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生李晋榕唐明
永远的长江支队(连载十)
邱文生李晋榕唐明
第十集共度时艰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有凯歌行进的岁月,也有曲折发展的年代。诚如邓小平晚年多次指出的那样:“从1957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
由于党内“左”的思潮逐步泛滥,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和国家又一次面临“最危险的时刻”!
在艰难的岁月里,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锤炼的长江支队干部,毫不动摇,对党忠诚,忍辱负重,与福建人民同甘共苦、共度时艰!
采访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刘云刚:1957年福建全省粮食总产量为87亿斤,1960年降到70亿斤,三年减产17亿斤,等于300万人没有饭吃。
与全国一样,福建的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是惊人的。基本口粮供应严重不足。农民的口粮被一挖再挖,职工的月口粮定量一降再降。饥饿难忍的群众只好上山去挖野菜、野果,到池塘中捞浮藻充饥。这就出现了水肿、肝炎、肺结核、月经失调等各种疾病,全省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大大增加。
1961年夏秋之交,福建连续5次遭受特大台风暴雨袭击,随后虫害、旱灾又接踵而来。全省受灾耕地达940万亩,光粮食就损失10亿斤以上。
当时,整个华东地区灾情十分严重。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到华东局参加生产救灾会议回来,途经南平就深入一线调研,并召开地市委书记紧急会议,研究生产救灾措施。
会议作出重要决定:为鼓励社员抗灾自救,自留地和冬种粮食作物谁种谁收,一律不计征购。也就是“一人一分自留地,一家一户一亩地,冬季自由种一季”。
这项有许亚、杨文蔚、王禹、刘健夫、赵毅、赵登英等参与调研并制定的“自由一季”生产救灾政策,后来被群众称颂为“救命政策”。
采访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原副主任张明炀:
温附山同志当时是闽侯地委书记,他偷偷地在整个地区搞“自由一季”。什么是“自由一季”呢?就是把集体的土地分给老百姓种一季活命的粮食,种蔬菜啊,种小麦啊什么东西,谁种谁有,让老百姓能够有一点粮食吃。温老这个人的品质中最好的,就是他心中装有人民,能够替老百姓办好事。
采访长江支队干部(时任闽侯县委书记)常登榜:闽侯地区几个县搞“自由一季”,群众高兴得不得了。整个三年困难时期呀,在粮食上闽侯县是最好的。到最后啊,我们自己手里的余粮还有6000多万斤,省里可高兴了啊!结果我们支援了永泰、平潭,给永泰县150万斤,给平潭县150万斤。
上世纪60年代初,古田县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一年因自然灾害造成了饿死人的现象,可居然有人向省委写信,把这一悲剧说成是担任县领导的南下干部“集体贪污”了建水电站移民拆迁补偿款造成的。省委对此高度重视,派出调查组进行彻底清查!
采访长江支队干部(时任福建省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酒玉琳:当时,我在省财政厅任处长,被抽调参加福建省委古田工作队。经过我们认真查对之后,这几个库的账目完全清楚,没有问题。
采访长江支队干部(时任古田县财贸委主任)任治民:古田县建水电站时土地是56万亩,以后水库淹没了4万多亩,那都是好田,征购任务却没减。1959年“浮夸风”,说粮食产量多少多少,征购任务很重,老百姓那个困难啊,没有粮食吃。
采访长江支队干部(时任古田县副县长)许天保:县委全心全意做好安置移民工作,我们克服一切困难,跟群众同甘共苦。我们请求省里、上级给予支持,增加拨款,减免粮食征购任务。
采访原宁德地委办公室主任(时任古田县委办干部)陈戈:时任古田县委书记靳书贤叫我起草了一个《关于古田移民存在的严重问题》,用化名,叫做周大方,向省、中央以及中央有关领导,反映了古田移民存在的严重问题。靳书贤书记去参加中央七千人大会,专门找了周总理反映,以后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
采访任治民:我们县里边不会拿移民拆迁补偿的一斤粮食、一尺布票。我们的干部都是辛辛苦苦,整天都在下面搞移民安置工作,帮助群众搞代食品,哪里有时间去享受呢?所以我们好多干部都得了水肿病,我们县委班子里面好多干部也都得水肿病,像我们王义科副书记还得了肺结核病。
采访酒玉琳:省委书记处书记贾久民说:我们从太行区、太岳区调来的几千名干部大多数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考验的。我们南下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而来的,不是为当官而来的,所以我们的干部是好的,是经得起查的。结果查出了一个公正廉洁的好班子。
