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着力优化政治生态”、“重构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从严治党、改善政治生态做出了许多重要论述。由此可以理解,为何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一开始,就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反腐败,涤荡歪风邪气。优化政治生态,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
面对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受到了污染。没有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就难以有序开展和高效推进,甚至还会助长庸俗乃至病态的官场文化,为腐败提供滋生土壤。而优化政治生态,首先要找到政治生态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及时治理,对症下药。
政治生态受到污染,是受各种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但从导致政治生态污染的成因上看,有三方面的因素是特别需要认识的。
一是政治活动主体价值底线、道德操守的丢失。政治活动主体特别是具有强大示范作用的一些领导干部,置党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把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人得失的思谋放诸高于一切的位置,为此不惜突破政治活动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并因此影响更多的人放松道德约束,助长政治雾霾的蔓延。
二是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对公共权力监督的不健全、不完善。政治生态的污染,是公共权力私利化的结果。事实证明,大凡公共权力成为少数人恣意妄为的资源与手段而没有约束时,权力寻租、权钱交易以及以权、钱为轴心形成的关系网、利益圈和共同体就容易形成,其对政治生态产生的破坏力也最大。
三是从严治党没有落实好。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政治生态污染的原因指出,“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做到位。有些地方和单位看起来党在管党治党,但没有管到位上,没有严到份上。”这就告诉我们,对任何腐败问题、腐败现象的打击,都会遏止其发展的趋势,并为政治生态建设提供正能量。而当这样的遏制“没有管到位上”或者“没有严到份上”时,就不仅难于对腐败问题、腐败现象发挥警示与威慑作用,还可能在助长蔓延的同时,为更多的人提供某种消极行为示范,最终导致政治生态污染中“滚雪球”效应的发生。
2014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纪念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同日,徐才厚等四只“老虎”被开除党籍。
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不避不遮晒出各地问题账单,其中涉及地方政治生态的“评语”频频出现,如“任人唯亲”、“拉票贿选”、“山头主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巡视强度、力度和效果前所未有,形成有力震慑,赢得党心民心。
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生态建设。一方面,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剜除的是破坏政治生态的毒瘤;涤荡“四风”,清扫的是影响政治生态的痼疾,纯洁的是党的组织。另一方面,践行八项规定,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于细微处带动党风、政风的切实转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血肉联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给出了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党性底线和立党准则。
从政治生态营造看,这可谓一记又一记重拳。去大病、疗小病、治未病,强身健体、固本培元,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态明显好转:领导干部不打招呼下基层调研的时间多了,与商人之间拉拉扯扯、同进同出豪华会所的少了;政府部门主动跨前一步减少审批流程的多了,不同部门间“踢皮球”的少了……中国共产党用行动向世人证明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优化、自我革新。
随着官场政治秩序的深刻变革,反腐败、讲规矩、履责任、重法治的新格局为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塑造了新型动力机制,“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呼之欲出;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还有一定市场,用人之风不正、家风家教不严、社会交往不净、同志关系不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纠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风问题时有反弹、顶风违规违纪时有发生。可以说,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既是一场价值观的持续较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工程,任务艰巨而繁重。
做好政治生态的修复工程,要做好破和立两篇文章。换句话说,就是要一手抓反腐,一手促改革。一方面,通过持续推进正风反腐形成威慑。另一方面,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正本清源,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做好政治生态的修复工程,领导干部无疑是“关键的少数”。“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如果“有权就任性”,党纪国法就会被逼到墙角;如果立身正、讲原则、守纪律,“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政治生态如何,决定着能不能有一大批好干部,能不能塑造一种好风气,这正是“群众最期待的问题”与“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的交集。以此入手重建政治信任,才能打造更为现代的政治品格,形成更为强大的改革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