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战争动员观 (上)

2015-02-07 12:12路秀儒
孙子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孙武孙子兵法动员

□ 路秀儒

孙子兵法的战争动员观 (上)

□ 路秀儒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揭示战争规律、指导战争行动的战略性著作,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战争动员”这个概念,但蕴含其间的战争动员思想是十分丰富、非常鲜明的。这些思想不仅奠定了近代战争动员和现代战争动员的基础,而且至今仍然有着很高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民众战争观

在战争史上,无论是哪种性质或哪种形式的战争,其胜败都与民众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世代相继更替的历史,是物质财富生产者——人民群众的历史。2000多年前的孙武,已经意识到了民众的强大力量和在战争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上第一个阐述了民众战争的重要性,在《孙子兵法》中划时代地提出或体现了依靠民众进行战争和依靠民众赢得战争的思想观点。

(一)民众战争观的环境土壤

孙武所处的春秋末期,进入到一个“礼崩乐坏”,思想大解放、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进取开放的社会新风尚,“破旧立新”的社会主旋律,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激发了人们奋发图强的欲望,人的觉醒、人的理性认识、人的能动作用,达到空前的高度,使得统治阶层不敢再小看民众的力量,漠视普通民众的意愿与诉求。随着天命论的逐渐没落和人的价值的被发现和确立,民本思想逐渐兴起,不少政治家、思想家以更现实的态度对君民关系进行重新认识。这种社会环境对洞观时变、睿智超群的孙武来讲,是不可能不产生深刻影响的。

兵役制度由国人兵役制向普通兵役制的递嬗,也是促使孙武民众战争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春秋前期,各国的兵役制度基本上承袭西周旧制,实行国人兵役制。它体现为“国”、“野”分治,贵族及其族众为“国人”,普通村社民众称为“庶人”(野人)。他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地位截然不同,反映在兵役制度上,就是“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春秋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进,“国人”兵役制的传统遭到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难以适应和维持,逐渐向“国人”、“野人”共同参与的普遍兵役制过渡和发展。随着普遍兵役制逐步取代国人兵役制,以及广大“庶人”(“野人”)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普通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对战争进程与结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统治阶层对普通民众在战争问题上这种不可替代的角色感受越来越深,发动战争、实施战争、维护社稷对普通民众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应该说,这是促使孙武客观审视民众、端正对民众“根本”态度,最终确立起民众战争观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二)民众战争观的逻辑起点

春秋晚期,是中国古代战争形态的转折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点就是,战争的残酷性空前增强,战争的目的不再是“称霸”而是“兼并”,战争的结果不再是“签约”而是“灭国”;战争的方式,也不再是相对文明的“角斗”,而是残酷无情、血淋淋的“杀人”。有些国家,比如秦国,甚至规定以首级论功行赏。

饲料采用的是海大集团凡纳滨对虾专用饲料作为基础饲料,分别添加0.3 g/kg的杜仲提取物对照组,(0.3+0.08)、(0.3+0.12)、(0.3+0.16)g/kg杜仲提取物和胆汁酸共3个添加梯度的试验组。配制饲料前先将杜仲提取物和胆汁酸充分溶解,采用梯度稀释的方法制作各个试验组饲料,将制好的饲料自然风干,分别储存在-20℃的冰箱中备用,饲喂前将饲料解冻至室温。

站在时代高度研究和思考战争问题的孙武,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发展到这种程度,已不再是仅仅关乎统治阶层利益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了众多平民百姓的利益;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争个“你高我低”的小问题,而是演变成为直接关乎国家存亡、民众生死的大问题。孙武在《军争篇》中提出了“掠乡分众,廓地分利”的主张,说明国家一旦被敌攻占,就会面临着乡邑被抢掠、民众变成俘虏而任人分配奴役,土地易主、物资易人的惨境。既然战争与民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用当今的话说就应该把民众作为“利益攸关方”,让其深度地参与进来,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他们的力量充分运用起来。

司马迁的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道出了天下众生对“利”的看重、向往与追求。一贯“讲利”的孙武,着眼人对“利”的本能性需求,在《孙子兵法》中鲜明提出了借“利”激励官兵英勇作战的思想。他在《作战篇》中指出:“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可以看出,民众在战争中日益凸显的切身利益,是孙武民众战争观形成的一大动因。

