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博,满玉晶,商立静 ,罗 茜,王文珍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针灸治疗月经过少探析
张 博1,满玉晶2*,商立静1,罗 茜1,王文珍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月经过少已成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生活方式、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该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多次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等原因也增加了该病发生率。该病可发展为继发性闭经、不孕症等,影响女性生育能力。西医学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卵巢功能早衰等出现的月经量少也属于该病范畴。对五种针灸治法治疗月经过少进行了综述。
月经过少; 针灸; 治法;中医妇科;综述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既往,不足2日,甚或点滴即净者,称“月经过少”[1]。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多以激素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毫针针刺、穴位埋线、穴位注射、温盒灸、耳穴贴压五种疗法因其无激素、毒副作用少等优势而受到患者的认可。
本病始见于《女科百问》,该书“卷上”云:“阴气胜阳,月假少者,七物汤。”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吐下腹痛证》中有关于“经水少”的记载。《内经言》: “女子二七,肾气充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七七,肾气衰,天癸竭,地道不通……”《医学入门·妇人门》则认为因寒因热均可导致月经过少;《金匾要略》记载:“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古代医家认为月经过少的病机有虚有实,主要机制是精亏血少,冲任气血不足,或寒凝瘀阻,冲任气血不畅,血海满溢不多。常由肾虚、血寒、血虚、血瘀所致。
2.1 毫针针刺
张海杰[2]首先以28天为1个周期,将月经周期分为经后期(穴取关元、肾俞、太溪、脾俞、膈俞)、经间期(穴取关元、气海、三阴交,同时艾灸气海、关元)、经前期(穴取关元、肾俞、太溪、气海、隐白、委中、血海)、行经期(穴取中极、地机、血海、肝俞、阳陵泉、合谷、太冲,同时艾灸气海、关元)4个阶段进行治疗。以上各期除行经期皆从各期第1天开始,连续针灸5天,留针30 min,每日1次。而从行经期第1天开始,连续针刺3天,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研究发现针刺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总有效率为93.9%。有研究[3]表明,针刺能较好地调节紊乱的内分泌功能,通过调整人体的自身系统,能够恢复下丘脑-垂体-卵巢正常功能,从而改善月经量少的症状。
2.2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学发展和延伸的一种疗法。金慧芳等[4]根据《针灸学》[5]选取主要穴位:气海、关元、子宫、次髎,用一次性自制穴位埋线器将一段羊肠线植入穴位内分别于月经周期的第7天、第20天给予治疗,每个月经周期连续治疗2次,持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共穴位埋线4次。发现穴位埋线治疗1~2个月经周期后对经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陈艳辉[6]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方面的研究同样表明中药配合穴位埋线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中药。他认为穴位埋线的机理主要是通过羊肠线在穴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及生物化学变化,产生刺激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传入体内,将对穴位刺激的各种效应组合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持久而柔和的刺激冲动,最终通过神经-体液调整脏腑功能。
2.3 穴位注射
刘媛媛等[7]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各36例。两组取穴均为关元、气海、子宫、次髎等,根据临床辨证选穴,选用丹参、黄芪注射液交替进行,取腰背部和肢体穴位,前后进行交替治疗。每穴注入药物0.5~1mL,隔日 1 次,经期停止治疗,1 个月经周期为 1 个疗程。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1.7%。他认为辨证取穴主要是子宫、输卵管以及卵巢在体表的投影范围,已达到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方法。本研究交替使用所选的腧穴,可达到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样聂发华[8]研究穴位注射对改善月经过少疗效明显。
2.4 温盒灸
温盒灸在治疗月经过少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温盒灸是用特制的温盒作为灸器,内装艾条,是一种固定在某个部位进行治疗的一种灸法,采用的是腰部和下腹部大面积温盒灸法。尚丹[9]的研究方法如下:每日1次,每次30min,先灸腰部再灸腹部各15min。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诸穴合用共奏补肾活血、化瘀调经、调理冲任之效,达到治疗月经量少的目的,此方法价格低廉、方便操作、患者易于接受。
2.5 耳穴贴压
耳穴疗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耳廓上均有其对应的固定位置,有独特的病变反应点,可以通过刺激耳穴使机体对自身的功能状态和病理生理状态进行调节[10]。舒娟等[11]认为月经过少以虚为主,多以肾虚为主,所以可以采用耳穴压豆的方法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防治月经过少的目的。周建华[12]对患者采用耳体针结合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取穴,耳穴以胶布固定王不留行籽,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每穴按压3~5min,3~5天更换1次,双耳交替;针灸体穴隔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两者同时进行,10周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为90. 48%,其中82.54%为痊愈。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月经过少疗效显著,体现出了中医的独特优势。但因为月经过少在现代医学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其他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现代医学的研究较少,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并研究相关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其次,对治疗月经过少的有效方药配合中医针灸等方面的研究,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1] 马宝璋,齐聪.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 张海杰.针灸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98例[J].中国针灸,2010,30(8):642.
[3] 徐红.针药结合治疗月经后期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2):10-11.
[4] 金慧芳,金亚蓓. 穴位埋线治疗月经过少[J].中国针灸,2008,28(12):891-893
[5]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5-68,112-123.
[6] 陈艳辉,杨敬红.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月经过少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 (1): 113-114.
[7] 刘媛媛,庄素卿.穴位注射治疗月经过少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776.
[8] 聂发华,单志芳.穴位注射治疗月经过少46例[J].新疆中医药,2009,27(4):29.
[9] 尚丹 陈孔莉.温盒灸治疗月经过少2例[J].河北中医,2009,31(1):91-92.
[10] 李青,仇新军.耳穴临床应用点滴[J].河北中医,2003,18(3):16-17.
[11] 舒娟,魏绍斌.魏绍斌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经验介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3):3-5.
[12] 周建华.针灸治疗肥胖病并发月经过少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3):11-12.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4-19
张博 (1988-),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妇科。
满玉晶(1962-),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妇科。
R271.12
A
1673-2197(2015)17-0067-01
10.11954/ytctyy.20151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