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力
□ 王智勇
感动着·辛苦着·快乐着
□张力
工作之余,看看书,写写通讯报道,我觉得这就是一天中最快乐幸福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一天中遇到的感人事迹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过,翻身爬起先写再改,赶完了稿件,却因长时间的兴奋而久久无法入睡。过上几天,从报刊上看到自己所写的文章变成了铅字,那种喜悦的心情只有同道人才能理解。
写稿对我来说算是半路出家,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和事让自己感动。红星二场的高凤琴老人,她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从甘肃张掖来疆的老军垦,因为年轻时风里来雨里去的艰苦生活,让她落下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女儿不在身边,老伴苗长发天天照顾着她,两位老人孤单地住在这。老人的家和我二哥家是邻居,每次去她家,老人便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红星二场的发展史。偶尔问起老人为什么不回张掖老家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她平静地说:“我舍不得离开这里,也不想给女儿增添负担,这片土地上的每棵树每根苗都是我看着长大的,这把老骨头一定要埋在这里。”每每想到这,都会被老人平实的话语深深地打动,有了把他们的故事变成铅字的无穷动力。
2006年,高凤琴老人的风湿性关节炎已经让她再也无法下地,老伴苗长发每天为她梳头、洗脸、按摩、喂饭。阳光比较好的日子,还会常常推着轮椅上的她出去晒晒太阳,不离不弃地一直守在她身旁,苗长发老人说:“凤琴当年可是一个大美女,既漂亮灵秀又踏实能干,在那个年代,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我,跟着我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我心里内疚呀!我一定要加倍对她好,把她照顾好。”现在,只要苗长发老人稍微离开一小会儿,高凤琴就会大喊大叫起来,苗长发老人一回来,她的手立刻会握住老伴的手,生怕一松手就会消失一样。
脑海中浮现着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相互搀扶的感人画面,心绪总会久久难以平复,总想帮着老人们做点什么。直到前年重阳节前夕,根据他们的故事写成的散文《推你走到天尽头》发表在《哈密开发报》上,我拿到样刊,第一时间送到高凤琴老人手上时,她一边看着报纸上的照片,一边拉着我的手冲着老伴孩子般地笑着,她那饱经风霜的脸宛若一朵盛开的花朵,两行热泪却顺着面颊缓缓滚落。苗长发老人佝偻着身子,看着老伴,他眼含泪花默默地帮老伴抹去眼角的泪水,顺手把老伴披在身上的棉衣裹得更紧了……
直到现在,每当遇到感动的人或事,我总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出其中的真、善、美,希望把通讯中人物写得更真实更丰满,经过不断地磨炼,我所采写的好几篇人物通讯报道在《兵团工运》、《红星工运》、《哈密开发报》陆续得以刊发。我非常感谢那些给予我鼓励和支持的人们,我会大声地告诉他们,人生路需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只要心中那份热情还在,再苦再累也会享受其中,写作的路虽然艰辛,但我相信,我会一直这样坚持着走下去……□
家乡的浆水面
□王智勇
说起浆水面,或许只有土生土长的甘肃人才不会陌生这几个字眼。对我来说,家乡甘肃通渭县的浆水面是最地道、最可口、最让人难以忘怀的美餐。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个偏僻的小县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千沟万壑的地理环境,磨炼着当地父老乡亲与不公平的大自然竞相抗衡的意志与耐力。阔别故乡已经15个年头了,如今一想到故乡,我心中不免撩动着激烈的思乡的情愫,每当想起家乡的浆水面,依旧会馋得流口水。
通渭人喜欢吃面食,大街上的面馆比菜馆多。通渭的面食大概有20种之多,有浆水面、哨子面、牛肉面、鸡蛋面、罐罐面……虽说都是面食,但是通渭人把每种面食都做得与众不同,都赋予了深厚的乡土文化。而浆水面可以说是通渭人食物中的主角,地不分城乡,人无论高低,都爱吃浆水面。要是有客人来,主人第一句就问:“你想吃啥”?客人随口就说“浆水面嘛”。以浆水面待客,是我们家乡最朴素,也是最真挚的礼节。
浆水面的制作工艺其实很简单,一般用萝卜、芹菜、大白菜、包菜为主料,更讲究的就会用苦苣、苜蓿、芨芨菜等野菜。先将菜切碎,然后将其放入开水中氽一下,接着盛在瓦缸或者瓷坛内,再加入以面粉勾芡的开水。要紧的是缸内必须留下一点旧浆水,作发酵的引子,俗称“角子”。这“角子”大概担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浆水盛好后,便把缸口密封严实,24小时后就算大功告成。
小时候,我经常看母亲做浆水面。她先在烧热的锅中倒入少许清油,再放入葱花、蒜片、红椒丝炝熟,随即倒入盛好的浆水,煮沸后加上少量葱花和适量食盐。手擀的面条清爽硬朗,浇上浆水的汤头,配以嫩绿的葱花、艳红的辣椒丝、白生生的蒜片,一碗清冽酸香、筋道爽口的浆水面便做成了。尤其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劳作回来,吃一碗浆水面,立刻使人神清气爽,精力旺盛;出门远行,吃一碗浆水面,能使人终日不渴,体力顿增;春节食荤腻味,吃一碗浆水面,可使人肠胃清爽,浑身舒坦。
故乡的浆水面,筋道,酸香,甘肃近代诗人王恒写过一首诗:“本地风光好,芹波美味尝。客来夸薄细,家造发清香。饭后常添水,春残便做浆。尤珍北山面,一吸尺余长。”而这就是通渭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辛勤劳作了一天的父老乡亲们,晚归回来,一家人坐在槐树的荫凉下,眼前摆一张小方桌,桌上摆放着油泼红辣子、炒青椒,或者水萝卜和洋芋丝,吃一口浆水面说一句桑麻,话一句桑麻喝一口浆水汤。有滋有味地品尝着浆水面,尽情地享受着农家田园的生活乐趣。
如今,我来新疆15个年头了,去年回老家带回来一些粗粮杂面,酸菜做的虽然没有老家的那么地道,但从来没有断过,隔两天就要吃一顿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