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力
我国当前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呈四大特点
文 吴力
2014年底,国新办举行知识产权保护及打击侵权假冒情况发布会,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柴海涛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的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在制度建设、专项整治、刑事司法打击、交流互动等方面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制度建设方面,更加注重完善长效机制。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依法公开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的意见》,对案件信息公开的内容、权限、程序和方式,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打击侵权假冒长效机制建设的有力举措。“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把案件信息公开的工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内容,进一步指导督促,来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柴海涛说。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针对近年来侵权假冒向互联网转移、向农村市场集中的趋势,2014年的专项整治行动,一手抓虚拟市场,一手抓实体市场。此外,有关部门还组织开展了“质检利剑”打假活动、医疗器械的“五整治”行动,以及电视购物的专项整治、商业秘密保护、网上专利执法护权等行动。“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6月,针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开展专项整治,资源向执法一线倾斜,强化流通领域的监督检查。”柴海涛说。
三是强化刑事司法打击,刑事司法案件数量大幅攀升。2014年三季度,检察院起诉的案件数量同比增长62%,法院审结的案件数量同比增长72%。
四是拓宽社会公众交流互动的渠道。2014年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改版升级了“中国打击侵权假冒网”,并开通英文网站,增设37个地方站。为民众了解中国打击侵权假冒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工作动态,普及知识产权的知识和识假辨假的知识,介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新动向,为社会公众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搭建政府与网民互动交流平台。
柴海涛表示,2014年1~9月,全国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12700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938个。公安机关破获的案件有16100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万多人。检察机关起诉案件12200件,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将近2万人。法院审结案件11600件,其中生效判决有15700人。
近年来,侵权假冒现象出现了向互联网转移、向农村市场集中的趋势。“双十一”期间,假冒伪劣和侵权现象也受到消费者和媒体广泛关注。在网络购物领域,柴海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电商平台假冒侵权现象仍然严重,国家质检总局针对电商平台的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产品不合格率达26%。
柴海涛称,2014年以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出台了专项工作方案,主要从政府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明确电商的主体责任,加强电商内部管理等方面着手,努力将假冒伪劣商品踢出销售网络。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得非常快,在监管制度上我们确实还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柴海涛表示,海关、国家邮政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已经采取措施,治理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比如海关出台了关于跨境的邮政寄送、寄递方面的海关边境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管理规定,国家邮政局也对邮政寄送出台了“实名验视”等规定。
链接:江苏:多领域严打侵权假冒案
1月22日,江苏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江苏省商务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4年的工作情况。
过去的一年,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敢于担当,决不手软。查处各类假冒侵权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14年江苏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4年,江苏共立案侵权假冒案件1.33万件,办结1.21万件。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120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594人;依法起诉侵权假冒案件999件,起诉犯罪嫌疑人1834人;依法判决侵权假冒案件1125件1883人。
查办了一大批侵权假冒案件
江苏省各成员单位和各地围绕2014年打击侵权作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以及农资、建材、汽车配件、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和商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据统计,2014年江苏省行政执法机关共立案侵权假冒案件1.33万件,办结1.21万件,案件总数与2013年相比略有下降。公安机关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120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594人;检察机关依法起诉侵权假冒案件999件,起诉犯罪嫌疑人1834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侵权假冒案件1125件1883人。
侵权假冒突出行为得到有效整治
江苏省工商、质监、文化、新闻出版、通信管理等部门围绕互联网打击侵权假冒、汽柴油专项整治等侵权假冒领域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整治。
在互联网打击侵权假冒方面,工商系统在江苏省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全面加强网络交易监管执法,打击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共实地检查网络交易平台133家,查处违法案件8件。江苏省文化厅与扬州市联合查办了“高清影视下载网”侵犯著作权案,日前该案已经入司法程序。江苏扬州、山东菏泽两地文化执法部门联合查处了“建工之家”网站侵犯著作权案,对违法网站服务器进行了关闭,并罚款5万元。在国家版权局通报的“剑网行动”两批共30起大案要案中,江苏查处6起。
在汽柴油产品专项执法行动中,江苏省质监系统组织召开研讨会,分析汽柴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规律特点,破解“行业潜规则”,开展打击假劣汽柴油专项行动。全省质监部门共查办案件20余起,查获涉案货值2.5亿元。
在涉农领域打假方面,江苏省农业部门先后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春季行动、夏季百日行动等多项专项行动。全省农业执法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40余万人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457起,移送司法机关9起,案值500余万元。
在保护商标权方面,南京市工商局开展迎青奥知识产权保护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14万人次,立案查处侵犯青奥会标志案件108件,没收、销毁侵权商品1300件。
加工制造领域打击假冒伪劣方面,江苏质监系统组织开展了电子电器、防水卷材、食品用纸制品、化肥等15个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6万人次,检查企业3799家次,查办案件461起,涉案货值4107余万元,移送公安26起。
进出口环节打击假冒伪劣方面,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组织开展了出口商品打假专项行动和打击伪造买卖检验检疫证书活动,已向公安机关移送4起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连云港检验检疫局2014年4月查办了河南商丘大鸣发毛绒制品有限公司出口毛毯违法使用黑心棉案,国家质检总局向全国发出了警示通报。
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江苏省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及人民法院重拳出击,查办了一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侵权假冒犯罪案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打假专项行动和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泰州市局查办的“6·10”特大非法制售软性亲水接触镜(美瞳)案、泗阳县局查办的“6·26”特大非法生产销售贴敷类产品案和邗江区局查办的卞某非法生产销售无注册证书医疗器械案,受到国家总局通报表扬。徐州市公安局侦办的花某等人制售假名牌化妆品案和孟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切割设备案被公安部“打假办”评为全国经典集群战役。
连云港灌云县检察院办理了公安部督办的陈某、徐某特大销售走私进口巴西牛肉案,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对8人依法批捕,涉案金额1300余万元。徐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对利用侵权网站链接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的犯罪嫌疑人田某以侵犯著作权罪依法批捕,涉案金额140余万元。
打击侵权假冒是关乎创新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民生幸福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侵权假冒形势依然严峻,制假售假、侵权盗版、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随着侵权假冒向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违法分子反侦察、逃避打击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案件查办难度越来越大。
江苏省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江苏省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将继续围绕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扎实开展春节两会期间集中专项整治、互联网专项整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专项整治、车用燃油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强化刑事司法打击力度,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