1、《十一家注孙子》,〔春秋〕孙武撰,〔三国〕曹操等著,杨丙安校理,中华书局,2012年版。

(三)民众战争观的核心要义

(一)“以镒称铢”的力量优势

(四)民众战争观的内质要求

孙武在《计篇》中提出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的观点,揭示了人类战争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他对民众在战争过程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但这里的关节点是如何“令民与上同意”,要知道,自古民心不可违,也不好驭。孙武提出“令民与上同意”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诉求,民众是否“买账”,最终还要看君主、看统治者怎么办。

孙武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形篇》中鲜明地提出了“修道而保法”的重要思想,他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意思是说,善于指导战争的人,必须注重修明政治,确保法制的实行,因此能掌握战争胜负的主动权。他还在《地形篇》中提出了“唯人是保”的观点,他说:“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意思是说,那些进不追求名声,退不回避罪责,只求保全军队和民众,而又符合君主得益的将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观点与《孙子兵法》的民众战争观相呼应,深刻体现了其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二、实力制胜观

战事结束后,车、马、兵、甲等武器装备就缴归公室或卿大夫家,仍然由国家和卿大夫负责收藏保管。各诸侯国为此大都建立了负责制造、修缮和保管武器装备的专门机构,并设有专职军事后勤官员主持此项事物。各国统治者为制造、修缮、保管这些武器装备所需支付的费用,则主要来源于民众所缴纳的军赋。

10月份,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逐步加大,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加剧,加之“进博会”期间石化行业生产经营受限等多重影响,一段时间以来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持续增长的态势受到遏制,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来摧毁。”与此相吻合的是,一贯尚智重谋的孙武所提倡的谋略运用,是以实力为基础的,他认为实力而非智谋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这说明,孙武的思维方法既体现了务实精神,也具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彰显出唯物主义的鲜明特征。

孙武在《计篇》中讲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意思是说,所谓道,是指在政治上要使民众与君主意志相统一,使他们与君主同生共死,而不避危难。这是《孙子兵法》民众观的核心和要义之所在。这里的关键词是“同意”,而要害点是“令民”。也就是说,要想法设法把民众的认识统一到君主的意志上来,而不是突出强调民众与君主之间意愿的相互对接、相互结合或深度融合,更不是要求君主接受、遵从民众的意愿。孙武在《地形篇》中强调:“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这里虽然高调提倡“唯人是保”,即只求保全军民百姓,但前提还是“利合于主”,也就是说要符合君主的利益。这种逻辑思维,与《孙子兵法》民众观的核心要义是相一致的。这也是孙武的民众观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群众观的本质区别之所在。

课题研究中,我们认真分析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找到形成学生学习不良习惯的诱因,设计出包括学习计划、学习用具、作息习惯、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读书习惯、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作业矫正、学习活动、学习结束、应考心理等方面的中小学生学习规范量表。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等环节,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力量是实施战争的物质基础,胜负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孙子兵法》实力制胜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建立起对敌方的绝对力量优势。孙武在《形篇》中指出:“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强调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就像是以“镒”称“铢”那样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失败的军队较之于胜利的军队,则有如以“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这种“以镒称铢”的实力优势主张,深刻揭示了实力制胜这一战争的基本要求和普遍规律,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孙子兵法》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战争动员”这个概念,但《形篇》中讲到的“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中的“生”,本身就涵盖了动员的动作和内容。因为这里所说的“生”,并不是自然而然的“生”,而是需要做大量工作进行推动才能形成的“生”。比如,“量生数”的本意就是指,物产资源多少的不同,就产生所能动员和保持兵力众寡的不同。所谓“能动员”的,战时一旦需要自然就离不了动员;而平时“保持兵力”,也必然少不了兵员的征集与补充。可以说,动员与“生力”、“生胜”相随相伴。

孙武在《谋攻篇》中提出的“量力用兵之法”,就具体体现了力量优势思想。他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法之确确,言之谆谆,看出孙武对优势力量的关注与追求。

(3)通过地下水质评价结果,制定一系列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避免地下水水质日益恶化。建议加强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监管排放,对不达标的污水必须处理后排放。加强对农业种植区的管理,提倡有机种植,有序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控,防治无序、过量开采。

