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学雷锋标兵事迹介绍

2015-02-06 14:19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5年3期
关键词:社区工作

岗位学雷锋标兵事迹介绍

温光明

温光明,49岁,中共党员,是呼和浩特市华苑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普通驾驶员。多年来,他一直以爱岗敬业、诚信友爱、创新服务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保持和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出租车驾驶员的言行代表着整个出租汽车行业的形象,也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要想做到让每位乘客都满意,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温光明每次都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每位乘客都能露出满意的笑容。在工作中,他将心比心,同情、帮助弱者,义务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从业16年来,温光明捡到的手机、钱包不计其数,可他从来没有把乘客丢失的东西据为己有。他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由出租分局和出租汽车行业协会组织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多年来免费接送贫困、残疾考生。同时,他还加入了呼和浩特出租汽车行业志愿者服务队,在业余时间不计报酬尽责做好党支部宣传委员的工作。

其实在更多的时候,他已不仅仅是一位出租汽车驾驶员、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了,他被乘客和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评价为:精神文明的宣传员、乘客满意的服务员、旅游观光的导游员、救死扶伤的抢救员、见义勇为的巡逻员、出租行业道德模范的先行者。

巴依玛

巴依玛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的税务员。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扎根在基层局,在办税大厅一坐就是十几年,在多个岗位工作过,她始终把为纳税人服务放在第一位。

在工作中,她把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点滴小事上。她在为纳税人审核办理发票领购手续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对纳税人进行发票开具的辅导,并再三叮嘱实际开具时如有问题可以打电话或直接前来咨询。这么多年,同样的工作,同样的话,她不知重复过多少次。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办税服务厅的发票发售从未出现过差错。巴依玛作为业务骨干、岗位能手,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学习习惯,有着扎实的业务知识功底和娴熟的岗位技能,大家都称她为“事事通”。

在生活中,巴依玛还兼着工会工作、妇女工作。同时,她也是一名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十几年来,她把公婆当作自己的爸妈一样尊重和服侍。对患病的公公她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般细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常不厌其烦地开导老人家。她还鼓励公婆出去旅游,去老年活动中心,费尽心思让公婆安度晚年。

十多年来,她用自己的真心、耐心、爱心,书写着她对事业、家庭以及身处困难中的人们的大爱情怀,让人敬佩不已。

李文普

39岁的李文普,凭着对交警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在交警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荣获了“全市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在部队服役期间荣获个人二等功,并多次被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和交管支队表彰。群众和同事们都习惯地称他为“救命交警”。

工作11年来,李文普先后处理各项事故7000起,救助各类遇险车辆1800多台次,救助群众1900余人,被青城广大群众称为“交警中的活雷锋”。他始终尽职尽责,就在亲人病重的时候,他仍坚守在岗位上。他常对同事说:“民警就是人民的警察,要以雷锋为榜样,时刻想着人民,要先在心里为群众打起一把‘伞’,把年老的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把中年的群众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年幼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女。”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助人为乐的热心肠,使得他多次救人于危难之中。虽说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还是经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探望辖区内的孤寡军烈属杨振华老人;他数十年帮扶残疾卖报老人的故事最为人乐道。

他在小小的三尺岗台所做出的好事数也数不尽,很多事迹都见诸报端、网络、电视媒体,被附近群众广为流传。李文普凭着对这份职业的挚爱,牢记人民至上的宗旨,铁骨柔情,用鲜血和汗水践行着雷锋精神,演绎着青城交警动人的传奇。

武善华

64岁的武善华是一名军队退休干部,退休前是阿拉善盟军分区装备部部长,现在是海东路街道长海社区党支部委员、关工委委员。虽然已退休10多年,但他是退而不休,一直在忙碌着。人们说他是为晚霞生辉,他却说:“我是一名退休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协助社区组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应尽的义务。”

2003年,武善华被聘为了社区关工委委员,从那以后,他就成为了社区的一名编外工作人员。他全身心投入到义务为社区和青少年服务之中,先后参与组建了社区思想道德教育组、法制网吧监督组、军嫂文体队和老战士放映队等,在社区每年组织开展的“大手拉小手消夏晚会”“‘长城杯’少儿书画展”“优秀影片展映”以及社区道德讲堂等活动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还坚持天天读书看报,不断学习新知识,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到社区的新工作、新做法,他都能如数家珍。由于社区的经费有限,许多的精彩活动都没有留下影像记载。武善华就用自家购置的摄像机和照相机为社区无偿拍摄影像资料。

