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在园运动时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

2015-02-09 20:43俞娅萍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意识家长幼儿

俞娅萍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由此看来,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还应该通过优化幼儿园的保育环境,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户外体育活动是最让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但在户外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户外活动中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那么,如何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在多年的保教工作中,我结合我园这几年户外活动的观察研究,有了一些体会。

一、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艺术

1.选择一些幼儿较有兴趣,但又带有一点危险性地活动内容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儿童自行车是幼儿最喜欢的户外体育活动项目之一,大部分的自行车是只有两个车轮,因此对不会骑两轮自行车的幼儿来讲就有了一点危险性,那么越是不会的东西,孩子们就越要去尝试。我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一直是不放松,所以孩子们在玩较有危险的项目时就特别注意自我保护。“千般爱护,莫过自护”。幼儿学会自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生存是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我们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而适当地让孩子学会在一些活动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2.选择多种形式,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1)个别指导和同伴影响相结合的形式。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因为他们对那些危险性强的项目自我保护能力差,无意识,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那些孩子会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对这些项目有防范意识。有时同伴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也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2)混龄户外体育活动中以大带小的形式。我园的户外混龄活动进行得很不错,使小班、中班的孩子在大班的哥哥姐姐的带领下,逐步地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3)表演和纠正相结合的形式。由于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应不断地加以发扬、光大,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哪些项目应注意哪些是安全,孩子们的头脑中会不断出现哥哥姐姐在玩的时候的正确姿势及安全玩的方法,从而有意、无意地提高了自身的保护意识。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一旦发生险情或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1.利用同伴之间的友谊和感情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也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和成人一样,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择友原则、交友方式。在每次的全园户外大活动之后,孩子们都找到了许多不同龄或同龄的朋友,有的是同班的朋友,他们的感情便会随着活动的多次进行而升华。每次活动都会看见那些好朋友都在互相帮助,遇到不安全的时候都会互相提醒并帮助解决,因此同伴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2.运用以大带小的混龄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许多刺激,如冒险、克服困难。由于有冒险、克服困难的精神,其活动的能力就更强。一般小班中班的孩子在碰到困难时容易退缩,而大班的孩子在比他小的孩子的面前则不会退缩,他们表现出了勇敢、创新精神,特别体现了哥哥姐姐好的风范。因此在混龄活动中,小班、中班孩子的自我保护的能力强了许多,而且也勇敢了许多。

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对幼儿健康、顺利地成长,避免外界的伤害,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但是教育的效果不是永恒的,也要受当时的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成长。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正确有序地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但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因此,教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应该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并且如果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不断地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家园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于指导。因此,可以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及计划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资料,宣传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意识。这样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教师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家长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