孙武在《形篇》中指出:“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意思是说,根据兵法,要把握好这样几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我双方所处地域的不同情况,产生双方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双方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产生双方物资资源多少不同的“量”;敌我双方资源多少不同的“量”,产生双方兵员众寡不同的“数”;敌我双方兵员众寡不同的“数”,产生双方军事实力强弱不同的“称”;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强弱不同的“称”,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成败。

(二)“地度量数”的潜力优势

孙武认为,战争力量准备,不只是军事力量准备,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准备。国家综合实力包括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物产资源、经济实力、政治外交等,既是支撑常备军事力量的物质基础,也是转化为军事实力的动员潜力。一个国家的战争实力强不强,既要看现实的军事力量,也要看潜在的军事力量。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展,作战时间的不断拉长,作战消耗的不断增大,战争潜力往往成为影响战争结局的关键性力量。

战争实践是孙武研究兵法、成就兵学的重要源泉。他提出的“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的实力制胜思想,与他的祖国齐国经历的失败历史是分不开的。齐国在齐桓公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后来落后,但实力不济的齐国并不甘心沦为二流国家,不断挑战实力强大的盟主晋国,结果孙武出生之前40年间的四场大战,都以齐国的失败而告终。历史上国家战败的耻辱和教训强烈地刺痛着孙武的心,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实力制胜的不争事实与必然规律。

孙武这里讲到的“称生胜”中的“称”即军事实力,既包括平时所保持的军事实力,又包括战时能够动员的军事力量。孙武强调实力制胜,其实质是既保持一支强大的常备军,拥有很强的现实军事力量,又要具备启动战争、维持战争、赢得战争的雄厚战争潜力。春秋时期,诸侯国的面积大都比较小,生产力不够发达,加之连绵不断的战争,物资资源普遍比较匮乏,维持军队、支持战争的能力非常有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各国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保持规模很大的军队,而战争潜力的大小对一个国家的命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快兼并、扩展地盘,发展经济、增强实力,成为一些诸侯国图霸强军的必然选择。

(三)“所措必胜”的动员优势

战争潜力是一个国家战争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战争潜力毕竟不是军事实力,要把战争潜力转化为军事实力、军事能力,则要借助有力有效的战争动员来实现。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指出:“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意思是说,国家无所谓弱小,不可轻视;没有战争准备,即使人多也是靠不住的。这里讲的“众”,就是指战争潜力;“备”,就是战争准备,包括如何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举措,我们称之为战争动员准备。

孙敬文:“好歹我的绰号是别人送给我的,我不接受都没办法。而他的绰号是自己送给自己的,见人就推销,别人想不接受都难!”

战争动员怎么搞?《孙子兵法》似乎没有交代。实际上,已隐含其中。《形篇》中说:“古之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意思是说,古时候所说的那些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在易于取胜的情况下战胜敌人的……他们取得胜利,是没有差错的。之所以不会有差错,是因为他们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是战胜那些已经处在失败地位的敌人。这里提出的“其所措必胜”,就包括了对动员的要求。可以有根据地说,这并不是生拉硬扯。

孙武在专门阐述战争准备的 《作战篇》中讲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怎么理解孙武的本意?人们通常是从速战速决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孙武推崇的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因为能够做到速战速决,而不需要再次征集兵员,不需要多次运送粮秣。实际上,孙武在这里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强调兵员征集、粮秣准备一开始就必须做到足够、到位,确保在作战准备上对敌形成一种占优态势。这也是实现速战速决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另外,还需要看到与分析的是,孙武在《形篇》中把“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与“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放在先后、紧接着作了阐述,是有内在联系的。从思维逻辑上来看,似乎在向人们阐明“修道而保法”既是一种“先胜”措施,同时也要贯彻“先胜”要求,着眼于“先胜而后战”来做政治法制方面的实力建设与动员转化工作,力求形成政治动员的强大优势。可以推断,“其所措必胜”是孙武战争动员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还记得,谢晋在拍摄《牧马人》的时候,为了使男主人公许灵均住的小屋,显出多年风吹雨淋破旧不堪的样子,要求布景师傅把新搭的布景做旧,反复刷了十几遍。所以,观众一看到这所房子,马上就会感到这里的生活有多么贫困,许灵均的日子有多么艰难。