这些年来,武善华虽然忙碌,却过得充实而有滋味。他多次婉言谢绝了组织给予的各种奖励,觉得退休后能参与社区工作,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有所为”是一件让他非常快乐的事情。

杨同洲

杨同洲今年78岁,中共党员,退休老干部,退休后返聘到一家民营企业担任支部书记。由于返聘后的工作比较轻松,有时间帮助所在社区搞一些工作,比如定期出社区的黑板报、写标语、主动监督网吧和维护辖区内的公共设施等。

他忙里偷闲献爱心,杨老被海西路办事处聘为关心下一代常务副主任,那以后,他就义务地担负起教授书法课的任务,不仅义务教学,还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文房四宝。除此之外,每年的暑假期间他都会在海西社区的会议室开展书法课讲座,风雨无阻,坚持了数年。自从担任关工委工作以来,多年来他坚持给《关心下一代》杂志投稿,宣传报导党的方针政策,书写对青少年成长有益的诗词和书法作品。他还把公益事业记心中,搬到公务员小区后仅两年的时间,发现路旁的各种井盖有42个出了问题,每次他都会及时插上树枝,以示警告,并积极联系有关部门给予及时修复。他积极参加学雷锋社会公益活动,热心组织社区公益活动,丰富社区生活。

他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平凡的一言一行,脚踏实地地践行着新时期的雷锋精神。

郝金霞

郝金霞1982年出生, 200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2007年担任民营企业达茂宾馆总经理、董事长。2014年她辞去达茂宾馆总经理、董事长职务,担任了达茂旗乾海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这位蒙古族青年不等不靠、自主创业,以雷锋为榜样,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

郝金霞不仅创业成绩突出,致富不忘众乡亲,又带动和帮扶了许多青年人创业,成为当地青年人创业致富的楷模。心地善良的郝金霞得知有许多贫困学生上不了学,她主动资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贫困家庭,并帮助有理想的青年创业。郝金霞承诺只要他们好好学习,她的资助就不会停止,直到他们大学毕业。自2008年以来,郝金霞的爱心已播撒到整个达茂草原,其中既有小学生、中学生,也有大学生、研究生,还有贫困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累计救助300余人次,爱心捐款达12万余元。

郝金霞对员工要求很严,但对困难职工却极为关心。她为离职困难员工送去善款,并承诺一直帮他到底。她还通过达茂旗残联捐款2万元帮助残疾人家庭度过难关。

她表示,无论自己将来怎样发展,她学习雷锋、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保护自然的志愿服务理念永远不会改变。

马晓琳

马晓琳,是东河区环城路小学的一名优秀班主任,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中师毕业后,马老师自愿扎根农村20余载,经常资助贫困学生,带着学生帮助困难农户劳动。从年轻时就带着学生照顾抗美援朝的孤寡老人,直到老人88岁高龄去世。她还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和那里的智障孩子们做游戏以促进沟通,还带着朋友们去为智障孩子演出。去年6月她联系了爱心人士为孩子们安装了100扇纱窗,解决了夏季炎热不敢开窗的问题,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大使姐姐”。2007年加入包头义工行列后,她跟着义工组织开展环保植树、义卖救助烧伤女孩、去福利院探望孤儿、救助小动物、清除口香糖污渍、清理广告、捐资助学、不文明现象劝阻等公益活动,并发动身边朋友为贫困儿童募捐物资万余元。她还经常带着义工们去养老院帮老人们理发,用自己的激情点燃了身边人的梦想,学生、家长、朋友、同事都跟着她加入了义工队伍,成了义工组织的中坚力量。

课堂上,她是快乐教学的实践者;课堂下,她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玩伴。她就是这样一位传递着社会正能量的最美教师,是一位雷锋式的好人。

何 磊

何磊,出生于1981年4月,现为土默特右旗义工联合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何磊把立足于本职岗位学雷锋做好事作为锻炼自我与发展自我的舞台,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十年有余,从未间断。

他时刻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他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做义工,累计为社会、为困难群体无偿志愿服务达1600小时以上,累计策划组织开展助老、助残、助学、环保等慈善公益活动340余次,义务出车2000公里以上,他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奉献给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思想进步,坚持原则,乐于奉献。因为自己小时候生活不易,现在看到别人有困难就发自内心地希望能够帮助他。

他带领全体义工开展各项义工服务活动,在“双城同创”以及助学、助老、助残、环保、关爱青少年成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多个“助老服务基地”,如美岱召镇敬老院、九峰源社区敬老院、萨拉齐镇敬老院、海子乡敬老院等;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助学活动。

