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胜瑜
1905年。爱因斯坦因为发表了“相对论”等五篇科学论文而光芒照人。
次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众多评委以“相对论”这一伟大理论提名爱因斯坦角逐诺贝尔物理学奖,却因为评委加尔斯特兰德以“相对论未经时间验证”为由一票否决。
以后,爱因斯坦反复被提名角逐诺贝尔大奖。每一次,评委加尔斯特兰德都以“相对论未经时间验证”为理由,把这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挡在诺贝尔奖殿堂的门外。
当事人不怨不愤,不休不弃。
1922年,命运终于有了转机。瑞典皇家科学院年轻成员奥森以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成果再次为爱因斯坦提名。这一次,加尔斯特兰德没有投反对票,爱因斯坦如愿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结果自然是众望所归。人们在为爱因斯坦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奥森竖起了大拇指,甚至有人提议给奥森颁发诺贝尔机智奖。实际上,“光电效应理论”和“相对论”,在科学界的意义,根本就不可相提并论,其光芒等同于夜间的星星和白天的太阳。
科学巨匠十余次受挫后才如愿获奖,这令人不胜感慨:哪怕成就如爱因斯坦,若要心想事成,也还需要找到一个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角度或理由。