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联航发生“吸烟门”丑闻那阵子,我正在英国。我是从互联网上看到这则新闻的,当时被震惊得浑身寒毛倒竖,之后很久,无语!事情发生在8月30日,中国联合航空公司的KN5216次航班从成都飞往北京,在备降太原机场时,5位乘客竟然在离加油车很近的舱门处吸烟,而在此之前,这架飞机上已经有乘客在卫生间内抽烟,因有乘客举报,空姐去制止了。这第二次的舱门聚众吸烟,当然再次引起其他乘客们的批评及抗议,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规定,停机坪内是不准吸烟的。孰料,该机机长不但不道歉,反而放出狠话:“只要我同意,他们就能抽!”这位超牛霸的浑不吝机长彻底惹怒了乘客们,以至于到达目的地北京时,数十位乘客不肯下飞机,坚决要讨一个安全飞行的公道。
虽然暂时栖身在英伦的土地上,但“50后家国情怀一代”的我,还是很难过很认真地想着:这也真算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葩了!为什么这丑闻又发生在咱们中国人身上?他们是怎么把火种带上飞机的呢?安检形同虚设?还是他们走了“路子”?怎么中国的“有法不依”在地面上折腾还不够,竟然又飞上了天空?在这个多事的2014,他们惘顾MU370、MU17、台湾华航等一连串血的教训,竟真的不怕飞机发生爆炸?……可惜,这些公众亟须知晓的事实真相,最后都被团团雾霾遮蔽了……
仅就“禁止吸烟”这件事,我个人最心仪的是中国香港。香港真是我等被动吸烟者的天堂。我第一次去香港那年,但见到处贴着“禁止吸烟,违者罚款5000元”的告示,很醒目,毫不避讳,理直气壮。而且我的感觉是真罚,而非花架子,所以足足震慑住了不法烟民们。真的没有人敢在任何禁烟场所造次,就如同大陆游客绝对不敢在新加坡随地吐痰一样——我1998年去新加坡的时候,对随地吐痰者的罚款是5000元新币(相当于2.36万元人民币),乱扔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冲公共厕所等也要被重罚好几千块钱。而且,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新加坡的执法铁面如山,1993年美国18岁青年麦克·彼特·费尔在新加坡涂鸦与涉嫌偷窃,被新加坡法庭判处罚金3500元新币、监禁四个月与鞭刑六下。消息震惊世界,美国政府出面求情,新加坡总理看在美国政府的面子上减去了两鞭,其余四鞭于1994年5月5日被执行。而比起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就差多了,虽然也四处可见“此处吸烟罚款3000元”的告示,但我亲见就在五星级酒店大堂,有烟民公然在告示底下吞云吐雾,却没有任何人制止,更遑论执法罚款啦。
为什么同一个烟民,在香港就能做天使,而在澳门、更在我大陆,就变成肆无忌惮的“魔鬼”了呢?我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断言:联航上那数位吸烟者,若他们乘坐的是外国航班,就是借他们一万个胆儿,也是不敢在飞机上吸烟的。
英伦这片土地上的烟民,竟然也为数很不少,比我想象的多多了。来英国之前,我听说不列颠政府在1998年就发表了《吸烟杀人》白皮书,其后在戒烟的宣传和限烟措施等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即使在欧洲也是走在了禁烟运动的前列。这对于一向铁杆儿烦吸烟的我来说,是抱着满心欢喜来的,诚以为英国烟民都少到看不见了的程度呢。谁知真是痴心妄想!抬头不见低头见,你每天都能在大街上、小区里见到他们,美女,帅哥,不惑,耄耋,穷人,富人,都有。最扎眼的是那些身材细纤的金发美少女,本来玉润的手指上夹着一根惹人厌的烟卷,本来娇红的嘴唇上叼着一支讨人嫌的烟屁股,就变得面目可憎,让人不禁长吁短叹,替她们可惜。但她们自己似乎觉得还挺有“派”的,高视阔步,风情万种,只不知她们的男朋友是否会因此跟她“拜拜”?即使男朋友溺爱了她,但那男朋友的父母以及亲朋们,肯定也是眉头皱得比伦敦大本钟还要高,内心里非常不情愿把这么一位“烟毒女”娶进门。
没有最新权威资料披露当下英国烟民的人数,仅从街上行路人的概率上,大体可估算出不少于国民总数的十分之一二。后来获得了一组旧数据:1945年二战刚结束时,英国有84%的男人和41%的女人都抽烟,天啊怎么这么可怕,加起来竟然达到63.25%,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男烟民比例降到51%,可喜可庆。又经过了不断宣传“吸烟杀人”的20年岁月,到了90年代初,英国整体烟民已下降到28%,成绩大大的。但从那时到21世纪前10年这20年里,却只取得了一小点成绩,2010年末下降到21%,英国烟民的数量还剩下1000万人。越往后,这戒烟就越艰难了,虽然吸烟者的整体趋势还在一点一点地减少,但剩下的铁杆烟民越来越多,他们的抵抗也就越来越顽韧……
英国是世界上产烟大国之一,2000年卷烟产量252万箱,约占世界卷烟生产总量的3%,居世界第7位。据说英国烟民的百分之八九十都喜欢抽Marlboro香烟,它的制造商是世界第一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品牌名称“万宝路”起源于英国,最后却是在美国注册的。英国烟民们忠心耿耿地以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为代价,为替它赚钱做出大的贡献,其实推理说,英国政府应该不怎么高兴。
英国的禁烟条规非常明确、严格,且是真刀真枪,子弹上膛,虽然不像严厉的香港那样到处贴着“罚款XX元”的告示,可是绵里藏针,暗中使着劲儿呢。长期以来,英国政府不断提高烟税以迫使人们自觉戒烟,因而它成为世界上卷烟最昂贵的国家之一。一个华裔烟民告诉我,他来英八年,在伦敦、雷丁、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富地方穷地方都待过,从来都见英人买烟是一盒两盒地买,就没见过买整条的——因为香烟实在是太贵了!一盒万宝路,20支,得卖到9镑左右,若一条就是90英镑,小1000块人民币呢(汇率高时得1500块),不是土豪,哪儿买得起啊?