多年来,何磊用慈心善举履行着社会公民的崇高责任,为社会弱势群体送去了温暖,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叶 臻

叶臻,是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百灵社区一位普通的职工。1990年出生在浙江杭州,2013年参加工作。

他潜心干事,扎根基层献青春。在社区他负责党建和团委工作,在他看来,工作是否做到位,关键在于居民是否从中得到实惠。所以,从档案整理到经济普查,从计划生育到信访维稳,社区的工作他都会参与。他热心志愿服务,为居民传温暖。在百灵社区工作的一年时间里,他带领社区团工委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在雷锋月,他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踊跃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大型义务清扫小区卫生、清理小广告活动;在植树节,他联合巴润铁矿112名职工志愿者来到世纪城小区,种下小树为社区添新绿;在高考日,百灵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联手白云移动公司,在白云包十八中的校门外设立爱心助考点,为考生和家长服务。工作外的休息时间,他经常去居民家里坐一坐,听老党员讲革命故事,听老人们讲在白云的工作经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他与社区干部走访居民34次,共征集到意见建议12条,并全部为居民解决了。

叶臻说,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是自己人生价值最完美的实现。今天,他的梦想正在白云鄂博正扬帆起航。

孟含笑

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腾克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孟含笑就是一个始终坚持做好事的人。

她不仅在关工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为村党支部、村委会当好参谋和助手,改善办学条件,先后为腾克镇特莫呼珠村、宜斯坎村的学校接电、建围墙,增加办公设施,申请到资金13万元。在生活中,她也热心助人。邻居家缺吃少穿,孟含笑就把自己节省下来的衣物和粮食送过去,还帮他们办理了低保。凡是有人求助于她,她从没有让人失望过。

移民搬迁后,腾克镇制定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宏伟蓝图。孟含笑也像其他腾克人一样,把建设富饶美丽的家乡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展示达斡尔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她不辞辛苦,一家一户动员妇女参加民间舞集体训练,带动她们参加文艺娱乐活动。她不仅是一个好媳妇、好妻子,还是一个好母亲、好家长。孟含笑无私奉献、善良淳朴、尊老爱幼的品德也感染着她的四个儿女。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孟含笑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用心做人、尽心做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这些年虽然退休在家,但她仍有一份热情,愿做一名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

孙殿志

孙殿志,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现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尼尔基镇登特科办事处多西浅村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民。

在日常生活中,对有困难的街坊四邻他总是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他总是第一个出现。从2004年起他还供养了两名孤苦无依的五保老人。从那时开始,他一家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饮食统一安排,穿住照样给他们换洗晒,视同亲人。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的关怀,已成为孙殿志一家的一种习惯。

他常说,老人们的一生多不容易,过去在艰难困苦中度日,我们应该尽力让老人们安度幸福的晚年,让他们吃好、穿好、住好,给予他们关心、关爱和安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生活,享受天伦之乐。他自己十分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对老人们他却毫不吝啬,为老人们买合身的衣服,让老人穿暖。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考虑老人们身体的营养需要,让他们吃好吃饱。

为了照顾老人们的生活,孙殿志付出的精力和财力难以计算,但他始终尽职尽责,无怨无悔。他之所以要这样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了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徐建英

徐建英,1958年12月出生,现为海拉尔靠山办事处芳园社区干部。从1999年参加社区工作至今的十几年工作中,她把真情服务群众、用爱心帮助弱势群体的理念始终贯穿在工作当中,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徐建英先后工作过的两个社区均是靠山辖区的最大平房社区,是流动人口最多、老年人家庭多、弱势群体多且收入低的社区。生活环境较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帮助的人群多是这里的特点。十几年来,她与社区其他姐妹们一起在靠山办党委的领导下,在社区党支部的支持下,集中精力,深入居民群众当中,了解居民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理顺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邻里互助的积极性,做到小事邻里帮,大事有人管,急事、重点事优先解决,切实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最大程度地让受助人心理得到慰藉,让群众满意。

十几年来,徐建英和社区的其他姐妹们一起照顾孤寡老人马桂芬、王希阁、刘竺天,并用真挚的爱陪伴他们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并且,她用母亲般的温暖关爱孤儿董萍、康健、姜义,让他们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感受到了来自非血缘关系的爱护。

