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向美英 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 薛雨静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纺织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向美英 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 薛雨静
随着纺织业发展方式转变攻坚战的打响及健康环保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成为纺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适应与促进纺织业绿色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为迫切。文章以绩效评价、绿色发展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纺织企业经营活动特点,构建了由财务绩效、社会绩效与绿色绩效组成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促进纺织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对策。
绿色发展 企业绩效 绩效评价纺织企业
新世纪的到来,将我国带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传统工业生产模式造成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少循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凸显,节能减排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成为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作为传统支柱产业,中国纺织业具有区域集中度高、市场化程度高、拉动内需作用强、吸纳劳动力多等特点,对于举国经济架构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然而,我国纺织业正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严重、碳排放量高、能源消耗量大,主要污染物排放超标等发展困境。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优胜劣汰是我国纺织业迎接机遇、应对挑战的制胜法宝。在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巨大挑战下,加快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是纺织产业提升整体价值、增强抗风险能力、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考察企业经营状况、引导企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纺织业绿色发展的大背景,带有传统粗放式发展痕迹的纺织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难以对我国纺织企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实践指导。本文尝试创建一套体现纺织业绿色发展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推动纺织业绿色转型发展。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三是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生态化”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绿色发展对纺织企业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比如纺织企业的经营观念、原料来源、经营流程、设备更新、品牌策划、市场营销以及国际合作等,势必对纺织企业绩效评价带来影响。
(一)外部压力增大。全世界大多数地区的政府从保障人体健康的层面考虑,相继颁布法规法令,对纺织品上有毒有害物质从法律上给予限量或禁止1。党的十八大以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进一步落地,事关纺织业长期协调发展的多项行业标准相继出台,对纺织企业改进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2013年1月1日,由我国环保部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出台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4项纺织业标准正式实施;2013年5下旬,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11月5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印染企业环境守法导则》;2015年1月1日,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纺织染整》等等。这些新规则及新标准的出台将提升纺织业的环保准入门槛,推动纺织业经营活动及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内在约束增强。纺织业绿色发展的核心,是生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指标要求的绿色纺织品,亦将对纺织企业强化优化资产配置、内部经营管理及研发与应用绿色新技术等提出要求。
1.绿色发展对纺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影响。若纺织品生产流程处理不当,部分环节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纺纱环节产生的短纤维、粉尘、飞絮等工业废料可能会使人体诱发疾病甚至中毒;织前纱线上浆产生的污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织造过程中的纺织噪音和高温高热环境会损害人的听力、危害人体健康等等。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质量标准,严格规范内部操作流程。
2.绿色发展对纺织企业研发与应用新技术的影响。拥有独创、领先的技术资源是企业在绿色发展大环境中不断前进发展、谋求企业效益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命脉。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提高生产效率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若单个纺织企业短期内无力独自研发绿色技术,要考虑通过技术创新联盟或并购重组等方式获取应用所需要的绿色技术。
纺织业绿色发展,除导致纺织产业链上的原材料、设备购置、“三废”治理、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成本上升外,势必要求纺织企业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环保,评价体系也必须相应地体现绿色理念。目前,国内部分纺织企业根据《CSS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在企业经营考核中引入了环境绩效的内容。由于缺少与之配套的考核标准,其覆盖面及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构建适应绿色发展要求、凸显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英国学者JohnElkington的三重绩效理论强调,企业在关注经济增长、实现财务利润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福祉和维护生态,只有三者协调可持续均衡发展,相互统一,才能追求经济利益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2。此理论要求,充分考虑绿色发展对纺织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等构建旨在全面反映纺织企业的财务绩效、社会绩效和绿色绩效的评价体系,力求所建立的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纺织业绿色发展的实质。财务绩效方面,参照了《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有关纺织业的盈利性指标和由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多个国家部委共同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标准,结合相关文献中梳理的有关财务绩效指标研究成果,确定了财务绩效指标体系板块;社会绩效方面,依照《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和 《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S9000t)双重标准的基础,确定了社会绩效指标体系板块;绿色绩效方面,秉承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的宗旨,从纺织企业绿色发展的监管点入手,依据纺织业相关环保规定等构建了绿色绩效指标体系(见图1)。
图1基于绿色发展的纺织业绩效评价体系
