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玲祥
(江苏省盱眙人民医院,江苏 盱眙 211700)
中药颗粒剂与饮片汤剂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比较
宋玲祥
(江苏省盱眙人民医院,江苏 盱眙 211700)
目的对比分析同等剂量的中药颗粒剂与饮片煎煮的汤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热感冒患者168例分为中药颗粒组和中药饮片组各84例。中药饮片组给予口服中药饮片煎煮的汤剂治疗,中药颗粒组给予口服与中药饮片组相同药物及相同药物剂量中药所制成的颗粒冲剂治疗,连续治疗7d,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疾病治疗情况。结果中药饮片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中药颗粒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颗粒组(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携带及加工方便,易于储存,但总体效果不如中药饮片煎煮的汤剂,暂时无法完全取代中药饮片。
中药颗粒剂;中药饮片;风热感冒
中药颗粒剂是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产物,其依据中医药理论和临床需要将传统的中药草本植物经过工业特殊加工,制作成为一种携带方便,易于储存,可以冲服的中药颗粒[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中药颗粒剂以其方便快捷、安全健康的特点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而中药饮片制剂是中医发展千年的产物,其炮制手法考究,根据其药效特点、药物性质以及药物归经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炮制方法,使其有效成分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充分发挥其疗效;且可针对不同疾病采用针对性炮制手法,重点突出其某项功效,以求治疗效果的最大化。笔者对比分析了中药颗粒剂与饮片煎煮汤剂治疗外感疾病风热感冒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材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风热感冒患者168例,均有风热袭表症表现[2],患者可见恶风发热,咳嗽,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舌红太黄,脉浮数。排除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及阴虚感冒。采用数字表格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颗粒组和中药饮片组各84例。其中中药颗粒组男54例,女30例;年龄13~63(38.46±25.23)岁。中药饮片组男52例,女32例;年龄12~64(38.58±25.63)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病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给予2组患者相应护理,嘱其多饮水。中药颗粒组给予由中山市恒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银翘解毒颗粒(荆芥穗270g+金银花180g+连翘180g+淡豆豉180g+淡竹叶180g+桑叶180g+桔梗150g+苦杏仁90g+甘草90g+蔗糖700g+糊精200g,制成1 000g),规格10g/袋,每次1袋,每日3次;中药饮片组给予口服与中药颗粒组相同药物及相同药物剂量的中药饮片加清水文火煎煮服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7d,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疾病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
1.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3]方法评定疗效。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体温有所下降;无效:症状、体征及体温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为痊愈+显效+好转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中药饮片组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中药颗粒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注:①与中药颗粒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效果比较 中药饮片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药颗粒组(P<0.05)。 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①与中药颗粒组比较,P<0.05。
3.1中药颗粒剂的特点 中药颗粒剂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传统的汤剂基础上发展的冲剂,是根据多种中医药物论证以及多次的临床试验应用制成的一种特殊加工便于携带和口服应用的新剂型药物[4]。中药颗粒制造采用了高速离心技术以及超滤技术等,分离出药物中沉淀物质,将中药制成细粉或者是颗粒状[5]。中药颗粒携带方便、服用简单、不易变质,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但是操作步骤或者是精制工艺不成熟等情况,造成中药颗粒剂存在很多不足。
3.2中药饮片的特点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以及中药炮制的方法,经过多种步骤加工以及炮制后可以直接用于中医临床上的中药剂型[6]。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选材严格,炮制规范,便于储存及煎煮,适应临床需要,临床效果显著,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华。但其煎煮限制较多,程序较为繁复,不利于临床操作。
3.3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对比 风热感冒主要是由于机体外感风热、外邪侵袭肺卫,阻碍气机运行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之一。银翘解毒颗粒药物组方为银翘散,主治外感风热、郁热内蕴证[7]。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可以透散在表的热邪;荆芥、淡豆豉可助金银花发散表邪,此两者虽药性微温,但其性不烈,可增强透散表邪之力;淡竹叶清热生津,以防风热之邪伤及阴液;桑叶宣肺透邪而不伤阴;杏仁、桔梗宣降同用,运转气机,调理肺气功能而兼止咳之功;甘草调和诸药,又清润咽喉以治疗咽痛。笔者以风热感冒为参考,对比分析了中药颗粒剂和中药饮片煎煮的汤剂治疗风热感冒效果,结果中药饮片组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中药颗粒组,且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药颗粒组,从而证明中药饮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药颗粒。
3.42组疗效差异原因分析