以雷锋同志为榜样,用真情真意为居民服务,是她永远的追求。

杜宏宇

杜宏宇,男,达翰尔族,1965年7月出生。1983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呼伦贝尔市社会福利院护理部从事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现任护理部主任、高级养老护理员。

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的人生轨迹就始终与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以雷锋为榜样,尽自己所能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关心身边应关心的人,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温暖。工作三十余年来,他把青春和爱心全部献给了福利事业,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以自己的敬业和无私奉献演绎着人生真义。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信念,受到老人们的称赞,老人们发自内心地称呼他“好儿子”。

作为奋斗在民政第一线的资深护理人员,杜宏宇不仅业务水平扎实,还不忘“传、帮、带”。他对自己的业务经验从不保留,从点滴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履行职责,影响着、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多年来,他严格要求护理部职工,并带头为老人勤洗澡、勤换衣、勤洗衣。对于生病老人,他更是细心照料。他用实际行动坚持不懈地立足岗位学雷锋、做雷锋,鼓舞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提高为老服务工作能力。

费华鑫

费华鑫,是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启智部音乐教师。从教15年来,他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的艰辛与快乐,并始终把培养智力落后的儿童成为能自食其力的公民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他是课堂上的“心灵医生”,一直坚持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投入到他所钟爱的特教事业中。课堂上,他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音乐的律动美,还有唤醒无知、启迪后进的心灵美。他是学生心中的“大哥哥”。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为了工作付出了全部的心思和精力,回报他的也总是学生们的快乐。他是同事眼中的“热心人”, 无论是同事家中有事,还是遇到其他困难,他都积极热心地给予帮助,不辞辛苦、勇于承担,不计较个人得失,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他是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十分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经常帮助社区解决困难。凡是社区工作者找到他,请他发挥“一技之长”,他从不拒绝。他是学习雷锋的好榜样,是见义勇为的“大英雄”,曾在危急时刻救出被沙块压伤的孩子,并紧急将其送往医院。

费华鑫老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真心付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雷锋精神”和新时期人民教师高尚的职业情操。

王 军

王军,是开鲁县吉日嘎郎吐镇四合福村的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党员,他认真学习党的章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用自己的言行为村里的党员们树立了典范。作为一名村干部,他始终把为村民服务、当好一家之主作为自己的工作追求。

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王军在村中首先富裕起来,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富裕起来的王军并没有忘记依然处于贫困之中的家乡,没有忘记家乡渴望过上好日子却苦于没有办法的村民们。所以在上任之初,王军就深入村民了解村民们的困难,并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村民解决。同时,他也尽己所能,帮助村民像城里的居民一样,享受到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

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四合福村第一线,多次为本村有困难的村民、残病人员和80岁以上老人送钱、送物;在村办公楼、村文化广场的建设中,带来了自己的建筑队,未收取一分建筑费,为村里节约资金35万元;捐助10万元扶持四合福村小学发展教育事业;投资5万元建立了一处大学生实习基地;为群众农民工要回工资1.2万元;为本村农民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

王军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基层村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谋福利,为村级谋发展;他践行雷锋精神,甘于奉献,是全镇学雷锋的楷模。

李秀琴

李秀琴,是奈曼旗青龙山镇大沟村教师。在环境艰苦的南湾子乡中心校工作的12年间,有不少教师改了行,有的当了公安人员,有的考进了交警队,有的调进了政府,有的停薪留职下海经商,但她从来没有动摇过。她要学习雷锋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的精神。

2000年教育整改,经过民主投票、领导小组打分、乡政府审核和教育局审批,她被聘为大沟小学校长。学校地处山凹,异常冷清、荒凉,而她一坚守就是14年。在这14年间,她坚持给学生理发、剪指甲,农忙季节家长没时间接送学生,她就牺牲午睡时间帮他们照看学生。参加教育工作36年来,业余时间她还一直义务修路,只要一有时间就修。过路的人都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她说,是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鼓舞她修了三十多年路。百姓哪里需要她,她就出现在哪里,她做过民事纠纷、婆媳矛盾的调解员,解决了很多年迈老人子女赡养问题。老人们都向她竖大拇指。百姓信任她,把她当作他们心中的活雷锋,正是他们的信任她才有机会为百姓服务。这也使得她和群众的关系非常密切。

三十多年来,雷锋精神一直鼓舞她前进,再前进。

李玉生

李玉生,男,汉族,出生于1950年9月,中共党员,是鲁北街道东兴社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创建人之一,现为老年体协常务副主席、学雷锋服务队队长。

