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祥仁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

2015-02-09 10:03李东华袁和荣秦祖杰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枳壳疏肝情志

李东华,袁和荣,徐 展,秦祖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秦祥仁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

李东华,袁和荣,徐 展,秦祖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总结秦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认为肝脾(胃)不和是脾胃病的基本病机,因而治疗脾胃病应立足脾胃,注重调肝,临床疗效颇为显著。

脾胃病;秦祥仁;临证经验;体会

秦祥仁老师系广西名老中医,从医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杂病, 治学严谨、博采精思, 继承先贤又多有心得,善于精读古书,总结规律,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对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独具匠心。笔者有幸随师临床实践, 侍诊其旁, 获益良多,受益匪浅,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老师用中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加以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 注重健脾,兼病同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得以生化。正气充足则能抗邪于外。正如补土派代表李东垣[1]在《脾胃论》中也系统提出了脾胃学说,认为脾胃失调为百病之源,“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肝在五行属木,主疏泄,脾在五行属土,主运化,若肝脾两脏相互协调制约,则人体气机调和通畅,脾胃的消化功能则旺盛;若肝病及脾,导致脾失健运,则易形成肝脾不调之证。因此,在对脾胃病的诊疗过程中,秦老师注重肝脾两脏同治,在健运脾胃的同时,酌以疏肝之品,常加入柴胡、陈皮、枳壳等疏肝理气之品,临床获得较好的疗效。

2 调畅气机,升降有序

脾胃为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叶天士[2]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受损,首先影响其气机的正常运转。脾主升清,胃主通降,两者相反相成,为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共同完成人体最基本的生理活动。《素问·经脉别论》有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脾胃通过升降以完成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功能的概括。刘完素[3]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中写道:“土为万物之母,胃为一身之本”,突出脾胃是脏腑的核心地位,指出脾胃疾病,均因湿之有余或湿之衰少,即过尤不及。《素问·六微旨大论》也记载:“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祁延龙等[4]慎用寒凉,慎用攻伐,“调脾胃以安五脏、安五脏即所以治脾胃”,扩展了脾胃病治疗方法。吴澄[5]在其所著《不居集》中提出了脾阴虚的概念,为后世医家对脾胃病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思路。《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脾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秦老师注重肝在调理脾胃气机中的重要作用,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选用柴胡、黄芪、升麻等中药使脾气得以升,用半夏、厚朴等药物使胃气得以下降。选用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炒内金等中药健脾消食导滞促使胃肠气机调畅。秦老师认为肝主疏泄,能够调畅气机,使脾胃气机升降有序,因而,临证辨治脾胃病,多注重对肝的调理,强调疏肝健脾之法。常加入香附、郁金等中药以疏肝健脾。

3 调理情志,注重饮食

秦老师认为情志也是导致本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故脾胃功能也出现了异常变化,秦老师认为在治疗脾胃疾病的同时,也要注重调理情志,合理饮食,忌食生冷、辛辣之品。

案例1:吴某,女,45岁,2014年3月16日初诊。主症:胃脘部胀痛半月余, 胸胁满闷,善有太息,呃逆频作,不欲饮食,身体困重,大便溏烂,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弦滑。证属肝郁脾湿,治以疏肝和胃, 健脾利湿。方用柴胡15g、香附9g、肉豆蔻10g、藿香10g、厚朴10g、枳壳9g、白芍12g、甘草6g、半夏6g、佩兰6g、茯苓15g。服药3剂, 胃脘胀痛渐减,大便如常,食欲增加,舌苔厚腻减退。继服5剂而痊愈。

按:胃脘痛多由情志不遂、劳累、饥饱、寒凉无常,导致脾胃气机运行不畅,病因虽多,但病机则是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秦老师认为胃脘痛, 每遇情志不遂而发作的特点,因而从肝论治,方中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厚朴、枳壳行气除满宽中;藿香、佩兰、肉豆蔻芳香化湿健脾和胃;半夏和胃降逆;茯苓淡渗利湿;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健脾燥湿之功。

案例2:王某,男,51岁,2014年5月20日初诊。主症:呃逆半年余,食后胀甚,偶有反酸,平素喜热饮,性情急躁,舌尖红,苔薄白略黄,脉弦滑。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方中用旋覆花10g,代赭石15g、柴胡15g、川楝子9g、郁金10g、枳壳9g、白芍15g、陈皮15g、黄芩9g、炒栀子9g、炒麦芽15g、夏枯草10g、法半夏10g、黄连6g、吴茱萸6g、海螵蛸15g、炙甘草9g,服药5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二诊:服上药后呃逆、腹胀明显减轻,继服上方6剂后呃逆即止。半年内未复发。

按:呃逆、急躁为肝郁气机不畅上逆所致,泛酸为肝火犯胃所致,肝气困脾故见喜食热饮。秦老师认为治疗上应注重疏肝解郁泻火、和胃降逆止呃。方中旋覆花与赭石以降气和胃平逆;柴胡、川楝子、郁金、疏肝理气解郁;陈皮、枳壳、白芍柔肝行气和中;法半夏降逆和胃;夏枯草清泻肝火;黄芩清泻肺火;炒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吴茱萸、黄连疏肝和胃;炒麦芽消食和胃;海螵蛸抑酸;炙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以达疏肝和胃降逆之功。

案例3:吴某,女,50岁,2014年5月19日初诊。主症:有慢性胃炎病史12年。1周前因情志不遂后出现胃脘部疼痛,继而解黑色样便,伴有头晕头痛,四肢软弱无力,嗳气反酸。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细弱。证属肝气犯胃,脾不统血。治宜疏肝和胃,益气补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处方:党参20g、炒白术15g、炒麦芽15g、神曲15g、茯苓15g、海螵蛸15g、木香10g、槐花10g、三七10g、延胡索10g、陈皮10g、黄连5g。水煎,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服上方10剂后,胃痛症状缓解,大便颜色逐渐转黄,查大便常规潜血转为阴性。

按:本案系久病脾虚、情志内伤、肝木横逆犯胃所致。秦老师认为,脾主统血,脾虚统血失司,血不循经则便血。治宜培土泄木。方中党参、炒白术、神曲、炒麦芽益气健脾和胃;茯苓利水渗湿;海螵蛸收敛止血,且能和中和抑酸,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木香、延胡索行气和胃止痛;槐花、三七、收敛止血。综观本案方药,补中有消、开中有阖、标本兼顾,故达药到病除之效。

4 结语

秦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其临床用药注重升清降浊,调畅气机,善于变通,随症加减,处方平和,时时想到顾护人体的胃气,多于平淡之中见奇功。吾在跟师学习过程中深得体会,秦老师根据相应的证型和症状灵活运用方剂及中药,在临证中得心应手,其学术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探索研究和继承发扬。

[1] 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

[2]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0.

[3] 刘完素.脾胃观[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

[4] 祁延龙.脾胃学初探[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2):110.

[5] 吴澄.不居集[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4-19

李东华(1981-),男,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方剂学。

R256.3

A

1673-2197(2015)17-0077-01

10.11954/ytctyy.201517037

猜你喜欢
枳壳疏肝情志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