(一)财务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1.构建的理论依据。作为“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发展动因,也是对财务绩效指标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绿色发展观下,企业发展最理想的状态是做到财务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协调发展。因为只有稳健经营持续发展才能使企业在绿色发展的潮流中取得立足之地,保持良好的行业竞争力4。
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多个国家部委共同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纺织业标准值内的部分盈利性指标以及相关文献,借鉴我国财政部出台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确定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主要从财务效益进行考虑,包含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大方面5。
2.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文以修正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报酬率评价盈利能力,以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营运能力,以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反映偿债能力,以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资本年积累率反映企业成长能力。上述四个维度的指标一并用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见图1。
3.指标体系的说明。考虑到经济环境变化、纺织业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对企业绩效的评价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调整。其修正如下:其中,ROE是净资产收益率,为纺织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二)社会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1.构建的理论依据。欧盟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创造利润的同时,将对员工、消费者、公益和社会等方面的责任也考虑在内,融入到其生产过程中,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6。“企业社会绩效”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用于衡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果7,根据中国社科院编制和印发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和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编制的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和实施范例》,结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推出的《CSC9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纺织业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最终确定企业社会绩效评价主要从员工、消费者、社会和政府几方面入手:确定绿色战略导向下职工薪酬金额,提升员工的生产服务效率,对绿色环保生产技能的学习培训等;通过清洁材料的投入与清洁技术工艺创新满足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绿色化日益渐增的需求;秉承推动人类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缴纳税费回报国家,帮助更多职工就业,在公益捐赠和社会贡献中融入绿色文化理念,推动纺织业绿色发展。
2.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文将企业的社会绩效指标归纳如下:员工角度包括人均职工薪酬、人均教育培训费、员工人均生产率,消费者角度包括消费者满意度、技术工艺创新数,社会和政府角度包括税费缴纳率、就业贡献率、社会贡献率和公益捐赠率。见图1。
3.指标体系的说明。企业对员工的责任首先体现在福利待遇上,而福利待遇的提升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参与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福利待遇主要通过人均职工薪酬衡量。
人均职工教育培训费的大小反映了企业对员工成长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在科技带头人、项目带头人、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纺织业,这一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人均职工教育培训费=
员工人均生产率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职工技能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指标,员工人均生产率体现出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有效性,员工人均生产率越高说明员工的技术熟练度和生产效率越高。
纺织业技术正不断朝着生产高速化、智能化、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化等方向发展,技术工艺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技术工艺优势明显的企业能给消费者带来更高水准的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同,可通过技术工艺专利数和非专利技术数衡量。
消费者满意度是指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产品是否让消费者满意成为当今纺织企业市场竞争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提高顾客满意度渗透到战略管理中,通过对消费者认可度的负责为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由于纺织企业较少公开满意度数据,可根据企业是否进行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活动评价。
税费缴纳率可以用来衡量纺织企业单位收入缴纳税额的多少。该指标不仅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更有助于促使国家投放更多资金扶持企业绿色发展。
就业贡献率是指企业全部净资产所能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的大小。如果要使从业人员愿意长期从事纺织业相关工作,接受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企业就必然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的绿色环保安全。因此,通常重视绿色环保的企业,其就业贡献率也高。
作为企业绿色生存竞争的宏观环境掌控者,政府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贡献总额涵盖了工资、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劳保退休统筹及流转税、有关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和有关费用、净利润等多方面,而社会贡献率则直接表明企业对社会综合贡献的大小8。
(三)绿色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1.构建的理论依据。维护生态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一方面,企业应在充分考虑生态容量和资源承载度的基础上,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要把全面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9。绿色发展对纺织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职责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原料使用中选取可再生原料,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在后处理过程中通过回收循环和绿色降解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这些活动的效果需要有相应的绿色绩效指标反映。