刚退休的那阵子,李玉生冷不丁闲下来没着没落的。正赶上社区组织群众创作诗歌,他就主动参加,号召大家都参与进来。因为群众文化水平的差异,一些社区居民在诗歌的用词和韵律上水平参差不齐,李玉生积极鼓励他们,他说能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就好。每次社区有文体活动,李玉生都主动参加。在东兴社区,许多老同志退休后就呆在家里,虽然想老有所为,却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为了改变老人们的生活习惯,他就挨家挨户地敲门,发动和组织老年人踊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强身健体。他积极组织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小组。每次开展活动时他们都竖起学雷锋标志,免费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服务。闲暇之余他还自办报纸《社区老年》,多种栏目作品精彩纷呈,好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地涌现,为广大中老年读者朋友带来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快餐。

2011年以来,李玉生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累计做好事1000余件,传承了雷锋精神,播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种子,受到街道社区的普遍赞誉。

郝秀娟

郝秀娟,女,2012年8月考取通辽市库伦旗大学生村官,现担任库伦旗大学生村官党总支书记、库伦街道《库伦社区报》责任编辑、库伦街道心语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她在大学期间曾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组织参加了环境整治、爱心助老、救助贫困学生等多项公益活动。

2012年底,她在库伦街道山水人家社区和福缘寺社区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免费为辖区内的青少年及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同时,她还在库伦二中义务兼任心理辅导员,对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对库伦街道社区大学的学员定期进行公益性心理讲座。在志愿服务中,最让她牵挂的是留守儿童、单亲母亲、空巢老人及贫困老党员等,她也尽心地为他们提供真诚的帮助。

2012年底,心语工作室成立,她帮助多名未成年人解决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村官春蕾女童班正式成立后,她与一名困难女童结成帮扶对子,给她提供物质上的帮助。2014年3月,组织志愿者集资为福缘寺社区3位单亲母亲家庭送去母亲节的问候及生活用品。

两年多的志愿服务工作,有付出后收获的最真诚的笑容,有付出后收获的最真挚的感恩。郝秀娟决心继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年轻的力量谱写青春之歌……

王凤文

王凤文,女,1971年出生,现任新城街道河畔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琐事不断,且事事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自从事社区工作以来,王凤文用自己的爱心让居民生活在健康与快乐之中,为居民排忧解难。她将社区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服务上,给辖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她组织建立了一支素质好、靠得住的以党员和社区干部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每个人都认领一个服务岗位,为辖区居民提供文化、卫生、环境、治安、救助、帮扶等多方面的服务,使居民群众可以在各方面得到良好的社区服务。几年来,她采用以诚相待又不失社区职能的工作方法、主动上门与群众沟通又经常搞联谊活动的做法,和辖区各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保持较好的社企共建局面,为社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王凤文时刻都把社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上心,事事都能做到以民为本,服务居民。几年来,河畔花园社区在她的带领下,一直把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作为提升居民文明素养的有效载体,也是河畔花园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旋律。

2012年,她被评为先进个人;在2010—2013年度群众体育工作中,她又被评为先进个人。

田向阳

田向阳,是科右前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书记、推广研究员。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带头人,他33年来积极献身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低下头来钻研农业技术,俯下身子与农民做朋友。他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进行种植技术调查,就是在忙着为农民解决疑难问题,或者是在培训的课堂上。

农民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责任,田向阳以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开展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科技培训工作,为农民传授技术,解决技术难题。他每年为农民讲课30多期次,直接培训农民4000多人,全旗70%的农牧民都听过他讲的农业科技课。从乡里办大班到深入嘎查村巡回办小班,从田间指导到电话咨询,他为农牧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深受干部群众的赞誉与欢迎。

田向阳凭着一份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热爱,在前旗这片黑土地上致力于推广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下,科右前旗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均衡增产,粮食作物单产上了一个新台阶,总产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田向阳带头执行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等工作,为前旗农业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表彰奖励。如今58岁的田向阳在工作中依然走在前头,干到实处。

吴德胜

吴德胜,科右中旗杜尔基中心校教师,自1979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至今已有35个年头了。

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的杜尔基苏木乌斯台嘎查地理位置十分偏僻,教学条件极其艰苦,教学设备也很简单,有时工资还没有保障。然而,17岁高中毕业的吴德胜毅然选择在那里开始了他漫长的教学之路。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还曾多次为该校特困生垫付学杂费、书费,为多名学生购买学习用品。