“民以食为天”,让老百姓吃饱饭是第一位的事情。福建山多地少,水稻产量低,山区水田单季稻产量只有二三百斤。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在有限的土地上做文章,关键是改良水稻品种、改造低产田、提高复种指数。
采访长江支队干部(时任福建省农业厅常务副厅长)王培祥:我在农业厅的工作主要是抓农业生产,推广水稻矮秆良种,改良土壤,改进耕作技术,把全省的粮食生产搞上去。我们从龙海请了几个老农,到全省推广矮秆水稻良种的种植经验。
采访长江支队干部(时任仙游县委书记)申九顺:我在仙游工作的时候,有个叫陆财的农民,他培育了一个籽粒大、产量高的优良水稻品种。我们把这个水稻品种命名为“陆财号”,在县里很快推广开来。以后在省里也得到广泛推广,还走向了世界。
采访原福清县副县长任文兴:1957年5月,温秀山来福清当县委书记以后,发现福清人多地少,是缺粮大县。他决定把音西大队作为抓粮食、抓发展试点。温秀山同志每年都到音西开几次现场会。一个是改造低产田,平整低洼地,提高产量。二是研究怎么解决音西一年“三熟三高产”的问题,把复种指数提高到三倍以上,粮食翻番又翻番。他不仅在土地上做文章,还发展各种经营。当时音西打下了好基础,富到现在一直富下来,想起来大家非常怀念温书记。
现代京剧《龙江颂》,是取材于龙溪地区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1962年10月至1963年6月,闽南大地遭遇了千年不遇的大旱,整整8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十几万亩水稻将要旱死。
采访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巩玉闽:当时龙海县委书记刘秉仁和副书记杨保成,带领县委一班人,还有很多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了讨论和勘测,他们乘着一条汽船,在九龙江西溪的河中心船上决定了一个方案,就是实行了截江堵水,保下了十几万亩的良田,但是榜山公社这一片也由此受到了淹没,这对他们来说是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采访福建省文联副主席兼省作协主席杨少衡:当时有两部戏剧作品不能被我们忘记,一部叫做芗剧《碧水赞》,还有一部就是话剧《龙江颂》,1964年把它改编成京剧《龙江颂》。话剧《龙江颂》是由当时的省文化局局长陈虹改编的,他是漳州人,也是长江支队的成员。榜山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也叫做“榜山风格”或是“龙江精神”,包括长江支队这些前辈带领着人民去创造历史,去战天斗地这么一种精神,让我非常感慨,今天依然让人感动。
采访长江支队干部、原龙溪地区专员张全金:我曾两度在漳州工作。1960年“大跃进”造成的失误,困难显露出来了,特别是粮食困难。在这个时期,怎么样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粮食生产?我们发现了一个典型,就是诏安县太平公社向山发展,山上种竹、种油茶,造林、种果,同时在比较平坦的土地上,肥沃的地方种地瓜、种菜,这对克服暂时困难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就抓住这个典型来大加宣扬,并请省委书记叶飞来参观。叶飞看了以后大加赞扬。当时叫做开发万宝山,太平公社的经验成为全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面旗帜。
1961年龙溪的生产有所恢复,周总理来电要求福建能够调粮,支援全国最困难的地区。叶飞就给马兴元打电话,问怎么样?马兴元觉得,龙溪虽然粮食也比较紧张,但国家有困难,周总理开口了,我们要顾全大局啊,该支援也得支援!所以他就跟地委一班人商量,大家统一了认识,调两亿斤粮食支援山东。任务很顺利地就完成了,叶飞很高兴,还受到周总理的表扬。
这是青年雕塑家陈春阳用妈祖故乡的泥土,塑造了一个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好公仆形象。他,就是深受莆田人民称颂的“平民县长”、长江支队山东籍的南下干部原鲁山。
关合义,长江支队干部、尤溪县人民有口皆碑的好书记!他给尤溪人民留下了青山绿水。他带领全县人民造林育林护林的故事具有传奇色彩。
采访尤溪县林业局原局长纪绍光: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关合义为尤溪发展林业大县绘制了蓝图,采取了护林防火,封山育林,制止滥砍滥伐等措施。1956年到1958年就创造了山林“三无县”(无滥砍滥伐、无山林火灾、无水土流失),受到了林业部的表彰。1958年刮“共产风”,省里从外地调了5000多人来尤溪砍伐,那时是光砍不造,森林受到了破坏,关书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关合义提出:既要靠山吃山,更要育林养山。他亲自找省里领导反映情况,取得了理解和支持,及时刹住了这股毁林风,使造林与出产木材有了科学合理的安排。