三、军民融合观

军民融合是一种现代发展战略,正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难能可贵的是,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已经具有了朦胧的军民融合意识,体现出了初步的军民融合发展理念,成为现代军民融合发展思想的理论源头。

(一)寓兵于农的思想

孙武在《军争篇》中指出:“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合而舍,莫难于军争。”这里讲到的“合军聚众”,是指将帅组织军队、聚集民众与敌争夺先机之利。在《九变篇》中又指出:“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这里讲到的“合军聚众”,强调的是战争中将帅征集民众,组建军队,及相关行动原则。“合军聚众”,既生动体现了《孙子兵法》的民众战争思想,又清晰反映了春秋时期军政合一、寓兵于农的武装力量体制特征。

管仲在齐国辅佐齐桓公推行“作内政而寄军令”(《国语·齐语》)的政策,建立了较为严格意义上的“兵农合一”武装力量体制。这一武装力量体制使其居民的组织军事化,以便有效地进行双重管理。在这种基本体制下,齐国郊内居民通常是居则为轨之成员,出则为伍之战士;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平时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集中进行训练,结合打猎,整军习武。据有关典籍文献记载,其他诸侯国也实行过类似齐国的制度。从对士兵的称呼上,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军制兵农合一的特点。如“正车”指的是车兵;“正车”回到农村从事生产,则称为“正夫”;“余夫”是不服现役的“卒”,他们要参加军事训练,以备国有大敌时使用。

这种军政合一、寓兵于民的武装力量体制,是与当时“蒐于农隙”、“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国语·周语上》)的情况相适应的,它便于部队的集结和训练,有利于发挥士兵的战斗作用。因为在“卒伍定于里,军旅整于郊”的条件下,战士都是由“世同居,少同游”、“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国语·齐语》)的族人所组成的,他们“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滕文公上》),所以在作战中能够做到“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国语·齐语》)。

与这种“亦兵亦农”的军事体制相适应,诸侯列国通常采取临战征集军队的做法,并由国君临时任命军官统辖指挥。《孙子兵法》几次提到“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说明对兵学研究一贯有独到见解的孙武,对这种军事体制还是非常认可的。

孙武作为齐国人,对齐国率先实行的军政合一、寓兵于农的军事体制,必然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同感;对这些在齐国历史上曾经铸就辉煌的改革创举,也必然崇尚有加;对寓兵于农政策给军事和经济社会带来的互利效益,也会感受至深。“寓兵于农”的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尽管显现不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体制的长期实行及所形成的广泛共识,或许是孙武在他的兵法中对此无需作更多解释的缘由所在。传统与文化具有巨大的张力,齐国历史上形成的军民一体的军事体制和全民尚武文化,为孙武的军民融合思想的孕育、产生提供了肥沃土壤和良好环境。

使用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根据资料方差的齐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0.05则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作查尔森合并症指数以及其他与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因素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

(二)取用于国的思想

孙武在《作战篇》中明确提出了“取用于国”的思想。这一思想的鲜明确立,是与春秋时期武器装备补给和制造管理上的做法分不开的。

早在西周时期,武器就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加以统一管理。国家建置兵库,平时收藏保管,战时受命颁发。当时,普通民众是不允许私藏和拥有兵器的。除国家设有兵库外,一般卿大夫也贮藏有车马甲兵,至战时始授其“私属”使用。

孙武强调,要想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而要战胜敌人,就要使自己处于“先为不可胜”的优势地位。他在《谋攻篇》中认为:“以虞待不虞者胜。”在《形篇》中指出:“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在《九变篇》中又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从“虞”到“先为不可胜”,再到“有以待”,孙武强调的思想集中到一点,就是为防止战争和进行战争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而说到底是战争实力上的准备。

如图1所示,Rh2-S在不同浓度下均能抑制K562和KG1a细胞活力,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培养24 h时,Rh2-S对K562和KG1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0、82 μmol/L;培养48 h时,IC50分别为60、64 μmol/L;培养72 h时,IC50分别为48、44 μmol/L。根据以上结果,选择60 μmol/L作为后续实验中Rh2-S的浓度。