在教学上他认真备课,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进展。他虚心向同行们请教,认真及时修改每一名学生的作业,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多次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学生们都认为他是值得信赖的教师,是亲密的好朋友,是值得尊敬的长者。在生活上他也尽力帮助学生,对生病的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般细心照顾。

无论做哪一项工作他都脚踏实地,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他把自己学到的学校管理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如今,年过半百的吴老师夫妻依然以校为家,坚守在山村学校,为孩子、为山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着……

张亚云

张亚云,是扎赉特旗音德尔镇设施农业园区党支部副书记。她不但走出了一条科学致富的道路,还热心服务群众,是群众公认的蔬菜种植的“土专家”“领路人”。

2000年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她依靠科技与自身努力,走出了一条种植蔬菜大棚发家致富的道路。张亚云凭借科学技术,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多我专”的发展之路,把自己的蔬菜大棚发展得红红火火。富裕了的张亚云还积极主动地把技术传授给周围的姐妹们,带动她们发展蔬菜产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蔬菜“土专家”、菜农发家致富的引路人。

她的理想是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她从自身做起,订报纸、订杂志,跑书店、进书屋,全面充实自己的头脑,掌握更多的先进科技知识,并不断地应用到实践中,积极改进自己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技术成熟后再传授给周围的群众;另一方面她积极组织村民参加旗、镇、村组织的各种蔬菜培训班,只要有培训班就有张亚云的身影。对于她的表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逐渐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蔬菜大棚种植的队伍中来。勇于创新的她,还带领3名大学生搞起了“盆栽活体蔬菜”项目。

这就是张亚云,一名平凡而普通的农家女、一名蔬菜种植的“土专家”、一名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刘云龙

刘云龙,1986年4月出生,现任阿尔山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五岔沟中队中队长, 负责五岔沟中队下辖白狼、五岔沟、明水等岭南地区交通管理工作。

他顾全大局,保障辖区道路交通稳定。每逢冬季,辖区道路就会积雪结冰,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刘云龙同志组织中队全体民警,举全中队之力,切实保障了辖区道路畅通,确保了出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心系群众,把服务百姓放在第一位。他始终认为执法者要想赢得人民群众对交警的认可与理解,就要转变执法理念,改变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密切警民关系。他身先士卒,解救被冰雪围困的人员。曾对因路面打滑而被困的50多台重型半挂牵引车及10多辆小型轿车实施救援。他走访慰问,密切警民鱼水情。为帮助和服务人民群众,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满意度,2014年12月底刘云龙带领民警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帮扶和慰问活动,将爱民之情体现到实际行动中。

刘云龙同志实实在在、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拉近警民关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全面树立起交巡警队伍的良好形象。

王 辛

赤峰市元宝山区如意婚纱影楼经理王辛,2006年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在平庄经营如意婚纱影楼。从2个人到15个人,从偶尔的免费拍照一二张发展到大型节日组织免费拍照活动,每年有计划地为群众上门拍照。坚持9年学雷锋,免费拍照金额达10万多元,受益人数2万多人。

多年来,她和员工们在护士节,为1000多名护士免费发放照相卡,给她们拍摄明星照;“六一”期间,累计发放免费卡15000张,为学生拍摄艺术照;在教师节,为600多名老师拍摄风采照;在敬老日,到敬老院为500多位老人免费拍照;她还配合元宝山区残联,到偏远乡镇上门为2000多名残疾人拍摄办理各种证件照。

2012年,王辛找到丽河镇前村书记张志权,提出在偏远、贫困的镇村开展一元钱敬老摄影活动,一分钱也不收。在场的村干部和12个村民组组长都很感动:“很多老人正想要照片呢,你们真是及时雨啊!”

三年来,在宣传部的高度重视下,王辛开展的“一元钱敬老”系列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她倡导的“一元钱敬老”在元宝山区刮起了一场爱心风暴,元宝山区参与“一元钱敬老”活动涉及到许多其他行业,登记在册的志愿者队伍达到120多支、 3500余人。

史凤江

史凤江,蒙古族,1963年12月出生,现任巴林左旗九龙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外派北京新发地长途汽车客运站的驻站员。多年来,他以雷锋为榜样,无论是当一名普通职工,还是驾驶员、驻站员,他都以公司为家,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热情服务,出色地完成所承担的客运工作。

工会倡导把雷锋的精神实质紧密地融合在各自的客运服务岗位上,他率先做到了“规范服务、个性化服务、延伸服务、卓越服务”。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践行雷锋精神,争做先锋模范。他把北京发往林东的两台客车定位为“学雷锋服务车”,常年为旅客提供送水、送药、送报纸等温馨的服务。

