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红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1—0039—01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在多次参加的研讨活动中,笔者发现多数语文老师的课堂提问随意性大,缺乏问题设计,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性差,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观念先行,打好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有效教学观念主要体现在对教和学两方面的正确认识上: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教学对象的塑造、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思想的凸显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学生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二、人文性和工具性合一,寻找有效提问的支点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灵与肉的统一,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有语文的生命、语文的精彩。因此,在进行语言积累、语感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就是要努力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寻求一个“支点”,以这个“支点”支撑我们的课堂,这样,课堂提问才会有效,课堂才会真正为学生服务。
三、重视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追寻有效提问的平衡
在教学实践中,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与教师文本价值引导之间,就要寻求一种平衡,精心设计提问,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又要注意适时引导,让独特体验与价值引导在有效提问中协调发展。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文本,它有自己的生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广度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做到二者有机结合。如,在教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时,让全班学生评价他喜欢的人物,很多孩子说喜欢孙悟空,但突然有孩子说喜欢白骨精,笔者首先尊重了学生的多元解读,继而引导纠正,让学生懂得“要成才,先成人”的道理,实现了“潜在文本”向“现实文本”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目标。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有效提问的时机
每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这些重点难点逐一突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显得十分重要。提问的时机很多:强化新知识时提问,思维训练时提问,突破疑难点时提问等。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性,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只要教师紧扣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五、变换提问方式,追寻有效提问的立体式
讲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是要改变以往的串问式的提问方式,改变以往的线性提问为立体提问。线性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向某个唯一答案的提问,线性问题思路窄、跨度小、答案唯一,教学时显得多而杂乱。何谓立体性问题?相对于线性问题而言,立体性问题思路宽、跨度大、答案多种多样。问题的提出,不是以一个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本身具有巨大的求异性与包容性。
总之,课堂提问只有遵循了有效性的原则,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文本、把握新的理念,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用全新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才能真正建构起视野开阔、底蕴深厚、生动活泼、充满人文性的和谐课堂。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