这种以“取用于国”为特征的武器装备供给、管理制度,是与当时临时征集、寓兵于农的武装力量体制相适应的。它较好地协调了武器装备集中管理与分散使用的关系,强化了国家政权机器对武器的严密控制,既有效地防范了武器装备流散到民间,以至酿成社会动乱;又能充分满足从事战争活动的需要,因此能在整个春秋时期得到长期延续和完善,并为后代统治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战国时期的“武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一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临战制作兵器也是春秋时期武器装备动员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城濮之战时,晋军临战前,“遂伐其木,以益其兵”。在齐国,还通过“薄刑罚以厚甲兵”的措施,让民众以武器赎罪,来充实兵器。

无论是国家建武库,还是王、侯、卿大夫等贵族搞兵藏;无论是平时贮备武器装备,还是临战制作兵器;武器装备无论是来自国家、贵族,还是来自民间的征集,在武器装备保障上都具有了军民互助、军民融合的特征。

这种“取用于国”的武器装备保障模式,关照到了军事与政治、军队与社会、平时与战时的不同需求,找到了满足各自不同需求的平衡点、结合点,深刻体现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真谛。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鲜明提出“取用于国”这一兵法条文,最大贡献不在于揭示并顺应了春秋时期武器装备保障的客观实际,而在于为其赋予了军民融合的思想内涵。

《孙子兵法》“取用于国”中的“国”,指的既是“国家”,也是“国内”;“取用于国”既包括“取用于军”,也包括“取用于民”。从科学技术异常落后的春秋时期,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信息时代,军队武器装备保障走的基本都是“取用于国”的路子。有所不同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取用于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取用于军”的分量越来越轻。从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情况来看,融合面最广、融合度最深、融合水平最高的,当数武器装备领域。这不能不得益于春秋时期即已推行的“取用于国”的武器装备保障模式,更得益于《孙子兵法》对“取用于国”思想的确立与推广。

(三)军民兼顾的思想

进入春秋后期,战争的激烈性、残酷性、消耗性已空前增强,战争给民众生命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给民众带来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对此,《孙子兵法》作了非常到位的描述。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战争离不开物资、经费的保障。春秋前期,常备军规模很小,战争规模也很有限,持续时间较短,军事费用开销相对较低,故军赋的征发额也不很大。春秋中后期,随着“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传统的逐渐被抛弃,征兵的范围扩大到“野人”,军赋的征发范围也扩大到“野人”身上,征赋的数额标准有了相当幅度的提高。因此,战争又不能不顾忌到民众日益加重的军赋与有限的承受力。孙武要求,无论是军队建设还是用兵作战,既要着眼于战场上谋胜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到民众的承受能力与切身利益,把军事需求与民生统筹起来进行考量,在确保“先为不可胜”的同时,尽量减轻民众的负担,既赢得战场上的军事胜利,又赢得政治、赢得经济、赢得民心、赢得和平,防止出现“费留”。

一是强调“兵非益多”。养兵越多,费用越高,民众的负担也就越重。一贯强调“以镒称铢”、实力制胜的孙武,鲜明地提出了“兵非益多”的重要思想。他在《行军篇》中指出:“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认为兵力不是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能够做到集中兵力、正确判明敌情、战胜敌人就可以了。孙武在这里强调的“兵非益多”的思想,既是就作战用兵而言的,也体现了他对各诸侯国竞相扩军的忧虑,是对保持适度常备军规模的实际倡导。

二是强调“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孙武在《作战篇》中指出:“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意思是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食不多次运送。如何来理解孙武的这一用兵原则?这里面可能隐含着多方面的用意和要求:比如,有速战速决的要求,强调“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有战争动员、作战准备一次到位,形成优势的要求;有通过“因粮于敌”等途径,实施后续保障的要求等等。不过,需要看到的是,无论是哪个层面上的用意和要求,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聚焦点,那就是要尽量减少国家财力的消耗,尽量减轻民众百姓的负担。

三是强调应对“远输”和“贵卖”。孙武在《作战篇》中指出:“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意思是说,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导致贫困,是由于远程运输,远程运输就会使百姓陷入贫困。靠近驻军的地区物价就会暴涨。物价暴涨,就会耗尽百姓的钱财。百姓钱财耗尽,国家就会为赋役而焦虑。军力耗尽,财富枯竭,国内空虚。百姓的财产,要耗去十分之七;公家的费用,也会由于车辆损坏,马匹疲敝,盔甲、箭弩、戟盾,以及运输用的丘牛、大车的征集、补充,要耗去十分之六。从孙武这一段简述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对民众的体恤。