作为公司的驻站员,不论发车有多忙,只要是旅客打电话订票或公司找他办事,他从来都不厌其烦,并尽心尽力去做好。他不仅严格自律,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对身边的同志言传身教。凭着对企业的无限忠诚和吃苦耐劳的雷锋精神,他赢得了领导和广大旅客的赞誉。他的努力为公司成为北京连接巴林左旗辽上京客运枢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作出了贡献。

赵 浩

赵浩,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松山区分公司综合部。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她是赤峰市青年志愿者、《红山晚报》青苗助学“爱心妈妈”、赤峰市乾坤拓展培训基地的义工,还是赤峰市松山区振兴社区党务共建单位的“优秀在职党员”。在她看来,志愿者是光荣而快乐的使者。她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样也爱助人为乐。

她一直将志愿精神贯穿到日常工作的点滴中,渗透到自己的言行里,以此作为个人深层次挖掘的动力之源和魅力闪光点。不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状态,努力把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2014年8月,她策划并参加了由《红山晚报》论坛举办的“青苗助学——草原孤儿逛赤峰”爱心救扶和心理援助活动,定期做起了“爱心妈妈”。9月,她和《红山晚报》建立了一个爱心助学的微信公共交流平台,向全国广大爱心朋友发出倡议,号召他们为草原的贫困学生奉献爱心。她的倡议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上万名爱心人士的热心参与和支持,许多人都资助贫困学生或者捐赠物品。

她总说,没有什么比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露出笑脸更让人快乐的了。这种“快乐地助人,在助人中获得快乐”的精神,正是新时代志愿精神的真谛。

时 芳

时芳,是汐子镇和硕金村的退休教师。20年来,他退休不褪色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热心帮助他人。他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和“四有”青年作出了贡献。提起他,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得力助手,是全村广大青少年的良师益友,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时老”。

他助人为乐,是大家的道德楷模。和硕金村道路年久失修,时芳老人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为学生铺平道路。他召集村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请村里的几位老人带头把学生上学经过的路修好。他无私奉献,关爱青少年。时老把家里的房间改造成图书活动室,冬季早晨,他五点就起床,到图书活动室生炉子,让学生能有个暖屋、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时芳同志坚持帮助村民做善事,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赞誉,大家都说时老是助人为乐的大好人,可他谦虚地说:“帮助别人是积德行善,人都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何况自己又是一名党员。”他继续奔忙于服务群众,把帮助他人当作一种快乐。

徐景辉

徐景辉,是敖汉旗贝子府司法所所长。在司法战线工作了22年,群众评价他是一个热心肠、公正无私的好人,是为民办实事的人;领导评价他是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人,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的人;企业评价他是把企业和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的贴心人。

二十多年来,徐景辉指导或直接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2800余起,其中疑难复杂的纠纷29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有效预防了“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千余万元;宣讲法律知识150场达5万人次,为有关部门提供法律建议60多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司法所所长,徐景辉深知老百姓的诉求迫切。他常说,百姓的事没有小事。他将法律和道义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为雇工人身损害事故的受害家属争取赔偿。他知难而进,传承雷锋的钉子精神,通过他调解解决的涉企纠纷350多起,涉及到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占地补偿、工伤损害赔偿等。

他爱岗敬业,同时也不放松学习,时刻督促自己进步。徐景辉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践行着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坚守着公平正义的理想信念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

哈斯图拉古尔

哈斯图拉古尔,是正蓝旗国家税务局一名普通的税务干部,36岁的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展现出新一代年轻税务干部的风采。

学习提高是他坚持不懈的事情。他结合本职工作,不断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使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努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就由一名税务工作的“门外汉”变成了“业务通”。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税务干部,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当人民群众财产受到不法侵犯的时候,他挺身而出,用一名热血男儿的真诚和勇敢,抒写着人间正气。他曾和同事夺回被不法分子抢走的纳税人的现金。

助人为乐是他的人生目标。哈斯图拉古尔身为共产党员,始终以心系群众、关爱弱势群体为己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他总是主动地参与各类捐赠、捐款。在汶川地震的救助过程中,他不仅参加单位组织的捐款活动,还参加了特殊党费的缴纳以及其他形式的捐赠。平日里,他也对有困难的弱势群体给予及时热心的安慰照顾。

他十年如一日,忠实地践行着“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谱写了一曲忠于事业、奉献人民的青春之歌。

