低血糖状态,恢复血糖至正常范围。以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为注射部位时,机体难以吸收胰岛素,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应更换其他部位,待其恢复正常后即可进行注射。这应做到2周内避免在同一部位注射2次,2次注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在2 cm以上。应用胰岛素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瘙痒、荨麻疹甚或全身皮疹等过敏反应,并进行对症处理。
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的重点在于做好足部护理、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
4.1 足部护理的健康教育
①每日检查足部是否出现异常变化。②每天用40℃左右的温水洗脚,温度不得过高,浸泡时间不得过长,保持足部卫生和皮肤润滑,避免出现糖尿病足。③过长的趾甲要及时修剪,到医院诊治胼胝和鸡眼等病变。④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外伤、烫伤和冻伤的发生。⑤经常变换体位,适下肢运动要当增加,以促进血液循环。
糖尿病患者穿着鞋袜要合脚,袜子最好每天一换,袜子不得有接缝、破洞,要平整无皱褶。轻柔地穿脱鞋袜,鞋跟要低鞋底要厚。冬天要穿保暖、舒适的鞋袜,要试穿几小时新买的鞋,然后脱掉。穿鞋前要仔细检查其中是否有异物或凸凹不平,要常晾晒或清洁鞋垫、要及时更换起褶和不平整的鞋垫。
4.2 皮肤护理的健康教育
患者要养成勤洗澡勤换衣的习惯,使用化妆品者要避免毛孔堵塞引起疖痈的发生,男性刮脸时应避免刮破皮肤造成感染的发生,要局部清洁和消毒已经感染的局部皮肤。
4.3 口腔护理的健康教育
每天刷牙应在2次以上,保证每餐后刷牙1次。刷牙用软毛牙刷,牙刷更换频次为3~4月。口腔检查的频次3~6个月1次,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有糖尿病病史。
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护理和自我护理工作后,护士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得到缩短,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得到提高,改正不良习惯,保持乐观情绪,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熟练掌握各种护理和自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长期有效控制,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秋,孙红娟.糖尿病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1(3):111-112.
[2]戚以勤,陈超刚,严励,等.烹饪实践课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26-127.
[3]程连心.糖尿病的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071-2072.
(收稿日期:2015-02-13)
[作者简介]李艳,女,吉林洮南人,本科学历,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护理及其教育教学工作。
[文章编号]1672-4062(2015)05(b)-0166-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5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