3.4.1中药颗粒剂加工过程中有效成分遭到破坏 ①加工过程中分子结构变化,有效成分遭到破坏[8]。由于中药颗粒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离心技术和滤过技术,过滤中药中的残渣,使药物粉末化,此种工艺虽然可以使中药得到深度加工,祛除药物中的残渣,利于药物的吸收,然而滤过的药物残渣中可能含有药物的有效成分,滤过后降低了药物的有效成分浓度,或是将有效成分全部滤除,还有可能是残渣中含有某些与其他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药物成分,在滤过后不能与其他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无法产生有效物质,影响了整个方剂的治疗效果[9]。此外,加工后中药粉末化,改变了药物的形态,破坏了药物的分子结构,很有可能损伤药物的有效成分,导致药物的功效遭到破坏[10]。②部分中药需要特殊炮制手法,药效才能发挥。在传统工艺中,某些药物为了突出某些治疗功效,往往采取一些特殊的炮制方法,例如为了突出药物的活血作用,往往采用酒制的方法增强其活血的功效;而突出药物的止血作用往往采用烧炭配制的方法增强其止血功效[11]。然而中药颗粒制剂往往采用药物有效成分直接提取技术,将药物制成粉末后,祛除药物的残渣,提取有效成分,缺少炮制等部分必要的制作工序,从而导致药物失去某些功效,或者是无法突出某些药物的功效,甚至影响汤剂中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从而影响整个方剂的功效及治疗效果。
3.4.2防腐剂等添加剂造成中药颗粒药效受到影响 中药颗粒剂制成后,为了方便携带、便于冲服、保存方便等目的,往往在中药颗粒剂中加入防腐剂及干燥剂,或者采用真空包装等措施,以防止其腐化变质,然而防腐剂可能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或者由于药物过于干燥,缺少必要的水分,导致药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又或者由于药物长时间接触不到氧气,无法形成氧化反应,无法形成有效的化学成分,所以导致药物的功效丧失或功效不显著[12]。总之,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以及中药煎煮过程中的化学过程尚不十分明确,一切外来化学成分或非常规保存方法都有可能造成中药成分的破坏,从而影响中药制剂的功效。
3.4.3中药颗粒没有经过必要的煎煮过程,中药成分无法得到充分化学反应 在传统中医药学中,对于药物的煎煮有着明确而且严格的规定,不同类型的汤剂需要不同的煎煮火候、煎煮时间以及器皿等,有的需要急火快煎,有的需要文火熬制,时间也是从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从而使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充分,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中药颗粒剂对于药物的煎煮过程没有明确的规定,无论药物的性质与归经等问题,绝大多数采用温水冲服的方式,虽然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服用过程,但由于得不到合理的煎煮过程,很多药物之间缺少必要的化学过程,从而导致汤剂功效得不到充分发挥[13]。
3.4.4中药颗粒剂药物剂量无法精确 中药颗粒剂由于经过离心技术及过滤技术等加工,这些技术将中药材料打碎分离后重组,在此过程中,可能对中药成分造成一定的损害,并且在重组过程中,无法精确地掌握有效成分的均匀分配,这就导致了单位质量的颗粒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无法明确,甚至单位重量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不一致,从而导致颗粒冲剂中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无法精确,甚至影响颗粒冲剂中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从而影响颗粒冲剂的功效。此外,由于某些药物成分或者煎煮方法特殊,无法做成颗粒剂,或做成颗粒剂后无法有效煎煮,从而造成药物必须采用中药饮片的方式。如矿物、金石,介壳类药物,由于质地坚硬,无法做成颗粒剂;又如附子、乌头等有毒药物需要长时间煎煮,以去除其本身的毒性,不适合颗粒制剂的冲服的方法,所以不能做成颗粒剂。或者是某些制剂服用方法比较特殊,制成颗粒剂反而不利于其服用,所以不能制成颗粒剂[14]。
综上所述,中药颗粒剂是工业高度发展后的产物,体现了中医的与时俱进,符合中医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理念,应该得到大力的发展与深入研究,也由于其方便、快捷、保存容易,更适合现代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是由于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药物本身的化学成分不甚明确,从而导致某些中药无法做成颗粒剂,或是做成颗粒剂后破坏其有效成分,影响其治疗功效,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中药颗粒剂暂时还无法代替中药饮片,成为中医药剂的主体。但是中药颗粒剂将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结合,符合中医药发展方向,值得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深入研究,使其技术成熟,早日推广于临床。
[1] 刘俊逸. 中药颗粒剂与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对比分析[J]. 当代医学,2013,19(13):146
[2] 陈福刚,贾立龙,李海波. 从银翘散煎服法探析风温初起之汗法[J]. 中医杂志,2011,52(3):257-258
[3] 艾军,汪受传,王赟华,等. 小儿感冒中医诊断的主症标准调查结果[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55-56
[4] 孙广杰,陈福刚. 银翘散短煎频服治疗外感风温初起20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6):39-40
[5] 张永丽,刘宝霞,楚巧红. 试论感冒的辨证论治[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6):634-635
[6] 马荣,杨秀婕,王颖辉,等. 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 中医药信息,2010,27(3):89-91
[7] 王力宁,高冲,陈金月,等. 银翘散复方煮散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的疗效及成本效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4):303-305
[8] 林汉钦. 中药饮片颗粒与传统汤剂的比较[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7(6):149-150
[9] 李长缨. 中药免煎颗粒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898-899
[10] 俞路宁,徐筱芳,邵深深,等. 传统煎法中药与免煎颗粒比较[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84-785
[11] 张宁有. 中西医结合治疗夏秋季30例流行性感冒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956-957
[12] 胡敏. 银翘散治疗老年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2,44(5):29-30
[13] 蔡斌. 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风热感冒患者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8):81-83
[14] 回新更,甄丽君,单红艳,等. 银翘散汤剂与免煎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的对比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471;47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3.021
R511.6
B
1008-8849(2015)33-3704-03
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