采访尤溪县林业局原党委书记张志阔:关合义提出:“男耕田,女耕山”的办法,培养出了像罗春娣同志这样的英模。罗春娣先后两届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采访尤溪县委老干部局原局长林树坤:关合义在我们尤溪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但在“文革”中也受到了不公正的遭遇,被造反派揪斗。群众极力保护他,把他带到了所谓的“批斗会”,就是搞“假批斗真保护”,随便喊几句口号后,就讲:“下面请关书记为我们布置下一段工作。”把批斗会变成了布置工作会。会后群众还把他带去,煮点心给他吃。
采访福建省直机关党工委原副书记顾方侯:长江支队干部、原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侯振亚同志有一次给我们几个组织部的年轻同志讲过这样的一段话:你们年轻干部要经受“三头”考验:一个就是“埋头”考验,我们组织部工作都是无名英雄,都得埋头苦干。再一个就是你们要经受住“出头”考验,组织上重用你了,提拔你了,你不要飘飘然,不要骄傲自满。还有一个就是要经得住“断头”的考验,就是死也不要出卖组织秘密。
采访侯振亚儿子侯章林:1956年召开省党代会时,我父亲代表省委作了关于闽浙赣省委城工部寃假错案问题的平反报告。能够为这些同志平反昭雪,能够为我们党的组织恢复本来的面貌,这是他当时积极努力去做的一件事。他担任省委组织部长期间,在经历过那场反右斗争之后,组织部的干部没有一个被打成右派。“文革”后,他又被冲击,被关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妹妹去看他。妹妹临走时,他给我妹妹塞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不要想我,你实在想我的时候,就唱一首歌——《五月的鲜花》。你个人的前途和党的前途、社会主义的前途是一致的,一定要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侯振亚、温附山、皇甫琳、邓超等众多长江支队干部顶住各种压力,甚至被迫害致死,也坚持讲原则、讲真话、办实事,尽力保护干部群众,努力维护党的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李毅、栗金旺、牛静华等长江支队老干部刚从“牛棚”放出来,就受命带领几千员工进驻南平杂草丛生的山沟,搭上简易工棚,用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锅做饭,开始了筹建全省最大的纺织厂的创业历程。短短几年,南平纺织厂就投入生产,成为我省的支柱型企业之一。
1970年,原省计委主任毕际昌被下放到闽北山区,任“建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处”副处长。身处逆境的毕际昌并不计较自己职位的高低,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放在“小三线”建设上!
采访南平市委原书记林克敏:南平是个山区,十分贫困落后,工业基础更差。毕老带着我到省里几个厅局,一个一个地去拜访,硬是创办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工业企业。比如南平纺织厂,现在这个企业还是我们南平的龙头企业。毕老除了为南平的工业打下了现代化基础之外,由于他的工作业绩和带头实践,使南平的经济结构开始调整,从偏重农业转移到工农业协调发展。
高峡之上有一个美丽的石门湖,游客可以在湖畔漫步,在湖中荡舟。去过连城冠豸山景区浏览的朋友,不知可否记得,建在湖边的那座“思源亭”碑石上刻有一段这样的记载:“1970年,地方政要体察民意,倡修水库。其时上下一心,开渠筑坝,斩棘披荆,备尝艰辛,风雨五载,终引涓涓于深山,蓄浩浩于高峡,赢得千秋礼赞。”这里讲的“政要”就是当时从龙溪地委副书记位置上,被下放到连城任县委书记和“革委会”主任的长江支队干部李振经。
采访李振经女儿李鹏照:当时我父亲下放到连城的时候,整个连城县没有自来水,而且就在连城周围,大概数千亩田地都没有水灌溉。当时他极力要做这个项目,取得一致同意后,遇到一大堆问题,一个是筹集资金很困难,还有就是工程量特别大,而且在技术上难度也很大。他都在跑这个事,当时我父亲讲了一句话,就是对干部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讲的:“就算我把县委所有的办公桌全部卖掉,我也要把这个工作做起来。”水库工程于1975年4月建成,它不仅结束了连城城区人民长期喝浑水的历史,也为冠豸山景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座“思源亭”,就是连城人民对公仆李振经永久深切的怀念!(待续)
(作者分别为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编审、省委督查室原副主任及团职军转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