“您要知道,很多家庭平均收入也就是2000镑多一点,还要养房,还要养车,还要养孩子,还要吃喝穿戴,还讲究旅游……除了富人,一般工薪阶层,谁舍得一次就买一整条啊?”
我不解:“那还抽它干什么,干脆戒了不就得了?”
他吞吞吐吐:“唉,这也不是说戒就能戒的……”
这让我想起了“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着实是也!
有一项研究表明,越贫穷,越生活拮据,越没钱的人,就越是把手里那支烟攥得紧紧的。英国10%最贫穷的家庭,其花在抽烟上的支出占总收入的2.43%;最贫困的领救济金的单亲家庭,其父亲或母亲的抽烟者是75%,香烟支出占了可支配收入的14.3%;相对最富裕的10%家庭,用于烟草的开销则只有总收入的0.52%。英格兰最贫困的地区,如利物浦的某些区域,有52%的人都吸烟,而最富裕地区的吸烟者还不到12%。另外,文化水平的高低也与此趋势相同,学历越低者的吸烟率越高,一项专门调查表明,在白领和管理阶层中有17%的男性和14%的女性抽烟;而蓝领中烟民则是31%的男性和28%的女性,基本上双双都是高学历阶层的翻倍。此外,失恋者、失业者、境遇不佳者、生活不如意者以及青少年蒙昧者群体,也都是吸烟的重灾区。
这说明了什么?能否说明烟草业从它一出世起就带着罪恶,特别向着穷人和弱势群体伸出魔爪,抓牢他们,吸吮他们的血汗乃至健康和生命?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中国,想到了一百多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被迫开打的那场“鸦片战争”。众所周知,当年大英帝国是靠坚船利炮侵略海外,掠夺弱国穷国的财富,屠杀、盘剥殖民地半殖民地而逐渐积累起财富,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这过程中其烟草业借着铁血强权,也把魔爪伸到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劫走了大量黄金白银。英美烟草公司自1902年侵入中国,在中国掠夺了半个世纪,据《上海近代民族卷烟工业》一书披露,该公司刚开始进入时,最初“只在上海浦东有个百余人的小烟厂,投资金额21万元……此后经过几十年的掠夺,到抗日战争前夕,它已在中国建立起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的一个庞大烟草王国,垄断中国烟草工业和销售市场达半个世纪之久。”当年,曾有多少洋鬼子冒险家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疯狂攫取巨额财富的乐园,他们两手空空进入中国,凭借着帝国主义强权,在华夏大地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最后一个个成为了脑满肠肥的大亨。而我们中国人不仅是他们眼中猪狗不如的华工,还成为他们倾泻而来的鸦片、烟毒等等的受害者!
英国进入当代社会以来,似乎消停点儿了,讲起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讲起了反对种族歧视;讲起了女权……在烟草生意上面,也不再仰仗着长枪短炮去直接明抢强夺了。但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谋求投资的最大利益回报,当然是烟草公司股东们的最高目标,有一则被英国人改头换面的语录这样说道:“资本主义的世界,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得罪女王……”
英国当代的烟草市场是由两大公司控制的,一是帝国烟草,占全英年销量的45%左右;第二名竟然是日本烟草国际公司,它主要是在2007年收购了英国的跨国公司加莱赫公司,在英国的年销售量差不多能占到全英销量的近40%。它们在市场上是怎样厮杀的我不知道,可以想见当然是滚滚刀兵,狼烟四起。我自己亲眼看见的是大英帝国的严防死守,你进英国海关,只可带一条香烟入境,要是胆敢违犯,没收!罚款!坐牢!
说个笑话,以前我单位有一同仁嗜烟,每次我劝他戒烟时,他都态度平和地应承。下次我问他怎么还不戒,他诡异地一笑,说:“戒烟还不容易,我都戒过一百多次啦!”