绿色绩效作为企业衡量其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努力程度和生产过程中资源和能源耗费程度以及环境管理的履行程度的评价依据,根据国际上《京都议定书》、ISO14000国际环保标准体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二十一世纪议程》、ISO14031提供的 “环境绩效指标库”,中国社科院编制印发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和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编制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和实施范例》、环保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结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推出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和
公益捐赠率是指企业当年的公益捐款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对社会捐赠的重视程度。《纺织印染业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业标准,最终确定了企业绿色绩效评价主要从环境资源消耗、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工艺、绿色治理等方面入手。
2.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文将企业的绿色绩效指标归纳如下: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角度包括营业收入SO2排放量、营业收入水耗量、是否有节能减排计划,绿色工艺角度包括绿色清洁生产程度、废水利用率、固废利用率,绿色技术创新角度包括环保设备投资比率、环境收益比率和绿色技术量,绿色治理角度包括通过环保认证数、重大环境违规金额及次数、排污治理金额。见图1。
3.指标体系的说明。纺织业的废气主要来自以煤为主要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工业二氧化硫、工业氮氧化物和工业烟(粉)尘,其中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较大,占排放总量的80%以上。因此,用营业收入SO2排放量来衡量企业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
国内纺织业不仅日常生产消耗了巨大的水资源,还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利用效率不高。本文用营业收入水耗量这一指标体现纺织企业节水情况。
绿色清洁生产程度根据《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中印染行业的定性评价指标项目及权重确定,重点考察纺织企业的清洁生产培训和审核、清洁生产技术水平、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等因素10。废水利用率反映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
纺织业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PVA浆料、废旧纺织品、纺织品专用纤维等是纺织企业固体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纺联提出至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较2010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较2010年降低10%,初步构建纺织纤维循环再利用体系,使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约达800万吨11。
唯有实现可持续绿色技术创新才使我国的纺织产品满足生态或绿色要求,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保设备投资比率用来衡量纺织企业环保设备的研发和购置情况。
环境收益指企业直接环境收益和间接环境收益之和。绿色技术创新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研发费用,通过计算企业环境收益比率可以反映企业每单位环境支出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若该比值大于1,不仅可以用研发产生的环境收益弥补企业环境费用的支出负担,还可以使企业内部资金得到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绿色发展。环境收益比率越高,越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绿色发展12。
绿色技术量可以用研发出的绿色创新产品数表示,是反映环境活动总体绩效的非货币量化指标13。
环保认证数是衡量企业绿色治理是否达标的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纺织企业的绿色治理水平。
重大环境违规金额及次数指标反映企业对相关环境法规的遵守情况,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对环保法规的重视程度越低,绿色治理效果越不理想。
排污治理金额是纺织企业投资用于排污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金额,体现了纺织企业的环保态度、自觉主动承担绿色治理的职责的直接指标,该指标越高,绿色治理效果越好。
近年来,绿色发展的相关问题正逐渐成为新经济常态下的热点问题。针对绿色发展大背景下纺织企业的绩效评价问题,本文在已有绿色发展理论和绩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绿色发展观下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设计了包括3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和31个四级指标在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绩效评价理论的内涵,成为评价、推进纺织业绿色发展的有力工具。
1.田笑丰、郭婷.2012.湖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7:56-60。
2.KaplanR.S.1992.TheBalancedScorecard-Measuresthat DrivePerformance[J].HavardBusinessReview,January-February,71-79.
3.AndyNeely,ChriSAdams.2000.PerspectivesonPerformance:ThePerformancePrism CenterforBusiness Performance[M].CranfieldSchoorfoManagement,123-125.
4.YongqiangGao.2009.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in China:EvidencefromLargeCompanies[J].Journalof BusinessEthics,89:23-35.
5.WBCSD.2002.Measuringeco-efficiency-aguidetoreportcompanyperformance[R].WorldBusinessCouncil 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2-4.
6.全球纺织网.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开始实施[EB/OL].
7.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纺织服装周刊,2012,2: 23-25。
8.ZhuO,SarkisJ.2007.TheModeratingEffectsofInstitutiongalPressuresonEmergentGreenSupplyChainPracticesand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45:4333-4335.
9.Swanson,D.L.1995.AddressingaTheoreticalProblemby Reorientingthe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Model[J]. Th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1):43-64.
10.HuangPS,ShihLH.2009.Effectiv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hrough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6 (1):35-50.
11.米红、张文璋.2004.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SPSS应用[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2.张亚连.2009.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探析[J].会计之友,1(7):41-42.
13.Ranganatha,Ditzd,2002.Globaldevelopmentsonenvironmentperformanceindicators[J].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E,38(5):28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