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斌张亚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保险国际化即全球保险行业一体化融合的趋势,这一过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节奏进行,涉及多个不同运营领域,对保险行业发展和变革有着深远影响。
保险国际化涉及多个不同领域,主要包括市场、业务、服务、监管、信息及人才等方面。
1.保险市场国际化。市场国际化是保险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和典型特征。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市场间相互融通构成了保险业对外扩张的两大基石。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保险市场国际化是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但这一目标并非一蹴而就。区域经济体内部的资本融通壁垒正在逐步瓦解,但不同经济体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如何统筹协调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安全性间的矛盾关系,将直接影响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2.保险业务国际化。保险业务国际化指保险业务向国外延伸,从传统地区性业务发展为国际化的创新业务,实现经营理念、险种开发、费率水平、资金运用、会计处理以及法律监管等全面与国际接轨。
3.保险服务国际化。保险服务国际化指保险产品销售、购买、理赔、分红及其他相关服务跨越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一体化网络。不同国家和经济体间的保险企业相互渗透、融合,形成良性平等竞争体系,最后实现行业整体优化和服务水准不断提高。
4.保险技术国际化。保险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为获得竞争优势,趋向于使用各种最新技术和方法,而这些新技术能够为东道国企业所学习借鉴,这就在事实上实现了技术交流的国际化。例如,我国许多保险企业的管理、查勘、组织构建等都借鉴了国外优秀保险企业经验,并获得了较好效果。
5.保险人才国际化。保险人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对外国人才的使用和本国人才的外派。首先,保险企业在涉外经营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所在国实际情况,企业通常会雇佣大量熟悉东道国国情的当地人才,以避免因信息误差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其次,为更好落实公司的经营策略及保证领导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企业需要将有能力的内部员工外派至目标国家,这也逆向实现了人才的国际化。
6.保险监管国际化。监管国际化是保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由于不同国家在利率、税收及贸易监管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无管制的国际化就可能成为不法企业恶意逃税甚至洗钱的手段。国际间统一协调的监管措施能够有效地消除此类隐患,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东欧、东亚及拉美等新兴保险市场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保险市场则呈现相对趋饱和态势,保险行业发展速度也随之放缓。在此背景下,新兴保险市场自然而然成为保险企业争夺的焦点。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部分保险企业已经成功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较好声誉,对大多数东盟国家保险企业形成了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保险企业应抢占新兴市场份额,为企业的长效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长期以来,各国对外资保险企业的介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警惕与抵触情态,对本国保险企业的涉外经营也有诸多限制。随着世界各地自贸区的建立及服贸协议的签署,贸易壁垒不断被削弱,针对企业涉外业务的限制也逐渐被取消,许多有能力、有意愿参与国际化发展的保险企业亦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贸易协定是保险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石。没有完善的法规约束,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再次出现,进而对自由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以平等互利为基础的贸易协定既是区域间经济协作的成果,也是各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如CAFTA协议的签署与落实,则是我区保险企业进军东盟市场的里程碑。
根据涉外经营的一般状况及保险行业自身特点,可以将保险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
与其他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一样,保险企业国际化发展同样面临一般性政策、信用及汇率等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指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为争夺市场资源,可能会触犯有关政策。另外,在不同时期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政策,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责任而使授信人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3.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即指一个金融公司、企业组织、经济实体、国家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权、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未预料的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价值增加或减少的可能性。
考虑到保险企业总、分公司之间的报表核算、资金划拨及利润分配等问题,中资保险企业在海外经营活动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货币兑换,亦须承担一定汇率风险。
保险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特殊风险是指在涉外经营过程中,由于行业特性而面临具有典型行业特征的特殊风险,主要包括业务、资本及管理风险。
1.业务风险。业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目标国经营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是对当地法律法规认知有误等原因,以不当甚至是错误方式运营,进而导致发展受阻的可能性。
2.资本风险。资本风险是指保险企业资本过少,缺乏承担风险损失、赔款支付的能力,使企业正常运作受到影响的风险。
3.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即决策风险,指企业因缺乏对境外投资环境、投资项目的有效风险评估,致使境外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近年来,我国逐步放松了对保险机构境外投资的管制。在持有和使用外汇方面,国内保险企业拥有了更多自主权,有利于保险公司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金收益。当然,这也加大了保险企业跨国投资的决策风险。
我国保险国际化发展可分为国内保险企业对外投资及引进外资保险公司,其既包括企业实际业务扩展,也包括保险资金的跨区域流通。
实现国际化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入目标国保险市场,通过独资或并购等方法参与当地保险市场竞争。实施过程中,具体可分为设立全资子公司及入股当地保险企业。
1.在国外建立分公司、子公司。在东道国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对企业运营能力要求较高,多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所用,优点是能够充分借助母公司的国际声誉。然而,此种方式缺点也较明显,即子公司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集团总部的影响和控制,自主能力不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生搬硬套过往工作经验,缺乏与东道国实际国情的契合性,对企业长期经营不利。
2.收购外国保险公司。目前,收购或股权投资逐渐成为主流方法之一。借壳目标国保险公司能够使企业更快捷高效地融入当地保险市场,充分利用被收购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可以有效减少初期宣传工作,也更能为东道国民众所接受。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中资企业更愿意采取此种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随着全球市场资本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混业经营成为各国保险业发展趋势,涉入资本市场则是其中最主要方法之一。大部分东盟国家的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速度快,同时受到政府大力扶持,对我国保险企业而言,将是一个重大机遇。
本国市场对外资保险企业开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本国保险市场对外国保险公司开放及本国金融市场对外国保险资金开放。其中,开放金融市场意味着解除对外资收购本国保险企业的限制,需有完善的安全监管措施加以扶助,以避免对本国保险行业冲击。
1.外资入股本国保险公司。同并购外国保险企业一样,外资入股本国保险公司更容易获得本国民众认可,可以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我国保险市场已对外开放多年,外资保险企业综合市场占有率始终不超过5%。这说明我国保险业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已具备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保险公司竞争的实力。
2.外企在本国建立分公司、子公司。外企直接在本国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会对欠发达地区的保险市场造成重大影响,但对于相对成熟或是市场容量较大的地区,则影响作用有限。例如,外资保险企业进入中国十年来,并未对中国保险企业形成实质意义上的竞争力,绝大部分国内保险市场仍掌控在国内企业手中。
合资保险公司能够综合各方优势,也可以有效避免所在国的贸易壁垒及歧视性政策,企业对市场适应能力也较强,匹配程度较高。然而,由于领导权处置、财务运营、利润分配等诸多难以协调因素,合资企业的建立和经营仍十分困难。
注释
本文是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2014年开放性课题《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广西保险国际化问题研究》(课题编号:A201402)的部分研究成果。
[1]颜怀顺.我国保险企业国际化的几点现实思考[J].中国市场,2009(22):012.
[2]唐金成.论后WTO时代中资保险公司的国际化经营策略[J].上海保险,2006,(4).
[3]唐金成.现代保险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
[4]成丽英.中国保险业国际化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保险研究,2008,(2).
[5]唐金成.论后WTO时代中资保险公司的国际化经营策略[J].上海保险,2006,(4).
[6]唐金成,韦红鲜,李亚茹.全球视野:中资保险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