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
中共黑龙江省拜泉县委党校,黑龙江 拜泉 164700
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着重放在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基本自由和基本民主。这种民主不仅体现在政治权利和政治民主的享有,人民更期待享有充分的社会权利和社会民主,享有经济权利和经济民主。普通社会公民普遍关注更多的是享有知情权、参与权,他们更希望得到权利上的尊重认可和公平对待,更关注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如人身财产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环境生态友好权利、食品药品安全权利等。
依法治国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容,更是途径和有效保障。这一现代化体现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科学化、民主化、信息化和法治化,核心是法治化。建立发展和逐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实现规范化、法律化和定型化的需要。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的推进,需要提高国家制度体系的执行力和运行力,因此,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具有规范、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
法治环境是维护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保障,只有在严格的法律约束下,市场资源才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只有将权力放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政府行为才能够日趋规范,避免对市场经济活动过分干预和不当干预。执法机关才能够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有效调节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同样,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是实现规则平等、机会平等、权利平等的重要保证。要通过科学民主立法实现资源初次分配的公平性。
公平正义应当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普遍价值追求,但内容却包罗万象,抽象而不具体,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法律和法治来对其进行可操作、可参照的具体表达。法治功能是重构社会公平正义基本评判体系的基础,公众也要通过法治方式来依法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还是制约权力,反对腐败的治本之道,是依法治权、从严治吏的保障,严格的法律体系必将对公权力的掌握和行使者形成约束和震慑,有效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实现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要更新地方立法理念,牢固树立良法就是行善治的理念,牢固树立立法的质量意识,立法要尊重客观规律,体现时代特征,更要重视时效性和可操作性。要重视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要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为依托,科学合理选择立法项目,分步实施,稳步完善。要完善有关立法的机制体制建设,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问需于民,优先完成群众急需法律的立法。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是全面推进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地方在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五位一体总布局最新法律规定的同时,要尽快完善与之相配套的,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法规和实施细则。如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涉及省份和地区,就要把如何落实这一部署作为改革和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出来,形成地方性法规,以实现发展的有法可依。其他方面如园区项目建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也应作为重中之重。
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政府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快职能转变,尤其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执法行为必须依法进行,做到有法可依。强化对执法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肃执法过程管理,执法过程坚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还要加强对执法队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交流等形式推动执法队伍的结构改善和活力激发。要加大实施政务公开制度,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重视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坚决遏制和改善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司法公信力不高等问题,推进司法公正。各级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要带头依法参与诉讼活动,严肃认真地履行法定义务,如有需要还要自觉履行生效裁判,坚决做好司法公正的引领者、促进者和带头人。要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在机制体制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要规范司法行为,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不同司法环节的具体要求,有效规范司法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公平公正。
[1]李适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大,2013(12).
[2]徐学庆.论依法治国关键在党[J].中州学刊,2015(02).
[3]应松年.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点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