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我国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赖家銘1,贺清明2*
(1.延安大学医学院2011检验;2.延安大学医学院护理学教研室,陕西延安716000)
我国护理模式从最初的功能制护理,到责任制护理,再到整体护理,经历了近半个世纪[1]。整体护理理论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和应用绝非一帆风顺,实施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仍然不尽人意,理论的完美与实践的缺陷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既有护理管理者的观念改变未能及时跟进的原因,也有具体实践者的知识水平层次不齐、护理临床一线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的原因,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存在着严重的“两张皮”现象,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教育脱节严重,在强调教育的超前性的同时,常常低估了实践的滞后性,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这种体制的原因同样不可忽视,因此,研究分析整体护理模式在我国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之症结对于护理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新护理观念与传统护理管理理念的冲突
整体护理在临床推行已近三十年,推行力度和涉及面很大,然而效果堪忧。究其原因,观念之间的冲突难咎其职。传统的临床护理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护理工作以完成常规的护理操作、措施、执行医嘱等为基准,辅助于对应的各种规章制度。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工作完成的优劣和制度执行的是否完善,临床护理管理者已经形成的习惯思维及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新护理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冲突。整体护理临床实践时,呈现出多种多样行为模式,或者注重了病房的人员排班形式、工作安排,把程序化整体护理流于形式,以便应对上级部门的评估检查;或者过分强调护理病历的书写、某些文书的规范,而忽视了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本质。整体护理是以病人的实际需要来制定护理对策,同时建立一种基于病人满意度的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以便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人性化护理[2],是为了满足病人身心各方面的需要,因此,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在护理管理中寻求适合临床实践的整体护理路径,既要积极面对又要潜心钻研。
2护理学院教育与医院临床实践严重脱节
2012年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护理专业学院教育比较成熟,护理教育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并不断与国际接轨,学院教育的超前性无需质疑。但是,我国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型人才相对缺乏,科研水平及能力尚待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教育相对滞后,而且学院式教育与临床实践教育严重脱节,呈现“两张皮”现象,研究表明学院护理教师极少或者根本没有从事临床工作的经验,临床护理教师又缺乏教学经验,两者之间缺乏沟通和学科与专业的渗透,导致学生在学院接受系统的整体护理理论教育,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能极好地实践,不仅挫伤护理专业学生投入工作的积极性,也使整体护理的临床实践大打折扣。《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如何解决护理学院教育与临床实践教育存在的脱节问题,护理专业各方面专家仍需不断研究和探讨。
3临床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尚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作者简介:赖家銘(1992—),男,广东东莞人,延安大学医学院2011检验专业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贺清明(1965—),男,陕西延川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护理学临床教学与 医学人文教学。
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等诸多因素使得大学教育仅仅成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阶段教育,接受终生教育的继续教育观念已经成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医学继续教育起步较晚,护理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医学教育可以说起步更晚,但发展较快、问题也不少,继续护理学教育逐渐演变为护理专业职称晋升的敲门砖,也变成了各种学术会议的盈利机器,或者学术期刊吸收稿源的砝码等。早在1997年全国继续护理学教育研讨会上,卫生部科技教育司秦新华副司长讲话中明确提出:“继续护理学教育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关系到提高我国护理技术水平,加快护理技术队伍建设,建立培养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制度的重大问题”[3]。要实现十二五“国家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继续护理学教育相关制度和政策,把继续护理学教育落到实处,要能确实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4重新认知医护关系,转变医生对护理的观念
传统医护关系是命令与服从、主要和辅助的关系,“重医轻护”现象由来已久。医护关系实际上成了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种看法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4]。在患者心目中医生一直扮演主角的角色,而护理人员的作用被不断弱化或淡化。随着学科的发展临床护理的专业作用及地位不断提升,对传统的医护关系形成挑战,但是,一些医生对护理工作不十分理解,对护理以“医生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医护之间是协作与配合的平等关系感到不以为然,认为护士就是从属角色。医护关系不能理顺,严重制约整体护理在临床的实施,因此,重新认知医护关系,消除“重医轻护”现象,医生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5改革护理流程,还护士于病人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临床应用以来,护士被繁琐的文书书写等工作缠身,患者的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等得不到保障,因此,“把护士还给患者”的呼声不断增高。2010年1月卫生部出台了《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同时对《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其目的是为全面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如何简化繁文缛节的不切实际的盲目照搬引进的护理模式,改革护理操作流程,还护士于病人,真正体现人性化的整体护理理念,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6及时补充与合理应用护理人力资源
医疗体制改革仍未完善,大型公立医院实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加之各种制度的限制,医院为保障运行和提高效益,管理中常以牺牲护理资源成本来提高效益,增加床位而不增加护士,床护比例的配置不够。高薪引进专家医生,却不愿为提升护理质量而进行护士的培训、进修、学习,整体护理的高质量实施也难实现,研究表明近年来一些大型医院护理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因工作压力大、没有编制等原因,许多本科生在医院工作一段时间后纷纷跳槽或转行,此外,一些医院大量护理人员从事了非护理专业所属的各种勤杂工作,尤其一些大医院护士到了一定年龄就安排在非护理一线岗位上工作。护理人力资源的显性与非显性流失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及对整体护理的开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要引起护理学界和医院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7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未能极好地体现
整体护理在临床的应用逐渐赢得了多数病人的肯定,但相对运营成本的提高,因医疗体制改革的滞后,护理服务的收费、护士的职业价值未能极好地体现出来,这不仅削弱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影响到整体护理实施的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医院的发展一直受到政府投入不足、药费持续上涨、病患者一床难求、民众对医院期望值增高等问题的困扰,而整体护理的实施加大了医院的运行成本,如何准确定位护理服务的价值,科学评估护理的技术成本,增加医院对护理服务的各种投入,需要相关人员着手研究和论证。
8护理人员面临重重工作压力
从表面或者理论上来看,护理职业是一个神圣的崇高的的职业,不仅被誉为“白衣天使”形象,且有“国际护士节”的法定节日,但无论在医务工作者还是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护理职业始终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不仅地位和收入不高,而且劳动负荷很大,“医生动动嘴、护士跑断腿”的现象始终存在,护理人员压力来自于职业、环境、社会各因素,其原因主要为工作量持续超负荷、病人需求提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5]。护理工作中护士的压力还来自于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工作性质和内容、监督与评价、病房环境与设备等,工作、升职、职称等重重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还使护士逐渐淡化了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带来不
整体护理是随着医学科学进步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符合现代护理观念的理论模式,不仅能极好地满足病患者的身心需求,还能极好地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随着我国医药卫生改革健康需求的扩大,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和良好的机遇,在吸取国外经验的同时,更要联系实际,寻求和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6]。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用系统的、整体的方法来进行临床护理实践、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改革,这才是应用和实践整体护理的根本所在。整体护理的临床实践不仅是护理学科的观念转变,也是医院乃至整个医疗机构应对社会作出的慎重承诺。
参考文献:
[1]卞正霞,杨晓黎,闫莉.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127-128.
[2]孙玲,何秀影.整体护理的核心人性化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3),42-43.
[3]卫生部科技教育司秦新华副司长在全国继续护理学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9),554-557.
[4]孙宝志.临床医学导论[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4.
[5]李艾晔.医院托管后护理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应对措施[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3(21):44-45.
[6]王新田.深化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的理性思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6-8.
[收稿日期2014-10-20;责任编辑赵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