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吴军
古人在礼佛和祭拜祖先的时候,总是拈着一柱香,借着缭绕的香的烟雾,传达着心中的那份敬意与追思。可以说,佛门礼佛而敬香的历史非常悠远,不过,古代的香的种类是极其繁多、不胜枚举的,单单是佛门和祭拜祖先用的香就有根香、茎香、叶香、花香、果香等近二十种之多,其他的香有沉水香、白檀香、紫檀香、沙罗香、天木香、安息香等三十多种,可谓是洋洋大观,形成了缤纷多彩的香文化。
书香:书卷里的温婉
说起香,不能不说“书香”这个词。古人为了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就会清香袭人,于是,人们就称之为“书香”。由此可见,最初的时候,书香是夹在书籍中的一种草散发出的清香之气,也是香的一种,后来,书香也被认为是指书中文字的内容,于是,又衍生出了“书香门第”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书香文风、文化审美与精神高贵的尊崇,书香情怀对于爱书的人来说,更多的是书卷里所蕴藏、积淀的一种不尽的历史记忆。
古时,人们对于香这种东西是情有独钟的,当时,人们把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如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等称为“香”。根据历史记载,香是最早由西域诸国向中原王朝献贡才传入中土。在早期大都作为消除疾病之用,以香礼佛的记载最早是从汉武帝开始。从此以后,“香”在传统文化之中便有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含义,也表现出敬天法祖的精神。
心香:清心养性意悠长
香能清心,也能养性,所以,古人喜欢焚香。所谓的“焚香”,使用的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是香的散末。明朝有一幅名为《千秋绝艳》的画中,描绘了《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深夜焚香的故事,画面上,崔莺莺亭亭玉立在一座高高的香案前,香案上放着焚香必备的插有香匙与香箸的香瓶,以及一只小香炉。崔莺莺的右手捧着香盒,左手刚刚从香盒里拿出一颗小小的香丸,将要放入香炉中。
明朝以后,焚香时点的是一种名为线香的香。线香是一种装在纸筒里、像现在的挂面似的细香棒,插一枝在香炉中,点燃香头,就有香烟从香棒上袅袅升起,焚香就开始了。
其实,若是说得更详细一点,焚香并不是把香丸、香饼或线香直接进行焚烧,而是要让香丸、香饼或线香发香,这需要借助炭火之力。焚香并非是把香直接点燃后烧掉,而是将香放在那些小小的隔火的东西上,慢慢烤出香气,使香的芬芳之气悠悠飘散。
古籍上说,烧香而弥漫出的香气可以治疗疫病,使患了疫病的人痊愈。《十洲记》中说:“汉武时,长安大疫,人死日以百数。帝乃试取月氏国神香烧之于城内,死未满三日者活,芳气经三月不歇。”意思是说,汉武帝在位的时候,有一年,长安疫病大范围蔓延开来,每天因为疫病而死的人有数百人,汉武帝就拿出来月氏国进贡的香在长安城内大规模焚烧,香的气味三个月不绝如缕,患了疫病昏迷不到三天的人呼吸到这种香的气味后,都痊愈了。
曹操是一个喜欢香的人,在忙碌之余,香成了曹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一生和香相伴,除了自己用香之外,《三国志》一书中记载,曹操还把香作为礼物馈赠给别人,比如,曹操曾经赠送给诸葛亮“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曹操在临终的时候,依然不忘他喜欢的那些香,他留下了这样的遗嘱:“余香可分与诸夫人。”意思就是说,把他没有用完的那些香留给他的夫人,足见曹操对香的喜爱之情。
香是一种美好的象征,古人把具有美好人品的人称为能散发出芝兰之香的“善人”,把人品低劣的人称为能散发才鲍鱼之腥臭的“不善人”,大教育家孔子就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这里的“芝兰”是清香悠悠的兰花,这里的“鲍鱼”指的是臭咸鱼。孔子的意思就是说,和人品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香气怡人;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放满臭咸鱼的仓库,臭味让人厌恶。
古人围绕着各种香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逐步形成了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古人对香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如蜂蝶恋花、草木向阳。香能让人在愉悦的感受中调动心智的灵性,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相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宋朝诗人陈去非写的《焚香》诗代表了中国古人对香的评价:“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这首诗描写了古人对于香的使用和喜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