李瑞玲

李瑞玲,是正蓝旗上都养路工区的一名普通职工。参加工作15年以来,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1998年,刚满18的她走进了哈毕日嘎养护道班,拿着一把铁锹、一把扫帚,开始了修路的生涯。在养护工作中,她虚心好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养护水平。每次分配工作她都要求到最累最艰苦的地方去,她说父亲也是养路工,自己本来就是农村出身,干体力活能吃得消。由于工作突出,她多次被上级部门和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主动去帮助别人。为了公路养护事业,她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由于她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不仅在单位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得到同事的支持和拥护,而且感化和激励着周围的同志。在工作、生活中她帮助他人事无巨细,在工区她是受人欢迎的热心人,对身边的空巢老人也关爱有加,像对待亲人一样。同时,她还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扶贫济困活动,她多次向本单位及兄弟单位的患病职工、子女捐款捐物,向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和锡盟雪灾地区捐款。

她用朴素的语言与行动演绎着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传承着雷锋精神。

王存英

王存英,男,39岁,是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从事公交行业4年多。王存英用他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值得所有干部群众向他学习。

王师傅每天早出晚归,接送乘客流量达三四百人之多,经常会有乘客把东西落在车上。只要是王师傅发现了,都会第一时间把东西放好,再想办法联系失主。有一次,一位电务段职工乘坐他的车时把手包掉在了车座下面,王师傅便通过工作证把包送到了电务段经理办公室,这位心急如焚的职工第一时间拿到了手包。还有一次,一位生意人下车时把十分重要的文件袋掉在公交车上,文件袋里有开会用的必需文件,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王师傅帮忙。王师傅心里惦记着失主拜托的事情,顾不上休息,一中午拦截了40多辆公交车,终于找到了丢失的文件袋。

王师傅常年做着善事、好事,并乐此不疲。有一次,一位在明安图镇旧区二百货商场附近玩扑克牌的老人突发脑出血晕倒,情况十分危急,正好被王师傅看见。他二话没说直接把晕倒的老人送到医院,安顿好老人后悄然离去。

王存英师傅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朴实的精神风貌,他不仅给公交、出租行业的司机们树立了榜样,也为交通运输行业在社会上树立了诚信友善的形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马 扬

马扬,是锡林郭勒盟第四小学大队辅导员。2011年工作至今,他用像螺丝钉一样的奉献精神和质朴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马扬老师”是学生对他的称呼,更是学生对他的认可。他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让这所寄宿制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无论同事遇到什么难处,他总是尽自己的努力,为其排忧解难。而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会想到不给组织找麻烦,尽量自己解决。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遵守职业道德,时刻为人师表,以满腔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

2012年,在县红十字会的帮助下,第四小学成立了红十字教师志愿服务队。马扬自加入服务队的那天起就致力为广大农村留守学生服务。他利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为这些留守的孩子做起了心理辅导。有个学生不幸罹患白血病,马扬给予了这个家庭帮助并积极组织为患病的学生募集捐款。三年的时间,他始终热情接待、热忱服务每一名学生,为他们解决一个个困难。

热爱本职,扎实工作,是他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他满腔热忱地投入少先队事业,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姜常辉

姜常辉,男,汉族,1974年10月24日出生,系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解放社区党支部书记。姜常辉同志时刻不忘党的宗旨,在工作中始终以雷锋为榜样,他以一颗热忱的心投身到无私奉献、为民服务中,将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在每位居民心间。他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在党员中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

姜常辉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他把关爱、教育社区的下一代作为工作中的大事,号召社区的“五老”人员积极参加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这一举动得到了许多老同志的拥护和支持。针对辖区内青少年较多这一实际情况,他提出要“关心一切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的一切”,并组织开展多项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来丰富青少年的生活。他还把社区稳定常放心间,积极带领社区综治人员风雨无阻地走街串巷、入户调查,有力地维护了社区的稳定和安全。

他心系社区,关爱居民群众,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兼任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站长。他以满足大多数居民的需求为目标,组织社区志愿者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比如,社区里的硬件设施出了问题,他就会马上想办法解决;社区的孤寡老人有需要帮助的,他也会第一时间赶到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尽己所能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有需要的居民得到帮助。

近几年来,姜常辉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学雷锋的行列,为建设和谐社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为社区无私地奉献着,在这一方土地上留下了不断拼搏的足迹。

猜你喜欢
社区工作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不工作,爽飞了?
影像社区
选工作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