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郑超 李晓燕
摘要:舒伯特是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被称作“歌曲之王”,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更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在短短三十一年的一生中,舒伯特创作了众多的音乐作品,在其部分音乐作品中虽可以明显看出贫困生活而带来的苦闷和压抑,舒伯特在此背景下创作的《摇篮曲》艺术境界是非常高的,可以说让笔者叹为观止!
关键词:舒伯特 摇篮曲 艺术境界
“歌曲之王”舒伯特是一位在去世后才在全世界家喻户晓的音乐巨匠,他在世时生活贫困,虽然所作的音乐作品在当时的维也纳已是广为流传,但却因得不到官方的赏识而难于出版,更别说其音乐作品的公开演出了,因此舒伯特在生活上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常常身无分文只得依靠朋友的帮助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生活上的艰难困境并没有影响到舒伯特对艺术的执着,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其中许多都成为必传之作,比如《魔王》、《菩提树》、《摇篮曲》等等。《摇篮曲》的成功创作,其至高的艺术境界,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见一斑!
一、境界之所至,创作灵感无处不在
舒伯特的《摇篮曲》是根据德国诗人克劳迪乌斯的诗所作,关于这首《摇篮曲》有一则故事流传至今:1816年11月的一个晚上,舒伯特身无分文饿着肚子在街上徘徊,他希望能遇到一个朋友可以借点钱充饥,但事与愿违,等了好久都没有碰到一个朋友。这时,他情绪低落恰好路过一家饭馆,于是便走了进去并在一张桌子前坐下;忽然,他发现饭桌上有一张旧报纸,便拿起翻看着,见报纸上有一首小诗:“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这首温暖甜蜜的诗词打动了舒伯特的心灵,他眼前仿佛出现了慈母的形象,于是舒伯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立刻从口袋里掏出纸和笔,一面哼唱着,一面急速地将乐谱记下。歌曲完成后,舒伯特将乐谱交给饭店的老板,饭店的老板虽然不懂音乐,但觉得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便给了舒伯特一碗土豆烧牛肉作为交换。后来,在舒伯特去世多年之后,这份手稿在法国巴黎以四万八千法郎的高价售出,这是最昂贵的“土豆烧牛肉”了!
饥饿,并没有吞噬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灵感!舒伯特这首《摇篮曲》的创作看似 “巧合”,其实是“母爱的伟大境界”和创作技艺的至高境界的共同产物!境界之所至,灵感无处不在。
二、艺术的至高境界,莫过于能够让心灵和艺术的美丽在饥饿中闪烁
舒伯特的这首《摇篮曲》体现了舒伯特创作技艺精湛之美的同时,也体现了舒伯特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之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至高境界!从以下两点最能证明:
(一)创作技艺精湛之美
舒伯特的这首《摇篮曲》是静止再现的二段曲式歌曲,虽然歌曲织体简单,但其优美旋律的抒情风格使得这首歌曲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这都得益于舒伯特即便在生活困境中依旧能保持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来创作他的音乐作品。
整首歌曲为降A大调,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两个平行关系的乐句构成的方整型乐段,两个乐句都由两个小节构成。第一乐句由主和弦开始,终止落在属和弦上形成半终止,第二乐句的第一小节与第一乐句相同,最后终止落在属Ⅶ到主的完满中指上,与第一乐句形成属主呼应,为呈示型陈述类型。这样的构成虽然简单,但配上歌词“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后,完全符合摇篮曲式的那种充满无限温存和抚爱的音乐“情绪”。
第二部分也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个乐句为展开中间句,亦是由两个小节构成,这一乐句的材料仍然来源于第一部分,在原来降A大调的基础上用属和弦进行展开,并在第二乐句加入了装饰音,更是增加了“气氛”。第二个乐句属于再现句,同样由两个小节构成,再现句与第一部分的第二乐句重复属于静止再现,为全曲起到统一作用。
这首《摇篮曲》在钢琴伴奏上是利用稳定和弦和不稳定和弦的不断交替,来体现摇篮摆动的效果。整首歌曲的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规律,使得歌曲充满了温馨和静谧的气氛,特别是第二部分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摇篮曲“摇”的感觉,加上随后的装饰音运用与第一部分形成了较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万千柔情。最后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最后一个小节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让整首歌曲的气氛自始至终都处在一个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没有精湛的创作功底和技艺,是无法在短短的时间里,一气呵成地创作出如此完美的《摇篮曲》的。
(二)心灵之美
这首《摇篮曲》中的每一个音符都蕴涵着慈母对孩子的爱心以及无限美好的期望之情。温饱,是一个人生存的最低底线,而舒伯特却能在温饱都难以解决的状态下,永不放弃.
对艺术的追求,饥饿没有吞噬一位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饥饿也没有吞噬这位作曲家对伟大母爱的感恩,饥饿,更没有削弱这位伟大作曲家的生活意志!这种心灵的健康之美,也成就了舒伯特的作品之美!
三、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艺术的美,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再现。舒伯特那许许多多的成名曲中,一次又一次地再现了一位作曲家创作上永久不衰精湛技艺和美丽心灵。就像他在1824年3月22日的日记中写道的那样:“我的音乐作品是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痛苦的理解中产生的,而那些从痛苦中产生的作品,将为世人带来幸福!” 这首《摇篮曲》已经给世人带来足够多的幸福感了,几乎每个妈妈在哄自己的宝宝入睡时都会哼唱这首歌曲,相信这首《摇篮曲》定能流芳百世,舒伯特这个名字也将名垂青史!
参考文献:
[1]耿捷.舒伯特[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陈荣光.舒伯特艺术歌曲研究[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1]李晓燕: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