液体冷却介质由质量分数为5%的NaCl、7%的乙醇、35%的甘油、2%的蔗糖、0.5%的菲律宾蛤仔凝集素(MCL-T)和1%的壳寡糖组成。

如何有效化解“远输”、“贵卖”给国家经济及百姓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呢?孙武提出的基本招法是“因粮于敌”。他在《作战篇》中说:“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杆一石,当吾二十石。”这种类似“以战养战”的原则,既可减轻后勤保障上的负担,又可少征老百姓的赋役;既反映了孙武灵敏的经济头脑,又体现了他较强的爱民意识。

(未完)

参考书目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既是郑重地告诫人们,必须高度重视战争,必须用极其严肃和谨慎的态度研究指导战争;也是明确地提醒人们,战争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关注战争、研究战争、参与战争人人有责,义不容辞,这便是《孙子兵法》民众战争观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

2、《孙子兵法·党政干部读本》,姚有志、李文庆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近年来,报道了许多蜘蛛抱蛋属植物新种,物种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尚需开发适用于该属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构建该属的二维DNA条形码鉴定体系[23],以解决存疑种的鉴定并为濒危种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3、《超越哈佛—21世纪孙子兵法应用讲坛精粹》(上、下),薛宁东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春秋史》,童书业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5、《梦残干戈—春秋军事历史研究》,黄朴民著,岳麓书社,2013年版。

6、《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上、下),晁福林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其稳定持续工作是变电站工作的首要目标。[5]由于设备具有高压带电的特点,所以对设备的运维检修时,检修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变得非常重要。根据电力系统变电站对设备巡视、检修工作的安全管理和变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本文拟通过在普通视频监控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信息设备,丰富站内数据采集手段,预判设备运行状态;运维优化策略,减少到站巡视次数;实现设备数据智能预警,提前消除隐患;实现故障告警和顺控操作验证技术,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等方法结合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实现对变电站的安全管控。

7、《名家论孙子》,纪洪波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刚过去的双十一,再一次让跨区取件这一行业痼疾浮上了水面。作为快递公司,确实应该加强内部监管了,不管是黄牛也好,内争也罢,表面看来,受到伤害的,似乎仅仅是快递员本人,但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却是公司自身。所以这么说,依据来自两点,而这两点都戳中了公司的命门!

8、《军事谋略学》,李炳彦、孙兢著,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9、 《孙子千问》,南兵军主编,济南出版社,2013年版。

10、《中国古代战争动员》,范晓光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经营的最佳策略就是抢在别人之前淘汰自己的产品,这种把创新与市场营销有机的结合就是创新营销观念,包括营销产品的创新、营销组织的创新和营销技术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市场营销者就必须随时保持思维模式的弹性,让自己成为新思维的开创者,创新营销的意义就在于先人一步,而不仅在于别人没有,一旦发现是一种新技术,新的需求,就要及时捕捉。

11、《中国智慧》,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责任编辑:曹永孚)

Views on War Mobilization in the Art of War (Part I)

动员历来与战争相伴,动员始终与兵学相随。作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蕴含着丰富的战争动员思想,是近代战争动员和现代战争动员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源头。它的民众战争观、实力制胜观、军民融合观、取之于敌观、借力于人观、反制致人观、质量效益观,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War mobilization came together with the appearance of war and the military tactics. As the holy bible of military tactics, the Art of War contains rich thoughts of war mobilization, which was the essential source of modern war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se views are still adopted in practice as important guidance featuring the war of common people, winning with actual forces, harmony of army and people, obtaining from enemy and other people, imposing one’s will on enemy, as well as quality and efficiency.

孙子兵法 战争动员 实力制胜 军民融合

the Art of War; war mobilization; winning with actual forces; harmony of army and people

E8

A

2095-9176(2015)01-0068-08

2014-12-1

路秀儒,济南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大校军衔。

猜你喜欢
孙武孙子兵法动员
《孙子兵法》组歌
国防动员歌
《孙武专题研究》
音乐迪斯尼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回顾与思考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孙武故里今何在?
《孙子兵法大全》开始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