在英伦各地,我没见过劝人戒烟的标语什么的,也没到过戒烟的专门场所,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子?据说里程碑是2007年英格兰发布的《禁烟令》,禁止任何人在包括酒吧和餐馆在内的所有封闭、半封闭公共场所内吸烟。禁令一出,一时间全英国戒烟人数多达40万(后来有多少复吸的不知道),香烟销量下降了6%(急死烟草资本家了吧)!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英国人都已接受了“吸烟杀人”的概念,烟民们也都养成了户外吸烟的习惯。即使在我们小区里,也常常见到那几个男女烟民,在院子里溜达着过瘾;下雨的时候就可怜巴巴地躲在门厅外面的屋檐下,真像一小撮鬼头鬼脑的“黑社会”。说来小区内这情景我不害怕,出了门就不同了,有几次我走在街道上,路过一些House时,有青年男女们聚集在门厅外吸烟。从他们身边走过时,我紧张得大气不敢喘,根本不敢看他们,生怕怎么着?你知道英国的路都非常窄,你躲不开,只能近距离从他们身边走过。不过每次都是我庸人自扰,自己吓唬自己,人家抽人家的,自顾自地说笑,怎么着也没怎么着——顺便说一句,英国的社会秩序很平稳,安全得很,起码我三次到英住下的200多天里,连交通事故都没碰上过,更遑论社会刑事案件了。
我所到之处,倒是领教了对烟民们温情的人性关怀。就在离我们住处不远的大街旁,专门有一个带顶的“凉棚”,只有顶,四面皆空,用“冖|”型木座椅连接着。起初我以为是候车室或避雨亭,有一天特意绕进去看了看,只见四根立柱上安有四个蜂箱似的不锈钢大烟灰缸,始明白这里原来是烟民们的“家”。
这样能远离二手烟三手烟的大环境,总的来说,让我感到“幸福生活”的指数非常高。要知道除了港澳台,全中国最好的防烟环境应算是北京了;而在北京,我就职单位的戒烟环境算得上“高大上”,专门设有吸烟室,且一再通告在办公室内吸烟要罚款200元。但就这样,还是挡不住不自觉的烟民在公共场合吞云吐雾。他们可都是有文化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明明知道二手烟三手烟对别人有危害,但仍偷着“暗害”别人。至于你到了外单位或外地,再大或再小的公众场合,也挡不住掏出烟来就点火的烟民,他们心里根本就没有“侵害了别人”的概念。没办法,这是我们民族劣根性造成的恶果,几百年来,中国人已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甚至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绝大部分不认为在人群里吸烟会对别人有伤害,不然他们也就不会在家人、亲人和孩子面前吸烟了。对你的勇于当面请他们不要吸烟,好一点的烟民会笑笑,避开出去;赖一点的会耍个花招,一边狡猾地自嘲是“二皮脸”一边继续抽,弄得你没辙;还有恶劣的凶狠的,干脆恶语相向或者挥动拳头!唉,你怎么办?你能做的,大概也只能是说上一句玩笑话,给自己找个台阶:“中国Pm2.5的贡献率,也少不了你们烟民们的功劳哈!”
无可讳言,这一点英国烟民确实比中国烟民们文明。可惜的是据统计,在英国其他族裔吸烟人数均有不同规模下降的大背景下,华人烟民的人数却逆潮流而动,近五年来一直在增长。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已成为华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英国癌症协会认为向华人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让我最讨厌的是英国烟民也有随地乱扔烟头的坏毛病,那白色罂粟一样的烟头星星点点,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开放式候车站内最多。有一次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我们家楼下的大门外打扫了一下,轻而易举地就歼灭了四五十个烟头,你说这素质是不是也够低的?
我一共往英国带过两条烟:一是2012年,在北京首都机场免税区买的一条万宝路,是女儿的女上司托买的;二是2014年,也是在北京首都机场免税区买的,这回是云南玉溪,是女儿的一个男同学要的。都是100多块人民币,说不贵吧,但也让我这禁烟人士觉得大不值,若买成巧克力能买一大盒呢,若买我女儿爱吃的小甘薯能买三四斤呢,可是买这么俩既损人又害己的坏家伙,我心里真是愤懑满满,然而又无以发泄。
唉,吸烟真是有百害而只有一利,就是用烟民们健康的体魄,喂肥了烟草公司的资本家。等你们钱袋子空空,精气神儿全被攫走的时候,他们的豺狼本性就暴露无遗了——愚蠢的中外烟民们,劝你们赶快猛醒吧!
我觉得最傻子的就是英国的烟民们,当你们享受着英伦清洁的空气,完全不知Pm2.5上升到500、600、700、800、900、1000……是何种难受滋味时,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自己作践自己呢!
责任编辑 叶雪松
韩小蕙,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进光明日报社,现为报社领衔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东城区作协主席,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出版《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二十六部个人作品集。主编出版《90年代散文选》等六十部散文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创先争优红旗手,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优秀编辑奖,两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两届冰心文学奖,两届老舍散文奖等。1994年入选伦敦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杰出人物大辞典》。2003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邀请,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获美国国会图书馆奖、美国国会参议员奖、旧金山市政府和市长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