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取证的运用在反渎案件工作中的分析

2015-02-06 17:08:40杨沛林
法制博览 2015年35期
关键词:数据恢复证据

吴 飞 杨沛林

1.河南省遂平县人民检察院,河南 遂平 463100;

2.河南省西平县人民检察院,河南 西平 463900



电子取证的运用在反渎案件工作中的分析

吴飞1杨沛林2

1.河南省遂平县人民检察院,河南遂平463100;

2.河南省西平县人民检察院,河南西平463900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与计算机有关的犯罪现象越来越多。电子取证为维护信息安全和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提供法庭需要的证据。本文首先对办理反渎职侵权案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当前电子取证工作在反渎职侵权案件中的问题和作用,最后提出电子物证取证人员在办理反渎职侵权案件中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电子取证;反渎职侵权;证据;数据恢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讯的高速现代化,社会和个人信息大量存在,为电子证据的运用提供了极其便捷的空间。

在办理反渎职侵权案件中,由于犯罪的主体往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违反党纪、政纪、法纪,侵犯国家机关正常秩序和管理活动。这类人群高学历、高智商、高职位,利用各种办法和法律政策的空隙极力狡辩和逃避犯罪,具有极强的反侦查能力,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而电子证据的产生成为打开这类案件的金钥匙。

一、技术恢复数据,提供直接证据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使用计算机办公,这也为检察机关取证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在办理渎职案件时,比如国家工作人员以前在工作中的材料都是纸质的,这就很容易在案发时出现补手续的现象,为办理案件提供难题。但是现在很多都使用电子文档进行办公,虽然纸质的材料可以后来补,可创建和修改电子文档的时间属性是没法修改的,哪怕删除其电子文档也是能恢复出来提供证据的。在办理某县国税局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一案中,就通过对恢复的OfficeWord文档的创建修改时间和纸质文档时间的对比,发现这些电子文档是后来补充创建的事实,为办理案件提供了直接证据。

二、静态证据与动态证据有效结合

静态证据提供直接线索,动态证据补充完善证据链,从而牢牢锁定整个证据体系。比如在某县卫生局执法人员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中,某卫生局执法人员在被专案组带走时,嫌疑人摔坏了其办公用的主机硬盘,导致硬盘物理损毁,检察机关电子物证取证人员客服困难。不仅对其损坏的成功进行了物理修复,更是通过静态证据与动态证据的有效结合(静态证据指从涉案人员计算机中恢复提取出的证据;动态证据指在涉案人员计算机中发现的历史浏览网址,通过登录所浏览系统查询到的证据),从硬盘中提取出卫生局执法人员对应当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的涉嫌非法行医犯罪案件不予移交,并多次对郭某以非法行医进行行政处罚的证据,统计出了近三年来对郭某一家诊所非法行医三次以上的处罚记录,在零口供的状况下直接攻克了案件,成功制止了这种以罚代刑,致使非法行医严重扰乱医疗市场的现象。

三、锁定关键证据,提供办案线索

电子证据的总体目的和中心任务就是提供满足证据能力要求的证据为办理案件服务,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找到关键证据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办理某县白某滥用职权一案中,嫌疑人白某在初查阶段拒不承认滥用职权,跟侦查人员玩捉猫猫,避重就轻,尽说些无关紧要的,以为这样就拿他没办法,定不了他的罪。就在侦查人员无计可施之时,技术部门传来了好消息。检察机关技术部门通过对白某手机取证,恢复出其通话录音,直接找到了其任意扩大自己的职务权限为他人掩盖违法犯罪的证据,为侦查人员突破该案件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在证据面前,白某不得不如实交代其犯罪过程。

电子物证取证人员只要更加自觉、主动地运用包括电子证据在内的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获取证据和突破案件的能力将不断增强。电子物证取证人员在办理反渎职侵权案件中要注意下列方面:一是电子数据的取证规则、保全规则、证明规则以及认定规则,建立专门的电子证据的鉴定机构,二是正确引导公众树立保存电子证据的意识,及时获取证据,并防止证据被损毁和人为破坏。

[参考文献]

[1]刘品新.电子取证的法律规制[J].法学家,2010,03:73-82+178.

[2]孙国梓,耿伟明,陈丹伟,林清秀.电子数据取证的可信固定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05:621-626.

[3]黄文,庞荣,荣卓波.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新型电子取证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10:61-65.

[4]刘品新.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与电子取证[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06:165-173.

作者简介:吴飞(1988-),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大学本科,河南省遂平县人民检察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数据;杨沛林(1989-),男,汉族,河南南阳人,大学本科,河南省西平县人民检察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数据。

中图分类号:D92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177-01

猜你喜欢
数据恢复证据
证据会说话
幼儿园(2017年8期)2017-06-06 08:15:56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22
常见硬盘数据丢失的分析与恢复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3:55:07
浅议数据安全与恢复
基于Android—x86的windows恢复系统研究与设计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18:29:36
Windows操作平台下的数据恢复技术
浅析数据恢复技术
手上的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数据备份技术
科技视界(2016年2期)2016-03-30 08: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